`

销售费用降费落地,买方投顾空间凸显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解析了证监会关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新规的主要调整,涵盖申认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等多项费用下调措施,预计促进基金销售渠道头部集中和买方投顾模式发展,重点推荐投顾能力强的券商,报告中详细对比了各费用项调整幅度及市场影响,为投资者和渠道提供重要参考 [page::0].

速读内容


新规调整基金销售费用,四类费用均调降 [page::0]

  • 申(认)购费上限分别调整为股票型0.8%、混合型0.5%、债券型0.3%,相比2023年平均费率显著降低,股票型下降34%,混合型下降164%,债券型下降148%。

- 赎回费计入基金资产且费率档次由四档简化为三档,持有期超1年销售服务费免收,且客户服务费上限从30%降至15%,代销机构沉淀资金计息权归属明晰。
  • 这些措施鼓励投资者拉长持有,推动渠道更加注重存量客户运营而非单一销售。


新规推动基金销售渠道头部集中及买方投顾发展 [page::0]

  • 头部代销平台已普遍实行认申购费1折及销售服务费折扣,新规促使弱小渠道盈利压力加大,推动渠道集中。

- 买方投顾模式凭借明确收费规范和服务潜力,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 对东方财富和同花顺影响有限,其业务收入中代销占比较小。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

  • 推荐券商中投顾业务能力更强者,以抓住新规带来的市场机会。

- 关注政策推行节奏及可能的调整不确定性风险。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报告标题与元数据 (引言与报告概览)


本报告标题为《销售费用降费落地,买方投顾空间凸显》,由国泰海通证券发布,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7日,作者包括刘欣琦、王思玥及孙坤三位分析师,由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撰写与发布,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基金销售费用管理的新规影响进行详尽分析。核心主题聚焦于证监会于2025年9月5日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基金销售费用结构的调整及其对投资者和渠道的影响,特别强调买方投顾服务模式的潜在发展空间。报告核心结论是:新规通过调降销售费用推动基金代销渠道向头部集中,促进投资者拉长持有周期,同时买方投顾业务有望成长,增强券商投顾能力成为关键投资机会,给予券商行业中的买方投顾具竞争力的公司推荐评级。另外,报告指出对东方财富和同花顺的直接影响有限,风险则主要包括政策推出节奏的不确定性。该报告兼具政策解读与行业趋势分析,旨在指导投资者把握非银金融领域制度变革中的结构性机会。[page::0]

逐节深度解读


1. 政策事件背景与内容分析


报告首先介绍了证监会于2025年9月5日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重点聚焦于“四类基金销售费用均做调降”,具体涉及申(认)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和客户服务费的调整。
  • 申(认)购费限额调降:新规将股票型基金最高申购费降至0.8%,混合型0.5%,债券型0.3%,而2023年实际平均申购费分别为1.22%(股票型)、1.38%(混合型)、0.58%(债券型),新规上限与现状的差距分别高达34%、164%及148%,显示降费幅度巨大,且鼓励渠道加大折扣力度。

- 赎回费改为计入基金资产:赎回费属基金资产,简化档位,从原先按持有期比例计入的25%-100%降为三档更简洁模式。此举减弱渠道一次性收费模式的收益,促使代销机构更注重长期持有管理。
  • 销售服务费上限下调及持有期优惠: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销售服务费不得超过0.4%/年,指数型与债券型不超过0.2%,货币基金不超过0.15%,并免收持有期超1年基金(货币基金除外)销售服务费,显著利好拉长持有期的投资者。

- 客户服务费限制加强:对非个人投资者销售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等限制保有量的客户服务费从30%降至15%。
  • 其他规定:代销机构沉淀资金按活期存款利率计入基金资产,禁止基金投顾双重收费。


以上措施整体体现监管层对基金销售费用的严格规范,强调投资者利益保护和市场健康发展,逻辑为以费用降低引导投资者延长持有时间,打破“一次性销售-高额收费”模式,推动代销机构专注客户运营。[page::0]

2. 对投资者及渠道的影响分析


报告指出新规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尤其鼓励拉长投资周期,有助于提升长期投资行为理性。同时,对基金销售渠道冲击复杂:
  • 由于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已有普遍折扣,限额影响不大;但赎回费计入基金资产、销售服务费持有期超1年免收等措施对渠道端影响显著。

- 代销渠道的收入结构更偏向于客户服务费,C端客户服务费影响有限,但整体促使渠道转变为注重“持营”而非零售“一锤子买卖”,长远有利于头部大渠道。
  • 规模较小、议价能力弱的渠道将面临显著盈利压力,基金销售渠道极可能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 由于传统代销收入受压,买方投顾模式兴起,投顾收费模式更具可持续性和服务导向,推升买方投顾业务空间。

因此,报告逻辑在于:政策调整削弱小渠道盈利,强化头部渠道和买方投顾能力,促进行业内结构优化。表明券商中的投顾实力将更受市场青睐。[page::0]

3. 对行业及个股影响评估


报告评价新规对东方财富和同花顺业绩影响有限,原因包括:
  • 新规未调降个人投资者端(C端)客户服务费,这是两家公司基金代销收入的重要来源。

- 2024年报显示基金代销业务收入占比仅19%(东方财富)和4.5%(同花顺),影响相对较小。

投资建议中,报告明确推荐投顾业务能力更强的券商,因买方投顾服务的成长性和生态地位提升。该视角符合行业趋势,即服务能力和投顾增值服务成为核心竞争力。[page::0]

4. 风险提示


主要风险为政策发布及执行进度可能不达预期,若政策推进缓慢或内容大幅调整,报告预期结论和市场格局变化路径将受到影响。报告未明确提出其他显著风险因素,重心在政策变量。[page::0]

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图片仅提供了公众号二维码及相关订阅提示,未包含其他财务数据表或相关图表,故无可分析的定量图表。报告主要依靠文字数据和宏观政策分析进行论述,涉及的主要数字均以文字形式详细披露,如申购费率上下限、费率变化比例等,充分体现报告数据的严谨性及量化分析。
(二维码对应公众号认证信息,非分析内容,无具体金融含义)[page::1]

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单独设置估值模型章节,未展开传统PE、DCF等估值方法论。报告侧重制度政策解读及行业结构影响,估值视角隐含于对行业格局和公司业务模式的影响预判中。投资建议基于业务能力结构调整的逻辑判断。此类研究报告更多是策略引导型,而非单一股票估值报告。

风险因素评估


风险集中在政策推行节奏方面。假如新规进展缓慢或调整,使预期的基金销售渠道集中和买方投顾发展减慢,相关投资战略将失效。另外,基金市场环境的变化或其他突发政策亦可能对结论产生影响,需持续关注。报告中未详细列出其他风险,但政策相关风险体现明显。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报告整体采取较为谨慎和客观的立场,重在政策利好行业结构优化,同时对现有代销渠道的束缚和转型压力有清晰揭示。可能的偏颇在于对买方投顾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依赖于投顾模式大规模替代传统代销的假设,未来买方投顾收费能否替代效益尚具不确定性。报告对小渠道盈利压力描述清晰,但未详细探讨中小券商或代销机构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略显单一论调。

此外,对东方财富和同花顺影响评估较为保守,未预测二者可能通过创新业务、投顾扩展等方式的潜在机会。

结论性综合


综上,国泰海通本报告深度解读了2025年9月证监会新发布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稿内容,揭示该政策将大幅调整基金销售费用结构,降低申购费、销售服务费及赎回费计入方式改变,推动投资者拉长持有周期和促进基金代销渠道向头部集中趋势。该过程中小渠道盈利面临较大压力,促进买方投顾业务模式兴起,买方投顾费率模式及服务价值将成为券商重要竞争点。新规对东方财富、同花顺影响有限,因两者C端客户服务费收入仍保持稳定。
报告风险主要集中于政策推出节奏不及预期可能的负面影响,整体策略建议偏向推荐买方投顾能力强的券商参与者。

本报告在政策数据阐述和行业影响逻辑上极为详尽,展示了销售费用变化对非银机构业务模式的深远影响,尤其强调了投顾服务的战略成长性,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了系统性的政策解读与行动指南。[page::0][page::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