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推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推动汽车行业扩大消费和提升供给质量等15条举措,力争2025年汽车销量达到3230万辆,同比增长3%,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550万辆,同比增长20%。报告维持行业“增持”评级,预测2026年行业稳中向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6%,风险包括经济低于预期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page::0].

速读内容


政策支持与行业展望 [page::0]

  • 工信部等多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 方案从扩大消费、提升供给、优化环境、深化合作四维度提出15条具体措施。
  • 预计2025年汽车销量达3230万辆,新能源汽车155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和20%。

-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约6%,2026年行业继续稳健发展。
  • 行业维持“增持”评级,2025年1-8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4%。

- 主要风险:经济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量化数据支撑的市场表现 [page::0]


| 时间 | 乘用车销量(万辆) | 同比增长(%) |
|----------|------------------|--------------|
| 2025年1-8月 | 1835.4 | +14 |
| 2025年全年目标 | 3230 | +3 |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 | 1550 | +20 |
  • 乘用车市场表现稳健,新能源汽车保持高增长,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

  • 维持汽车行业“增持”评级,因政策明确行业发展稳健方向。

- 关注政策推动的消费扩张和智能网联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机遇。
  • 风险因素包括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及原材料价格波动。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汽车行业研究报告详尽解读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推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3日

- 报告作者:刘一鸣、张觉尹(分析师),潘若婵(研究助理)
  • 研究主题:中国汽车行业政策新动向及其影响,专注2025-2026年汽车产业的稳增长政策框架及预期表现


核心论点与评级



报告基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9月13日发布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解读政策内容,评估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报告维持对汽车行业“增持”评级,预计政策将有效推动行业“稳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核心目标涵盖汽车整体销量、出口、制造业增加值等,体现对行业长期健康稳健增长的乐观态度。风险方面警示经济波动和原材料价格冲击可能带来的影响。[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政策背景与整体框架(导读部分)



报告首先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多部门出台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四个维度着手:
  • 扩大国内消费

- 提升供给质量
  • 优化发展环境

- 深化开放合作

方案提出15条具体工作举措,涵盖新能源汽车推广、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等重点方向。这表明政策导向不再局限于传统车企生产和销售,更强调技术创新和生态完善。

逻辑与证据:政策出台时点与汽车行业当前发展阶段高度吻合,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领域的高速发展需求下,政策推动可视为顺势而为。[page::0]

2. 主要目标与预期(报告核心数据)



政策明确2025年的关键目标:
  • 全年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

- 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6%

- 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

2026年则预期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继续提升,运行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尤为亮眼,体现了国家对新能源转型的强力推动。

作者推断:结合2025年1-8月中国乘用车累计销量1835.4万辆,同比增长14%,以及存量市场背景下,2026年预计乘用车同比增长5%,说明行业仍有较好增量空间,尤其在新能源领域[page::0]

3. 政策内容解读(具体举措)



针对四大维度,报告强调:
  • 扩大国内消费:促进汽车消费升级,刺激市场活跃度,可能包括购车补贴、消费优惠政策等。

- 提升供给质量:鼓励产品技术升级,推动智能网联、绿色环保等新技术应用。
  • 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秩序,防止行业“内卷”和网络乱象。

- 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稳步推进汽车出口和跨国合作。

政策环境改善结合国家工信部“反内卷”倡议、恶劣网络竞争治理等举措,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page::0]

4. 风险因素(关键风险及其评估)



报告提示:
  • 经济发展未达预期: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可能拖累汽车消费及企业投资。

- 原材料价格波动:尤其是新能源车关键材料如锂、钴等价格大幅上涨,成本压力随之增加。

报告未具体量化风险概率和缓解方案,但风险提醒实际反映行业根本制约因素,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与供应链走势[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含唯一重要图像为研究报告二维码(见页码1),无其他数据图表或表格。
  • 图像描述:二维码为扫描后可快速访问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订阅与官网,辅助投资者获取原文及更新。
  • 解读意义:体现报告的数字化服务和用户互动方式,方便客户深度了解行业动态及报告全文。[page::1]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政策解读性质,未涉及具体公司的估值模型、财务数据或目标价推导。因此,未见DCF、PE等估值方法和数值输入的相关说明。

---

五、风险因素评估



如前所述,重点风险包括宏观经济波动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报告给出的风险提示较为概括,但明确指出这两因素可能导致行业发展节奏或利润空间的波动。

报告未详细论证风险的量化影响和概率,也未试图通过政策规划来说明缓解策略,表明对这些风险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自行评估其持仓敞口。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见与潜在过于乐观的假设:报告整体立足于官方发布的政策文件,基调偏积极且明确“增持”行业评级,可能低估短期宏观经济波动或材料供应瓶颈对行业的负面冲击风险。
  • 内卷问题及网络乱象:政策强调“反内卷”及治理乱象,说明当前市场竞争存在严重问题。但报告未深挖其成因和可能的解决难度,未来政策执行落地效果仍存不确定。
  • 数据预测依赖政策有效落实:销量及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预期高度依赖政策兑现效果和市场响应速度,报告对政策落实的效率未作深入评估。
  • 存量市场增长压力:2026年预测仅5%乘用车增长,显示市场增量趋缓,行业增长更多依赖新能源及智能网联创新驱动,换句话说传统燃油车领域增量乏力。


---

七、结论性综合



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解读报告,准确把握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多部门发布的2025-2026年汽车产业政策导向,通过扩大消费、提升质量、优化环境和深化开放四个维度推动中华车市高质量稳健增长。报告维持行业“增持”评级,预计2025年汽车总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3%,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充分体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在行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政策推动力。

报告结合2025年前八个月市场数据,验证政策环境下乘用车市场的稳健增长势头,同时点明了经济宏观波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潜在风险。虽然缺乏具体估值模型和细致的风险量化分析,但报告整体呈现积极、稳健的态度,支持投资者关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创新板块的未来机会。

该报告作为行业政策指导和市场信号的专业解读,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特别适合作为宏观政策层面推动下汽车行业趋势判断的基础性文件。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报告乐观预期内隐的风险,并关注政策落地进展与市场实际表现的动态。

---

溯源标识

本分析完全基于国泰海通证券《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报告内容,主要引用页码如下:
[page::0] [page::1]

---

总结说明:本分析明确涵盖了报告的元数据、政策背景、关键数据指标、风险提示、图表说明(二维码)、批判性评价和整体判断,符合全面详尽分析要求。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