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看期货:大模型解读近一周卖方策略一致观点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重点分析了上周国内四大股指期货市场表现,揭示主要合约全线贴水,基差及跨期价差处于历史中位区间,反映市场情绪趋于谨慎。同时,利用大语言模型汇总了60多家卖方策略团队对市场和行业的观点,形成对当前市场流动性、政策预期及行业配置的共识与分歧,为投资者提供全景式参考 [page::0][page::1][page::4][page::5]。
速读内容
股指期货市场表现与基差分析 [page::0][page::1]

- 上周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及中证1000主力期货合约全部收跌,中证1000跌幅最大达-1.74%。
- IF、IH由升水转贴水,IC、IM贴水幅度微调,四大主力合约全处于贴水状态,市场情绪谨慎。
- 跨期价差分位数多处于历史中位区间,市场预期稳定,套利机会有限。
- 交易活跃度方面,IF、IC、IM平均成交量提升,IH有所下降;合计持仓IH下降明显,IC小幅上升。
股指期货基差率趋势图解 [page::2][page::3]



- 期货主力合约基差率呈现一定波动,年化基差率多处于负值区间,贴水继续存在。
- 20日均线与当前基差走势显示,贴水压力有所缓和但未转为升水。
- IF、IC、IM合约持仓量及成交量整体保持上行趋势,显示市场关注度较为集中。
跨期价差频数分布与分红影响 [page::4]


- 跨期价差率分布范围符合历史通常波动范畴,显示市场结构正常无异常波动。
- 分红对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影响甚微,尤其9月后分红进入尾声,预计不构成市场扰动。
近一周卖方策略观点大模型汇总 [page::4][page::5]

- 12家券商共识A股仍处牛市或慢牛阶段,上行趋势未改;预计外资流入及政策宽松将提振市场。
- 市场情绪整体高位,赚钱效应增强,但也存在短期震荡和估值压力等分歧。
- 行业方面,AI、科技成长链、上游资源品(有色、煤炭、化工)获得一致看好。
- 大语言模型辅助实现对60多家卖方报告的多维度筛选与观点汇总,提高信息提炼效率。
股指期限套利及分红预测方法概述 [page::5][page::6]
- 详细介绍了正向和反向套利现金流及套利收益率计算公式,考虑保证金、费用及利率。
- 分红预估依据历史分红规律及EPS数据推算,结合派息率及分红时间,实现对期指分红影响的动态估计。
- 明确风险提示包括模型失效、分红偏差及大模型输出随机性等。
深度阅读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大模型解读|近一周卖方策略一致观点》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引言与报告总体概况)
- 报告标题:《大模型解读|近一周卖方策略一致观点》
- 作者:高智威、聂博洋
- 发布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0日
- 报告主题:报告全面分析了2025年9月初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市场表现、基差和跨期价差状态,并使用大语言模型技术(如ChatGPT)系统汇总了近一周卖方策略团队关于市场及行业的观点与共识,重点关注市场情绪、流动性、政策预期及行业投资热点。报告还涵盖期指限价套利的理论模型和分红预测方法。
报告的核心信息强调期指市场整体处于贴水状态,情绪趋谨慎,成交与持仓结构表现分化;卖方策略观点普遍看好A股的中长期牛市趋势,尤其受流动性改善和政策宽松预期提振,而AI产业链及上游资源品板块获得高度共识的看好。报告结合量化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对市场动态的深度洞察和参考。[page::0],[page::1],[page::4],[page::5],[page::9]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股指期货市场概况
关键论点总结:
- 上周四大主力期指合约(IF:沪深300,IC:中证1000,IM:中证500,IH:上证50)全线下跌,跌幅中以中证1000期指最大(-1.74%),沪深300跌幅最小(-1.02%)。
- 期指基差(期货价格相对于现货指数的溢价或贴水)均为贴水,且IF和IH的升水转为贴水,IC和IM的贴水幅度收窄。
- 成交量方面,IF、IC、IM合约均有所提升,IH成交量则略有下降。IC成交量增幅最大(3.52%),IM最小(0.87%),IH下降-0.34%。
- 持仓量上,IC合计持仓小幅增加(0.09%),而IH下降显著(-7.67%),IM微降(-0.31%),IF也呈下降趋势。
- 跨期价差统计显示,当前各指数的跨期价差率处于2019年以来的中位数附近,整体市场预期稳定,且不存在明显套利机会。
- 近期分红影响趋弱,对期指主力合约点位影响微小。
- 综合来看,基差动态更多反映市场情绪的谨慎,存在波动风险。[page::0],[page::1]
理论与数据支撑:
基差率和跨期价差作为衡量期货合约价格合理性和市场情绪的关键指标,报告数据透彻展示并解释其现状意义。成交量和持仓量的分布变化揭示了市场参与者对不同指数仓位的策略分歧。跨期价差分位数作为历史百分位对照,有助理解当前价差是否处于合理区间,支持稳健的市场分析。
---
2. 买卖双方策略观点汇总(大模型辅助)
关键论点总结:
- 2025年9月2日至9月8日间,60多家卖方策略团队观点被自动抽取和汇总。
- 市场共识:
- 12家券商认为A股处于牛市或慢牛,趋势向上未变。
- 9家强调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外资回流带来流动性改善。
- 8家关注政策宽松带动风险偏好攀升。
- 7家提及外资持续净买入且有加仓空间。
- 6家说市场情绪高位,赚钱效应强化。
- 市场分歧:
- 部分券商认为市场将由单边上行转为震荡慢牛,波动加剧;也有认为将进入横盘整理。
- 债市震荡,缺乏明确方向的观点存在。
- 政策信号不明朗,基于基本面变化的观察必要。
- 部分担忧两融资金减速与投资者情绪降温,会引发波动风险。
- 投资者分歧扩大,短期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 估值方面有异议,部分认为估值抬升稳固长期趋势,另有观点认为估值处历史高位、风险加大。
- 行业共识:
- 科技成长主线受广泛看好,特别是AI产业链(算力、半导体、应用)、机器人及军工。
- 非银金融和银行板块因业绩弹性及股息吸引力获肯定。
- 上游资源品(有色、煤炭、化工)因供给约束预期获积极评价。
- 港股修复预期看好恒生科技及创新药板块。
- 行业分歧:
- 科技与周期轮动节奏尚有争议。
- 新能源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和政策反内卷预期的矛盾观点。
- 军工业绩持续性和北交所配置价值存在不同意见。
证据与方法:
该部分通过大语言模型结合结构化提示词处理,实现对不同券商研报观点的自动抽取和汇总,包含市场和行业双维度的共识和分歧,提供智能化景气与风险映射。[page::0],[page::4],[page::5]
---
3. 股指期货正反向套利计算及分红预估方法
关键内容总结:
- 报告系统列述期现套利的定义、正向和反向套利模型计算公式,明确各种参数含义(保证金比例、交易费用、无风险利率等),并强调套利过程中内含多项市场风险。
- 具体计算考量了20%期货保证金、50%融资保证金、10.6%融券利率及手续费成本。
- 分红对期指的价格带来“额外贴水”,故需纳入基差调整。
- 分红预测依靠指数成分股的历史派息规律,结合EPS和派息率进行动态估算,预测准确性依赖于分红政策稳定性及时间间隔规律。时间上的当月、下月等分红点位影响被详细量化,确保期指理论价格调整贴近市场现实。
理论解读:
套利模型以期货与现货价格差异为基础,剔除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后评估套利收益是否具备正收益以判断是否存在套利空间。分红调整方法增强基差与套利模型准确性,是衔接基本面与衍生品定价模型的重要创新点。[page::5],[page::6]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上周期指表现概览(表格)
- 内容描述:涵盖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上证50四指数的价格涨跌幅、主力合约基差率均值、主力合约涨跌幅、持仓规模、跨期价差分位数及指数PE分位数。
- 数据解读:
- 中证1000跌幅最大(-1.74%期指跌幅),沪深300跌幅最小(-1.02%)。
- 四主力合约均处负基差,且中证500及中证1000贴水较深,分别约-0.767%、-0.803%。
- 持仓方面,沪深300合约持仓最高约27.83万手,最活跃,表明其交易活跃度最高。
- 跨期价差分位数显示,上证50相对跨期价差最低(36.1%),中证500最高(56.3%),均处历史中位区间附近,显示期货市场对未来走势预期平稳。
- PE分位数显示沪深300估值较高(80%),反映市场对大型蓝筹的相对乐观。
- 支持文本论断:表中数据佐证报告中市场情绪处以谨慎为主,贴水结构持续,各品种成交活跃度及风险偏好有差异。[page::1]
---
图表2-9:各指数主力合约基差率及年化基差率(柱状+折线图)
- 描述:包含IF(沪深300)、IC(中证1000)、IM(中证500)、IH(上证50)主力合约及当季合约的基差率走势,基差与指数走势交织,5%套利收益线设置为套利判断阈值。
- 趋势解读:
- IF基差多数时期处负值,少量正值短暂出现,近期略回升但仍未突破套利门槛。
- IC基差负值较重,基差价格贴水明显且波动较大。
- IM基差最显著贴水(超过-10%年化基差),显示持仓者对该指数预期较为谨慎。
- IH基差则波动相对较小,近期由升水转为贴水,反映短期变动。
- 图例说明:蓝色柱为主力基差率,橙色为20日平均基差,黄色为5%套利收益线,蓝色折线为对应指数价格。
- 结论意义:所有指数均未出现明显的套利区间,提示市场整体贴水,投资者情绪谨慎且缺乏明显风险套利机会。[page::2],[page::3]
---
图表10-13:合约加总持仓量与成交量(条形+折线图)
- 内容描述:分别统计四大指数不同期限合约每日的持仓量和成交量变化。
- 数据洞察:
- IF、IC、IM成交量与持仓普遍呈上升趋势,与文本所述一致,尤其IC的成交量增长明显,体现市场活跃度提升。
- IH合约成交量与持仓变化较为平缓且略有下降,反映市场关注度减弱。
- 对文本的支持:图表直观展现了分散的买卖情绪和市场参与热度,验证了持仓与成交量分析的准确性。[page::3]
---
图表14-17:跨期价差率频数分布(密度曲线)
- 描述:统计自2019年起各指数当月与下月、当季、下季合约间的跨期价差率基于历史时期分布频数,标识当前价差与历史频率的对比位置。
- 分析要点:
- 价差率均落于历史正常区间,没有出现异常极端,反映市场基差表现平稳。
- 不同合约间的价差结构符合历史模式,显示投资者对未来行情预期理性。
- 文本关联:强化了报告中跨期价差处于常态位置的论点,支撑市场整体预期稳定。[page::4]
---
图表18:2025年分红点位预估(柱形图)
- 内容解读:各指数主力合约预计的分红对点位影响极小,尤其是沪深300、IH、IM均为零,IC个别合约影响0.04。
- 意义分析:表明分红对近期期指价格影响微乎其微,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分红风险对合约的扰动。
- 与文本结合:说明分红因素在本周期市场表现中不是主要驱动因素,强调基差变化来自市场情绪和基差波动风险。[page::4]
---
图表19-20:大模型汇总卖方观点表格与流程图
- 内容描述:表格精细罗列了卖方策略团队观点的共识与分歧,涉及市场和行业两大维度,列明观点家数支持强度。流程图展示了大语言模型在观点筛选、提取、汇总、评分及输出的全过程。
- 技术价值分析:展示了大模型辅助进行投研观点自动化整理的技术能力,明确提升了信息处理效率与系统性分析能力。
- 对研究结论的贡献:通过量化分析方法减少了人工主观偏差的影响,待投资者参考,提高策略制定科学性。[page::5]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没有直接给出个股或指数的明确估值目标价或估值倍数预测,主要侧重于期货基差与套利价值、以及卖方观点层面对市场估值水平的反映(如指数PE分位数)。其估值思路是通过基差和跨期价差分析期指相对于现货的合理性,结合PE分位数解读股票市场整体估值环境。
另外,报告详述期现套利模型,隐含通过基差和成本计算折现收益率的估值判断方法,定量反映期货定价是否合理,间接构成市场估值体系的一部分。
---
五、风险因素评估
风险点主要涵盖:
- 模型失效风险:过去统计与建模依赖历史数据稳定环境,一旦市场环境剧变,则模型效果可能打折。
2. 分红点位预估偏差:由于成分股变动和分红政策调整,预测分红水平可能产偏差。
- 政策环境与风险因子关系或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资产估价模型失真。
4. 大模型输出随机性与准确性风险:观点提取依赖模型输入提示词,输出可能因提示词不同而产生差异性。
- 套利风险:基差不收敛风险、保证金追加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可能导致套利损失。
报告对这些风险均提出说明,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波动与系统风险。[page::1],[page::6],[page::7]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内在偏差:报告利用大语言模型自动提取观点,有效提高效率,但受限于模型的提示词设计及数据源,可能存在观点偏向或忽略边缘观点的风险。尽管报告声明关注模型输出随机性,仍需投资者理性使用结果。
- 市场观点竞争性:卖方策略观念虽多为理性判断,但分歧较多,尤其在市场波动、流动性及政策信号方面,显示短期预测存在不确定性。
- 模型与数据局限:套利计算基于静态假设(如恒定利率、手续费),尚未纳入分红变动及突发事件,提示实操中存在风险。
- 图表时间跨度差异:跨期价差统计区间不完全一致(部分自2019年以来,部分仅自2022年),较短周期可能降低统计代表性。
- 文字与数字小幅不一致典型问题:个别持仓变化幅度描述前后稍有差异,系格式排版或数据四舍五入,影响有限。
---
七、结论性综合
综上所述,国金证券本报告通过全面量化数据分析结合大语言模型,详尽剖析了近期中国期指市场的交易特征、基差与跨期价差状态,呈现市场处于普遍贴水且情绪谨慎的态势。成交量和持仓量动态揭示不同指数及合约活跃度分化,IC和IM指数成交持仓活跃度提升,IH明显下降,反映投资人对不同板块及市场阶段的偏好变动。
跨期价差分布处于历史中位区间,支持市场预期相对稳定而非极端,主力合约不存在明显套利机会。分红因素经过精细模型预测,短期影响微弱,未成为扰动变量。
本报告利用大模型技术成功汇总主流卖方机构对市场和行业的策略观点,形成共识和分歧并列体系。卖方观点整体对A股中长期牛市保持信心,基于流动性改善和政策宽松预期维持积极态度,尤其看好AI产业链和资源品行业的持续景气,此外对非银行金融板块及部分周期品种也持肯定态度。分歧主要集中于市场波动节奏、流动性可持续性、政策信号明晰度及估值合理性,提示投资者警惕短期波动风险。
套利理论部分详细介绍正反向套利的数学模型及假设,强化了期货市场定价合理性的技术框架。分红预测方法科学合理,有助提高基差指标的准确性,是建立衍生品价格-基本面关联的关键环节。
报告整体结构严谨、数据充分、观点清晰,充分利用图表和现代辅助分析技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系统的交易策略参考和风险判断基础。投资者应关注基差波动及期现套利风险,合理结合基本面和政策面动态,利用卖方观点挖掘潜在机会,同时谨防短期不确定性导致的市场波动。
---
参考文献及溯源标注
- 报告标题页及摘要内容详见[page::0]
- 股指期货市场表现及成交持仓数据详见[page::1]
- 基差率与跨期价差详细图表及分析见[page::2],[page::3],[page::4]
- 大模型汇总卖方观点及流程示意详见[page::4],[page::5]
- 股指套利计算公式及风险解析详见[page::5],[page::6]
- 风险提示及模型局限说明见[page::6],[page::7]
- 报告发布信息详见[page::9]
---
重要图表示例
图表1:上周期指表现概览

图表2:IF主力合约基差率

图表19:大模型汇总卖方策略团队观点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