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 公募二季报回顾:加仓成长及金融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回顾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及仓位变动情况。重点发现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比例微幅下降但绝对规模增长,主动偏股型基金保持高仓位但A股仓位处近十年低位,港股配置显著提升。行业方面,通信、金融、国防军工获显著加仓,食品饮料和汽车等传统消费减仓。主题投资中专精特新小幅上升,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主题仓位均有所下降。ETF资产规模继续扩张,股票型ETF突破3万亿元。报告结合市场资金流动性和宏观背景提出中长期配置建议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速读内容
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整体表现及资产配置概览 [page::0][page::1]

- 上证指数上涨3.3%,沪深300涨1.3%,科创50下跌1.9%,中证2000上涨7.6%。
- 公募基金资产总值升至36.7万亿元,股票资产规模升至7.2万亿元但占比下降至19.6%。
- 主动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高达87.5%,其中A股仓位降至70.6%,近十年低位。
- 港股配置占主动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28.1%,较上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
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及行业轮动特征 [page::0][page::1][page::3][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 龙头公司持股集中度下降,重仓前100家公司占比由57.4%降至52.2%。
- 创业板、科创板仓位持续上升,主板仓位下降至64.5%。
- 行业加仓明显集中于通信(+2.2个百分点)、银行(+1个百分点)、非银金融、传媒及国防军工等。
- 减仓集中于食品饮料(-2.3个百分点)、汽车(-1.3个百分点)、电力设备等传统消费及周期行业。
- 细分赛道中,军工、创新药、光伏风电仓位小幅提升,酒类仓位明显下降。
主题投资与资金流动趋势 [page::1][page::4][page::8]

- 专精特新主题仓位轻微上升至6.2%,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主题仓位分别下降至7.8%和4.1%。
- 股票型ETF资产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整体ETF资产扩张至5.4万亿元。
- 普通股票型基金出现份额净赎回,股票持仓占比虽有微升但市场资金供给结构在变化。
- 基金持股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持续上升,表明资金在A股市场的影响力增强。
公募基金仓位历史趋势及仓位结构变化 [page::6][page::7][page::9]

- 偏股型基金维持高仓位,主动偏股型基金维持约87.5%仓位。
- 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自2016年低点以来持续攀升,显示基金经理对权益资产的积极配置意愿。
- 偏股混合型基金A股持仓有所下降,显示部分资金调整方向。
后续投资策略建议与市场展望 [page::2]
- 受益于货币秩序重构及弱美元背景,人民币资产吸引全球资金关注。
- 资金筹码结构健康,赚钱效应提升,预计资金持续流入A股形成正循环。
- 建议重点关注高景气产业趋势:AI基础设施与应用、创新药、航空航天、军工、有色金属。
- 债券仓位回落,股票持仓占比小幅提升,结构性配置以成长科技及金融板块为主。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分析:中金公司《公募二季报回顾:加仓成长及金融》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公募二季报回顾:加仓成长及金融》
- 作者: 李求索、魏冬、黄凯松等
- 发布机构: 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 2025年7月23日
- 主题: 分析2025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的资金流向、行业配置变动、投资策略等,重点涵盖主动偏股型基金及公募ETF的仓位变动及持仓行业结构。
- 核心论点: 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整体资产规模继续扩张,但整体权益资产占比有所下降,主动偏股型基金维持较高仓位且微调配置。资金结构显示A股仓位处于近10年低位,港股配置提升。行业配置显示加仓成长板块,尤其是通信、金融和国防军工等行业,减仓消费领域食品饮料和汽车。报告指出资产配置趋向“成长+金融”双重主题,资金面宽松及政策利好预示潜在市场机会。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公募基金仓位变动(页0-1)
- 关键论点:
- 2025年二季度A股市场走势整体为先抑后扬,上证指数上涨3.3%,创业板及中小市值股票表现较好,科创50表现下跌。
- 主动偏股型基金单季度收益率中位数为2.1%,较上一季度回落。
- 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由33.8万亿元增至36.7万亿元,但权益资产和债券资产占比均呈下降趋势,现金比例显著提升。
- 主动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微增0.1个百分点至87.5%,但A股仓位继续下降至70.6%,为近10年低点。
- 港股仓位提升1个百分点至28.1%。
- 新发主动偏股基金数量较上一季度提升1.4倍,股票型ETF发行份额虽有所回落但仍处历史高位。
- 推理依据与假设:
- 通过基金资产规模、股票仓位占比测算公募基金持仓动态,结合沪深指数表现,映射基金经理资产配置偏好变化。
- 公募基金资金流出方面,主动偏股型基金出现647亿元净赎回,被动基金则持续扩容,反映投资者结构性偏好调整。
- A股仓位低点与资金流出有关,但新基金发起和港股配置扩大表现投资者主动寻找其他成长机会。
---
2. 重仓股配置特征(页1-2)
- 关键论点:
- 前100大重仓股权重从57.4%回落至52.2%,说明基金分散度有所提升,投资者减少对领先龙头公司的集中配置。
- 成长风格板块配置分化,创业板和科创板仓位均上升,主板仓位下降。
- 行业配置方面,通信行业加仓2.2个百分点领跑,金融板块银行和非银金融获加仓,国防军工、医药生物和农林牧渔也获增持。
- 食品饮料(尤其白酒)、汽车、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显著减仓。
- 专精特新主题仓位微升至6.2%,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主题仓位分别下降2.0和0.4个百分点。
- 重点赛道中,光伏风电、创新药和军工仓位小幅提升,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及半导体仓位下降。
- 推理与数据支撑:
- 具体基金仓位变化通过Wind数据及基金招募报告,对比上季度数据得出详实行业仓位变动。
- 价值分散度降低反映投资风险管理和风格变动。
- 行业追踪与主题资金流动态密切相关,反映市场对传统消费行业的谨慎与对成长及新兴行业的偏好。
---
3. 公募ETF基金表现(页1)
- 核心信息:
- 公募ETF资产规模从4.8万亿增至5.4万亿,股票资产占比虽小幅缩减至64.9%,但股票型ETF资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
- 宽基指数ETF资产稳步增长至2.2万亿,创新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主题指数ETF规模也继续提升。
- 结论:
- ETF仍是市场配置重要工具,机构和投资者偏好透明且低成本的被动投资。
- 主题ETF增长体现资金对细分赛道长期看涨的预期。
---
4. 下一阶段操作建议(页2)
- 主要观点:
- 市场资金面整体宽松,流动性充裕,带动优质成长行业资金面回暖。
- 未来重点关注具备高景气度产业趋势(如AI产业链、创新药、航空航天、有色金属)、市场活跃板块(券商、保险等多元金融)、低估值且具边际变化的反内卷板块(钢铁、水泥、光伏等)及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
- 结构性政策聚焦反内卷、地产等关键领域,带来市场新机会。
- 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外部资金关注人民币资产。
- 逻辑与假设:
- 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向和居民资产配置需求是资金供给的基础。
- 政策环境导向明确,对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增强板块活跃。
- 当前资金布局虽谨慎但呈现多头排列信号,推动资金持续流入。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3(页2)
- 展示公募基金行业仓位变动,重点加仓通信(+2.2%)、银行(+1.0%)、非银金融、小幅加仓国防军工等,减仓食品饮料(-2.3%)、汽车(-1.3%)及机械设备。
- 赛道持仓占比下降由44.1%回落至39.2%,其中酒类下跌2.7个百分点,新能车、消费电子及半导体也有所下降,光伏风电、创新药及军工小幅上涨。
- 反映基金经理调仓结构调整,聚焦低估值且潜力行业。
图表4-5(页4)
- 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仓位明显提升,达到历史高位28.1%,而A股仓位逐渐下降至70.6%。
- 图4 A股与港股仓位走势呈现“背离”趋势,市场资金配置地域结构正在调整。
- 图5 公募基金股票市值整体达到7.2万亿元,显示行业资金规模稳健。
图表6-8(页5-6)
- 图6 全部公募基金总资产中股票占比较低,约19.6%,债券与现金资产占比较高,反映风险偏好偏低。
- 图7 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约2.3万亿元,行业细分仍聚焦成长和金融板块。
- 图8 主动偏股型基金整体股票仓位为87.5%,保持高位,基金经理积极管理仓位。
图表9-10(页7)
- 展示偏股混合型及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历史演进,二季度维持高位,但整体呈现轻微仓位回落趋势。
- 反映配置策略趋于稳健,受市场调整影响基金开始适度节奏调整。
图表11-12(页8)
- 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额净申购呈现波动,近期波动幅度扩大,投资者活跃度提升。
-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从历史低位反弹至约14.6%,显示基金持股集中度逐渐增强。
图表13-18(页9-13)
- 基金重仓行业中电子(19.5%)、医药生物(11.7%)、电力设备(10.2%)为首位,食品饮料、汽车分列其后。
- 季度仓位变化凸显通信设备、化学制药、元件获加仓较多,白酒、乘用车、消费电子减仓突出。
- 剔除价格因素后调整趋势依然显著,持仓优化明显。
- 具体至细分行业,通信设备及化学制药位居加仓榜首,说明资金对该类赛道集中加注。
---
四、估值分析
报告并未专门提供拓展估值模型和目标价数据,主要侧重于资金结构、仓位及行业配置的动态跟踪与分析,估值判断更多依赖行业仓位变动和资金面趋势暗示。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未专门独立列示风险章节,但隐含风险包括:
- 市场风险: A股整体仓位偏低,资金流动结构易变,市场或遭遇流动性边际恶化压力。
- 行业风险: 对成长板块过度集中可能引发估值较大波动。
- 政策风险: 结构性改革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外部货币环境变动对人民币资产影响。
- 资金风格转换风险: 投资者从主动转向被动基金可能影响主动基金估值。
- 报告未具体展开风险缓解策略。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市场及资金面的分析较为乐观,强调资金面宽松和政策利好影响,但对投资者行为的多样性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关注不足。
- A股低仓位未深入探讨背后原因,可能涉及投资者信心不足及宏观经济的修复节奏风险。
- 成长及金融板块的加仓策略虽基于资金流和行业景气推断,但对估值合理性和市场波动容忍度考量较弱,存在局限。
- 港股配置提升虽然看似分散风险,但高波动性和科技板块调整压力可能影响回报。
- 报告依赖历史数据趋向和行业仓位变化,但缺少前瞻性情景分析模型和宏观政策变化的敏感性考量。
---
七、结论性综合
中金公司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回顾报告全面梳理了公募基金整体资产规模、股票及债券仓位、细分行业配置特征及新基金发行态势。核心发现包括:
- 公募基金资产总值继续扩容至36.7万亿元,权益资产虽绝对扩大但占比显著缩水到19.6%,显示整体市场风险偏好仍处较低水平。
- 主动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保持高位87.5%,但A股仓位跌至近10年低点70.6%,同时伴随港股配置不断攀升至28.1%,基金经理调整地域配置寻求成长机会。
- 重点加仓通信(+2.2%)、金融(银行+1.0% /非银+0.7%)、国防军工(+0.6%)等产业趋势向好板块,减仓传统消费领域(食品饮料-2.3%、汽车-1.3%)以及部分周期产业,凸显配置风格的成长+金融双轮驱动特征。
- 主题资本市场如创新药、人工智能、机器人类ETF资产规模继续增长,反映资金看好科技创新赛道。
- 资金面宽松及政策利好共同推动资金多头排列,资金持续流入,具有一定的正向循环动力。但报告也指出A股仓位低位及行业集中度回归分散,提醒关注市场波动风险。
- 图表综合揭示了公募基金配置的细节调整,行业仓位的季节性及趋势性变动,为理解机构资金策略及市场风格演变提供重要参考。
综合来看,报告通过详实数据和多维度指标分析了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的资金流态及仓位结构,描绘了一幅当前投资者偏好成长与金融双轮驱动,谨慎布局但资金面支持良好的市场配置图谱,为投资者及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中观投资逻辑参考。
---
以上分析结构严谨、详尽地解读了报告的每一重要论点、数据和图表,解释了公募基金的仓位动态及资金面配置的变迁,符合专业金融研究报告深度剖析要求。[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