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周报丨险资布局银行力度不减,公募基金降费开启新阶段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指出银行板块近期表现优于市场,险资作为重要长线资金持续加码银行股票,受益于险资权益投资比例提升及股息率优势。同时,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入第三阶段,短期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有压力,长期则助力代销业务规模增长和财富管理能力提升。银行业绩基本面向好,消费贷与经营贷政策落地带来拐点预期,银行板块具备中期投资价值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银行业板块表现与资金布局趋势 [page::0]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0.81%,银行板块跌幅较小为0.49%,国有行上涨1.26%。

- 12家银行个股上涨,青岛银行涨8.15%,农业银行涨3.99%。
  • 银行板块市净率(PB)0.7倍,股息率4.09%,估值具备吸引力。

- 险资对银行板块持股比例达28.24%,增持趋势明显,19家险企分列21家银行前十大股东。
  • 险资新增保费入市力度大,权益投资因子下调和投资比例上限提升助推权益资产配置。

- H股险资举牌活跃,银行稳健分红和高ROE吸引长线持有资金。

公募基金费改对银行代销业务的影响 [page::0]


  • 证监会发布基金销售费用管理征求意见稿,降低申购费率和赎回费,鼓励长期持有。

- 降费进入第三阶段,短期可能压缩银行财富管理中间收入。
  • 长期利好:活跃基金市场,促进代销规模扩张,推动银行产品多元化及客户服务提升。

- 拐点确定,银行基本面改善,消费贷及经营贷政策带来业务增长潜力。

风险提示与评级体系概览 [page::1][page::2]


  • 风险:宏观经济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利率下行压缩净息差,外部需求走弱。

- 评级体系涵盖行业及公司相对表现评价,助力投资决策。

深度阅读

【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周报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周报丨险资布局银行力度不减,公募基金降费开启新阶段》

- 作者:张一纬(主笔),助理袁世麟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行日期:2025年9月9日
  • 报告主题:银行业整体行业分析,重点围绕险资(保险资金)对银行板块的投资情况及公募基金降费对银行代销业务的影响进行研究。


报告核心论点与主要信息


  1. 当前银行板块表现整体优于大盘,尤其是部分国有银行表现突出。

2. 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长期资金持续加码银行板块,特别是持股比例稳步上升,保险资金配置银行的动力及逻辑依然清晰且强劲。
  1.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降费政策已进入实施阶段,这对银行财富代销业务既带来短期收入压力,也创造了长期拓展业务的机会。

4. 报告整体倾向于积极的行业基本面预期,银行业未来中期业绩有望改善,尤其受益于零售贷款政策和风险水平的优化[page::0]

---

2. 报告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



关键论点总结
  • 银行板块在2025年第二季度及近期行情表现优于市场主流指数(沪深300)。

- 保险资金持股比例继续攀升,险资持股银行市值占A股流通股比例稳定,市场长期资金需求强劲。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将推动市场降费从管理机构延伸至销售端,影响银行代销业务。


论证逻辑与数据支撑
  • 银行板块表现用具体指数和板块数据量化,沪深300指数本周下跌0.81%,银行板块仅下跌0.49%,细分行种表现分化明显,如国有银行上涨1.26%,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农商行表现稍弱。

- 保险资金持股数据详实,2025Q2险资持有银行股票比例为28.24%,环比增长1.04个百分点,说明资金流入强劲。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新规中明确降申购费、优化赎回费、设置尾随佣金上限等,聚焦成本降低与规范市场,银行需适应此趋势调整财富管理策略。


关键数据点
  • 银行板块当前市净率(PB)为0.7倍,股息率高达4.09%,显示银行估值处于低位但现金回报较为吸引。

- 险资持股仓位及持有市值占比,稳步增长且保险机构在前十大股东中出现频率高,显示银行被险资青睐[page::0]

2.2 【险资布局银行板块解析】



论点与推理
  • 保险资金配置银行具有多重动力:新增保费规模庞大,监管政策积极推动风险因子下调、配置比例上限调整利好权益资产配置。

- 保险资金举牌A股银行持续,且重点投向H股,反映港股银行股息吸引力显著。
  • 高ROE银行更受青睐,因为保险资本配置追求收益稳健与长期回报。

- “两参一控”监管限制对短期险资配置影响有限,占比达到上限险资数量少。

关键数据
  • 理论每年新入市保费资金约1600亿元,为银行板块带来显著增量资金。

- 险资权益投资风险因子下调10%,权益配置比例上升至30%-50%。
  • 2025年11次险资举牌银行案例,10次为H股,凸显境外市场吸引力[page::0]


推断
此部分论述显示险资持仓为银行股价与现金流稳定的坚实支持力量,险资“锁定”属性强化银行板块的中长期基本面安全边际。

2.3 【公募基金降费对银行代销业务影响分析】



关键观点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进入第三阶段,降费政策由基金管理人向证券销售网络传导,银行作为代销机构面临降费压力。

- 短期下降的销售费用率可能压缩银行财富管理中间收入。
  • 长期看,降费将吸引更多投资者活跃度,推动基金规模扩张,进而增加银行财富代销业务的整体规模。

- 银行需提升产品多样性和客户综合服务能力,转型升级财富管理。

具体政策内容
  • 降低申购费率、优化赎回费率安排、鼓励持有期较长客户。

- 设置尾随佣金差异化支付上限,强化费用监控和合规。
  • 建立行业投资者直销平台,增强渠道竞争力和客户触达效率[page::0]


影响分析
  • 降费举措短期挤压银行手续费收入,但激活市场后盈利空间有望更大。

- 规范市场环境提高金融服务透明度和信任度,有利于银行财富管理业务长期稳健增长。

2.4 【投资建议解读】


  • 坚持看好险资对银行板块的持续配置,认为险资将助力银行价值兑现。

- 关注公募基金降费政策带来的短期压力和长期机遇,建议银行积极转型升级财富管理业务。
  • 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业绩预期改善,中期具有拐点特征。

- 建议关注消费贷款、经营贷款贴息政策释放成效及零售业务风险表现[page::0]

2.5 【风险提示】



报告明确提示:
  • 经济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疲软可能导致贷款需求不足及资产质量恶化。

- 利率下行风险:利差(NIM)受压,银行净利息收入缩减。
  • 贸易关税冲击风险:可能导致实物需求走弱,影响银行业务拓展和信用风险。


风险描述简明指出对银行整体盈利和资产质量的潜在负面影响,是对投资建议的平衡补充[page::1]

---

3. 图表与图片深度解读



3.1 封面页及核心观点板块图表(Page 0)


  • 图一为报告封面,主题明确突出保险资金和公募基金降费两大焦点,蓝色科技感背景设计搭配银行业元素,增强报告权威感。

- 核心观点页板块数据图表体现:

- 银行板块细分表现:个股涨跌及子板块涨幅用百分比明确展示,强调国有行跑赢市场特点。
- 保险资金持股比例变化:展示Q2持股28.24%及相关环比增减,体现资金流向趋势。
- 公募基金降费政策概要:以条目形式列出政策关键点,图表清晰传达政策未来趋势。

图表数据形象化支持文本论断,增进内容理解,视觉上对行业主题高光照明,整体布局专业且易读[page::0]

3.2 研究团队介绍照片(Page 1)


  • 投研人员介绍配图增强信赖感,显示团队实力和经验背景。

- 主要分析师张一纬提供银行业专业背景,体现报告研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page::1]

3.3 风险提示与目录板块(Page 1)


  • 列表式风险提示简洁明了,方便投资者快速捕捉关注重点。

- 目录板块暗示报告内容结构有一定的深入拓展,但全文需联系客户经理获取,反映部分内容属于付费或定制服务[page::1]

3.4 评级体系说明(Page 2)


  • 评级体系清晰,分别说明行业和公司评级标准,通过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区间划分等级。

- 明确时间跨度为6-12个月,结合沪深300等基准指数,有助投资者理解后续行情预期的评价标准[page::2]

---

4. 估值分析



报告中未明确提供详细估值模型和目标价,重心放在资金流向、行业政策及板块表现的动态分析上。

不过,通过当前银行PB0.7倍和股息率4.09%数据,隐含低估值状态,结合险资加仓带来的资金支持及保险资金收益要求,隐约体现市场价值抬升的潜力。

风险提示中提及利率和经济影响表明未来净息差及盈利预测需谨慎看待,给估值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

5. 风险因素评估



详细评估了三大主要风险:
  • 宏观经济风险:经济下行导致贷款需求减弱及资产质量恶化,直接威胁银行盈利能力。

- 利率风险:利率下行导致NIM压缩,即贷款和存款利差缩小,挤压银行净利息收入。
  • 国际贸易风险:关税增加冲击需求,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及业务开展。


报告未明确推演这些风险的发生概率,但提示风险管理需求和政策可能带来的对冲措施。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倾向积极,但对宏观经济和利率下行风险也有所警示,体现一定平衡视角。

- 报告侧重政策与资金流向对银行估值的影响,缺乏对银行具体财务数据的深度预测和估值模型应用,略显单一。
  • “险资持续加码”虽然被看好,但未充分讨论可能的监管变化及市场波动对配置策略的冲击。

- 公募基金降费的长期利好展望良好,但短期中收影响宽泛,报告中未量化其收入影响幅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 评级体系说明提供行业及公司评级标准,但具体本报告或相关银行的评级结论未明确披露。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政策解读,对当前中国银行业环境做出了积极的判断,集中分析了两大重要趋势:
  1. 险资持续积极布局银行股,体现长期资金寻求银行现金流稳定与红利价值,险资持股比例和投资政策均向权益配置倾斜,预计带来可观的资金增量并支撑银行估值修复。
  2. 公募基金费用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尽管短期对银行财富中间业务带来挑战,长期却为基金规模拓展创造环境,有利银行代销业务规模增长和财富管理转型。


当前银行股市低估,PB仅0.7倍且股息率超过4%,结合险资资金入场及政策支持,银行板块具备中期业绩和估值的改善契机。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利率及贸易风险压力,银行业基本面积极因素正在累积,相关政策和资金流向为行业发展注入了长期动力。

整体上,报告态度审慎且展望乐观,强调政策红利和资金面支持,建议密切关注消费信贷政策的落地及零售风险变化,对银行行业未来中期持肯定态度[page::0,1,2]。

---

附——图表示意




核心观点示意图,体现银行板块表现、险资持股及公募基金费改政策。

---

【全文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