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银河宏观】出口承压显现,进口不及预期— 8月进出口数据 解读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8月中国出口商品金额同比增速下降至4.4%,进口增速仅为1.3%,均符合高基数影响与全球制造业温和复苏叠加效应。出口方面,美关税压力导致对美出口继续大幅下滑,东盟和欧盟成为主要支撑,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有回升。进口受商品价格下降影响,数量增速支撑有限。后续出口环境仍面临贸易摩擦加剧与北美市场需求放缓的风险 [page::0][page::1][page::2][page::4][page::6].

速读内容


8月进出口总体表现及全球宏观背景 [page::0][page::1][page::2]


  • 8月出口总额达3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4.4%,虽有所回落但高于过去十年均值2.8%。

- 进口金额2194.8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不及预期但高于历史进口同期均值0.5%。
  • 全球制造业PMI回升至50.9%,制造业温和复苏支撑出口韧性,转口贸易增速边际上行。

- 高频数据显示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涨9%,货物吞吐量同比上涨5.8%。

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分析及区域差异 [page::0][page::4][page::5]


  • 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33.1%,拖累整体出口增速5.1个百分点,关税仍为主要压力源。

- 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0.4%,贡献出口增速1.6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景气持续回升。
  • 对东盟出口增速显著上升至22.5%,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出口分别增长33%、13%、31%。

- 对非洲出口高增长25.9%,中国汽车出口为主要拉动项,1-7月出口34.9万辆,同比增长85%。

主要出口商品结构及行业表现 [page::1][page::5][page::6]



  • 机电产品出口增速7.6%,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回升至8.9%,表现较为稳健。

- 集成电路出口增速32.8%,手机出口负增长率有所收窄至-18.9%。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回落至-6.6%,纺织略有回暖,服装、玩具、鞋靴等分类持续疲软。

- 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呈现分化态势,汽车整车出口强劲,零部件增速放缓。

出口风险因素与后续展望 [page::1][page::6][page::7]


  • 北美进口货量集中前移至上半年,2025-26年进口增长率预计仅1.6%,全球最低。

- 美国对华关税依然处于高位,东南亚国家关税水平较低,令中国订单回流难度加大。
  • 墨西哥计划加征对华进口关税,涵盖汽车、纺织品等优势出口品类,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 高频数据显示9月对美发货集装箱船数量持续减少,显示出口压力正在显现。
  • 高基数效应和政策调整可能导致后续出口增速逐步承压。

深度阅读

【中国银河宏观】出口承压显现,进口不及预期 — 8月进出口数据解读 报告深度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基本信息:

  • 标题:【中国银河宏观】出口承压显现,进口不及预期 — 8月进出口数据解读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宏观研究团队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9日

- 作者:张迪(首席宏观分析师)、吕雷(宏观经济分析师)
  • 研究对象:2025年8月份中国进出口数据及其宏观经济影响

- 核心议题:8月中国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增速不及预期,贸易顺差扩大,出口面临挑战与压力

报告核心论点:

  • 8月出口增速从7.2%回落至4.4%,虽仍高于过去十年同期均值2.8%,但下行明显,主要因高基数效应及对美出口的压力增大所致。

- 进口增速降至1.3%,不及市场预期(3.3%),但高于历史同期平均0.5%,反映内需仍有一定韧性。
  • 贸易顺差扩大至1023亿美元。

- 出口结构表现分化: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走弱;对美出口大幅下滑,对欧盟、东盟出口保持韧性。
  • 面临外部风险加剧,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和第三方国家加征关税,未来出口或将承压。

- 报告整体持谨慎但中性偏下立场,提示出口增长动力减弱,进口回升乏力,风险因素增多。[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进出口总体表现与核心观点

  • 出口表现:8月出口金额3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4.4%,较7月7.2%显著回落。虽表现依然强于十年均值2.8%,但呈现明显放缓趋势。进口2194.8亿美元,同比增长1.3%,明显低于上月4.1%及市场预期3.3%。贸易顺差扩大至1023亿美元(前值982亿)。[page::0,1]

- 分析逻辑:出口回落主要因去年同期8月基数较高(8.6%),2025年Q4出口曾加速上行,导致同比基数抬高;全球制造业PMI温和回升至50.9%,制造业正缓慢复苏,有利出口韧性;出口税务申报政策调整打击买单出口,企业于Q3集中出货卷入抢出口行情;转口贸易活跃,对东盟出口尤为强劲,同比增长达22.5%,其中对新加坡、越南出口增速显著提升,支持转口贸易韧性。集装箱与货物吞吐量数据印证增长趋势。[page::0,1]

2. 进口表现详解

  • 进口同比增速1.3%,虽低于市场一致预期3.3%,但高于历史同期0.5%。进口数量上升推动整体增速,主要体现在食用植物油(数量增16.2%)、橡胶及铁矿砂数量增长。价格方面,进口煤炭、原油汽车价格同比大幅下降,拉低进口金额增速。国内高炉开工率、螺纹钢开工率、水泥发运率等工业相关高频数据均乐观,显示需求端存在一定支撑。[page::2]


3. 对外出口结构与地域分布

  • 对美出口显著萎缩:8月对美出口同比急跌33.1%(前值-21.7%),降幅扩大显著拖累整体出口增速5.1个百分点。美国对华关税虽短暂缓和90天,但仍历史高点,出口压力持续存在。

- 对欧盟和东盟出口增强:对欧出口同比增速10.4%,连续持续升势,欧元区制造业PMI回升至50.5%,经济景气度改善支撑出口回升。对东盟出口增速提升至22.5%,部门制造业PMI多数处于扩张区间,表明区域经济温和复苏。越南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15.4%),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贡献显著。东盟成为对美出口承压下中国出口转口的重要支撑。
  • 其他地区表现分化:对日本出口小幅回升至6.7%,韩国出口转负,印度略降,俄罗斯出口大幅下降至-16.7%,与当地政策有关。对非洲出口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5.9%),汽车出口是增长亮点,前七月中国汽车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85%,尤其7月出口同比达113%。[page::4,5]


4. 出口品类分布与动因分析

  • 机电产品维持增长:8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速7.6%(前值8%),其中集成电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32.8%,汽车零配件及手机出口增速改善分别至4.8%及-18.9%。集成电路作为高新技术产品象征,全球半导体销售进入四年上行周期顶部,手机等电子消费品出口仍处低位震荡。

- 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弱化:出口增速跌至-6.6%,具体看纺织品略有回升至1.4%,而塑料制品、家具、服装、玩具、鞋靴及箱包等均出现不同幅度的负增长,加重出口压力。
  • 整体趋势: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改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回落,显示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正经历调整,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韧性较强。[page::1,5,6]


5. 贸易摩擦与外部风险

  • 外部风险严峻:北美进口货量增长集中至上半年,下半年进口增速预期回落。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预测北美2025-26年进口货量年均增长率1.6%,为全球最低,预示出口压力。

- 美国对华关税保持历史高位(估算40.36%),且尽管9月初休战延长,但高关税环境仍然制约中国出口。相比之下,东南亚国家关税约19%-20%,对中国关税约一半,竞争优势明显。
  • 墨西哥政府计划在2026年预算中提高关税,最高至50%,涵盖中国优势出口产品。这旨在防止中国产品借墨西哥转口美国,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

- 高频数据显示9月初从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船数连续3个月下降,明显低于同期水平,反映外需回落。
  • 去年抢出口行为导致出口数据季节性偏高,后续基数效应趋向拖累出口回落。

- 风险提示明确包括外需走弱、国内经济下行以及贸易摩擦升级风险。[page::6,7]

6. 结论与投资建议提示


报告整体预期出口增长动力减弱,进口回升乏力,经济外部环境复杂谨慎。出口结构虽出现内部分化、高技术产品表现较好,但整体面临贸易摩擦加剧和全球经济景气不确定性。建议关注外部需求变化和贸易政策走向对出口的中长期影响。[page::7]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2023年8月至2025年8月出口进口金额同比增长率(月度,%)(第2页图)


出口进口金额同比增长率
  • 描述:展示近两年中出口(黄色线)和进口(蓝色线)金额的同比增速走势。

- 解读:图中显示出口整体处于良性增长区间,但呈现回落趋势;进口波动较大,2025年上半年明显回升,8月进口同比增长1.3%,处于低位,且远低于去年高点。
  • 联系文本:与文中8月出口回落、进口不及预期相符合。

- 局限:图示未区分以美元计价的价格变动和实际数量变化,价格因素对金额的影响需结合文本分析。

图表2:2019-2025年分月份出口金额趋势(亿美元)(第3页左图)


出口金额趋势
  • 描述:显示各年分月份出口金额绝对值走势。

- 解读:2025年1-8月出口金额处于历史较高水准,保持季节性峰值,部分月份高于2024年,但8月止步并展现回落趋势。
  • 联系文本:呼应出口金额季节性和高基数效应对同比数据的拖累解释。


图表3:2022-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月度,单位未知)(第3页右图)


集装箱吞吐量
  • 描述: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较2023年、2024年明显上升。

- 解读:表明物流和出口运输活跃度提高,支持出口韧性。

图表4:主要进口商品价格和数量同比变动(第4页图)


进口商品变动
  • 描述:主要如大豆、铁矿砂、塑料、集成电路等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变化。

- 解读:部分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如煤炭、原油),数量变化支撑进口增速,显示进口金额受价格下降拖累。

图表5-6:各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速(2025年7-8月对比)(第5页图)

  • 描述与内容:两组柱状图分别展示了对各国/地区出口的同比变化,突出美国产品下降严重,东盟快速增长。

- 解读:强调贸易结构转向,对美出口承压明显,转向东盟、欧盟及其他增长市场。

图表7-8:不同类别重点出口产品的同比增速(月度趋势图,第6页)

  • 内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集成电路、手机、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变化。

- 解读: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维持正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体疲软,且电子消费品出口如手机仍低位但改善趋势明显。汽车出口波动较大,影响整体出口表现。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研究及数据解读报告,不涉及公司层面估值模型或目标价评估,因此未包含估值方法论部分。报告重点放在数据透视与宏观经济分析上。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外需走弱风险:全球制造业景气虽有温和上升,但增长动能薄弱,北美市场货量预计下半年放缓,出口需求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 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国内部分制造企业提升产能利用率,短期内拉动进口,但中长期内经济韧性不确定。
  • 贸易摩擦风险:美国持续高关税政策,墨西哥拟加征关税,造成转口贸易不稳定,风险成为出口可持续增长的重大隐患。

- 政策风险:出口税务申报新规虽短期激发抢出口,但长期或限制违规贸易行为,对出口企业合规性提出更高要求。[page::1,6,7]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高基数效应重要性:报告反复强调“高基数效应”对出口同比数据的拖累作用,提示短期数据回落可能非根本性疲软。但这种假设隐含未来基数不变,实际需继续关注出口绝对值与新订单变化情况。

- 政策效用与可持续性存疑:出口税务申报新规短期支撑出口,但也可能导致出口企业寻找规避方式,长期影响尚不明确。
  • 对美出口压力与替代效应不平衡:虽然强调对东盟、欧盟出口的增长抵消对美出口下降,但不同市场的产品结构、利润率、贸易壁垒存在差异,未充分量化替代效果。

- 进口评估偏向数量而非价值:报告强调进口数量增长支撑,但忽视价格下跌可能带来的结构性影响,进口实际需求力度可能被高估。
  • 风险提示较为宽泛:报告在风险提示中重申贸易摩擦等,但缺乏具体概率评估及对企业产销链条的深度影响分析。

- 图表解析需更注重多维度关联:尽管提供了丰富图表,报告对数据间的数量价差、区域间产业链替代关系揭示有限,存在“数据罗列”风险。[page::1,6]

---

七、结论性综合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团队发布的《出口承压显现,进口不及预期—8月进出口数据解读》报告,对最新统计的中国2025年8月进出口数据进行了详尽分析。报告指出,尽管整体出口规模依然保持正增长并高于历史同期均值,但同比增速较7月明显回落至4.4%,进口增速则大幅放缓至1.3%,低于市场预期,显示外部需求疲软和内需恢复乏力的矛盾交织。

从结构上看,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类表现出韧性,尤其是集成电路出口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反映科技类产品竞争力及全球需求稳健;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普遍走弱,显示传统出口优势面临挑战。地区角度,尽管对美国出口遭遇关税政策拖累出现急剧下降,对欧盟和东盟国家出口则保持增长,对东盟出口增速提升至22.5%,成为出口韧性的主要支撑。这种结构调整体现了中国出口在全球贸易格局变迁中的应对策略。

高频贸易数据和制造业PMI指标相互印证,全球制造业景气缓慢回暖,促进转口贸易加速,但龙头市场尤其北美地区进口需求量变迁及贸易摩擦风险不断升温,使得出口不确定性加大。尤其墨西哥拟加征对中国商品高关税的消息,对出口环境构成新的不利因素。

贸易顺差扩大和集装箱吞吐量上升表明货物贸易依旧活跃,但存在季节性抢出口的可能,未来基数效应和宏观环境将压制出口增速。进口价格下跌与数量上升并存,反映工业生产恢复但整体进口成本压力减轻。

本报告在数据详实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政策、宏观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客观指出出口形势并不乐观,面临多重挑战,呼吁关注全球贸易政策变化与内需恢复进程。报告为理解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未来变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和专业洞见,是宏观投资和政策研究的重要参考。[page::0-7]

---

(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9日发布)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