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见顶回落,“反内卷”二次发酵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煤炭价格已见顶回落,预计2026年上半年煤价压力持续,但下半年煤价有望反弹至800元/吨以上。需求端电煤用量回升,供给端因环保和极端天气导致产量受限,整体供给呈下降趋势。反内卷政策逐渐加强,促使行业底部企稳。头部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强,盈利有望回暖,行业风险可控,适合长线配置 [page::0].
速读内容
煤价见顶回落,市场供需改善 [page::0]
- 2025年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4.3%,需求增速改善明显。
- 7月原煤产量环比下降4000万吨,主要受天气及环保查超产限制影响,全年产量预计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
- 进口煤供应缩量,整体供给呈下降趋势,利好煤价企稳回升。
动力煤与焦煤市场动态 [page::0]
- 截至9月5日,北方黄骅港Q5500动力煤价格691元/吨,较前周下跌1.6%。
- 焦煤价格同样下跌,京唐港主焦煤为1550元/吨,环比下降4.9%。
- 钢铁行业淡季表现不淡,铁水产量稳定,焦煤需求有所恢复。
行业政策与风险提示 [page::0]
- 新疆外运煤炭议价政策调整,陕西省发改委强化煤炭稳供稳价政策,反内卷政策逐步加强。
- 行业头部企业展现较强成本管控,2025Q2被认为是价格下行周期的底部,7月价格回暖预示盈利改善。
- 风险包括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进口煤大规模进入及供给超预期。
量化因子/策略相关内容
- 本报告未涉及量化因子构建或量化策略回测内容。[page::0]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报告标题:《煤价见顶回落,“反内卷”二次发酵》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
报告日期:2025年9月7日
报告作者:黄涛、王楠瑀、邓铖琦(均为国泰海通证券注册分析师)
研究主题:煤炭行业的价格走势、供需格局变化及未来展望
---
1. 元数据与概览
本报告由国泰海通证券发布,聚焦2025年以来煤炭价格的演变及行业供需关系,特别强调煤价峰值已现回落,“反内卷”政策的持续推动对市场的影响。报告指出,煤炭价格已经达到顶峰,预计2026年上半年仍将承受压力,但相比2025年同期压力有所缓和,电煤需求加之煤价弹性将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显现,届时煤价有望提升至800元/吨以上。作者整体态度偏乐观,认为煤价见顶只是价格调整的开始,2025年Q2即为底部拐点,7月份价格回升将推动行业盈利回暖。报告强调反内卷政策的二次发酵和日益严格化,有望稳定煤炭供给与价格,利好行业前景。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行业总体分析
- 论点总结: 随着煤价达到峰值后出现回落,煤炭行业迎来“反内卷”政策的二次发酵,政策导向显著,旨在稳定煤炭供给和价格,防止低价恶性竞争。乌克兰局势促使9月1日对疆外直通项目的议价下浮幅度上调,预计限制疆煤外运,保证区域供应稳定。同时,陕西省发改委发布通知,强化稳供稳价措施,体现政策层面释放稳定煤炭市场信号。
- 逻辑推理: 价格下跌导致2025年上半年煤炭行业整体盈利下滑,但头部企业表现出强劲成本控制能力,显示行业调整已经启动且效率提升显著。需求和供给两端都有政策和天气因素影响,预计7月起煤价有所回暖,验证了底部信号。
- 关键数据:
- 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8.6%,火电发电量同比+4.3%,环比6月增速快3.2个百分点,表明用电需求回暖明显。
- 7月国内原煤产量3.8亿吨,较6月下降4000万吨,归因于内蒙古和陕西等地极端雨水天气影响生产。
- 预计下半年受“查超产”政策影响,全国煤炭产量将小幅下降,全年预计产量47.5-48亿吨,同比基本持平,进口量下降导致总供应呈下降趋势。
- 推断与预测: 供给减少及需求回升共同驱动价格企稳,有望奠定行业盈利复苏基础。2025Q2被视为煤价周期的价格底部,长期看供需基本面支撑煤价稳定,尤其是政策严格后,行业内卷现象得到抑制。
---
2.2 动力煤市场状况
- 主旨: 动力煤价格已见顶并开始回落,主营港口北方黄骅港Q5500指标价格截至9月5日为691元/吨,较上周跌1.6%。
- 供给情况: 国内供应整体稳定,但进口量持续缩减,总体供给约呈下降趋势。
- 需求端预期: 预计6至8月电煤需求显著改善,Q3利润有望触底反弹。
- 分析评价: 限产与政策约束及天气因素对供给构成压力,加之用电需求增长,动力煤价格在短期调整后具备上涨潜力。
---
2.3 焦煤市场动态
- 价格走势: 京唐港主焦煤价(山西产)1550元/吨,较前一周下跌4.9%,焦煤价格调整幅度明显。
- 生产节奏: 上周日产铁水240万吨,环比略降,钢铁行业仍处于“淡季不淡”,需求持续活跃,有望支撑焦煤需求。
- 库存与生产情况:
- 焦煤库存三港合计269万吨,环比微涨。
- 200万吨以上的焦化企业开工率维持79.18%。
- 国际竞争力: 澳洲纽卡斯尔港Q5500价格小幅下跌,进口煤成本较国内优质煤略高,显示国产煤在价格上有竞争优势。
---
3. 图表与图像深度解读
报告的主要图表内容未在文本中完整呈现,但包含关键价格数据和供需统计。附加的二维码(见图1)导向国泰海通证券官方公众号,方便获取更多报告细节和后续更新。
- 二维码图描述: 显示“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二维码,方便读者扫码关注获得更多行业报告和资讯。
- 图表链接作用: 确保报告与投资者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有效提升研究服务质量。
---
4. 估值分析
本节报告未明显包含详尽的估值方法描述,但从整体分析推断:
- 估值基于行业供需基本面稳定、价格波动周期的底部判定及未来价格提升预期。
- 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具备较好的盈利弹性,反应于财务利润回暖。
- 未来目标价格预测(如动力煤价格可能升至800元/吨以上)具备较强的参考价值,隐含估值改善空间。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列出三大风险因素:
- 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放缓可能降低用电需求和钢铁产量,直接抑制煤炭需求和价格。
- 进口煤大规模进入: 进口煤供应增加可能对国产煤形成价格压力,打破供需平衡。
- 供给超预期: 产量超出预期尤其是因政策或市场调整之外的增长,导致供给过剩,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报告对风险均有提示,但未具体提供缓解方案,暗示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及政策变化。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煤价见顶和底部判定具有一定的先验假设,认为2025Q2为价格底部,虽然7月数据支持价格回升,但未来还存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全球经济波动和政策变化,假设存在一定风险。
- 对反内卷政策坚持乐观,但政策执行力度与落地效果存在变数,相关影响需动态观察。
- 供需数据受天气等短期变量影响,可能短期内波动较大,报告未深入量化这些因素的敏感度。
---
7. 结论性综合
国泰海通证券的这份煤炭行业研报清晰表明,煤炭价格周期已至顶点,经历价格回落和行业洗牌后的“反内卷”政策正进入深化阶段。政策措施旨在稳定煤炭市场秩序,限制无序竞争,促进供需均衡,带来价格回暖与盈利改善。相关供需数据支持煤炭价格在2025年Q2底部企稳,并预期2026年下半年煤价有望提升至800元/吨以上。动力煤和焦煤市场虽表现分化,但整体需求向好,库存控制合理,进口煤竞争优势弱化,国内煤炭价格具备较强支持。
风险方面,宏观经济和进口煤供应变化是主要不确定因素。头部龙头企业成本管控能力值得关注,整体行业进入了调整、优化、稳步回升的新阶段,具备一定投资价值。
总体来看,报告为煤炭行业投资者提供了详尽的供需分析、价格趋势及政策研判,建议关注行业底部回升带来的机会,适度配置优质煤炭资产,预期未来有较好盈利反弹空间。[page::0,page::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