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ESG评级体系介绍及300ESG系列指数发布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长江证券自主设计的ESG评级体系,涵盖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及17个议题、42个关键指标,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行业差异化权重和数据标准化处理,构建透明且专业的ESG评分模型。此外,发布了基于该评级体系的长江300ESG最佳实践系列指数,包括环境、社会、治理三大子指数,展示了ESG领先指数相对沪深300基准的表现,为投资人提供ESG导向的投资工具和研究支持 [page::0][page::4][page::6][page::15][page::24]

速读内容


长江证券ESG评级体系设计初衷及框架 [page::4]

  • 设计目标为打造符合主流ESG评价思路且具本土特色的评级体系,解决现有市场评级数据不透明、差异大、实质跟踪不足等问题。

- 评级包含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覆盖17个议题和42个关键指标点,总计65+数据点,细分为定量和定性指标,兼顾行业差异和企业共性。

ESG具体指标体系及方法论 [page::5][page::6][page::9]

  • 环境维度涵盖资源使用、碳排放、环保管理等关键指标,社会维度关注社会贡献、员工责任、客户保护及供应链管理,治理维度重点聚焦股东责任、商业道德及公司治理。

- 采用标准化指标处理,如每百万营业收入的取水量、能源消耗等,通过行业内分位数排名赋分(0-10分),并对负向指标采用反向计分、对争议事件设扣分机制。
  • 定性指标由行业专业研究员结合基本面跟踪进行0-10分评分,数据异构来源(企业财报、公开信息、调研等),经过人工清洗和多轮审核保证数据准确性和覆盖率。


ESG数据覆盖度及质量持续提升 [page::16]



  • 行业内有效数据点覆盖率超过50%,且整体披露质量逐年提升,尤其环境和治理指标改进显著,煤炭、建材等高碳行业有所边际改善。

- 治理维度数据质量领先,环境及社会维度均有稳步提升。

ESG评级结果及等级划分 [page::17]

  • 评级结果分7个等级:AAA、AA、A、BBB、BB、B、CCC,基于综合得分划分,旨在形成综合、全面的企业ESG表现评估。



长江ESG系列指数及其表现概览 [page::19][page::20][page::21][page::22][page::23][page::24]

  • 指数包括长江300ESG最佳实践指数(综合环境、社会、治理三大部分),及分别的环境、社会、治理最佳实践指数,采用沪深300成分股为样本空间,结合流动性和市值筛选,按行业优选ESG评分前10%的股票组成。

- 指数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并半年调整,覆盖面广泛,体现ESG表现优异个股的市场表现。
  • 指数表现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长江300ESG及其三大子指数整体优于沪深300基准,彰显ESG选股策略的投资价值。







深度阅读

长江ESG评级体系介绍及300ESG系列指数发布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长江ESG评级体系介绍及300ESG系列指数发布

- 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战略数据小组
  • 发布日期:报告页码中未明确具体发布日期,结合报告内容和数据时间点,可推测为2022年或2023年初

- 分析师信息:陈洁敏(SAC执业证书编号 S0490518120005)
  • 主题:介绍长江证券自行开发的ESG评级体系及相关ESG系列指数体系,聚焦中国A股上市公司环境、社会、治理(ESG)表现的量化评价与市场指数构建

- 报告核心信息
- 构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且融合国际主流标准的ESG评级体系。
- 体系涵盖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17个议题,42个细分指标,聚合超过65个关键数据点。
- 结合评级结果打造长江300ESG系列最佳实践指数,提供市场投资参考与ESG领先企业图谱。
- 指数主要基于沪深300样本,且体现行业差异和ESG表现优选,支持投资者有效挖掘ESG价值。

总体看,该报告旨在向行业展示长江证券在ESG研究和指数构建领域的进展,意在树立其数据专业性和研究权威性,推动ESG投资的规范化和实践深度。[page::0,4,19]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长江ESG评级体系介绍



初衷和背景


  • 目标:结合全球成熟ESG理论和中国A股实际信息披露水平,定制一套具备本土特色与国际通行标准、有透明且严谨评估逻辑的ESG评级体系,旨在推动ESG整合策略的最大化效益实现。

- 市场痛点
- 评级方法和底层数据缺乏透明度。
- 评级专业性不足,企业真实经营和ESG表现跟踪有限。
-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评级差异大,难以形成行业共识。
- ESG选股策略不完善,指数构建逻辑模糊[page::4]

ESG评级框架与指标体系


  • 长江ESG评级体系采用三大维度(环境、社会、治理),覆盖17个具体议题,设立42个明确的关键定量和定性指标点,数据采集超过65个关键数据点。

- 环境维度包括资源使用、水资源、能源消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环保管理等,同时关注环境负面事件和争议。
  • 社会维度涵盖社会贡献、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扶贫、党建)、员工责任(多样性、薪酬福利、安全健康)、客户/消费者权益保护、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以及社会负面事件。

- 治理维度聚焦股东责任(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股东回报)、商业道德(反腐败、反垄断)、公司治理措施(董事会、审计、关联交易)以及ESG治理披露行为和报告质量[page::5]

指标设计特色


  • 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实现多维度综合评价。

- 设置标准化指标以调整规模和行业差异,例如对“取水量”、“能源消耗”等指标做每百万营业收入的换算,便于横向比较。
  •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的内容,比如支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企业党建,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且自2016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推动相关数据披露信息提升(见扶贫信息披露率图表,沪深300披露率2020达到65%)[page::6,7]

- 治理维度特别引入针对ESG报告本身的质量评估,包括是否发布ESG报告、报告应用的框架数量(如GRI、ISO26000等)、信息披露得分和交易所考评结果,从而引导企业提高披露意识和水平[page::8]

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


  • 数据由28名行业资深研究员基于各类公开信息(上市公司CSR报告、财报、公告、官方披露、第三方机构报告、政府网站、ESG国际组织信息等)人工整合,涵盖近500家公司,并进行5年历史数据回溯,提高数据覆盖率和专业深度。

- 针对不同标准和数据披露差异,建立专门的数据清洗和质量审核机制,通过编写程序及人工质检反馈,实施多轮版本修订(至少10轮),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体系稳定[page::10,11]

评分模型设计


  • 根据指标覆盖度将指标分为5类,进行分位数排名转换为0-10分值,正向指标数值越大分越高,负向指标数值越大分越低(反向打分)。

- 负面争议事件具备扣分效果,事件数量越多,分数越低,最差可扣到-10分。
  • 行业差异显著引入行业权重,分行业给环境、社会、治理维度及细分指标权重(1-3分),基于行业风险暴露、披露实际效用精准设定,确保评分公允且行业适用。

- 综合评分通过三级指标的平均值加权逐步计算至ESG综合得分,最后得分转换为AAA到CCC七个等级,最高分区间为8.6-10分,最低0-1.4分[page::12,13,14,15,17]

数据覆盖度及趋势


  • 2017-2021年,行业平均有效数据点覆盖率持续提升,从62%提升至67%,其中社会和治理维度数据披露优于环境,治理项数据质量始终领先。

- 高碳行业(建材、建筑、煤炭、金属等)环境维度数据披露有显著的边际改善[page::16]

最新评级情况


  • 评级体系按得分段分为AAA至C等级,报告数据显示长江证券样本中多数公司集中于BBB和BB档,顶级AAA和AA占比较少,反映出当前A股ESG整体水平仍有提升空间[page::17]


---

2. 长江ESG系列指数介绍



长江指数体系结构


  • 覆盖权益类、固定收益类和基金类三大类别:

- 权益类细分为行业指数(475只个股)、港股通行业指数、行业主题指数、金股指数、风格指数等。
- 固收类包括区域信用利差指数和债券指数(在建)。
- 基金类包含权益基金指数,持续更新中[page::19]

长江300ESG最佳实践系列指数


  • 基期定于2018年5月31日,选取沪深300成分股且满足上市时间、非ST等标准。

- 按流动性、市值剔除排名靠后10%股票。
  • 按ESG综合得分在28个行业中选出行业前10%的优质标的,满足100只成分股要求,不足则补充市值最大的股票。

- 加权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半年调整。
  • 长江300ESG领先指数自基期至2022年表现略优于沪深300,累计收益率分别为9.40%和7.66%,体现ESG领先股票的韧性和长期价值[page::20]


三大子指数:环境、社会、治理最佳实践指数


  • 各指数选股逻辑与ESG综合指数相似,但分别聚焦环境、社会、治理维度得分前10%的股票。

- 环境指数表现:2018-2022年累计涨幅9.24%,略优于沪深300的7.66%。
  • 社会指数表现:累计涨幅8.43%,优于沪深300。

- 治理指数表现:累计7.18%,略逊沪深300。
  • 指数价格走势显示三大维度指数均在大部分时间优于沪深300,体现ESG维度投资的增值潜力[page::21,22,23]


系列指数整体表现汇总


  • 结合整体长期表现,长江300ESG领先指数及其子指数均在多数年份成绩优于沪深300指数。

- 2020年是较好年份,指数收益均超过20%。
  • 2021年及2022年均出现负收益,且均低于沪深300,表明ESG主题也不可避免受宏观环境、市场波动影响。

- 该系列指数为ESG投资提供客观量化工具和优质标的筛选体系,助力投资者根据ESG维度优化投资组合[page::24]

---

3. 风险提示


  • 文件明确指出所有测算基于历史数据,仅具备参考意义,不能保证未来表现,提示投资者关注不确定风险。[page::25]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扶贫信息披露率走势图(第7页)


  • 披露率从2016年的沪深300约49%提升至2020年65%反映上市公司扶贫信息披露渐趋完善。

- 其他指数(中证800、中证1000)披露率提升趋势相似但整体低于沪深300,说明大市值公司披露积极性更高。
  • 结论:政策推动下,上市公司扶贫及乡村振兴议题披露逐年加强,符合政策导向和ESG实务要求[page::7]


图表2:沪深300 ESG治理披露等级分布(第8页)


  • 从2017至2021年,A(优秀)等级公司占比从53%上升至69%,D(不合格)等级降至近零,披露率稳定达95%以上。

- 显示沪深300企业治理ESG信息披露质量明显提升,体现治理维度披露的重要性及政策推动效果。[page::8]

图表3:长江300ESG领先指数走势(第20页)


  • 指数自2018年启动后整体波动平稳,2020年一度达到峰值超过1600点,明显表现优于沪深300(黑线)。

- 全区间累计收益率为9.40%,高于沪深300的7.66%,体现ESG投资具有一定的超额收益潜力。
  • 但2021-2022年间波动明显,提醒ESG表现非万能保护盾,仍受大盘环境影响。[page::20]


图表4:细分维度指数走势(第21,22,23页)


  • 环境领先指数(21页)、社会领先指数(22页)、治理领先指数(23页)走势高度一致且均跑赢沪深300。

- 细分领域表现均反映企业在相关ESG维度的实践优势,提升整体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和韧性。
  • 尤其环境和社会指数表现稍优于治理指数,或与中国企业治理改进空间相对较大相关。[page::21-23]


图表5:数据覆盖度趋势(第16页)


  • 行业内有效数据点占比从62%增长至67%,说明信息披露规范和数据完整性逐渐优化。

- 社会和治理数据尤其突出,环境数据披露仍低于其他两维度,但有明显提升。
  • 该趋势体现ESG评级底层数据质量稳步提升,为评级模型稳健运行提供数据保障。[page::16]


图表6:评级分布(第17页)


  • 长江ESG评级中大部分公司集中于BBB、BB区间,表现中等偏上。

- AAA、AA占比低表明顶尖ESG表现企业较少,具有较大培育空间。
  • 评级结果稳健,能有效区分公司ESG表现等级,便于投资者参考筛选投资标的。[page::17]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涉及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模型(如DCF、P/E等),而是关注ESG评级带来的风险识别及市场表现差异,通过构建基于ESG评分的指数乘数和行业分层权重写出评级及指数构建方法,体现“定量+定性+行业差异化+权重体系”综合估价模型。

指数以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市值和流动性筛选为辅助,体现市值权重与流动性控制,是一种指数化投资策略设计而非单纯估值判断,提供了基于ESG表现的主动股票池和指数工具。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绩效:所有评级和指数表现均基于历史数据,市场环境及未来政策变动均可能影响结果。

- 数据披露不均衡:环境维度数据披露仍较社会与治理维度不足,可能导致评级偏差,特别是高碳行业存在信息不完整风险。
  • 评级体系依赖公开信息:若企业隐性ESG风险或实践未充分公布,会被评级体系忽视。

- 指数重新平衡与流动性影响:半年调整或流动性筛选可能带来成交成本和市场冲击,影响指数实际表现。
  • 报告未具体提供风险缓解策略,但整体通过多轮数据质量复核和分行业权重调节,力求缓解部分风险。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多维度综合评价较为全面,兼顾定量与定性指标,体现了较强研究深度。

- 数据源丰富且多渠道采集,人工加机器清洗结合,保障了评级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 但存在对定性指标依赖较重、人为评分因素介入的可能性,潜在主观判断风险。

- 行业权重设定虽细化,但权重分数区间相对简单(1-3分),对极端行业差异的体现或有限。
  • 报告未详述指数具体成分股流动性分布和换手率,未来实务中可能影响组合实施效果。

- 评级等级分布数据未提供各等级具体行业或公司结构,难以判断行业偏好。
  • 该评级体系虽结合中国特色议题(扶贫、党建),但在国际ESG标准对比中缺少具体映射解析,这或限制其跨境投资参考价值。


---

七、结论性综合



长江证券研究所推出的ESG评级体系在环境(E)、社会(S)、治理(G)三个大维度构建了体系化、细致且结合中国市场特点的评价框架,融合定性与定量指标,依托深厚的行业研究与多来源的数据采集能力,确保评级科学严谨。评级体系通过标准化指标处理和分行业权重设定,确保比较的公允性和实操性。数据覆盖率和披露质量在逐年提升,特别是治理维度排名领先。

结合该体系,长江证券构建了系列ESG最佳实践指数,涵盖综合及环境、社会、治理三个子主题指数,依托沪深300主要成分股展开,采用严格的流动性与市值筛选,在2018年至2022年表现中表现出优于大盘的长期价值,截至报告时间数据显示长江300ESG领先指数年化收益超过沪深300。

该系列指数和评级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兼顾市场表现与ESG价值的投资路径,辅助资产管理者识别和配置优质ESG企业。尽管存在历史数据局限与定性指标主观性等潜在不足,整体而言,该报告充分展现了长江证券在中国ESG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及前瞻布局,为行业内ESG评级体系建设和指数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长江ESG数据覆盖趋势

长江300ESG领先指数走势

长江ESG系列指数汇总

---

溯源标识:[page::0,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0,21,22,23,24,25]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