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主要指数多数上涨,两融余额继续上升——融资融券周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8月27日至9月2日A股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及两融余额发展情况,指出创业板指涨幅最大,深证成指、科创50等指数均呈上涨趋势,两融余额显著提升,电子、通信及非银金融行业融资表现活跃,ETF及重点个股融资融券活跃度提升,为市场资金面及投资热点提供重要参考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及两融余额变化 [page::0]

- 2025年8月27日至9月2日,创业板指上涨4.74%,涨幅最大;上证综指下跌0.26%,跌幅最大。
- 深证成指上涨0.65%,科创50上涨4.52%,沪深300上涨0.85%,上证50上涨0.78%,中证500微跌0.03%。
- 9月2日,两融余额达到22811.21亿元,环比增加808.89亿元。
- 融资余额达22650.35亿元,环比增加802.55亿元;融券余额160.85亿元,环比增加6.34亿元。
- 融资融券交易日均参与人数604,510人,较前周增加1.71%[page::0].
主要行业融资融券动态及ETF情况 [page::0][page::1]
- 融资净买入额较多的行业包括电子、通信和非银金融;融资净买入较少的行业涵盖综合、环保和美容护理。
- 融资买入占成交额比例较高的行业为非银金融、通信、电子;较低的是纺织服饰、轻工制造和社会服务。
- 融券净卖出额较多的是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较少的是基础化工、计算机和交通运输。
- ETF融资余额1016.91亿元,较8月26日增加5.33亿元;融券余额74.32亿元,增加4.51亿元。
- 融资净买入额排名前五ETF: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华安黄金易(ETF)、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page::1].
重点个股融资融券情况及风险提示 [page::1]
- 融资净买入额前五名个股:胜宏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东方财富、寒武纪。
- 融券净卖出额前五名个股:东方财富、华工科技、太平洋、欣旺达、中际旭创。
- 报告提示两融业务成本及监管政策变动的潜在风险,强调投资者需关注相关风险因素[page::1].
深度阅读
渤海证券研究所融资融券周报深度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两融】主要指数多数上涨,两融余额继续上升——融资融券周报》
- 作者:王雪莹
-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5日 09:16
- 地域:天津
- 主题:融资融券市场周度动态报告,聚焦主要股指表现、两融余额变化、行业资金流向及风险提示
报告核心论点与主要信息:
本报告总结了2025年8月27日至9月2日一周内中国A股两融市场的整体表现,指出主要股指多呈上涨态势,融资融券余额继续增长,显示市场活跃度上升。报告特别强调融资融券余额突破2.28万亿元,融资余额增长显著,反映投资者信心提升。重点行业及个股的融资融券表现被详细梳理,并提醒投资者注意两融业务成本和监管政策的不确定风险。[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市场概况
关键论点:
- A股主要指数中,创业板指数表现最佳,单周上涨4.74%,显示成长类板块活跃度提升。
- 上证综指表现较弱,下跌0.26%,显示蓝筹大型股承压。
- 其他指数如深证成指、科创50、沪深300、上证50均小幅上涨,反映市场整体偏积极但分化明显。
推理依据与数据支持:
- 指数涨跌数据直观体现市场风格轮动,创业板和科创50的显著上涨反映科技、新兴成长板块受到资金青睐。
- 上证综指微跌,表明大盘权重股调整压力存在。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达到22811.21亿元,环比增加808.89亿元,增幅显著,尤其是融资余额增加了802.55亿元,占据两融余额绝大部分。融资余额增长显示投资者借入资金买入意愿较强,市场热度提升。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子、通信和非银金融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前,反映资金对科技及金融服务领域偏好。
- 综合、环保和美容护理融资净买入偏少,或因短期内缺乏利好或资金避险。
- 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高的行业依然为非银金融、通信和电子,强化了上述行业短期资金活跃度。
- 融券方面,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融券净卖出额较多,表明投资者对部分行业的做空力量有限,可能因预期调整,或机构对相关行业未来持谨慎态度。
这部分反映了资金在不同板块的动态分布及潜在市场逻辑,即成长及金融板块资金活跃,而防御性板块资金较为谨慎。[page::0]
2.2 标的券情况
ETF资产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日,ETF融资余额达到1016.91亿元,同比增长5.33亿元,融券余额为74.32亿元,增幅明显。
- 排名前五的ETF包括通信设备、香港创新药、科创板人工智能、黄金ETF等,显示市场投资者偏好细分行业成长及贵金属避险产品。
个股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净买入排名前五的个股涵盖胜宏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东方财富和寒武纪,均为科技创新或资本市场服务相关企业,体现新经济板块融资需求旺盛。
- 融券净卖出排名前五的个股包含东方财富、华工科技、太平洋、欣旺达和中际旭创,显示部分科技和金融服务类个股做空压力相对较大,潜在抛压存在。
这进一步验证资金流向分析中科技及金融服务行业的资金活跃度高,且市场分层明显,部分领先龙头股融资买入活跃,同时存在一定融券卖出作为风险对冲。[page::1]
2.3 风险提示
- 两融业务成本超预期变动风险:融资融券业务成本如利率、保证金比例等若出现超预期波动,可能影响投资者融资意愿及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市场情绪。
- 两融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动风险:相关政策如融资额度限制、标的范围调整等若出现非预期的收紧,可能打压两融业务活跃度及股价表现。
报告未具体给出对应的缓解策略,但强调投资者需关注此类政策和成本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投资决策保持谨慎。[page::1]
---
3. 图表深度解读
封面图片分析
报告封面暗含“君临渤海 誠挚相伴”字样及与高科技相关的电子芯片与手指互动的图片,象征渤海证券致力于以独立诚信和深度研究为投资者提供精准服务。图像风格体现专业、现代及科技导向,贴合报告内容中科技板块资金活跃的主题,也暗示研究所关注创新科技及行业前沿趋势。[page::0]
研究所标识图片
展示了渤海证券研究所官方标识及在线传播渠道,体现该研究成果的官方权威性与专业背景,保障报告信息的正式与可信性。[page::2]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聚焦于两融余额及资金流向动态,未涉及个股或板块具体估值方法的详细分析,因此无估值模型及目标价部分。
---
5. 风险因素评估
两类风险均指向外部环境政策和融资成本变动的潜在影响:
- 业务成本风险意味着融资成本上升会直接抑制客户融资需求,继而影响市场活跃度和行情表现。
- 监管政策风险则涉及更大范畴的政策环境变化,可能直接限制融资融券额度或调整标的,导致市场资金流动性收紧。
两项风险均属系统性风险,虽然报告未详述缓解措施,但隐含提醒投资者防范外部政策和成本波动的市场不确定性。[page::1]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强调融资融券余额及市场指数的上涨关联,但对内生推动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变化等缺乏详细说明,略显单一。
- 融券净卖出额部分只列出金额及排名,但未进一步解析资金面或市场情绪驱动原因,深度不够。
- 报告聚焦于短周期(单周),缺少更长时间维度的趋势分析和同比数据来佐证当前市场活跃度的持续性。
- 报告语气偏向积极,鼓励关注科技及非银金融领域融资需求,可能存在一定的行业倾向性。
整体而言,报告较为实事求是,但作为周报性质,信息点相对集中在数据甄别,较缺乏深度战略及宏观判断。
---
7. 结论性综合
本次《两融主要指数多数上涨,两融余额继续上升》周报通过详实数据展现了2025年8月底至9月初A股市场的融资融券动态。主要结论包括:
- 创业板表现强劲,涨幅4.74%,反映市场成长板块吸引资金流入,科技创新板块资金显著活跃。
- 两融余额突破2.28万亿元,较上一周显著增加,尤其是融资余额增长802.55亿元,表明投资者利用杠杆资金买入意愿强烈,市场情绪稳定向好。
- 行业资金流向表现出科技(电子、通信)和非银金融行业融资净买入明显,且该类行业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较高,资金聚焦新兴及金融领域。
- 标的券层面,科技创新及金融服务个股融资净买入居前,而融券净卖出多集中在电子及金融科技类个股,反映市场对部分龙头股存在风险对冲需求。
- 重点提示了融资融券业务的成本及监管政策变动风险,提醒投资者关注政策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
图表及图片的视觉呈现进一步强化了报告对科技及创新领域的重视,体现了研究所强调独立诚信、深研细致的品牌理念。
综上,报告立场中性偏积极,适合短期市场动向跟踪及两融资金流向参考,但在宏观经济及估值分析方面尚有进一步深化空间。[page::0,1,2]
---
参考图片
封面图示:

渤海证券研究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