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证通信】广和通2025半年度报告点评:AI stack深化布局,具身智能和智能座舱是增长主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点评广和通2025年半年报,剔除无线车载业务影响,公司收入与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全球物联网及端侧AI快速发展,公司重点布局AI模组、智能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推出多款AI智能座舱和端侧AI解决方案,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实现批量发货并具先发优势。财务预测显示2025-2027年业绩增长稳健,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维持“买入-B”评级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全球物联网与端侧AI市场增长趋势 [page::0]

  • 2025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达215亿,同比增长14.4%;2030年预计达411亿。

- 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预计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15%。
  • 2024年中国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26.56亿,占移动端59.7%,同比增13.89%。

- 5G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全球5G连接突破20亿,2028年5G将超越4G成为主流,2030年占比57%。
  • 端侧AI嵌入式蜂窝模组预计2030年占模组出货量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


公司产品与技术创新布局 [page::0]

  • 2025H1研发投入2.54亿元,累计发明专利356项。

- 发布多款AI模组和解决方案,包括“星云”系列,涵盖1T至50T算力级别。
  • 推出高算力5G AI智能网联座舱模组AN762S和AN782S、Fibocom AI Stack端侧AI解决方案。

- 巩固无线射频测试和可靠性验证行业标杆地位。

具身智能业务与市场优势 [page::0]

  • 设立AIC产品线,聚焦机器人AI算法与硬件解决方案。

- 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于2024年批量发货,并导入多家国内外头部客户。
  • 发布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与多足机器人头部厂商合作解决定位问题。

- 与全球领先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战略合作,具备先发优势。

财务数据与盈利预测 [page::1][page::2]


| 项目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7,716 | 8,189 | 9,056 | 10,849 | 12,690 |
| 同比增长(%) | 36.7 | 6.1 | 10.6 | 19.8 | 17 |
| 净利润(百万元) | 564 | 668 | 553 | 697 | 873 |
| 同比增长(%) | 54.5 | 18.5 | -17.3 | 26.1 | 25.3 |
| 毛利率(%) | 22.6 | 19.3 | 18.7 | 19.2 | 19.6 |
| EPS(元) | 0.74 | 0.87 | 0.72 | 0.91 | 1.14 |
| P/E(倍) | 42.3 | 35.7 | 43.2 | 34.2 | 27.3 |
  • 2025年净利润同比预计下降17.3%,但2026年及2027年将恢复增长,分别增长26.1%和25.3%。

- 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市场对端侧AI及机器人业务预期提升。
  • 风险包括集成SoC方案替代、物联网市场复苏不及预期、AI模组推广及汇率和贸易摩擦风险。


投资建议 [page::1]

  • 维持“买入-B”评级,重点看好端侧AI市场催化和机器人业务带来的新增长动力。

深度阅读

【山证通信】广和通2025半年度报告点评——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 【山证通信】广和通2025半年度报告点评:AI stack深化布局,具身智能和智能座舱是增长主力
作者: 张天、赵天宇
发布机构: 山西证券研究所(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25年9月24日
研究主题: 广和通公司(物联网模组及AI边缘计算领域)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未来增长潜力分析

核心论点:
本报告系统点评了广和通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状况及其在全球物联网、端侧AI和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与市场布局。作者认为,广和通受益于物联网行业的复苏和高速增长的端侧AI市场,尤其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座舱技术是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报告维持了“买入-B”评级,认为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存在较大投资潜力。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事件描述——财务业绩初步回顾


  • 2025年上半年,广和通实现营收37.07亿元,同比下降9.02%;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66%。

- 但若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影响,收入同比增长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 这一分业务口径的利润对比说明,公司核心主业仍保持稳健增长,背后是锐凌无线业务调整带来的短期波动。

推理依据: 剔除影响后业绩显示公司主营业务增长潜力,为后续深入分析奠定基础。[page::0]

2. 事件点评——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布局


  • 全球物联网产业复苏与增长趋势

- 2025年物联网终端数达到215亿,同比增长14.4%;预计2030年终端数达411亿。
- 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预计2024-2030年复合增长15%。
- 中国市场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6.56亿,占比59.7%,同比增长13.89%,显示市场正处于爆发期。
- 5G产业化进展迅速,2024年全球5G连接数突破20亿,2028年将超越4G成为主流,2030年渗透率57%。
  • 端侧AI兴起,智能模组成为产业新方向

- 端侧AI结合物联网,智能模组(集通信+计算)成为行业增长新载体。
- AI嵌入式蜂窝模组预计到2030年将占物联网模组出货量2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35%。
  • 广和通研发投入与产品线丰富

- 2025H1公司研发投入2.54亿元,发明专利累计356项,反映强研发实力。
- 5月检测中心通过CNAS认证,夯实行业测试标准优势。
- 产品持续丰富,涵盖1T~50T各种算力的“星云”AI模组系列、5G车规级通信模组、新一代智能网联座舱模组等。
- 推出多款端侧AI解决方案,包括Fibocom AI Stack、AI玩具大模型、QuickTaste智能等,深耕终端应用场景,实现多样化无缝AI体验。
  • 具身智能领域先发优势

- 2023年成立AIC产品线,重点支持机器人行业AI算法+硬件方案。2024年智能割草机器人方案批量交付,并取得多头部客户导入。
- 技术包括机器视觉、自动驾驶、高精度RTK定位,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盒子(RV-Bot)等。
- 已与国内外多家具身智能及多足机器人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在动态环境定位等技术难点具备解决方案。
- 公司凭借完善的技术积累和客户应用经验,有望实现商业闭环。
逻辑与证据: 详实的行业数据和公司战略部署,符合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显示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增长,具有较强的行业前瞻性与市场竞争力。 [page::0]

3.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及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

- 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亿、6.97亿、8.73亿元,同比变化为-17.3%、26.1%、25.3%。
- 对应摊薄每股收益(EPS)为0.72、0.91、1.14元。
- 2025年9月17日收盘价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43.2、34.2、27.3倍。
  • 估值状况: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考虑到业务增长动力及市场空间,评级维持“买入-B”。

- 风险提示: 集成通信SoC方案可能替代传统无线模块、物联网市场疲软、智能AI模组推广失败、汇率波动及中美贸易摩擦等。
推理依据: 财务预测结合行业景气和公司技术布局,仍需关注上述风险因素潜在影响。[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财务数据表格分析(第1页)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7,716 | 8,189 | 9,056 | 10,849 | 12,690 |
| 同比增长(%) | 36.7% | 6.1% | 10.6% | 19.8% | 17% |
| 净利润(百万元) | 564 | 668 | 553 | 697 | 873 |
| 同比增长(%) | 54.5% | 18.5% | -17.3% | 26.1% | 25.3% |
| 毛利率(%) | 22.6% | 19.3% | 18.7% | 19.2% | 19.6% |
| EPS (元) | 0.74 | 0.87 | 0.72 | 0.91 | 1.14 |
| ROE(%) | 18.1% | 18.7% | 13.4% | 15.1% | 16.5% |
| P/E (倍) | 42.3 | 35.7 | 43.2 | 34.2 | 27.3 |
| P/B (倍) | 7.6 | 6.6 | 5.7 | 5.1 | 4.5 |
| 净利率(%) | 7.3% | 8.2% | 6.1% | 6.4% | 6.9% |

解读与趋势:
  • 营业收入保持稳步增长,2025年预期增速10.6%,2026年迎来加速19.8%的增长,反映出公司业务调整后的扩张潜力。

- 净利润短期内有一定波动(2025年净利润下降17.3%),主要受业务结构调整影响,但预计随后两年将快速回升,分别增长26.1%、25.3%。
  • 毛利率有所下降(由22.6%降至预计18.7%),可能因新产品线投入及成本结构变化,但逐年趋稳并略有回升。

- ROE亦呈波动态势,与净利润走势一致,反映利润率及资本效率动态。
  • 估值方面,P/E从2024年的35.7倍升至2025年的43.2倍,表明市场对短期利润下滑的担忧,但随后估值下调符合盈利恢复预期。


整体显示公司处于调整期,但基本面向好,估值有吸引力。[page::1]

2.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第2页)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流动资产 | 5486 | 6283 | 7202 | 8030 | 9169 |
| 现金 | 1025 | 1120 | 1127 | 1350 | 1579 |
| 应收账款 | 2026 | 2065 | 2459 | 2961 | 3379 |
| 存货 | 1286 | 980 | 1923 | 1472 | 2401 |
| 非流动资产 | 1610 | 1266 | 1252 | 1287 | 1272 |
| 负债合计 | 3967 | 3936 | 4281 | 4625 | 5082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 668 | 553 | 697 | 873 |

解读:
  • 流动资产持续增长,现金储备保持稳定,反映流动性充足,有助于研发和业务拓展。

- 应收账款稳步增长,说明销售规模扩大,但也需关注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 存货波动较大,2025年预计显著增长,反映新产品备货需求和供应链管理的调整。

- 负债总额相对稳定,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由55.9%降至48.7%),显示财务结构优化。
  • 净利润预测与前述一致,体现公司利润波动和恢复阶段。


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2025年较2024年大幅下降,后续预计恢复,显示短期资金流紧张但可控。折旧、财务费用保持稳定,资产减值略有波动。
整体来看,公司资产负债状况稳健,支撑其扩张战略。[page::2]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详细披露具体估值模型,但根据数据推断主要估值方法包括:
  • 市盈率法(P/E):

利用未来三年每股收益预测,结合当前股价计算PE,得出2025-2027年为43.2/34.2/27.3倍的估值倍数。高估值反映市场对公司未来增长的信心与潜力,但短期利润下滑带来估值压力。
  • 市净率法(P/B):

估值区间由5.7倍(2025E)逐步降至4.5倍(2027E),与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和净资产增长相关。
整体估值在历史低位,存在上升空间,尤其结合公司产品创新及新兴市场扩展趋势。报告对估值敏感性及多场景模拟未披露,未来可关注政府或行业政策对端侧AI和智能机器人的支持力度对估值影响。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列举四大主要风险:
  1. 集成通信SoC替代风险

随着集成度提升,SoC方案可能侵蚀公司无线通信模块市场份额,影响主营产品销量。需关注技术迭代速度及自主研发能力。
  1. 物联网下游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经济波动或政策变化可能导致终端需求未达预期,进而限制公司业绩增长。
  1. 智能AI模组推广不达预期

AI技术整合、市场接受度与竞争压力等因素可能影响AI模组业务成长速度。
  1. 汇率波动与中美贸易摩擦

外汇风险和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存在潜在成本和供应链干扰风险。

报告未详细揭示上述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应对措施,投资者应结合宏观及公司动态持续跟踪。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净利润短期波动明显:2025年净利润较2024年下降17.3%,虽有业务调整解释,但利润波动幅度较大,需关注盈利持续性。

- 毛利率下降趋势:自2023年以来毛利率呈现下降,反映成本压力或产品结构调整,长远看需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效率。
  • 部分新兴业务未具体披露量化贡献:如端侧AI和具身智能业务的收入和盈利贡献未明确披露,存在未来业绩兑现的不确定性。

- 研发投入虽高但转化效率需观察:持续研发体现技术积累,但研发投入与核心技术或市场转化效率细节不足。
  • 估值相对偏高的PE区间需投资者警惕:虽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整体PE在30倍上下,仍需观望业绩兑现情况。


报告总体较为积极,但对未来风险和盈利波动的讨论略显谨慎不足,建议重视盈利质量和市场执行风险。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次报告系统评述了广和通2025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及其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尤其突出以下几个关键点:
  • 公司主营业务除锐凌无线影响外持续增长,2025H1核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49%和6.54%,表明较强成长性。

- 全球物联网和5G渗透带来的强劲市场需求,尤其端侧AI和智能模组领域高速发展,将为广和通提供坚实的市场支持。
  • 公司研发实力雄厚,产品线不断丰富,覆盖从1T到50T多档AI算力模组,广泛应用于智能网络座舱、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实现批量出货与客户导入,抢占先发优势。

- 财务预测显示中长期盈利能力向好,营业收入预计2025-27年复合增长强劲,利润率有望恢复,估值水平处于合理区间,维持“买入-B”评级。
  • 但需警惕集成SoC替代、智能模组推广难度、宏观经济波动及国际贸易风险,公司利润波动和毛利率下降是潜在挑战。


从图表分析,加深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理解,结合业绩、资产、负债及利润表数据,公司财务结构稳健,现金流健康,具备持续研发和市场拓展能力。整体来看,广和通站在端侧AI及具身智能行业的风口,经营基础扎实,未来成长和估值提升具备合理支撑。

---

本文引注


本文所有核心数据及论断均源自【山证通信】广和通2025半年度报告点评,山西证券研究所2025年09月24日发布,及附带财务表格和分析图表内容。[page::0,1,2]

---

(注:本分析严格基于提供报告内容,未嵌入额外市场预测或非报告内观点)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