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收】收益率全部上行,可关注调整后的配置机会— 一 信用债周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9月8日至14日信用债市场动态,指出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上行至年内高位,发行规模环比大幅增加,信用利差中短期票据分化但部分品种利差收窄。报告强调当前信用债配置价值有所提升,尤其高等级7年期品种,建议逢调整积极增配,关注债券票息价值和科创债ETF波动,适度拉长久期应对市场震荡,同时关注稳增长政策对债市的影响与资金面变化对情绪的扰动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信用债发行及融资动态 [page::0]

  • 9月8日至14日,信用债发行指导利率多数下行,发行规模环比大幅增长。

- 企业债零发行,其他品种发行金额增加,中长期票据净融资额为正。
  • 短期融资券净融资额减少,整体信用债净融资增多。


收益率与信用利差趋势 [page::0]


  • 本期信用债收益率全面上升,达到年内高位。

- 中短期票据利差分化,企业债及城投债利差整体收窄。
  • 高等级7年期品种分位数相对较高,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市场配置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page::1]

  • 绝对收益方面,供给不足与配置需求支持信用债表现,震荡调整不可避免但不具备全面走熊条件。

- 建议逢调整增配,关注利率债趋势及个券票息价值,优先考虑科创债ETF成分券的估值波动机会。
  • 相对收益方面,评级利差处于历史低位,信用下沉效果有限。

- 推荐高等级长端品种,适当拉长久期,并顺应市场趋势做好配置策略转换。
  • 关注稳增长政策落实及资金面、供需变化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 需警惕政策推动不及预期、违约风险超预期和统计口径偏差风险。[page::1]

深度阅读

渤海证券信用债周报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固收】收益率全部上行,可关注调整后的配置机会— 一 信用债周报
作者与团队:固收团队 李济安、王哲语 证券分析师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7日
研究主题:信用债市场走势、发行与融资情况,信用利差变化,信用债投资策略与市场风险提示。

核心论点:
本期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上行,达到年内高位,伴随信用利差分化。发行规模环比显著提升,其中企业债发行仍为零,除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之外其他品种净融资额均为正。当前信用评级分位基本处于历史低位,但高等级7年期品种分位数相对较高,具较好配置价值。整体在收益率上行的大背景下,信用债仍具备配置吸引力,交易策略应灵活适应市场震荡,重点关注龄债市趋势同时把握票息价值和优质个券。
同时,宏观政策面偏稳,房地产市场和地方城投债均处于相对积极的政策环境与风险可控阶段。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核心观点与市场回顾


  • 信用债利率与发行情况:

本期(9月8日-14日)交易商协会公布的发行指导利率调整多为下行,变动幅度总体处于-31bp至1bp区间。尽管指导利率多数下行,实际市场信用债收益率却全面上升,升至年内高点,表现出市场对信用债风险溢价的再定价压力。
发行规模显著提升,信贷市场整体资金需求依然存在,但其中企业债依旧零发行,短期融资券净融资额减少,其余品种包括公司债、中期票据、定向工具净融资额为正,表明机构融资需求结构在调整。
该现象提示市场短期内存在结构性资金分配及资金成本变化的双重因素。[page::0]
  • 信用利差与评级分位解读:

信用利差呈现中短期票据分化,企业债和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说明投资者对部分主体风险偏好有所改善。分位数来看,整个信用等级处于历史低位,显示目前信用溢价整体不高,投资价值仍较为坚挺。值得注意的是,高等级7年期品种分位相对较高,表明该品种当前收益率对比历史表现有一定吸引力,适合优质资产配置。
这体现出投资者开始关注中长期优质信用品种,寻求时间价值的稳健回报。[page::0]
  • 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

信用债市场受到供给不足和配置需求旺盛的双重支撑,整体走强,但多空因素影响导致震荡。报告强调,信用债全面“走熊”的条件尚不充分,预计未来收益率趋于下降通道。故而逢调整增配策略仍适用,当前收益率上升至年内高位,建议积极配置、维持适度乐观态度。
策略上,重点关注利率债变化趋势结合票息价值,特别提及科创债ETF的估值波动以及相关主体名下超跌债券作为交易优先选项。此外,建议适当拉长久期,尤其是在高等级长端品种上。[page::0]

2. 政策环境与宏观状态分析


  • “十四五”规划推进及监管架构: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十四五”期间大力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推进法定债务“闭环”管理制度,有序化解隐性债务,有效限制新增隐性债务,整体风险持续收敛。此政策将直接影响地方债的风险溢价及市场信用预期。
此外,稳增长和风险防范将双轨并行,为信用债特别是城投债提供政策支撑,降低违约风险。
该政策背景对于信用债配置的积极影响明显,稳健的监管体系减轻投资者顾虑,提高信用债长期配置价值。[page::1]
  • 房地产市场修复与地产债配置建议:

由于房地产市场发生供需结构变化,中央和地方积极推出托举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尽管仍处适度调整转型期,但市场修复信号初现。
地产债方面,销售复苏将是估值重要影响因素,稳楼市政策有效预期推动风险偏好提升,资金可适当提前布局,重点配置央企、国企及强力担保的民企债券,拉长久期以提升收益,另可适度博弈超跌的房企债券估值修复机会。
这反映稳楼市政策对信用债估值修复有实质促进作用,提示市场机会已初步形成。[page::1]
  • 城投债稳健投资视角:

报告认为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的政策引导下,城投债违约风险较低,作为信用债重点配置品种依然可靠。
然而,伴随“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的政治局会议表态,城投债市场将经历平台出清与转型,短期或出现估值波动风险。
投资者应聚焦“实体类”融资平台改革带来的潜在投资机会,动态调整布局策略。
这要求投资者兼顾风险防控与收益把握,关注政策驱动下的结构性机会。[page::1]

3. 风险提示



报告明确指出关键风险因素包括政策推动力度不及预期、违约规模超出预期、统计口径存在偏差等,同时本报告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强调投资者自行风险承担的重要性。[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封面图片分析



报告首页配图为动态金融元素组合,背景呈现金融符号与数字信息交织,强化报告的“独立诚信、细研深究、固收”定位。封面设计体现出对信用债市场趋势的深入洞察与严谨研究的态度,视觉上迎合集体研究团队精神和固收投资领域专业性。[page::0]

(无具体数据图表,本视觉图主要为品牌与主题烘托)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中未见具体估值模型和详细计算过程,但明确提及“拉长久期”和“择券关注票息价值”是当前的核心策略。
结合市场现状,折现率随收益率提升,债券价格短期承压,但高等级长端债券的配置价值较高,预示投资者可利用当前较高收益率,锁定未来较稳定的现金流收益。
策略上的谨慎拉长久期实际上相当于着眼未来收益率回落阶段的资本利得潜力,与低利差环境中的波动风险形成平衡。
此外,科创债ETF部分成分券估值波动被强调为投资关注点,表明这类债券可能处于价格被低估或中短期波动较大,提供套利或布局机会。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政策不及预期:如果稳增长、房地产支持、地方融资平台出清政策力度不足,市场信心难以恢复,信用风险有可能上升,推动收益率进一步上行及信用利差扩大,影响债券市场稳定。

- 违约事件超预期:信用债违约如果突然增多,将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锐减,信用利差迅速恶化,从而加剧市场波动。
  • 统计口径偏差:数据追踪和市场统计存在误差,可能影响对信用债发行规模和利率走势的判断,进而干扰投资决策。

- 市场情绪与供需变动:资金面波动或市场突发事件导致情绪急剧转变,短期市场可能出现剧烈震荡,需灵活应对。
报告未详细提出具体缓解措施,但强调顺应趋势、结合配置与交易策略动态调整为核心思路。[page::0][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立场较为积极,强调当前配置价值与维持适度乐观,但也指出震荡调整不可避免,表现出审慎态度。

- 对发行指导利率多数下行而信用债实际收益率上行的矛盾现象未有深入解析,可能忽视了市场流动性紧张或风险偏好骤变的影响机制。
  • 报告推荐“逢调整增配”及“拉长久期”策略,然而若市场利率继续大幅上行,久期延长反而会加剧价格波动风险,策略执行需更加细致分阶段判断。

- 对城投债的风险提示中,提及平台出清加速可能带来估值波动,但未细化具体债券类别及受影响程度,投资者需额外关注相关子行业与主体风险。
  • 报告针对超跌房企债券带来的交易机会提出观点,但风控策略较为笼统,潜藏较高违约风险的主体值得谨慎介入。


---

七、结论性综合



渤海证券固收团队发布的本期信用债周报全面反映了9月中旬信用债市场的供需结构、收益率与信用利差变化以及宏观政策背景。报告通过详尽统计和分析,确认:
  • 发行指导利率虽多下行,但信用债收益率全面上行,达到年内高位,反映市场流动性压力与风险溢价调整。

- 企业债发行仍未回暖,短期融资券融资趋紧,而公司债、中票、定向工具仍有较强净融资。
  • 信用利差表现分化;高等级7年期债的分位数升高,说明中长期优质信用品种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尤其考虑当前历史低利差的背景。

- 政策面稳健,包括“十四五”地方债务闭环管理、房地产政策托底和稳增长对城投债的风险影响均较为正面,为信用债提供稳定支持。
  • 投资策略建议积极增配、适度乐观,重点关注久期配置、票息价值及超跌标的的把握,灵活配合市场震荡,强调顺应趋势的动态调整。

- 风险主要集中在政策效果不及预期、违约超出预期、统计偏差和市场情绪波动,投资者需审慎管理风险。

总体来看,渤海证券认为当前信用债市场尚不具备全面下行风险,未来收益率可能逐步进入下行通道,“逢调整增配”仍是主流策略。债市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投资者应结合政策进展与市场动态,深化对个券和品种的研究,优化配置结构,强化风险防控。[page::0][page::1][page::2]

---

参考资料图片


  • 报告封面图片:

  • 渤海证券研究所标识:



---

总结



严谨的数据解读与政策分析奠定了本报告的专业深度,重点推荐的“拉长久期”、“精选票息价值”和“关注政策驱动的结构性机会”策略,契合当前信用债市场的震荡格局与风险偏好。投资者依托该报告可获得系统的市场判断支持和策略指导。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