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海内外风险偏好同步抬升— 宏观经济周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9月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现状,结合美国、欧洲和国内多项高频经济数据,指出各主要经济体风险偏好上升,但欧洲经济和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工业利润增长乏力但政策发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原材料价格分化展现产业链分段特征。[page::0][page::1]

速读内容


海外经济点评及政策动向 [page::0]


  • 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连续两月负增长,但核心资本货物订单转正,显示企业投资需求相对稳健。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预期9月可能预防性降息,但后续降息节奏需关注。
  • 欧洲央行内部存在通胀走势分歧,9月或暂缓降息,年底可能重启宽松,但面临经济走弱及不确定政治风险。


国内经济高频数据状况与政策环境 [page::1]


| 经济环节 | 主要动态 |
|----------|----------------------|
| 下游 | 房地产成交无明显回暖,农产品批发价格回升 |
| 中游 | 钢铁价格持平,水泥价格走低 |
| 上游 | 焦煤焦炭价格回升,有色涨跌不一,黄金和原油价格上涨 |
  • 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回落,利润率改善带动利润降幅缩小。

- 新政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更新,旨在转变房地产发展模式。
  • 风险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及经济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


报告性质及专业提示 [page::1][page::2]

  • 本报告为渤海证券发布的宏观经济周报,面向符合适当性要求的专业投资者。

- 内容基于公开经济数据和政策信息,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深度阅读

渤海证券研究所《【宏观】海内外风险偏好同步抬升— 宏观经济周报》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引言与报告总览)


  • 报告标题:《【宏观】海内外风险偏好同步抬升— 宏观经济周报》

- 作者团队:渤海证券宏观团队,核心分析师包括周喜、宋亦威、严佩佩,助理靳沛芃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日 09:15

-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天津)
  • 报告主题:聚焦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特别关注海内外风险偏好变化、货币政策、产业链上下游价格变化及国内政策环境。

- 核心论点/信息
- 海内外市场风险偏好同步上升。
- 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虽拖累经济表现,但企业投资信号相对稳定,有助缓解对放缓的担忧。
- 美联储货币政策趋于鸽派,预计9月可能进行“预防式降息”,年底及2026年降息节奏值得重点关注。
- 欧洲经济前景趋弱,欧央行态度分歧,预期9月暂停降息,年底重启宽松。
- 国内工业企业收入增速回落,但利润率改善,部分上游行业阶段性托举价格利润。
- 新发布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强调“由量向质”的转型。
- 上中下游价格异动显现,房地产成交低迷成为风险点。
- 风险因素包括地缘政治、经济和政策变化超预期。[page::0,1]

---

二、逐章深度解读



1. 外围环境分析


  • 核心观点

- 美国7月份耐用品订单环比连续第二个月为负,显示消费部分疲软。这主要是受飞机订单大幅波动影响,影响整体耐用品订单。
- 然而,核心资本货物订单(剔除飞机和国防的投资水平指标)由负转正,表明企业投资意愿依旧较稳健。
- 对应的相关产品出货量也表现良好,缓解市场对企业投资疲软造成经济放缓担忧。
- 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表达“风险平衡转变”的观点,释放鸽派信号;强调通胀中期预期稳定,但劳动力市场风险在上升。
- 预计9月有望实施一次“预防式降息”,以防未来经济下行风险。但年底与2026年未来的降息节奏仍存在不确定性。
  • 推理依据与假设

- 订单数据的细分分析显示耐用品订单下滑原因主要为极度波动的飞机订单,忽略该类订单看核心资本货物订单变化更能体现真实投资状况。
- 鲍威尔讲话的语气转换表明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谨慎态度和灵活调节意图,表明调控策略从“硬抗通胀”可能转向更平衡的“防风险”策略。
  • 关键数据点

- 耐用品订单连续两个月环比负增长,航机订单波动显著。
- 核心资本货物订单由负转正,企业投资依然活跃。
- 对非农与通胀数据保持关注,是未来降息决策的关键观察指标。
  • 重要概念解释

- 核心资本货物订单:排除飞机和国防类的资本货物订单,反映企业真实的设备投资情况,更稳定。
- 预防式降息:提前采取降息措施,防止经济潜在下滑。
- 通胀预期:市场对未来通胀水平的心理预期,影响实际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

---

2. 欧洲宏观环境


  • 核心观点

- 欧央行内部对通胀走势存在明显分歧,货币政策路径不明确。
- 当前数据显示欧洲经济前景趋弱,且政治与地缘风险加剧(美欧谈判未落地、法国政局动荡)。
- 预计欧央行将在9月暂停降息动作,年底可能重启货币宽松政策。
  • 推理依据

- 经济调查数据显示信心不足,暗示经济有可能陷入新的低迷。
- 政治不确定性增加,令政策决策更加谨慎,货币政策执行存在新的考量。
  • 核心数据与风险联系

- 无具体数字给出,更多依靠官方会议纪要与调查数据。
- 受政治政策风险拖累,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

3. 国内宏观经济情况


  • 工业企业与营收

- 1-7月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下降,体现量价双弱趋势影响。
- 利润率却有所改善,促使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主要受“反内卷”政策提价等措施阶段性托举。
- 未来企业利润转正依赖于后续政策力度和PPI修复。
  • 政策环境

- 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经济发展转向质量提高,推动城市更新和房地产新模式构建。
- 这一政策旨在推动城市由快速扩张转为高质量持续发展。
  • 高频数据分析

- 地产成交未见明显回暖,仍然疲软。
- 农产品批发价格回升,显示农业价格链条有所修复。
- 钢铁价格持平,水泥价格震荡走低,反映基建需求总体趋缓。
- 上游焦煤焦炭价格回升,有色金属价格涨跌互现,黄金及原油价格走强,暗示部分大宗商品供需或避险需求增加。

---

4. 风险因素提示


  • 风险主要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及经济、政策变化超预期。

- 特别指出:国际谈判进展不确定、欧洲政局动荡、国内政策落地节奏影响企业盈利等。
  • 报告未给出具体风险概率及应对策略,提示投资者应持续关注全球及国内多重不确定因素。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带有高清城市夜景图片,配文“君临渤海 诚挚相伴 独立诚信 细研深究 宏/观”,主要用于彰显研究所定位和专业形象,并非数据分析图表,暂不涉及具体数据解读。[page::0]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属于宏观经济周报范畴,未涉及具体企业或行业估值模型及目标价部分,并无DCF、P/E、EV/EBITDA等估值分析内容。

---

五、风险因素评估



已在国内环境和外围环境中阐述。整体风险呈现如下几点:
  • 地缘政治风险

- 影响国际贸易与投资信心。
- 可能加剧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
  • 经济与政策变化超预期

- 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节奏的不确定。
- 内部政策执行力度及落地速度影响宏观经济恢复节奏。
- 新经济政策如城市高质量发展效果短期内尚不明确。

风险未附带明确概率评估或缓解策略,投资者须结合宏观动态灵活调整配置。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基调偏谨慎乐观,对美联储鸽派信号给予较大关注,认为9月降息大概率发生,这一判断预期较为积极,但仍有风险潜藏。

- 对欧洲经济形势的表述较为保守,未详细给出欧央行未来政策路径具体操作,反映政策不确定性较大,提示投资者风险不容忽视。
  • 国内工业利润改善中对“反内卷”政策的影响描述比较笼统,缺乏具体数字支持,存在一定政策成效市场化检验的变量。

- 报告未细分房地产成交低迷原因与潜在风险的结构性因素,未提及地产相关金融风险,分析略显简略。
  • 高频商品价格波动解释简洁,未充分剖析价格变动的产业链传导机制与全球大宗商品波动影响。


---

七、结论性综合



综合来看,《【宏观】海内外风险偏好同步抬升— 宏观经济周报》通过多维度分析,展示了全球及中国经济环境的复杂态势及政策预期。
  1. 海内外宏观环境同步复苏迹象:美国核心投资订单回暖,叠加美联储政策趋鸽,整体风险偏好显著提升;欧洲内忧外患导致政策路径模糊,年底宽松预期依然存在。
  2. 国内工业经济承压但利润率回暖:量价双弱拖累营收增速,反内卷政策及价格托举改善利润表现,未来企业盈利改善关键依赖政策落地和PPI修复。
  3. 城市发展新模式提出新的增长动力:高质量发展取代粗放扩张模式,政策红利逐步显现,但短期政策传导效果仍需观望。
  4. 上中下游价格分化凸显市场分层态势:焦煤焦炭、黄金等上涨体现基础原料及避险需求,下游地产持续低迷显现市场调整压力。
  5. 风险因素不可忽视:地缘政治紧张、经济波动和政策执行不确定性为后续市场表现带来变数。


总之,报告在充分结合全球宏观经济与国内政策动态的基础上,指出未来市场存在阶段性改善的积极信号,但也揭示风险因素的潜在制约,展现了当前宏观环境的“谨慎乐观”主调。报告适合专业投资者用于把握全球与中国整体经济环境及政策导向,辅助宏观资产配置决策。[page::0,1]

---

附:报告中关键术语与模型解释
  • 耐用品订单:指预计使用寿命较长的商品订单,反映消费和投资的重要指标。

- 核心资本货物订单:剔除飞机等高度波动性商品,反映企业资本投资的更稳定指标。
  • 预防式降息:央行为防范未来经济风险而提前降低利率。

- 通胀与就业风险平衡:央行在抑制通胀和促进就业之间权衡的动态过程。
  • “反内卷”政策:政府为缓解市场过度竞争和价格低迷所采取的引导价格和利润合理提升的政策。


---

该分析严格基于报告原文内容,已对关键论点、数据与风险充分剖析,望对专业投资者把握宏观经济脉络及风险提供助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