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ative Techno-economic Assessment of Wind-Powered Green Hydrogen Pathways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论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英国10MW风电-电解槽系统的综合技术经济框架,比较了5种风电制氢系统配置,重点评估了电解槽和电力成本对绿氢单位制氢成本(LCOH)的影响。研究表明,风电成本和电解槽资本支出是LCOH的主要驱动因素,且不同配置方案中,背靠电表的电解槽优于依赖公共电网备用的方案。敏感性分析显示电价波动对LCOH影响最大,政策补贴可降低制氢成本,提升绿氢竞争力[page::0][page::1][page::3][page::4]。
速读内容
绿色氢能关键技术路径及系统构成 [page::0][page::1]

- 采用典型10MW风电装机配合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EL)系统,强调PEMEL响应快、效率高以及配套压缩存储设施。
- 电解槽与压缩机功率分配采用迭代方法实现能量平衡,氢气产量函数基于输入功率和电解槽效率计算。
五种典型应用场景对比 [page::2][page::3]

- 设计5种场景:纯电网电解槽(基准)、离网风电-电解槽(私网连接)、风电PPA电解槽(电网连接)、利用弃风电的电解槽和部分网内共用连接背靠电网(背靠电表)。
- 不同配置体现电网接入方式、商业协议和优先发电次序的差异,决定电力成本和系统效率。
各场景单位制氢成本(LCOH)及成本结构分析 [page::3]
| Use Case | LCOH (f/MWh) | LCOH (f/kg) | Annual H2 (t) | PEMEL负载率(%) | 堆栈寿命(年) |
|-------------------------------|--------------|-------------|---------------|----------------|--------------|
| I. Grid-only PEMEL | 263.62 | 10.39 | 1760.58 | 100.00 | 6.88 |
| II. Off-grid Wind-PEMEL | 128.55 | 5.06 | 859.65 | 48.83 | 14.56 |
| III-a. Grid-connected PPA no backup| 180.23 | 5.3 | 1159.58 | 48.3 | 14.56 |
| IV-a. Grid-connected Curtailment no backup| 192.25 | 7.57 | 407.43 | 23.14 | 30.32 |
| V-b-i. Behind-the-meter PEMEL-first no backup| 117.34 | 4.62 | 559.00 | 63.50 | 11.01 |
- 结果显示采用背靠电表且电解槽优先调度(Use Case V-b-i)制氢成本最低,其次为离网风电系统。
- 纯电网方案LCOH最高,且带电网上备份的场景尽管产量高,成本依然较高。
- 电力费用占比最大,电解槽CAPEX次之,弃风利用效率低导致成本较高。

敏感性分析及文献对比 [page::4]

- 电价波动对LCOH影响最大,电解槽成本和效率的改善次之,堆栈寿命影响较小。
- 与国际多项研究结果(LCOH范围3.76至12英镑/kg)基本一致,验证模型合理性。
- 政策导向的电价补贴和电网成本优化将显著降低绿氢制备成本。
深度阅读
全面详尽解读报告《Comparative Techno-economic Assessment of Wind-Powered Green Hydrogen Pathways》
---
1. 元数据与概览
标题:《Comparative Techno-economic Assessment of Wind-Powered Green Hydrogen Pathways》
作者:Merlinda Andoni等,分别隶属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James Watt工程学院、荷兰阿姆斯特丹CWI及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发布日期:报告页码未显式标明具体日期,但参考文献时间跨至2025年,推断在2023-2025年间完成
主题:主要围绕基于风力发电的绿色氢气生产路径,开发技术经济分析框架,聚焦英国场景,比较不同配置下绿色氢气生产的成本与经济性
核心论点与目标:
作者通过建立基于“绿色氢气平准化成本(LCOH, Levelised Cost of Hydrogen)”的综合技术经济评估框架,对5种不同风力-电解槽系统配置路径进行对比,旨在识别最具成本效益的绿色氢气商业模式以及关键经济参数的敏感性。研究表明,电价是LCOH的最大成本贡献者,其次是电解槽设备成本;此外,选址、市场机制及运营控制策略对经济可行性至关重要。政策支持尤其是提供低成本电价补贴及优化部署策略,将显著提升绿色氢气的经济竞争力[page::0,1,2]。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Introduction)
- 关键论点:
氢气作为净零排放转型中的关键替代能源,尤其适用于难以电气化的领域(航空、重工业等)。绿色氢气指利用可再生能源(RES)及电解水制氢,符合低碳要求,但目前成本高昂且产业部署受限。
- 推理及背景:
尽管绿色氢占全球氢气市场不足1%,但全球多个国家(例如英国力争在2030年部署10GW低碳氢气产能)正积极通过政策和法规推动氢气发展。英国的“低碳氢气标准”(LCHS)要求氢气的碳排放低于50gCO2e/kWh。
- 行业现实:
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接入电网队列长、弃风弃光等现象,绿色氢气可作为吸收弃风电力的替代路径,缓解系统压力。
- 研究目标:
通过技术经济框架,评估不同风-电解系统配置在英国的LCOH,涵盖不同电网连接、合同形式、控制策略等,以辅助决策者识别最佳商业模式[page::0]。
2.2 风力-电解系统(Wind-Electrolyser System)
- 系统组成:以10MW风电机组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EL)为基础设计。选择PEMEL的原因是其响应快速、电流密度高、可高压运行,便于后续压缩和储存。
- 附属设备:假设配备机械压缩单元和地面储氢装置,考虑现场氢气压缩储存费用,但不涉运输和分销成本。
- 功率流路径(参见图1):风电输出功率($P{W,t}$)被分配到氢气生产($P{H2,t}$)、电网出口($P{Exp,t}$)、以及弃电($P{Curt,t}$)三者。
- 氢气生产功率进一步分配为电解槽投入功率与压缩机功率,迭代计算保证功率分配收敛。
- 产氢质量基于电解槽效率、输入功率和下热值(LHV=33.3 kWh/kg)计算,时间步长为0.5小时。
这一节为后续经济模型奠定了物理和技术基础[page::0,1]。
2.3 技术经济分析框架(Techno-economic Analysis Framework)
- 评估指标:LCOH,即单位氢气产量的全周期成本,包括固定和变动运维费(OPEX)、资本性支出(CAPEX),电力成本,及接入费用(如电网连接费、私线费用)。
- 计算基础:采用资本回收因子(CRF)将CAPEX摊销为年化成本,具体公式展示了折现率(d=3%)和资产寿命(n年)的关系。
- 成本构成:详细列举电解槽、压缩机的CAPEX/OPEX,栈寿命和替换成本,电网接入费用,电价细分(零售电价、PPA价格、出口电价等)。
- 表格I罗列了所有关键参数及其数值,其中包括电解槽容量(5~10MW)、风电寿命(25年)、电解槽寿命(30年)、压缩能耗/费用、不同用电价格和资本成本等。
- 电解槽栈替换成本考虑了使用小时数和寿命转化为年限的逻辑,反映设备更换影响。
- 电价层面划分了风电场源头价、电网进口价和出售电价,分别对应不同的市场机制。
此部分将复杂的技术与经济变量结构化,便于后续迭代调优和敏感性分析[page::1]。
2.4 绿色氢气使用案例(Green Hydrogen Use Cases)
- 逻辑框架:用图2展示了考量因素的梳理,包括物理连接方式(私线、电网、混合),电网通道(离网、单独/共享/非共享接入)、电价合同(PPA、灵活市场)、及销售电力的合作关系(开发商、自有或供应商)。
- 五大用例:逐一介绍:
1. 用例I:电网直连电解槽,10MW规模,全部电力来自公共电网,价格为典型工业电价,基准案例。
2. 用例II:离网风电-电解组合,风电与电解槽同地,并通过私线连接,完全离网,电力无电网费用,PPA价格可为0(自用)或约0.057英镑/kWh(不同产权)。
3. 用例III:电网连接且有风电PPA电解槽,风电电解各自接入电网,电力通过公网虚拟交付。两场景:(a)仅PPA电力,(b)PPA主力,缺口部分由电网电力填补。
4. 用例IV:利用弃风电的电网连电解槽,基于弃风能源利用,考虑多个10MW风场共5个组成10MW电解槽。替代能源部分通过灵活市场交易。
5. 用例V:幕后市场电解槽(部分网连接),混合使用私线和部分非固网接入,电解槽与风机配合,考查先供电解槽|先供电网两种调度策略,及背后的价格机制。
- 用例选择的意义:覆盖了从完全依赖电网到完全离网,及二者混合和利用弃能不同运营模式,体现电网接入状态、商业合同安排、电价及调度策略对LCOH的差异影响[page::2,3]。
2.5 结果分析(Results)
- 表II关键数据:展示各用例LCOH(英镑/兆瓦时和英镑/公斤氢)、氢气年产量、PEMEL负载率和堆栈寿命等。
- 主要发现:
- LCOH最低的是用例V-b-i(幕后市场,电解槽优先,无电网备份),其次是用例II(离网系统)和用例III-a(电网连接,纯PPA)。
- 所有配置中没有案例低于100英镑/MWh,最高的是完全依赖电网的用例I。
- 所有带电网备份的用例均显著提高LCOH,即便产量和负载率提升,成本权益受限。
- 成本贡献中,电价是最大份额(图4所示),其次为电解槽CAPEX。
- 弃风利用(用例IV)由于负载率低,导致LCOH较高。
- 敏感性分析(图5,以用例III-a为例):
- 模拟电价变化±100%,电解槽成本变化-80%至+30%,效率提升3%-10%,堆栈寿命6~12万小时。
- 结果显示电价对LCOH影响最显著,其次为设备成本,效率和寿命的影响相对较小。
- 盐湖对比与验证:文中表III将LCOH与业内文献和机构数据对比,验证了研究模型的合理性和现实相关性[page::3,4]。
2.6 总结及未来展望(Conclusions & Future Work)
- 总结:
- 位置、合同(PPA)和控制策略是建设经济化绿色氢气系统的关键。
- 幕后市场且电解槽优先无电网备份配置成本最低。
- 利用弃风能潜力大,但受制于可用弃风量和对应价格。
- 电价和电解槽成本主导LCOH,降低电费和设备成本的政策补贴十分必要。
- 未来工作展望:
- 集成系统评级协同优化和基于实时电价的灵活策略。
- 按碳强度信号调节氢气生产以实现认证和环保目标。
- 研究成本及潜力更高的离岸风-电解系统。
- 支持机构:EPSRC资助的多个项目,体现研究的前沿性和政策导向[page::4]。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1:风电-电解系统示意图
- 内容描述:
展示风电机组、公共电网与电解槽之间的典型功率流动路径。风电输出($P{W,t}$)可以直接供电解槽($P{H2,t}$)、送电网($P{Exp,t}$)或弃电($P{Curt,t}$)。电解槽用电继续分配给电解过程($P{PEM,t}$)和压缩储存($P{Comp,t}$),另有可能引入电网进口功率($P_{Imp,t}$)。
- 数据解读:
图示体现了系统中电能多元用途及时变分配的重要性,同时迭代计算确保压缩能源需求被合理反映。为后续经济模型提供实时动态输入。
- 文本关联:
支持章节2介绍系统架构与功率流分配的论断,突显系统复杂的动态调节特点[page::1]。
3.2 表I(页1):技术经济参数总结
- 内容描述:
系统建模的核心参数,包括风电和电解槽的容量、寿命、CAPEX/OPEX、电价、压缩能源需求,及经济折现率等。
- 数据意义:
基于行业报告和文献,展示了合理选取的现实参数范围,保证模拟精度与现实接轨。
- 文本联系:
该表支撑了技术经济模型公式的量化输入,是LCOH计算的基础参数来源[page::1]。
3.3 图2:绿色氢气用例决策树
- 内容描述:
采用树状图描绘用例侧重点,涵盖物理连接(公网、私线、混合)、电网接入类别(离网、独立/共享等)、电价协议类型、以及销售电力关系,形成详细分类体系。
- 数据解读:
显示相关配置千变万化,结构化分类有助对比不同商业模式的经济性。
- 文本关联:
赋予章节4“使用案例”理论基础,为后续具体用例选择提供逻辑框架[page::2]。
3.4 图3 & 表II:用例示意及对比结果
- 图3描述:
视觉化演示5大用例下设备和电网的连接方式及电力流动路径,形象展示用例之间的本质差异。
- 表II内容:
各用例LCOH(英镑/MWh和英镑/kg)、氢气年产吨数、电解槽堆栈寿命及负载率等数据对比,核心评估指标一目了然。
- 数据解读:
- 典型表现为,离网和幕后市场用例LCOH最低、负载率较低用例成本更高。
- 网备份虽然提升产量,但因昂贵电价导致单位成本攀升。
- 文本联系:
详实支持章节5“结果”中针对经济效益的分析及结论,验证假设和政策含义。
3.5 图4:成本结构分布
- 内容描述:
条形图和折线结合,显示不同用例下LCOH中各成本的百分比分布(CAPEX交互连接部分、其他CAPEX、电力成本及其他OPEX)和绝对LCOH值。
- 数据解读:
绝大多数用例中,电力成本占比最高,达到50%-70%以上,电解槽资本支出其次,电网接入费用较小但不可忽视。
- 文本关联:
明确电价压制LCOH的重要决定性作用,指明政策应聚焦降低用电成本[page::3]。
3.6 表III & 图5:文献对比及敏感性分析
- 表III列出国内外关于绿色氢气LCOH的报道区间,从3.76英镑/kg至12英镑/kg甚至以上,研究结果与业界数据保持一致,验证模型合理性。
- 图5为用例III-a的参数敏感性,展示电价变化(±100%)、电解槽成本变动(-80%至+30%)、效率提升(+3%至+10%)、堆栈寿命(6万至12万小时)对LCOH的影响。
- 数据分析:
- 电价变化对LCOH影响幅度最大,且上涨影响要远大于下降幅度。
- 其次是设备成本,效率和寿命对整体成本影响较小但非零。
- 文本联系:
支持经济性分析与政策建议,指出降价电价和设备成本优化为降低绿色氢气成本首要方向[page::4]。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重点在于LCOH的技术经济测算,严格意义上不涉及传统金融估值模型(如DCF、PE等),但涉及资本支出摊销、运营成本、折现率等经济性输入。在此框架内:
- LCOH计算通过年化成本除以年产氢量完成,融合CAPEX、OPEX和电价;
- 资本回收因子(CRF)引入折现率和资产寿命,实现资金时间价值调整;
- 设备替换费用以内部分别计入电解槽堆栈替换成本,细化资本成本结构。
整体估值方式为全成本平准化,用于比较不同技术方案经济性而非投资回报率评价[page::1]。
---
5. 风险因素评估
尽管报告未专门设立风险章节,隐含风险点包括:
- 电价波动风险:用电价对LCOH影响极大,电价大幅上涨会摧毁项目经济性;
- 设备成本及寿命风险:技术尚在改进,早期设备成本与寿命存在不确定性,影响投资回报与运营;
- 电网接入及容量限制:有限的接入容量导致弃风和负载调整,降低系统效率;
- 政策和市场风险:绿色认证制度、补贴政策变化或电价结构调整均可能使项目利润受损;
- 技术集成与调度风险:运维复杂,调度效率影响设备负载率和使用寿命。
报告提及部分风险缓解途径,例如通过政策支持降低电价、优化控制策略提升系统运行效率等[page::0,4]。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电价成本权重强调充分,但对未来电价趋低的技术进步或市场设计转型假设较为保守,影响推广空间的讨论有限;
- 电解槽资本成本假设处于保守水平,若未来成本大幅下降,LCOH数字或将显著降低,报告对此已有部分敏感性测算,但未探讨大规模商业化推广的资金动态风险;
- 对弃风利用场景评价中,低负载率导致成本高昂,这种分析合理,但未来技术和市场机制创新可能改善弃风利用效率,报告对这一前景未深入;
- 部分用例中负载率较低且设备寿命缩短,长期经济稳定性需进一步评估,报告未提及设备剩余价值或回收路径;
- 不同用例设置的电价和接入成本假定标准,实际项目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报告假设统一,现实中不确定性更高。
整体来看,报告分析逻辑严谨,数据支撑充分,结论稳健但对未来技术突破的潜在影响评估略显保守[page::0~4]。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系统而细致的技术经济模型,比较了5种英国背景下的风电驱动绿色氢气生产路径的经济性,主要创新在于:
- 构建全面考虑电网配置、合同安排、运营策略的LCOH评估框架;
- 细致量化设备成本、运维、压缩储能、电网接入、多样化电价机制对成本的贡献;
- 通过多元用例展示,揭示幕后市场(Behind-the-meter)且电解槽优先调度、无电网备份的配置最经济(LCOH最低约117英镑/MWh,即4.62英镑/kg氢),其次为离网风电电解组合和纯PPA电网连接方案;
- 明确电价为LCOH核心驱动因素,进一步表明政策支持应锁定降低电价、网络费用和设备投资成本;
- 弃风利用虽然理论有潜力,但受限于弃能量及其价格,当前性价比较低,需结合灵活市场机制深化;
- 敏感性分析确立了未来氢气成本突破的关键技术经济杠杆点:电解槽成本降幅与电价竞争力;
- 报告与业内大规模文献数据一致,验证模型现实适用性,未来将加入更复杂调度策略、实时碳强度信号优化及离岸风能系统分析。
报告对政策制定者与投资者价值在于指出绿色氢气经济突破的关键场景和杠杆,强调风电-电解系统需结合电网互动优化,实现技术与市场协同,提高绿色氢气商业可行性,从而推进净零能源系统转型。
---
参考溯源标记
- 报告标题、作者及总体研究目标:见[page::0]
- 风电-电解系统技术细节及功率流分配:见[page::0,1]
- 经济参数与LCOH计算方法、资本回收因子等:见[page::1]
- 绿色氢气用例分类与细节,及物理/商业连接关系:见[page::2,3]
- 主要结果数据、成本分析、敏感性分析及文献对比:见[page::3,4]
- 结论、政策建议及未来工作展望:见[page::4]
---
总体评价
本报告提供了一个结构严密、数据详实且符合当前绿色氢能经济研究主流的方法论,有力支持政策与投资方向选择,并指出成本推动因素和可提升空间。分析充分考虑了技术、经济及市场因素,图表清晰,便于理解复杂系统交互效应,是绿色氢气路径研究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