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50 破位,未来何处去?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上证50指数跌破重要支撑位2331点后的历史背景和未来走势可能。通过回顾历次破位事件,指出破位后并非必然继续下跌,有反弹或转机可能。结合期权市场持仓与交易数据,发现市场情绪谨慎且波动率企稳。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多种期权交易策略的回测表现及私募产品净值表现,为投资者提供系统性的交易策略参考和风险提示。[page::0][page::4][page::5][page::6][page::8][page::9][page::10][page::14][page::16][page::21]

速读内容


历史破位案例分析与未来走势判断 [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

  • 上证50自今年2月开始大幅调整,7月3日触及2331点后长期维持震荡,本周快速跌破2331点支撑。

- 历史上多次指数破位案例显示,破位后市场有可能反弹或启动牛市,如2014年3月破位后即开启牛市,2012年12月轻微破位后迅速反弹。
  • 也有破位后继续下跌的案例,但整体来看,近5次半年新低破位中,仅2次持续下跌,因此当前破位不必过度悲观。


市场情绪与波动率分析 [page::0][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 12月21日50ETF价格下跌4.99%,交易额PCR由0.981升至2.256,显示市场情绪偏谨慎。

- 平值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IV)为26.28%,认沽IV为23.74%,认购期权波动率存在溢价。
  • IVIX指标由19.74上涨至24.46,波动率止跌企稳,上证50交易额小幅上升,且看跌期权交易额大幅增长,看涨期权交易额小幅上升,综合显示波动率短期可能保持稳定。

- 多种波动率指标及期权合约隐含波动率数据进一步支撑该结论。

期权市场交易量与持仓量趋势 [page::11][page::12]


| 日期 | 认沽期权持仓 | 认购期权持仓 | 持仓PCR | 认沽期权交易量 | 认购期权交易量 | 交易量PCR | 认沽期权交易额(元) | 认购期权交易额(元) | 交易额PCR |
|------------|--------------|-------------|---------|--------------|-------------|---------|--------------------|--------------------|---------|
| 2018/12/21 | 994,514 | 1,779,872 | 0.559 | 1,260,916 | 1,186,728 | 1.063 | 809,047,810 | 358,702,850 | 2.255 |
  • 期权认购持仓持续增加,认沽持仓有所下降,交易量PCR突破1.0,显示短期市场更多关注期权交易活跃度较高的认沽合约。


私募期权产品表现及策略净值回顾 [page::14][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

  • “进退自如”策略结合方向跟踪及波动率交易,净值稳步提升,展现较好的波动率捕捉能力。

- 典型技术分析策略包括5日均线、DMA、RSI、ROC及RSI与ADXR组合,均通过买卖平值认购或认沽期权实现趋势捕捉。
  • RSI与ADXR组合策略表现优于单一指标,收益稳定,回撤较低。

- 各策略净值体现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盈利能力,部分策略因应市场趋势调整持仓。

多种期权交易策略收益分析 [page::21][page::22][page::23][page::24][page::25]

  • 买看涨期权亏损较大,总收益率累计亏损超过100%,波动较大。

- 买看跌期权表现强劲,总收益率超过160%。
  • 备兑看涨及牛市价差策略均表现不佳,累计亏损超过10%。

- 熊市趋势策略合成空头及熊市价差均实现正收益,分别超过30%和8%。
  • 波动率策略(跨式与勒式)总体表现不一,跨式策略本周实现正收益2.63%,勒式仍有部分亏损。

- 期现套利策略总体平稳,转换套利累计收益0.36%,反向期现套利呈现小幅波动。
  • 多样化策略表明熊市和波动率类策略在行情不佳时展现防御及套利价值。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上证50破位,未来何处去?》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上证 50 破位,未来何处去?》
作者:陶勤英(分析师,SAC证书编号:S0160517100002)
联系人:熊晓湛
发布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2018年12月22日
主题:关注上证50指数的技术面破位现象及其历史表现和未来趋势,结合期权市场的波动率和市场情绪,分析当前市场状况,并提供期权交易策略和私募产品表现的参考。

核心论点与信息



报告开篇指出上证50指数已跌破关键支撑位2331点,引发市场情绪偏谨慎。通过历史数据回顾,说明指数破位并非总是意味着熊市,有时是牛市起点或反弹机会。同时,报告基于期权隐含波动率(IVIX)、持仓量和交易量等数据,探讨市场当前的波动率企稳表现。后续章节结合技术指标回测多种期权策略效果,给出实操参考。总体反映了对当前市场偏谨慎但不悲观的态度,并提供具体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波动。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上证50技术破位分析



关键点总结:
  • 上证50指数自2018年2月开始大幅调整,7月3日曾触及2331点底部,但一直维持横盘震荡。

- 近期连续下跌突破了2331点支撑位,标志技术上的“破位”。
  • 破位原因不仅受国际市场持续疲软影响(如标普500连续下跌),更与当前经济及预期低迷密切相关,机构信心不足。


推理依据:
定义“破位”为当日最低价跌破125个交易日最低价,结合历史多次破位案例,探讨破位的不同市场含义和后续走势,为投资者提供视角分辨破位是否为买点或卖点。

数据支持:
图1显示过去约半年内价格的实际波动及突破情况,确认破位事实。

[page::0, 4]

---

2.2 历史破位案例回顾与解析



报告细致回顾了历史5次关键破位事件(2014年3月、2012年12月、2011年7月、2012年8月、2013年6月):
  • 2014年3月破位后快速反弹并开启牛市(图2)。当时最低点为1423,破位后开启175%以上涨幅的牛市。

- 2012年12月稍微破位后迅速反弹(图3),显示破位有时是筑底信号。
  • 2011年7月破位后继续下跌,表明破位不一定立刻反转(图4)。

- 2012年8月破位后出现反弹(图5)。
  • 2013年6月破位后反弹(图6)。

- 2018年4月破位后继续下跌(图7),表明并非每次破位均为买点。

结论:半年级别破位后,历史上有3次是反弹或牛市起点,2次则延续下跌,因此当前破位不应过分悲观。[page::5, 6, 7, 8]

---

2.3 一周热点行情回顾 - 市场情绪及波动率



市场情绪偏谨慎:
  • 12月21日50ETF收于2.302,周跌幅近5%。

- 期权交易量PCR(Put/Call Ratio,认沽与认购交易额比)由12月14日的0.981飙升至2.256,表明投资者对市场预期谨慎。
  • 平值认购期权与认沽期权隐含波动率分别为26.28% 和 23.74%,看涨期权波动率溢价明显,显示市场对反弹预期还具不确定性。

- IH合约相对于上证50指数贴水11.35点,反映期货市场对短期走势的保守态度。(图8)

波动率企稳:
  • IVIX指数12月21日收于24.46,高于上周19.74,波动率显著上升。

- 期权交易额全线上涨,看跌期权交易额飙升130.99%,看涨期权上涨23.14%。
  • 上证50交易额提升11.82%,但尚未明显放量,显示市场波动但尚无大规模抛售。

- 走势图(图13)和表1、表2明确显示近段时间波动率的动态变化。

整体判断波动率已止跌企稳,短期维持高位,市场情绪谨慎但未失控。[page::0, 9, 10]

---

2.4 50ETF走势及期权持仓交易数据


  • 50ETF过去一周持续下跌,周跌幅近5%,连续多日调整(表3,图9)。

- 银行指数和券商指数走势同步承压,银行指数周下跌逾3%,券商指数波动较大但总体偏弱(表4,表5)。
  • 期权方面,认沽期权持仓量下降,认购期权持仓量上涨,持仓PCR连续下滑至0.559,显示市场对未来下跌预期加强(表6,图10)。

- 交易量和交易额中,认沽期权大幅增加,交易量PCR突破1,交易额PCR更是突破2.2,处于历史高位(表7,表8,图11,图12)。
  • 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表现出看涨期权隐波高于认沽,呈现一定的波动率溢价(表9,图14)。


这些数据揭示机构投资者通过加大看跌期权交易来对冲风险或下注市场下跌,市场谨慎情绪明显提升。[page::11, 12, 13]

---

2.5 期权类私募产品净值表现



报告列举了多家私募期权基金的净值及策略属性(表10)。多以股票多头和套利策略为主,量化和非量化对冲策略均衡分布。

“进退自如”策略净值稳定高位徘徊,展现其结合趋势与波动率的期权策略的稳健表现(表11,图15),暗示市场波动加剧时,有效的二元策略仍能提供稳定收益。[page::13, 14]

---

2.6 技术分析与期权交易策略回测



报告介绍多种基于技术指标(均线、DMA、RSI、ROC、组合)生成买卖信号的期权交易策略回测。
  • 5日均线策略:根据收盘价与5日均线比较决定多空,表现波动但有一定上涨趋势(图16)。

- DMA策略:基于均线差值判断买卖,2015年以来整体呈上涨趋势且波动较小(图17)。
  • RSI策略:相对强弱指标,结合超买超卖区间指导买卖,表现优于单纯均线策略(图18)。

- ROC策略:动量指标监测价格动能,对买卖提供参考,表现与RSI相似(图19)。
  • RSI与ADXR组合策略:结合趋势与动能指标,收益稳定,回撤可控,是多指标融合的有效策略(图20)。


这些技术策略的回测显示,通过动态调整期权持仓,实现市场多空灵活应对,具有一定的收益潜力和风险控制效果。[page::15, 16, 17, 18, 19, 20]

---

2.7 期权策略库与收益表现



报告提供全面的期权策略池,涵盖看涨/看跌买入策略、牛市/熊市价差、波动率策略及期现套利,均基于每周持仓及收益统计:
  • 买入期权策略

- 买看涨期权本周遭遇连续亏损,总收益率-126.72%(表12,图21)。
- 买看跌期权连续大幅盈利,总收益率162.14%(表13,图22)。
表明在当前下跌行情看跌期权表现突出。
  • 牛市看涨价差与备兑看涨

总体负收益,表现不佳,反映牛市策略当前行情承压(表14,表15,图23,图24)。
  • 熊市看跌价差及合成空头

收益正向且显著,合成空头总收益率33.79%(表16,17,图25,图26),符合下跌趋势逻辑。
  • 波动率策略(跨式与勒式)表现波动较大,整体表现尚不稳定(表18,19,图27,图28)。
  • 期现套利表现稳定,尽管收益幅度较小,但有较好的风险控制(表20,21,图29,图30)。


以上策略收益反映了当前市场的空头趋势和波动率特征,强调看跌和套利策略的相对优势。[page::21, 22, 23, 24, 25]

---

2.8 免责声明与评级体系



报告结尾提供了详细的信息披露,承诺分析师资格及独立性,并解释评级标准:
  • 个股评级: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基于未来6个月相对大盘涨幅区分。

- 行业评级:增持、中性、减持,基于行业整体回报水平。

提醒投资者报告仅作为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强调投资决策需独立判断。[page::26]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50指数破位)展示2018年5月至12月的日K线,明显看到2331点关键支撑被突破,体现当前市场技术面脆弱。[page::4]

- 图2-7(历史破位回顾)通过日K线展现2011-2014年多次破位行情,佐证破位可能为股指筑底或新牛市信号,也可能延续下跌,体现破位本身的多重含义和不确定性。清晰展示历史价格波动和关键节点。 [page::5-8]
  • 图8(IH与50指数价差)指标的贴水波动体现市场对期货与现货差价的态度转变,为期货价格短期相对走弱提供证据。[page::9]

- 表1-表2(波动率与交易额)数据细致划分不同期限波动率和期权交易额结构,表明市场波动率活跃及看跌期权交易急增,这是分析当前市场风险情绪和波动风险的基础[page::10]。
  • 图9(50ETF 200日收盘价趋势)确认市场长期下行态势,短期支撑位逐步失守。

- 表6-8与图10-12(期权持仓、交易量和交易额PCR)展示期权市场超额反应,认沽期权相较认购期权订单激增,支持市场情绪转向保守。
  • 图13-14与表9(隐含波动率)平值认购期权的波动率溢价体现多头仍存一定防范风险的意愿。

- 图15与表11(私募策略净值)展示“进退自如”套利策略相对稳定,有效捕获市场波动和趋势。
  • 图16-20(技术指标策略净值)不同技术指标生成的模拟策略整体呈现多样表现,复合策略表现优于单一指标,说明市场趋势和动量的结合对策略有效性提升明显。

- 图21-30与收益表(策略表现)细致量化了各类期权策略在当前行情中的表现,明显显示买入看跌和熊市价差策略优于牛市价差和买入看涨策略。

以上图表和数据支撑了报告关于市场谨慎情绪、波动率企稳,以及期权市场看跌方向占优的主张。

---

4. 估值分析



报告核心不涉及传统公司财务估值,而通过技术分析结合期权市场的波动定价揭示市场氛围和策略表现。期权隐含波动率、交易额PCR、价差策略收益视作市场定价环境与未来预期的间接“估值”方法。不同期权策略净值和收益率回测体现了市场风险偏好及预期变化。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提及的风险主要包括:
  • 国际市场持续疲软,外部不确定性加大影响A股市场情绪与估值。

- 经济形势和预期不乐观,机构信心偏弱,可能延续调整。
  • 歷史破位案例显示,破位后行情走向不确定,存在继续下跌风险。

- 期权市场高隐含波动率和极端交易额暗示短期市场易波动,风险事件加剧可能导致剧烈波动。

但报告未具体量化风险发生概率,也未明显提出系统性缓解策略,仅通过策略库展示通过期权对冲和套利可缓解部分风险。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通过历史多个案例说明破位现象的多样含义,较为客观,但自然无法完全排除历史经验无法覆盖未来极端行情的可能。

- 期权市场数据虽显示波动率企稳,波动率高企反映市场不安,后市潜在风险仍高,报告对此点的隐含风险提示不足。
  • 私募基金数据展示有效性,但成立时间较短且多为量化套利,可能受到特定市场条件限制,不宜过度参考为普适策略。

- 动态指标策略回测主要基于历史数据,实际操作中手续费、滑点等因素未充分量化,未来实际收益存在偏差风险。
  • 表面上看买入看跌期权策略收益高,但相对买入看涨亏损巨大,提示市场仍处于熊市环境,投资者需谨慎。


整体,报告逻辑严谨,材料翔实,切实反映当前市场状况,但对极端风险及策略执行细节探讨尚有空间。

---

7. 结论性综合



此份报告以“上证50破位”为核心主题,结合历史多次类似破位的市场表现分析,提出破位不应被简单解读为悲观信号。历史表明,破位有时是牛市起点,有时为调整加剧的开始,市场应理性面对。

结合期权市场行情,报告指出当前市场存在明显的下跌预期和谨慎情绪,交易额PCR大幅提升,波动率亦显著上升且企稳于高位,反映市场风险未减。期权隐含波动率的波动率溢价及期权交易量、持仓量变化,展示资金对未来行情的多空分歧与避险需求。

技术指标回测表明多策略结合表现优异,预示结合趋势与动量的策略更适应当前波动的市场,而期权市场的实际策略收益验证了当前偏空格局,买入看跌策略和熊市价差表现出较强盈利能力。

综上,报告在承担市场审慎悲观情绪的同时,客观提示破位可能蕴含机会,强调利用期权策略动态应对市场波动的重要性,提供多元化策略库供投资者参考。报告评级标准清晰,未明确具体个股评级,整体立场偏中性至谨慎。

---

参考图表汇总(示例)


  • — 2018年上证50跌破2331点技术图

- — 2014年3月破位历史K线示例
  • — IH合约与上证50价差

- — 期权交易额PCR趋势
  • — “进退自如”期权策略收益累计

- — 买入看涨期权收益趋势
  • — 买入看跌期权收益趋势

- — 合成空头策略收益累计
  • — 转换套利策略收益表现


---

总结



报告通过技术面破位的历史经验,结合期权市场情绪和波动率数据,系统分析了当前上证50市场环境。投资者宜认识破位不总是卖出信号,同时应关注期权市场反馈的市场情绪和风险溢价。结合多种技术分析和期权策略,尤其看跌期权与对冲套利,能有效应对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本报告数据详实、逻辑清晰,是理解当前A股市场特别是上证50指数动态的有价值参考资料。

[page::0,1,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