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三季报前瞻:政策提振中长期猪价,看好低估值农业板块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围绕农林牧渔行业三季度预期,分析猪价受政策和去产能影响中长期上扬趋势,同时指出粮价整体回暖,利好成本控制优秀的农业及饲料企业,重点推荐生猪养殖、种植及种业优质标的,提出行业中长期投资机会和风险提示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生猪行业供需与利润情况分析 [page::0]
- 2025年前三季度猪价同比走势分别为+4.26%、-10.78%、-28.22%,环比均有下降趋势。
- 外购仔猪养殖团队多处于亏损状态,养殖利润差距显著,自繁自养养殖利润稳定且较好。
- 当前亏损压力促使散户主动去产能,政策驱动行业被动去产能,大集团以自繁自养模式提升效率。
- 中长期猪价中枢有望上移,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农产品粮价价格回升趋势 [page::1]

- 2025年以来,玉米、小麦、大豆及粳稻价格显著回升,玉米、小麦回落进口、需求增长及贸易摩擦影响,带动价格整体上涨。
- 玉米进口量大幅减少,供给端紧张,饲用需求随猪产能释放增加。
- 大豆价格上涨受美国生物柴油政策及巴西报价推升。
投资建议与重点标的推荐 [page::1]
| 细分板块 | 推荐标的 |
|----------|--------------------------------------------------|
| 养殖板块 | 立华股份、德康农牧、京基智农、牧原股份、温氏股份 |
| 饲料企业 | 海大集团 |
| 种植端 | 北大荒、苏垦农发 |
| 种业 | 大北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丰乐种业、万向德农 |
- 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反内卷政策推动生猪产业提质增效,优质低成本产能占比提升。
- 转基因技术与植物新品种保护将助力农业种业提升单产及创新。
- 风险包括产业政策变动、自然灾害、疫病及原材料价格波动。
评级说明及法律风险提示 [page::2]
- 报告基于华西证券专业投资机构客户发布,非专业客户请慎重使用。
- 行业及公司评级依据未来半年股价表现相对于基准指数的涨跌幅。
深度阅读
【华西农林牧渔】农林牧渔行业三季报前瞻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农林牧渔行业三季报前瞻:政策提振中长期猪价,看好低估值农业板块
- 发布机构: 华西证券
- 研究团队: 华西研究
- 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4日(方案发布日)及2025年9月25日(公开时间)
- 核心主题: 对2025年前三季度农林牧渔行业的行情预判,特别聚焦生猪价格中长期走势、粮食价格变化及农业板块的投资机会分析。
- 主要观点:
- 生猪价格中长期受政策提振,行业迎来主动与被动双重去产能,猪价中枢有望上移。
- 农业粮食价格整体回暖,尤其是玉米、小麦和大豆,助力饲料及粮食产业链。
- 农林牧渔板块整体估值处于10年低位,存在较大的投资价值与安全边际。
- 推荐具体细分子行业龙头企业及成本优势明显的企业。
- 投资建议: 看好养殖板块龙头企业、饲料头部企业及转基因种业的成长潜力。
-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调整、自然灾害及疫情等因素对行业可能带来的冲击。
该报告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对未来猪价走势和农业产业链投资机会的前瞻性判断,以及明确的投资框架和具体标的推荐,体现了机构对农林牧渔行业整体中长期向好的乐观态度。[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一)主动&被动去产能并行,看好未来猪价中枢上移
- 主要论点:
- 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猪肉价格分别为15.06元/kg、14.53元/kg、14.02元/kg,同比表现分别为+4.26%、-10.78%、-28.22%;环比均有所下降,尤其三季度环比下滑3.54%。
- 尽管一季度同比有增长,但二季度开始,同比表现出现明显弱化,且整体价格水平下降。
- 养殖利润方面,外购仔猪养殖模式多数时间处于亏损,截止9月第3周平均每头亏损约58.5元,尤其外购仔猪9月第3周亏损几近200元/头。
- 自繁自养模式养殖利润则表现较好,绝大部分时间盈利,截止9月第3周平均每头盈利63.69元,显示成本控制优势明显。
- 由于当前价格跌破13元/kg,部分养殖户开始出现亏损且面临经营压力,主观上产生主动去产能意愿。
- 从主体结构上看,散户因非瘟后养殖母猪难度较大,主动退出的可能性更高;大型养殖集团多数采用自繁自养,政策上对大集团有被动去产能的驱动。
- 总结: 主动(散户亏损去产能)和被动(政策驱动大集团去产能)双重作用,将促使猪肉供应收紧,中长期猪价中枢将抬升。
- 推理与逻辑:
- 养殖利润倒挂导致亏损,通过市场退出机制促成主动去产能。
- 政府政策趋严,对大集团强制去产能,从供给端减少产量。
- 供给收紧反转价格。
- 自繁自养的盈亏差异凸显不同主体风险承受能力和运作效率。
- 关键数据点解读:
- 25Q1猪价同比增长4.26%,但Q2-Q3出现大幅负增长,证明价格短期内受多方干扰,悲观情绪蔓延。
- 仔猪养殖亏损周数28周,盈利仅8周(外购),反映行业极度疲软现状。
- 自繁自养盈利状态说明大集团成本与管理优势明显。
- 此数据为支撑后续去产能与价格中枢抬升逻辑的基础。
- 概念解释:
- 主动去产能:经营者出于自身亏损考虑主动减产或退出。
- 被动去产能:政策法规强制产能减少。
- 自繁自养:养殖企业自身繁育母猪及仔猪,完整产业链控制。
- 外购仔猪养殖:购买仔猪进行养殖,成本结构不同,风险较大。
本章节为行业未来猪价趋势提供了实证依据和逻辑框架,强调了供给端结构调整对价格的正向带动作用。[page::0]
---
(二)供需格局改善,粮价整体回暖
- 主要论点:
- 2025年以来,玉米、小麦、大豆、粳稻价格均明显上涨,特别是玉米和粳稻涨幅较大。
- 供给端限制如玉米进口大幅下降 (同比降83%,减少400万吨,折合1300万吨总量),导致供给紧张。
- 需求端:2024年猪价上涨驱动养殖利润改善,2025年收拢产能,饲料需求带动玉米需求上升。
- 小麦受国家储备采购带动,且价格上涨促使部分替代需求从玉米转向小麦。
- 大豆价格回升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中美贸易紧张、生物柴油政策预期、巴西报价上涨等。
- 依据与逻辑:
- 进口减少带来供给紧张,是价格上涨的关键驱动。
- 上游饲料需求恢复带来的需求推动。
- 国际贸易环境波动增加供给价格不确定性,带动大宗农产品价格反弹。
- 关键数据点:
- 玉米进口同比减少83%,400万吨绝对下降,有效缩减总供应量。
- 进口减少约1300万吨总供应,构成4.29%的供应降幅。
- 大豆价格因多因素涨价,内外部价格传导明显。
- 意义:
- 粮食价格上涨将推动饲料企业吨利向好。
- 农业链条整体成本端压力增加,但回暖价格有助农业相关企业利润提升。
- 价格回升也利于市场信心恢复,从而稳定产业链。
本部分强调粮食供需结构改善的重要性,对农林牧渔产业链整体利润空间构成支撑。[page::1]
---
(三)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
- 申万农林牧渔指数当前PE和PB均处于近十年最低区间,估值安全边际显著。
- 生猪行业政策调整将有效减少内卷,提升行业规范及盈利能力,推动生猪价格中枢上移。
- 产业链“提质增效”是大趋势,落后产能被逐步淘汰,优势企业市占率提升,行业结构改善。
- 推荐关注成本改善明显、出栏量弹性高的龙头企业。
- 粮价上升利好饲料头部成本控制企业,如海大集团。
- 转基因技术在提高单产和种业创新方面具革命意义,相关企业具备成长优势。
- 具体推荐标的(细分领域及理由):
- 养殖板块: 立华股份、德康农牧、京基智农、牧原股份、温氏股份。
- 饲料板块: 海大集团,受益于吨利提升。
- 种植端: 北大荒、苏垦农发。
- 种业端: 大北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丰乐种业、万向德农均有望受益于转基因商业化扩面。
- 投资逻辑:
- 低估值结合行业基本面改善带来较大投资弹性。
- 科技创新(转基因)提升供给效率,有助加强品种自给率,推动优质种业成长。
- 政策积极支持带来产业升级及结构优化。
- 风险提示:
- 政策调整风险极具不确定性。
- 自然灾害、疫病等不可控因素可能影响养殖及粮食生产。
-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利润表现。
该章节为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配置方向和风险提示,逻辑清晰,兼顾价值发现和风险管控。[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正文部分主要数据通过文本叙述形式呈现,无单独图表展示历史收入或利润趋势,但前页附图为华西证券标识及二维码,提示关注研究号,内容上未给出具体表格数据。故本次解读无独立数据信息图表,关键数据均体现在文字层面,且已详细解析。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中未专门设置估值模型或详细计算,但强调当前“申万农林牧渔指数PE与PB均处于近10年低位”,暗示通过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历史比较,板块整体估值具备安全边际,并未展开DCF、可比公司分析等复杂估值方法。
- 估值指标:
- PE(市盈率): 反映单位利润对应股价倍数,低PE意味着市场预期较为保守。
- PB(市净率): 反映股价与净资产的比值,低PB可能体现股价相对资产被低估。
- 投资判断依据估值:
- 当前低估值有望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和盈利转好带来估值修复。
- 探讨了估值安全边际,但未提供目标价或分行业具体估值区间。
这表明报告更侧重于行业趋势判断和基本面改善,估值角度支撑为辅助性质。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识别的风险因素:
- 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政府调控方向不确定,可能改变行业发展节奏和结构。
- 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风险: 影响农作物产量及农林牧渔生产安全。
- 疫病风险: 影响养殖特别是生猪养殖安全,扰乱市场供需。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直接影响养殖及饲料成本,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 风险潜在影响:
- 产业政策趋势直接影响去产能节奏及行业规范程度。
- 疫病和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生产中断、供应不足或价格波动。
- 成本上升若无法传导,企业利润受压。
- 缓解策略:
- 报告未具体给出缓解策略,仅提示投资者关注政策动态和运营风险,体现谨慎态度。
此部分风险提示完整且较为全面,符合行业固有的结构性风险特点。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基于当前市场数据和政策环境,合理构建了猪价未来中枢抬升逻辑,但对以下方面值得审慎关注:
- 猪价恢复的时间点和持续性不确定性: 当前猪价虽回落,长期能否持续回升仍需观察政策实施效果和全球供应链变化。
- 外购仔猪养殖亏损巨大,散户退出速度和规模的判断带有一定假设,可能存在市场情绪放大风险。
- 报告对转基因种业的看好基于政策和技术预期,存在技术推广及社会接受度不确定性。
- 估值部分未深入模型计算,投资价位区间未明确,限制了投资决策的精细化执行。
- 潜在的多重价格上涨(饲料、粮食)对养殖成本的双刃剑效果分析相对较少,成本传导机制需进一步细化。
总体而言,报告逻辑自洽,基于切实数据和政策,但对未来波动和不确定性认识有所保留,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理性判断。
---
七、结论性综合
这份华西证券发布的《农林牧渔行业三季报前瞻》报告,从政策驱动及供需结构分析出发,结合成本盈利数据,深入剖析了2025年前三季度猪价走势和养殖盈利状况,指出外购仔猪模式亏损压力巨大,散户主动减产在即,而政策对大集团强制去产能同步推进,构成供给双向收缩动力。此举将使生猪价格中长期中枢抬升,为养殖行业盈利改善提供实质基础。
同时,报告针对粮食价格的结构性回升,明确了玉米、小麦和大豆三大主粮的供给收紧及需求拉动因素,为整个农林牧渔产业链带来盈利潜力。基于指数低估的市场估值信号,报告提出积极的投资建议,推荐那些成本优势明显、产能弹性高的龙头养殖企业,以及受益于成本端和技术创新的饲料和种业企业,尤其看好转基因种业的增长空间。
风险层面,报告提前提醒行业政策波动、自然灾害和疫病等多重难题,提示投资者需要审慎对待。
整体来看,报告通过详实数据和政策解读,构建了农林牧渔板块向好逻辑,配合低估值背景,呈现出结构性投资机会。具体深度数据如猪价季度同比及环比跌涨幅、养殖盈利周数、粮食进口及价格变化比例等,为投资判断提供了坚实支撑。
---
附图:

图1 华西证券封面图,品牌标识。
---
资料溯源: 本全文内容据华西证券《农林牧渔行业三季报前瞻:政策提振中长期猪价,看好低估值农业板块》报告整理[page::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