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证汽车】祥和实业25年中报点评:利润高增彰显成长韧性,铁路智能检测装备打开发展空间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上半年祥和实业实现收入3.81亿元,利润同比大幅增长逾96%,表现出明显成长韧性。轨道交通相关产品和新兴铁路智能检测装备推动业务拓展,预计2025-27年营收利润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业绩亮点及业务结构分析 [page::0][page::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6.49%;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大增96.56%。

- 轨道交通产品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35.16%,受益于多个重大铁路项目供货及新产品开拓。
  • 电子元器件配件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供应链合作稳定,新布局涉及新能源锂电池胶塞。

- 高分子改性材料业务营收9381.74万元,产能扩张和下游需求增长推动业务发展。
  • 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提升至30.92%和17.26%,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中长期发展及智能检测装备市场前景 [page::0]

  • 公司自主研发的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已完成试用,铁路智能检测装备布局深化。

- 伴随《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的推动,铁路智能检测技术需求持续增长。
  • 市场规模广阔,智能检测设备可替代传统人工检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 公司积极联合行业领先企业,推动轨道智能检测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2025-2027年业绩预测与估值分析 [page::1]


| 指标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亿元) | 7.63 | 8.85 | 10.31 |
| 归母净利润 (亿元) | 1.19 | 1.41 | 1.71 |
| EPS (元) | 0.36 | 0.42 | 0.51 |
| PE (倍) | 32 | 27 | 22 |
| 毛利率 (%) | 30.3 | 31.5 | 32.8 |
| 净利率 (%) | 15.6 | 16.0 | 16.6 |
  • 业绩复合增长较快,估值水平具备吸引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 风险提示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新技术推广不确定性及政策调整风险。

财务质量与现金流情况 [page::2]

  • 资产负债率保持在30%-35%区间,财务结构稳健。

- 经营活动现金流逐年改善,2025年预期现金流63百万元,2026年139百万元,显示现金生成能力增强。
  • 研发投入较大,支持新业务成长,维持核心竞争力。

深度阅读

山西证券研究所对祥和实业2025年中报及未来展望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山证汽车】祥和实业25年中报点评:利润高增彰显成长韧性,铁路智能检测装备打开发展空间

- 作者:刘斌、贾国琛
  • 发布机构:山西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25日(报告日期为9月23日,发布时间9月25日)
  • 研究对象:祥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点评,业务及行业分析,未来发展潜力及估值展望。

核心论点概述
报告指出祥和实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双增长,营收达到3.81亿元,同比增6.49%;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96.56%至0.64亿元,反映出公司强劲的成长韧性及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轨道交通相关产品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且新兴铁路智能检测装备业务开辟了增长新空间。基于公司行业地位、业务布局及未来订单可见,给予“增持-A”评级,目标价基于合理估值模型制定,认为公司未来成长潜力巨大[page::0][page::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事件描述与事件点评


  • 关键点

- 2025年H1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6.49%。
- 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96.5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01.02%,表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蜕变。
- 毛利率达30.92%,同比增长5.4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提升7.68个百分点至17.26%。
  • 支撑逻辑

- 营收增长主要源于产品创新、市场扩张及内部管理优化。
- 轨道交通产品营收大幅增长35.16%至1.68亿元,受益于国家重大铁路项目如广湛铁路、西十铁路及大秦重载铁路等订单供货。
- 电子元器件配件业务依托与贵弥功、艾华集团等企业的稳固合作,实现稳定成长。
- 高分子改性材料业务受下游需求增长及新产能释放推动。
- 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的提升显示公司运营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成效。

总结上半年多元化业务协调推进,形成稳固的利润增长基础,凸显出公司持续扩大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能力[page::0]。

2.2 核心主业与新业务动态


  • 轨道交通

- 核心增长引擎,公司积极参与多条重要铁路项目,且新中标穗莞深城际项目,显示订单前景乐观。
- 自主研发的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完成试用,预示智能轨道检测装备业务进入推广阶段。
  • 电子元器件配件

- 维护贵弥功、艾华集团等行业客户份额,同时拓展锂电池胶塞等新能源细分市场,捕捉铝电解电容器市场需求。
  • 高分子改性材料

- 行业需求增长,覆盖工程塑料及EVA改性颗粒领域,扩建新厂房达年产1.8万吨产能,契合PA66国内市场扩张趋势。
  • 无人机配套

- 技术领先,实现批量产能供应,与国内知名厂商合作,成功切入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链。

整体上,公司四大核心业务板块相辅相成,推进多元发展战略,形成多点支撑的成长格局,同时积极布局高成长新兴业务,如智能轨道检测设备,前景广阔[page::0]。

2.3 铁路智能检测装备行业背景与公司布局


  • 政策与市场驱动

- 《中国制造2025》及“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强调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装备研发的重要性,推动行业自主化、智能化。
-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巨额增长(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养护需求庞大,智能检测机器人替代人工检测,提高效率,市场空间巨大。
- 公司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积极研发轨道智能检测装备,聚焦工业高端检测及机器人应用。
  • 意义

- 明确轨道检测智能化为未来发展趋势,公司提前布局对应产品线,具备先发优势。
- 市场容量大,且未来政策支持明确,有助公司实现新业务快速成长并持续受益[page::0]。

2.4 投资建议及评级观点


  • 短期展望

- 新中标项目订单转化加速,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 中长期展望

- 双核心业务领域(轨道交通+电子材料)已具备技术壁垒与市场基础。
- 随着铁路智能检测设备需求的释放及与国铁战略协同加深,成长潜力被市场充分认可。
- 给予“增持-A”评级,表明给予积极买入信号[page::0][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2023-2027年财务预测表(第1页)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营业收入(亿元) | 6.41 | 6.68 | 7.63 | 8.85 | 10.31 |
| 同比增长(%) | 5.6 | 4.2 | 14.3 | 15.9 | 16.5 |
| 净利润(亿元) | 0.67 | 0.75 | 1.19 | 1.41 | 1.71 |
| 净利润同比(%) | 0.8 | 12.4 | 57.4 | 19.2 | 21.0 |
| 毛利率(%) | 28.4 | 27.5 | 30.3 | 31.5 | 32.8 |
| EPS(元) | 0.20 | 0.23 | 0.36 | 0.42 | 0.51 |
| ROE(%) | 7.7 | 7.3 | 12.2 | 13.3 | 14.2 |
| 市盈率(PE)倍数 | 56.1 | 49.9 | 31.7 | 26.6 | 22.0 |
| 净利率(%) | 10.5 | 11.3 | 15.6 | 16.0 | 16.6 |

解读
  • 预计营收在2025年后将呈加速增长态势,2025-2027年复合增速稳健,年均约15%以上增长。

- 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反映毛利率与利润率改善趋势,盈利质量提升明显。
  • 毛利率提升从27.5%逐步升至32.8%,体现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

- ROE自2024年7.3%提升至2027年14.2%,反映资本回报率提升。
  • PE倍数逐年下降,意味着公司估值逐渐合理化,更具有投资吸引力。


图表整体支持了公司在未来三年业绩和利润的持续向好趋势,为投资评级提供坚实数据基础[page::1]。

3.2 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第2页)


  • 总资产自2023年的12.23亿元预期增长到2027年的18.92亿元,反映公司资产规模显著扩张,配合业务扩展。

- 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占比较大,短期借款逐年提升,指示公司可能依赖银行融资支持扩产扩能,但负债率维持在30%左右,风险适中。
  • 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3年的6000万元增加到2026年预计1.39亿元,表明经营质量和现金转化能力增强。

- 费用结构显示管理费用和研发投入相对稳定,同时研发费用略有波动,表明公司保持技术创新投入但控制成本。

整体财务结构稳健,资产拓展与负债扩张保持平衡,盈利的高增长得到资金面的支撑[page::2]。

---

四、估值分析


  • 估值方法

- 报告中采用市盈率(PE)法进行估值,结合未来三年业绩预测计算公司合理估值。
- 目前依托2025-2027年预测EPS与相应PE倍数组合得出估值目标。
  • 关键输入因素

- 预测EPS基于对公司核心业务增长、毛利率提升、利润率改善的综合分析。
- PE倍数下降反映投资者对公司成长性的认可及市盈率合理化调整。
  • 估值结论

- 结合预测数据,公司当前估值处于未来业绩快速增长前期,存在一定估值上升空间。
- 给予“增持-A”评级表明估值有吸引力,建议积极关注。
  • 敏感性分析

- 报告未显式给出敏感性分析,但从估值变化可见,盈利增长速度及市场行情变化均是影响估值的关键因素。

---

五、风险因素评估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公司制造业属性使其高度依赖化工原料、金属等大宗商品。
- 若原材料价格大涨,可能侵蚀利润率,即使内部管理优化也有限缓解空间。
  1. 新技术研发及市场化风险

- 智能化设备与无人机配套业务属新兴领域,研发投入大且技术进展和市场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
- 新业务无法按预期规模化则影响业绩预期。
  1. 政策依赖及投资周期风险

- 公司大量订单来源于铁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 宏观投资放缓或政策调整,可能造成订单减少,冲击营收增长。

报告指出风险因素具体且合理,并提示投资者关注行业周期波动及行业技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公司多元业务未来增长描绘较为乐观,部分基于政策推动和新增项目,但对部分新兴业务(如无人机配套、高端智能检测设备)技术商业化路径及竞争壁垒细节描述不足,潜在不确定风险或被略微低估。

- 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快速增长,应关注未来偿债压力及融资成本变动影响。
  • 估值中PE倍数虽给出合理区间,但未包含对应宏观经济变化与行业波动对估值的敏感度。

- 公司大幅提升毛利率到30%以上,短期内是否能持续保持仍有待市场检验,特别在原材料波动的环境下。
  • 报告对政策环境依赖明显,若政策节奏减缓,风险敞口较大。


---

七、结论性综合



祥和实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双双实现稳健增长,净利润同比近一倍增长彰显其稳定的盈利韧性及成本管理能力。公司以轨道交通相关产品为核心,成功中标多项国家重点铁路项目,推动营收增长35%以上。同时,电子元器件及高分子改性材料业务保持稳健扩张,且无人机配套与智慧轨道检测装备新业务顺利打开市场空间。报告详尽阐释智能轨道检测装备在铁路智能化维护中的巨大潜力,公司战略布局符合行业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

财务预测显示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持续增长,毛利率大幅提升至32.8%,ROE提升至14.2%,盈利质量明显改善。估值分析依据市盈率法,结合成长性给予“增持-A”评级,表明公司具备较强投资价值。

然而,公司仍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新技术推广不确定性及政策依赖的风险。未来需密切关注其资本结构变化及新业务的市场转化效率。整体而言,祥和实业依托国家铁路基建大方向和产品技术升级,显示出较强的成长潜力和盈利能力,是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值得重点关注的优质标的。

---

附:报告关键图表及其说明



图表1:2023-2027年主要财务指标预测(第1页)


  • 展示了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长、毛利率、ROE、EPS及估值市盈率的趋势。

- 明显看出公司利润和盈利能力指标持续改善,估值水平合理调整。

图表2:资产负债结构与现金流量分析(第2页)


  • 明确公司资产快速扩张,负债率保持适中,经营现金流健康。

- 反映公司资金面良好,为业务扩张和新产品研发提供保障。

---

【本报告由山西证券研究所刘斌、贾国琛联合撰写,联系方式已在报告页提供,严谨独立,资料来源合法合规】[page::0][page::1][page::2][page::3]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