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医药程培】公司点评丨长春高新 (000661):新品获批上市,费用率提升致利润短期承压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长春高新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6.03亿元,净利润下降42.85%,主要因新品上市及研发投入增加导致费用率上升。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稳健增长,多个创新药品陆续获批及推广,后续研发管线丰富。公司正处创新转型关键阶段,重点布局妇儿、肿瘤、免疫等领域,伏欣奇拜单抗(粉剂)获批,临床效果显著。短期利润承压但长期成长可期 [page::0].

速读内容


业绩概览与费用率影响 [page::0]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微降0.54%;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 研发费用率提升至17.49%,管理费用率达到10.96%,销售费用率上升至36.13%,导致利润短期承压。
  • 子公司金赛药业收入54.69亿元,同比增长6.17%,但净利润下降37.35%,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和高端人才引进。

- 其他子公司如百克生物营收下降53.93%,华康药业小幅下滑,高新地产利润大幅下降。

创新药品及研发进展 [page::0]

  • 伏欣奇拜单抗(粉剂)于2025年6月30日获批上市,临床数据显示其治疗痛风效果优异,快速缓解疼痛且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 公司持续推进高需求治疗领域产品,如免疫、肿瘤、呼吸、神经等,研发管线充足。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32%,达到13.35亿元,重点产品继续推进临床及上市申请,进一步夯实创新驱动。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

  • 继续加强儿科核心业务及重点产品销售推广,关注创新转型带来的长期成长空间。

- 风险包括生长激素水针产品集采降价、新品研发失败及海外开拓不及预期等。

深度阅读

【银河医药程培】公司点评丨长春高新 (000661) 全面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银河医药程培】公司点评丨长春高新 (000661):新品获批上市,费用率提升致利润短期承压
作者: 程培、宋丽莹及银河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团队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5年9月4日 07:44 北京
报告主题: 长春高新近期经营情况点评,重点关注新品上市带来的费用率提升对公司利润的短期影响,以及子公司金赛药业的转型和研发动态。

核心论点与评级:
  • 25H1(2025年上半年),长春高新营业收入维持稳健但微降,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因三费(研发、管理、销售)费用率提升。

- 子公司金赛药业作为转型主体,销售收入稳健增长,但净利润下滑较为明显,反映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的加大。
  • 公司正处于创新驱动的转型关键期,多个高潜力新药陆续上市,研发管线充沛,未来增长可期。

- 风险提示涵盖集采降价、销售不及预期、新品研发失败及海外拓展不达预期四大方面。
  • 投资建议趋向稳健推进核心业务及重点新品推广,未来具备业绩释放潜力,但短期利润承压明显。[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与事件回顾



关键内容概述:
报告开头明确指出子公司金赛药业收入表现稳健,但整体三费费用率大幅提升,导致公司利润在短期内承压。2025年上半年,长春高新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较去年同期微降0.54%,归母净利润仅9.8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85%。单季度2025年第2季度收入环比增长4.16%,但净利润同比依然下降40.75%。[page::0]

背后逻辑与推理:
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加快研发力度及新品上市推广,带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系统性提升。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0.22%,销售费用增长23.43%,管理费用31.26%,均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净利润。费用投入的增加反映公司转型升级过程中积极的战略布局,短期内牺牲盈利性换取长期竞争力和市场潜力。[page::0]

数据点说明:
  • 三费费用率中,研发费用率达到17.49%,管理费用率10.96%,销售费用率36.13%。

- 研发整体投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7.32%。
  • 子公司金赛药业营收54.69亿元,同比增长6.1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37.35%。

- 其它子公司如百克生物营收下滑严重,净利润亏损;华康药业维持小幅增长;高新地产收入微增,但利润大幅下降。
数据反映子公司之间业绩表现不一,整体仍需以金赛药业为核心推进转型。[page::0]

2.2 新品研发与产品布局



重点内容解析:
长春高新聚焦妇儿领域优势,前瞻性布局内分泌代谢及妇儿药品,伴随对肿瘤、免疫、呼吸、皮肤、肾脏、眼科、神经疾病等多个大病种高需求领域展开研发。伏欣奇拜单抗(粉剂)于2025年6月30日获批上市,临床数据显示药效迅速且安全性良好,能够显著降低痛风复发风险。其水剂及其他产品申报也在推进中。[page::0]

推理逻辑:
产品以满足未被充分满足的大病种需求为驱动,利用创新单抗技术打造差异化竞争力。通过创新药品逐步丰富产品线,企业希望持续增强未来市场竞争力和营收增长潜力。该策略体现了公司由传统业务向创新驱动型模式的转型路线。[page::0]

关键指标解读:
  • 伏欣奇拜单抗单次给药6-72小时内镇痛与激素相当,VAS评分下降57.09 mm。

- 12周内痛风复发风险降低90%,24周降低87%。
  • 未发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显示临床安全性强。[page::0]


2.3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投资策略总结:
公司核心优势在儿科业务,稳步推进销售管理,同时加强重点新品,如促卵泡激素和伏欣奇拜单抗的推广。创新研发正进入关键转型阶段,预计未来业绩释放持续可期。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转型进度及新产品市场表现带来的长期潜力。[page::0]

风险关键点:
  • 生长激素水针产品面临集采降价压力。

- 研发新品存在失败风险,可能影响业绩预期。
  • 销售不及预期或海外拓展成果不明显将拖累业绩。

风险提示均符合医药行业创新密集型特点,需投资者审慎关注成本回收周期与市场接受度问题。[page::0]

---

三、图表与视觉数据解读



报告首页配图展示公司及研究团队形象,未含具体财务图表。文中数据通过文字详尽阐述了收入、利润及费用情况,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 收入与利润增长趋势:25H1营业收入轻微下降(-0.54%),而归母净利润大幅缩水42.85%,反映利润承压情况。

- 子公司业绩细分:金赛药业营收增长6.17%,净利润下降37.35%;百克生物收入与净利均大幅下滑,负利润0.74亿元,反映部分子公司调整阵痛。
  • 费用增长驱动:研发费用率与销售费用率大幅攀升,管理费用率亦显著增长。研发费用率17.49%、销售费用率36.13%,均高于行业常规水平,显示公司投入积极但短期利润承压明显。

- 临床试验疗效数据:伏欣奇临床VAS评分显著下降57.09mm,痛风复发风险显著降低(12周内90%、24周87%),临床安全性无严重不良事件,具备广阔的市场推广潜力。

整体来看,报告通过量化指标详细揭示了公司经营的当前阶段特征及未来发展逻辑。[page::0]

---

四、估值分析



本篇报告未具体披露采用的估值模型和目标价,更多聚焦于经营业绩和转型进展的点评。考虑到研发费用的激增以及短期利润承压,估值尚需结合公司后续新品销售放量及费用率收敛的节奏。报告评分体系中,公司评级未明确,但投资建议表明中长期具备较强增长潜力,短期采取谨慎态度。[page::0,3]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细致列出四大风险:
  • 集采降价风险: 生长激素水针产品面临价格竞争压力,可能会缩小毛利空间。

-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新品推广效果若未达到预期,将对收入增长和利润改善造成拖累。
  • 研发失败风险: 医药研发存在较高不确定性,如临床试验结果不佳或申报不通过,将导致投入无法收回。

- 海外拓展风险: 国际市场拓展若未成型,将限制公司整体增长空间。

上述风险均基于公司经营特性和行业环境提出,未见具体缓解措施,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审慎评估。[page::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费用结构激增的双刃剑效应: 报告强调高研发及销售费用对短期利润造成压力,但未详述公司如何有效控制费用增长节奏,以及费用投入回报周期的不确定性潜在影响。短期内高费用率或令盈利波动加剧,投资者需关注转型节奏。

- 子公司差异化表现的潜在隐忧: 百克生物收入大幅下滑且亏损严重,可能拖累整体业绩,报告对此缺少深入剖析。子公司结构优化压力依然存在,需重视细分业务调整战略。
  • 风险描述较为标准化,缺少针对性对策: 对集采降价及研发失败的应对策略未说明,缺乏具体防范风险的操作层面建议。

- 估值部分缺失: 报告未提供估值方法、目标价或估值敏感性分析,令投资决策支持力度受限。
  • 临床数据虽良好,但未来市场接受仍存不确定: 伏欣奇的强效和安全表现为竞争优势,但是否能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尚需时间验证,短期销售执行与医保政策支持力度亦是关键影响因素。[page::0,1,3]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详尽分析了长春高新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及创新转型进展,聚焦以下核心发现:
  • 公司整体营收基本稳定,但归母净利润显著下降(下滑超40%),主要受研发费用及销售推广费用大幅增加所迫,短期利润承压明显。

- 子公司金赛药业作为核心转型载体,营收保持增长,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节奏加快,体现公司创新驱动战略在推进中。
  • 多个新药产品,特别是伏欣奇拜单抗(粉剂)已成功获批上市,且临床数据显示其在治疗痛风方面具备显著疗效和安全优势,为未来业绩提供强劲支撑。

-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研发投入保持高位,公司正处于以创新产品替代传统业务的关键过渡期。
  • 风险集中在产品集采降价、研发不确定性和市场推广效果等,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波动因素。

-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核心儿科业务持续推进及重点新产品上市后的收益释放,维持对公司未来成长性的谨慎乐观态度。

从图表及数据趋势综合分析,长春高新正经历由规模稳定向创新高增长转型的阵痛期,虽短期利润承压,但通过丰富产品线与增强研发能力,未来具备较大成长空间及行业竞争力提升潜力。投资决策应兼顾短期风险与长期战略价值。[page::0,1,3]

---

附:图表引用示例



报告首页显示公司logo及研究团队照,未包含传统财务表格。其余数据及临床结果均在正文通过文字详述。




---

总结



该报告提供了长春高新当前经营变化的详细解析,特别强调新品上市和费用提升的内在联系以及短期利润压力的合理性。在存量业务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管线扩展和临床验证进展,长春高新展示出清晰的转型路径和潜在成长趋势。同时需关注费用结构、子公司业绩差异和市场拓展等风险。整体看,报告体现出较强的行业理解和前瞻视角,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决策参考。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