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 Green Without the Mafia! Dissolution of Infiltrated City Council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文研究了意大利黑手党渗透的市议会被解散后,对当地环境政策的改善效应。结果显示,解散后可持续发展资本支出和综合水务经常支出增加,分类垃圾比例提高,同时资源在分类垃圾上重新配置,减少未分类垃圾支出。此外,邻近地区也受到积极溢出效应,说明打击有组织犯罪对于提升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page::0][page::1][page::21][page::37][page::38].

速读内容


文章背景与研究意义 [page::1][page::2][page::3]

  • 意大利黑手党等有组织犯罪不仅影响经济与政治,也严重破坏环境,尤其通过非法废物处置获得利益。

- 本文利用意大利法律164/1991赋予当局解散受到黑手党渗透的市议会,并由外部委员会替代的制度,作为准实验,考察其环境政策的变化。

研究数据与方法 [page::12][page::13][page::15][page::16]

  • 数据涵盖2010至2022年,包括市政财政在环境保护、水务、绿色城市区域的资本及经常支出。

- 采集废物管理相关的分类垃圾比例及排序垃圾处理、运输成本数据。
  • 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分期差分法(staggered DiD)估计解散事件对环境指标的因果影响。


关键结果 — 环境支出变化 [page::19][page::21]


| 指标 | 解散后3年效果 | 当年开始效果 |
|------------------------------------------------------------|-------------|--------------------|
| 可持续发展及环保资本支出 | +0.36~0.40 (显著) | +0.44~0.48 (显著) |
| 综合水务经常支出 | +0.51~0.53 (显著) | +0.39~0.42 (显著) |
| 绿色城市区域经常支出 | 无显著变化 | 无显著变化 |
  • 解散渗透议会后,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水务资本及经常支出显著提高,绿色区域支出无显著变化。


关键结果 — 废物管理成本及结构调整 [page::20][page::21]


| 指标 | 解散后3年效果 | 当年开始效果 |
|--------------------------------------------------------|-----------------|---------------|
| 分类垃圾比例 | +0.066~0.072 (显著) | +0.038~0.045 |
| 分类垃圾处理及回收成本 | +0.34~0.36
(显著) | +0.27~0.28 |
| 分类垃圾收集与运输成本 | +0.29~0.30 (显著) | +0.22~0.29 |
| 未分类垃圾收集与运输成本 | -0.23 ~ -0.29
(显著)| -0.20 ~ -0.28 |
| 废物管理总成本 | 微幅增加,显著性弱 | 无显著变化 |
  • 资源明显从未分类垃圾转移至分类垃圾管理,分类垃圾比例及相关处理成本上升,未分类成本下降,反映政策向环保转型。


事件研究显示效应随时间推迟显现 [page::23-27]




  • 资本支出和水务经常支出在解散后2-3年开始稳步上升。

- 分类垃圾比例和相关成本逐年增加,未分类垃圾相关费用则下降。

结果稳健性及样本处理 [page::27][page::28][page::30]

  • 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解散市政议会,结果依旧显著一致。

- 排除多次被解散的市政样本,结果同样稳健。

溢出效应分析:邻近市政的积极响应 [page::33][page::34][page::37]


| 指标 | 溢出效应显著性 |
|-----------------------|----------------|
| 可持续发展资本支出 | 显著正向 |
| 综合水务经常支出 | 显著正向 |
| 绿色城市区域经常支出 | 溢出显著正向 |
| 分类垃圾比例 | 溢出显著正向 |
| 分类垃圾管理相关费用 | 部分指标显著正向 |
| 未分类垃圾管理费用 | 溢出显著负向 |
| 废物管理总成本 | 无显著变化 |
  • 邻近未被解散市政在多项环境指标上同样表现出改善,绿色城市区域支出溢出显著,为邻近市政政策模仿及社会声誉驱动力证据。


结论及政策启示 [page::37][page::38]

  • 有组织犯罪破坏环境治理效率,解散黑手党渗透市议会显著提升环境保护支出及废物管理结构,促进分类垃圾增收、未分类垃圾减少,环境效益和治理效率改善。

- 支持依法打击有组织犯罪作为提升地区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Go Green Without the Mafia! Dissolution of Infiltrated City Council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 作者:Andrea Mario Lavezzi、Marco Quatrosi
  • 发布机构:University of Palermo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5日
  • 主题:本报告聚焦意大利市政一级政府受黑手党渗透(organized crime infiltration)后,市政府被解散替换为外部委员会的“自然实验”对环境政策效率的影响。主要考察黑手党渗透与环境公共政策之间的因果关系。


核心论点与结论概述
报告通过剖析意大利法律164/1991允许解散受黑手党渗透市政府的外部干预,揭示了当受渗透的市政政府被解散替换后,环境政策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资本性支出增加;

- 综合水务管理的经常性支出增加;
  • 分类废弃物比例提高,财政支出重心向分类废弃物倾斜,减少了非分类废弃物支出;

- 此外,这种改善还在相邻未直接受处理的市政当局中产生了溢出效应。

政策涵义:应对组织犯罪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需要,更有助于提升地方环境治理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Introduction)


  • 阐述了组织犯罪对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的破坏性影响,尤其是黑手党在意大利南部地区的持续渗透及其对市政环境治理的消极作用。

- 进一步指出组织犯罪涉及非法环保行为,如非法倾倒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
  • 提出核心假设:受黑手党渗透的市政当局为了维持非法利益,未有效执行环保政策,导致环境管理低效。


研究设计采用意大利特有的法律规定(Law 164/1991),利用受渗透市议会被解散后的“自然实验”机遇,来识别犯罪渗透对环境政策效率的因果影响。
[page::1]

2.2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 报告梳理了两大相关文献领域:

1. 组织犯罪与环境的负面关联:组织犯罪经由利用法律与监管缺陷,从废弃物管理、野生动植物贩运等多个层面破坏环境完整性,形成“生态黑手党”。
2. 受犯罪渗透市政府解散效应的实证研究:早期研究显示市政府解散后,公共开支更趋合理,社会资本修复,政治质量提升,犯罪率下降。
  • 本文不同于先前研究,拓宽了时间和空间维度,细化环境绩效指标(如区分分类与非分类废弃物支出),并评估溢出效应。

[page::2,3,4,5]

2.3 制度背景(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 意大利环境立法体系:受《环境法典》(Legislative Decree 152/2006)规范,分全国、区域、省、市三级管理。区域拥有较大环境立法权,省级职能减弱,地方政体尤其是市政负责具体日常的废弃物收集和水务维护。

- 废弃物管理组织:环境保护局(EGATO)负责特定地理区域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区域间存在显著绩效差距。
  • 水务管理:强调整合水服务,减少水资源泄漏,中央与地方权责界定明确,但具体执行效率有区域差异。

- 环境政策绩效的空间异质性
- 水资源泄露图(图1):中南部地区水泄漏率普遍高于北部。
- 分类废弃物比例图(图2):北部省份分类废弃率最高,南部普遍偏低。
  • 解散受黑手党渗透市政府法律(Law 164/1991)

- 允许中央政府调查并解散涉嫌黑手党渗透的市议会,委派三人行政委员会临时执政。
- 2010-2022年间共有169个市政府被解散,绝大多数位于南部地区,但中北部亦有分布(图3)。
[page::6-11]

2.4 数据与方法(Data and Empirical Methodology)


  • 数据

- 市政环境预算开支数据(2010-2022),包括资本性支出(投资类)和经常性支出(水务、城市绿地维护)。
- 分类与非分类废弃物管理成本及效率指标数据,来源于ISPRA国家废弃物注册处。
- 控制变量含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及是否参与废弃物管理联盟(consortium)。
- 解散时间与名单来自内政部统计。
  • 方法

- 应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Municipal & Year FE),考察解散前后变量变化,识别平均处理效应(ATT)。
- 设计两种处理时间起点:解散当年与解散后第三年,后者考虑临时委员会施政期。
- 采用事件研究设计及分期差异法(staggered DiD),使用Borusyak等最新方法处理异质处理时点和潜在偏差。

模型严格控制时空固定效应,旨在隔离解散事件对环境政策绩效的净影响。
[page::12-17]

2.5 实证结果(Results)


  • 预算支出(表3)

- 资本性支出(环境保护相关投资)在解散后显著上升,支持环境治理长期改善。
- 综合水务经常性支出同样增长,显示日常管理改善。
- 城市绿地维护经费无显著变化,可能受责任转移影响。
  • 废弃物管理(表4)

- 分类废弃物比例上升,管理成本中分类废弃物处理及收集成本增加,而非分类废弃物的收集和运输成本下降。
- 总体废弃物管理成本虽略增,但反映的是服务质量和环境绩效提升,而非浪费。
  • 事件研究(图4-10)

- 解散后环境资本支出和水务经费呈上升趋势,分类废弃物比例及相关费用延迟数年显著增加。
- 非分类废弃物相关成本显著下降。
- 总管理成本初涨后趋稳回落,显示结构优化。
  • 稳健性检验

- 排除了因非犯罪原因解散的市政,结果不变。
- 排除多次解散市政亦得到相似结论。
  • 邻近市政溢出效应(表9,表10)

- 邻接地区也出现环境资本支出、水务和绿地支出提升。
- 分类废弃物比例及管理相关成本提升明显,非分类相关成本下降。
- 说明解散促进了区域公共环境治理协同效应。
[page::18-35]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水资源泄漏分布图)


  • 展示2018年意大利各区域水资源基础设施泄漏率。

- 可见中南部地区泄漏率普遍高于北部,部分地区高达50%以上,反映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效率地域差异。
  • 该异质性成为考察犯罪影响环境治理效果的基础设定。

[page::8]

图2(废弃物分类率地域分布)


  • 列示意大利各省废弃物分类比例。

- 北部省份达到最高约80%,南部大多明显偏低,说明南部环保管理落后。
  • 该差异为后续解散前后政策调整提供背景对比。

[page::10]

图3(2010-2022年市政解散分布)


  • 地图着色显示因黑手党渗透解散的市政数量。

- 南部地区染色较重,表明该问题集中于意大利南部。
  • 中北部如埃米利亚-罗马涅、拉齐奥等地亦有少量案件,说明犯罪势力扩散趋势。

[page::11]

表3(环境相关市政开支影响)


  • 资本支出及水务经常支出均显著正向,表示解除犯罪控制后加大环保领域投入。

- 绿地维护支出无显著效应。
  • 各模型均加入人口、收入及联盟状态控制,样本量充足,标准误偏小,统计意义强。 [page::19]


表4(废弃物管理成本效应)


  • 分类废料比例及费用全面上扬,非分类相关成本下降,说明资源向环境友好型管理转移。

- 总体管理成本略增加,反映效率提升伴随的必要投入增长。 [page::20]

事件研究图(图4-10)


  • 图4-5(资本支出与水费支出)呈现事件发生后持续上升趋势;

- 图6(分类废弃物比例)逐年上升,解散后3年左右开始显著增长;
  • 图7-8(分类废物处理和收集费用)呈解散即刻增长,后期有所波动;

- 图9(非分类废弃物收集运输成本)呈现解散后显著下降趋势;
  • 图10(废弃物总成本)波动先增后降,反映结构调整。

[page::23-27]

表5-8(稳健性检验)


  • 去除非黑手党诱因的解散市政和多次解散案例,结果保持稳定,验证结论可靠。 [page::28-32]


表9-10(溢出效应)


  • 邻接市镇即使未被解散,同样出现财政支出和废弃物管理指标的改善,且绿地支出在邻近区有显著提高,显示环境治理的区域协同效应。

[page::33-36]

---

4. 估值分析



报告不涉及具体金融估值模型、股票目标价或市场分析,其核心是政策效应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故无传统意义上的估值部分。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没有专门章节系统整理风险因素,但报告间接提及:

- 非黑手党原因解散的干扰:通过稳健性检验排除影响。
- 多次解散可能反映犯罪渗透未彻底清除:再次稳健性分析处理。
- 环境成果达到的时间滞后:事件研究需观测7年,短期效果有限。
- 制度复杂性与区域异质性:因多级政府权责分散,干预效果可能受限。
- 溢出效应正负不确定:邻近地区可能跟进也可能效仿低效,后续研究空间。
  • 报告未明确提出缓解措施,但利用严格设计和多重验证增加结论可信度。

[page::27,30,37]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基于自然实验设计,因果推断较为稳健,但存在潜在偏差风险:

- 解散决定虽有调查支撑,但政治经济背景复杂,可能带来未观测混淆变量,比如选民行为变化、外部经济冲击。
- 解散后环境治理改善的机制尚需更加微观的质性研究补充,数据主要为预算与费用,缺乏环境质量直接指标如污染浓度数据。
- 绿地维护无显著变化可能反映权责转移,提示单一层级数据解读限制。
- 溢出效应虽显著,但不同变量样本覆盖与估计结果差异较大,需警惕过度诠释。
  • 结论集中于正面解释,也应注意组织犯罪存在一定隐匿与跨区域迁移风险,其治理成效周期可能超过观察范围。

[page::37,38]

---

7. 结论性综合



本研究通过分析2010-2022年意大利169个被黑手党渗透而遭解散的市政案例,以双向固定效应与事件研究设计,深入评估了组织犯罪对地方环保政策执行效率的负面影响及其借解散干预后逆转的效应。
  • 主要发现

- 受渗透市政解散后,各地政府在环保资本投资和水务经费的支出明显提升,显示治理能力恢复和环保重视度提升。
- 废弃物管理结构优化,分类废弃物比例上升,分类废弃物相关处理与收集费用增长,与非分类废弃物费用下降形成鲜明对比,证明财政资源向环保优先方向重新配置。
- 综合废弃物管理成本虽略增,但反映良性治理转型而非无效浪费。
- 事件研究结果支持解散政策带来环境绩效持续提升,且邻近地区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体现治理政策的区域协同潜力。
- 绿地维护支出未出现显著变化,可能因职责转移至新设区级政府机构。
  • 理论与现实意义

- 证实组织犯罪通过控制市政政府破坏环境政策执行的路径,弱化地方公共治理。
- 打击黑手党渗透不仅能促进政治与经济健康,也带来实质的环境治理改善。
- 体现多级政府协调下,反腐败和环境保护策略的政策互补性。
  • 政策建议

- 强化调查和法律手段,利用法律164/1991等工具定期审查可能受渗透地方政府。
- 支持外部专门委员会临时治理模式,同时推动其能力建设和监督,保障政策持续推进。
- 增加政策宣传和邻近地区协作机制,最大化溢出效益。
  • 核心图表洞察

- 图1、2及3直观展现了环境管理区域性差异与犯罪渗透空间分布,为设定对比组和识别策略提供基本框架。
- 表3、4和事件研究图彰显环境支出和废弃物管理结构变化的动态过程与长期趋势。
- 稳健性检验和邻近市政溢出分析增强结论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综上,本报告以严谨的计量方法和详尽的数据分析,有力印证了黑手党渗透削弱环境政策执行,解散干预有效改善治理质量的假设,为意大利及其他受组织犯罪影响地区的环境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实证支持。
[page::0-39]

---

总体评价



该报告结构清晰,论据充分,数据详尽,实证设计科学,结论可信。通过多角度、多维度指标衡量,全面展现了组织犯罪治理与环境政策提升的内在联系。对关注公共治理效率、环境可持续及反腐败政策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都极具参考价值。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