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食饮刘来珍】行业动态 2025.8丨上游奶价预计筑底,下游关注结构性机会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8月国内乳制品行业上游原奶价格趋于筑底,下游整体需求疲软但奶酪消费增长良好。从供给端看,资金紧张加速去产能,支撑奶价企稳;从需求端看,液态奶市场进入存量竞争,常温奶需求下滑,低温奶与酸奶表现较好但占比较小,奶酪进口及消费增长显著,为行业结构性机会提供支撑[page::0].
速读内容
上游原奶价格筑底,后续有望回升 [page::0]

- 8月主要产区生鲜乳价格保持在3.02元/kg低位。
- 供应端资金压力促使部分牧场缩减规模或退出,加快去产能进程。
- 9-10月青贮采购季将带来资金压力,但同时推动价格底部企稳。
- 需求端季节性增长促进原奶价格可能的反弹。
下游乳制品需求结构性变化分析 [page::0]
- 2025年前7个月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1%,预计8月持平。
- 液态奶整体消费疲弱,常温奶需求下降,低温奶和酸奶销售小幅增长。
- 液态奶市场规模达阶段瓶颈,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 奶酪进口数量同比增长12%,主要受餐饮领域渗透率提升驱动,奶酪成为消费亮点。
风险提示 [page::0]
- 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带来的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分析报告:《【银河食饮刘来珍】行业动态 2025.8丨上游奶价预计筑底,下游关注结构性机会》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食饮刘来珍】行业动态 2025.8丨上游奶价预计筑底,下游关注结构性机会》
- 作者:刘来珍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0日8:04,北京时间
- 主题:乳制品行业动态,重点关注上游原奶价格走势及下游乳制品消费情况。
- 核心论点:
- 上游原奶价格预计已筑底,当前价格为本轮生鲜乳价格周期最低点,未来有望企稳回升。
- 下游整体乳制品需求表现疲弱,但细分品类奶酪则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
- 报告意图:通过供需双端分析,提示投资者关注乳制品上游价格底部信号及下游结构性增长机会,为产业链投资策略提供依据。[page::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部分
- 关键论点:
- 上游原奶价格筑底重要且可信。
- 下游需求有分化,整体疲弱但奶酪表现优异。
- 推理依据:
- 供应端奶价低导致养殖户亏损,资金紧张引发去产能,加上即将到来的青贮采购季提高资金压力,预期供应量将减少,从而支撑价格回稳。
- 从需求端,乳制品消费进入旺季,存在一定的季节性需求拉动。
- 奶酪进口量同比增长12%,餐饮领域的渗透提升推动这一增长。
- 数据点及意义:
- 8月主产区生鲜乳均价3.02元/kg,视为周期最低点。
- 1-7月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1%。
- 奶酪进口同比增长12%,乳制品整体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凸显奶酪的结构性成长机会。
- 结论:
- 预判上游价格底部确立,行业去产能继续,后续价格企稳回升。
- 下游结构性机会存在于奶酪领域,对投资构成重点关注方向。[page::0]
---
2.2 核心观点详解
- 上游价格筑底的逻辑:
1. 供应端压力:
- 当前奶价下,国内多数奶牛养殖企业面临现金流亏损。
- 高压资金环境促使小型牧场缩减产能甚至退出市场,去产能趋势明显。
- 青贮采购季带来大额资金支出,加重牧场资金负担,进一步催化去产能。
2. 需求端季节性因素:
- 乳制品消费旺季逐渐到来,推动原奶需求季节性增长,形成价格支撑。
- 下游市场表现:
- 乳制品整体1-7月产量同比下降1%,反映需求疲软或走弱的态势。
- 液态奶种类分化明显:
- 常温奶消费疲软,需求增长放缓甚至下滑。
- 低温奶和酸奶凭借新鲜和营养优势增长,但体量还不足以推动整体市场改观。
- 液态奶市场接近阶段性瓶颈,处于存量竞争格局。
- 奶酪则显示强劲进口增长(+12%),餐饮渗透率提升成为增长驱动力。
- 分析意义:
- 上游价格筑底为产业链稳定释放信号,投资者应关注价格回升的潜在起点。
- 下游需求结构多元化,奶酪领域成为未来潜力点。
- 关键数据提炼:
- 8月生鲜乳价格3.02元/kg,存现金流亏损及行业产能缩减的直接压力。
- 产量同比-1%,说明整体市场需求增长乏力。
- 奶酪进口12%,显著优于整体乳制品下行趋势,行业内部存在“结构性机会”。
- 作者推断:
- 产业链将经历持续去产能、调整优化阶段。
- 下游结构性调整,奶酪等高附加值领域将引导行业未来增长。[page::0]
---
2.3 风险提示
- 主要风险:
- 下游需求可能持续疲弱,若消费未能回暖,将拖累产业链整体盈利水平。
-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可能导致价格和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
- 风险影响分析:
- 持续需求疲弱将加剧牧场和乳制品企业的经济压力,可能造成进一步产能快速流失或行业震荡。
- 竞争加剧带来的产品价格战风险,或影响市场稳定与企业投资回报。
- 风险缓解: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缓释策略,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变化及政策调整。[page::0]
---
2.4 研究团队与评级体系介绍(页1内容)
- 刘来珍:
- 食品饮料行业资深分析师,金融硕士,8年以上研究经验,增加报告专业可信度。
- 评级体系详解:
- 行业评级基于6-12个月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分类为推荐(涨超10%)、中性(-0.5%~10%)、回避(跌超5%)。
- 公司评级标准更细分,推荐需超过20%涨幅,谨慎推荐5%-20%,中性为-0.5%~5%,回避跌超5%。
- 评级体系科学且透明,有利于投资者理解研究观点及建议相对市场的表现参考框架。[page::1]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配图(page0)为一幅淡色调的蓝色地球元素背景,整体设计体现现代证券分析风格,传达科技感和专业感,但未提供数据图表,故无数据解读。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行业动态更新性质,未涉及公司具体估值模型或目标价预测,亦无现金流折现(DCF)、市盈率(P/E)等估值方法的应用说明,故无估值分析内容。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主要提示下游需求疲弱和市场竞争加剧两大风险:
- 需求持续疲软风险:
- 经济恢复未及预期或消费者口味转变可能拖累需求。
- 竞争激烈风险:
- 产品价格战可能压缩企业利润率。
- 风险重要性:
- 这两风险均会对奶价及行业产能、盈利产生直接冲击。
- 应对策略:
- 报告未详细给出,投资者需密切跟踪行业动态及上下游变化。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优势:
- 逻辑清晰,供需双端分析全面,有较强的实证基础。
- 较为客观地指出了价格筑底的依据及行业去产能的必然趋势。
- 潜在局限与风险:
- 对下游需求疲软的持续性风险评估较保守,未深入讨论市场结构调整能否真正带来质的转变。
- 缺乏对政策环境、国际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的分析,可能忽视部分宏观经济风险。
- 估值缺失导致难以直接将行业动态量化为投资建议力度和目标价。
- 细微差异:
- 虽然提出奶酪为结构性机会,但未提供奶酪市场细化的竞争态势和盈利贡献分析。
- 对常温奶消费疲软的背后动因分析略显浅显。
---
7. 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对2025年乳制品行业的上游和下游发展态势进行了精准的剖析。核心结论是:
- 上游价格筑底信号清晰:
- 当前奶价3.02元/kg极可能为本周期最低价,供给端因现金流亏损和青贮采购重压将持续去产能,推动生鲜乳价格逐步企稳与回升。
- 下游结构性分化明显:
- 乳制品总体需求疲软,产量同比下降1%反映整体市场增长乏力,液态奶市场见顶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 奶酪因餐饮领域渗透提升实现进口量同比12%增长,为行业提供了显著的结构性机会。
- 风险提示突出:
- 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和市场竞争加剧可能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研究团队专业权威,评级体系明确:
- 有助于投资者基于数据和市场动态做出理性判断。
整体来看,报告明确指出行业正处于价格周期的关键转折点,建议投资者关注上游原奶价格企稳及下游奶酪品类的成长潜力,注意持续的需求疲软带来的风险。通过对关键数据的深入分析,报告传递了乳制品行业将经历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信号,提示结构性机会明显,但市场整体依然充满不确定性。该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信息丰富且具指导价值的行业动态分析,对于塑造合理的中短期投资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page::0,1]
---
总结
本文深入分析了刘来珍发表于中国银河证券的乳制品行业动态报告,涵盖了上游奶价通过供需双端和季节性因素筑底的逻辑,下游乳制品整体需求情绪疲软而奶酪消费逆势增长的结构性机遇,并对风险因素进行了明确提示。报告数据充分,逻辑严谨,评级框架科学,为投资者提供了实用的行业判断视角和市场机会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