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 · 晨报0905|煤炭:板块利空出尽,龙头再次展现领跑能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总结2025年上半年煤炭行业表现,指出行业火电需求仍占主导、煤价大幅回落导致盈利下滑,但龙头企业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成本管控成效显著,负债率持续优化,预计2025年上半年为未来3-5年行业底部。主要风险包括宏观增速放缓及供给端扰动[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2025年H1煤炭行业供需及价格情况综述 [page::0]
- 2025H1火电发电量占比64.8%,仍为主要发电来源,用电量同比增长3.7%。
- 原煤产量同比增长5.4%,但环比下滑显现减产信号。
- 煤价持续下跌,黄骅港动力煤价格同比下跌22.4%,焦煤价格更大幅下跌38.5%。
行业盈利与财务表现分析 [page::0][page::1]
| 指标 | 2025H1 | 同比变化 |
|------------------|-----------|-----------|
| 煤炭板块收入(亿元) | 5781 | -18.6% |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542 | -31.3% |
| 2025Q2营收(亿元) | 2935 | -16.5% |
| 2025Q2净利润(亿元) | 242 | -37% |
- 龙头企业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兖矿能源业绩优于行业均值,展现较强韧性。
- 行业吨煤成本同比下降19.6%,成本管控效果显现,吨煤毛利下降幅度明显收窄。
行业风险与未来展望 [page::1]
- 负债率持续优化,从2020年的49.2%降至2025H1的47.2%。
-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进口煤大量进入及供给端超预期释放。
- 2025H1被判断为未来3-5年行业的底部阶段。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 · 晨报0905煤炭行业研究报告深度解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板块利空出尽,龙头再次展现领跑能力——煤炭行业2025年H1中报总结
- 作者:黄涛(煤炭首席分析师),王楠瑀(分析师)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4日20:16(广东)
- 研究主题:煤炭行业2025年上半年(H1)业绩及行业动态
- 核心观点与目标:
报告认为2025年上半年煤炭行业经历了价格持续下跌和利润承压的阶段,2025H1可能是未来3-5年业绩的“底点”。煤炭作为火电发电主力,其需求端稳定,供应端则显现自发减产迹象,煤价经过压制后开始释放下行风险。龙头企业展现出领先韧性,成本管控见效,但整体业绩仍同比下降。报告强调未来关注宏观经济、进口煤和供应波动风险。整体评级隐含对龙头企业持相对积极看法,行业整体面临压力,同时阶段性利空已释放完毕,未来或见反弹契机。[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行业概况与2025H1煤炭需求端分析
- 关键论点:
火电发电量占比仍维持在64.8%,是电力结构的主力。2025H1全社会用电量达4.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发电量4.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反映宏观需求韧性。2025Q2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明显回升到6%,火电发电量也实现同比回正,显示短期需求边际改善。
- 数据解读:
- 火电发电量2.94万亿kWh,同比下降2.4%,表明煤电短期承压,但Q2已有复苏迹象。
- 发电结构依然依靠煤炭,煤炭需求具备刚性支撑。
- 推理与影响:
煤炭作为传统火电核心燃料,其需求稳定性及电力行业的刚需决定了煤价和产量的下限,成为煤炭行业盈利的最重要保障之一。[page::0]
2. 行业供给端与产量表现
- 关键论点:
2025H1原煤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5.4%,但环比2024年下半年减少8000万吨。该产量降低表明企业主动减少产量以应对价格压力,体现部分市场自律和供给端调节能力。
- 意义阐释:
供应调整反应了煤企的成本压力和市场预期,减产行为是稳定价格并防止价格过度下滑的重要手段,显示产业链的调节机制逐步显现。
- 潜在风险:
若减产不及预期,供应过剩仍可能压制煤价,增加行业不确定性。[page::0]
3. 煤炭价格走势及行业盈利分析
- 煤价趋势:
- 黄骅港动力煤(Q5500)2025H1均价685.9元/吨,同比下跌22.4%。Q1均价730.7元/吨,同比-19.86%;Q2均价641.7元/吨,同比-25.3%。
- 京唐港主焦煤2025H1均价1377.7元/吨,同比-38.5%。Q1为1440.86元/吨,同比-42.27%;Q2降至1315.3元/吨,同比-37.2%。
- 盈利影响:
- 2025H1煤炭板块整体收入为5781亿元,同比下降18.6%;归母净利润542亿元,同比下降31.3%。
- 2025Q2煤炭板块营收和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营收为2935亿元,同比-16.5%,环比提升3.1%;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下滑37%,环比下滑19.7%。该数据体现出盈利压力的加剧和行业周期的低谷。
- 龙头企业如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及兖矿能源实现的业绩降幅均低于行业平均,显示领先企业较强的成本控制和竞争优势。
- 推理逻辑:
价格的持续下跌是导致行业整体盈利下滑的核心因素。煤价压力测试的极端低点已出现,下行周期可能接近尾声。同时龙头企业通过成本优化、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展现出更强抗压能力。[page::0]
4. 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
- 成本趋势:
2025H1吨煤成本为345元,同比降低19.6%。同期吨煤毛利175元,同比下降28.6%。价格下跌幅度大于成本下降,导致毛利压力持续。
- 成本管理成效:
- 成本控制是抵御煤价下滑的关键,数据显示企业加大管理力度使毛利下滑幅度“明显好于煤价下跌幅度”。
- 2025Q2煤价继续下滑,但毛利下滑幅度收窄,反映煤企在集中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方面获得实效。
- 运营现金流与负债情况: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但费用水平保持稳定,费用率略有抬升。
- 负债率进一步优化,从2020年的49.2%下降至2025H1的47.2%,显示企业财务结构稳健,有利于抵抗周期波动风险。
- 价值判断:
煤企通过成本管控及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提升抗风险能力,是盈利韧性的主要来源。[page::1]
5. 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 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电力需求放缓或负增长将直接影响煤炭需求和价格。
- 进口煤大规模进入:进口煤的供应增加可能进一步压制国内煤价。
- 供给端超预期释放:若行业减产不持续或高产能释放,将加剧价格下跌压力。
- 风险应对:报告未明确提出详细对冲方案,但强调观察外部经济环境及政策导向的重要性。[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配图为“湖南衡阳衡山日出景象”,寓意“观天下,畅神·扩思”,无具体财务数据表述,仅起到视觉引导及主题烘托作用。
图表及图片主要为作者照片及宣传二维码等辅助资料,未嵌入明确数据表或行业趋势图,为报告文字版为主。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为行业中报业绩盘点及趋势研判,并无具体估值模型、目标价或定价数据。
但从文中对龙头企业“跑赢行业”的描述可推断,作者隐含对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估值优势持肯定态度。估值相关方面主要通过对成本控制、盈利韧性和现金流情况进行相对动态分析,未利用DCF或多重估值模型。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宏观经济增长风险:作为需求驱动力,经济增速放缓会直接影响煤炭需求及价格,拖累行业营收和利润。
- 进口煤供应冲击:如果进口煤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增加供应压力,煤价承压,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 产量释放风险:行业若未能有效控制供应,出现产能释放超预期,将造成价格剧烈下跌。
- 风险管理建议:报告提示关注行业产量变化和进口量动态,关注宏观政策走向及国内电力结构调整,作为风险缓冲前瞻指标。[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虽强调2025H1为底点,但未给出较明确时间框架和市场触底依据,仅以价格下行压力释放为标志,判断尚具一定不确定性。
- 行业内部分龙头和非龙头企业盈利差距对估值影响未详细量化,缺少具体财务数据支持龙头溢价合理性。
- 成本下降幅度与煤价跌幅的差异解释虽合理,但具体成本构成、减成本手段细节未披露,存在解读空间。
- 负债率下降被视为积极迹象,但未结合企业现金流详细分析,可能掩盖个别企业的资金链风险。
- 未结合新能源及政策趋势对煤炭长期需求结构变化进行深入讨论,可能影响对行业中长期发展的判断。
---
七、结论性综合总结
本报告深刻解读了2025年上半年煤炭行业的供需格局、价格走势、盈利能力和风险点。主要发现如下:
- 需求仍韧性十足,火电发电份额超过六成,发电量与用电量持续增长,确保煤炭需求刚性支撑。
- 供应端自发减产缓解压力,产量虽同比增长,但环比显著下滑,反映煤企调控意愿及市场自律。
- 煤价持续承压,主力煤种降幅均超20%,价格下跌直接拉低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
-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显著下滑,2025H1煤炭板块收入同比下降近19%,利润下降超31%;龙头企业通过成本管控和规模优势表现相对稳健,利润降幅优于行业平均,显现出领跑能力。
-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吨煤成本同比下降近20%,但毛利依然承压,反映煤企在价格周期底部积极调整生产效率和运营成本。
- 财务结构日益优化,负债率持续下降,现金流虽受压,但行业整体财务健康度提升。
- 主要风险集中在宏观经济波动、进口煤冲击及供给端不确定性,未来行业走势尚有较大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报告立场相对谨慎乐观,认为煤炭行业2025年上半年是周期底部,潜在反弹有望,尤其看好龙头企业的抗周期和领跑能力。煤炭板块利空因素大多已释放,业绩改善具备阶段性条件。
本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详尽的中报业绩分析和行业展望,是煤炭行业中期研究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page::0,1,2]
---
附件
报告封面图片

作者黄涛照片

报告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