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mpact on health system expenditure in Australia and OECD countries from accelerated NCD mortality decline through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strategi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Target 3.4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研究首次系统模拟了通过预防和治疗两种路径实现非传染性疾病(NCD)死亡率下降对澳大利亚及其他34个OECD国家未来医疗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4(到2030年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减少1/3)需大幅加快NCD发病率或死亡率的下降速度。预防策略因降低发病率而减少未来健康系统支出3.17%,而治疗策略因延长患者寿命短期增加支出,长期则小幅节约。不同路径对医疗开支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强调政府和决策者制定策略时需权衡经济与健康效益。[page::1][page::3][page::9][page::11][page::14]
速读内容
研究背景与目的 [page::0][page::1]
- 探讨通过加速预防或治疗路径实现NCD死亡率下降对未来医疗支出的影响。
- 重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4:到2030年减少非传染性疾病30-70岁死亡率33.3%。
数据与方法 [page::6][page::7]
- 利用1990-2021年全球疾患负担(GBD)数据,预测到2030年BAU趋势下的NCD死亡率和发病率。
- 构建多状态寿命表模型,分别模拟预防(发病率下降)和治疗(病死率及缓解率变化)两种路径的加速变化对健康系统支出的影响。
- 支出数据以澳大利亚为基础,结合新西兰分阶段支出数据,经OECD国家健康账户数据调整外推。
关键发现:达标需加速的年度变化幅度 [page::8][page::9]
- 澳大利亚女性需年发病率减少加速2.53个百分点,男性2.51个百分点;治疗路径年病死率及缓解率加速约1.4-1.56个百分点。
- 大多数OECD国家BAU难以达到目标,平均需发病率加速3.6-4个百分点,病死率及缓解率加速2.2个百分点。
- 仅瑞典、爱尔兰、韩国等少数国家BAU能实现目标。
医疗支出影响分析 [page::9][page::23]
- 2022-2030年,预防策略减少澳大利亚医疗支出0.72%,2031-2040年减少3.17%。
- 默认治疗路径短期增加0.16%支出,后期减少0.98%。
- 单独减少病死率初期增加支出0.3%,缓解率提升产生与预防相似的节省。
- OECD多国预防策略平均节省约0.8%至3.3%,治疗策略短期略增支出,长期略减支出。

分年龄人口调整后支出率分析 [page::10][page::23]
- 调整人口规模后,支出率下降更为明显,尤其工作年龄群(25-64岁及近似延长工作年龄)中节约效果明显。
- 预防策略在各年龄层均优于治疗。
研究启示与局限 [page::11][page::12]
- 预防路径潜在节省更大,但现实中快速降低NCD发病率政治、社会挑战极大。
- 治疗路径虽改善死亡率,可能导致患者群体扩大,短期增加支出。
- 疾病支出假设不变,未考虑未来成本变化、人口迁徙等。
- 结果强调需细致权衡不同健康策略对医疗财政的长远影响。
总结 [page::14]
- 预防和治疗路径对未来医疗支出影响差异显著,达成SDG3.4目标的经济效益取决于策略选择。
- 强调政策制定需兼顾降低疾病负担和医疗系统财政可持续性,推动更精细的经济-卫生评估。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报告元数据与概览
标题
The impact on health system expenditure in Australia and OECD countries from accelerated NCD mortality decline through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strategi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Target 3.4
作者及机构
Bibha Dhungel等,隶属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人口干预单元(Population Interventions Unit, Melbourne School of Population and Global Health)[page::0]
发布时间及字数
全文总计约3460字[page::0]。
报告主题
该报告聚焦于通过预防和治疗策略加快非传染性疾病(NCDs)——心血管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糖尿病四大类——的死亡率下降,从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3.4,分析其对澳大利亚及经合组织(OECD)国家未来医疗系统支出的影响。
核心论点及评级
报告提出,是否能够降低医疗系统支出,取决于减少NCD死亡率所采用的路径:预防措施(通过降低发病率)通常导致健康支出下降,而治疗措施(通过提升缓解率、降低病死率)可能在短期增加医疗支出,长远则带来一定节省。作者并未提供传统的证券评级或目标价,因研究性质为公共卫生经济模型分析。报告主旨:实现SDG 3.4的路径选择不仅影响健康,更影响医疗资源的经济负担,应以多元策略和现实可行性为导向制定卫生政策[page::1][page::2][page::3][page::4]。
逐节深度解读
摘要
- 关键观点:
本研究首次估计澳大利亚在实现SDG 3.4目标过程中,预防和治疗路径对未来卫生支出的不同影响,并将方法推广至其他34个OECD国家。
- 方法:
利用1990-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采用多状态比例生命表模型(PMSLT),基于疾病发生率、缓解率、病死率的历史趋势推断2030年“照旧”发展状况,并对不达标国家设置两种干预情境:
1. 预防:发病率加速下降;
2. 治疗:缓解率加速上升,病死率加速下降。
澳大利亚医疗开支数据与新西兰分期数据相结合,假设OECD各国疾病阶段支出模式相似,进行跨国支出预测。
- 主要结论:
2030年前按现有趋势,澳大利亚NCD死亡风险预计降低约25%,达不到33.3%的SDG目标。达标需每年发病率下降加快约2.53个百分点或病死率和缓解率加速1.56个百分点。
预防导致2030年医疗支出最多节省3.17%,而治疗方案则在2022-2030年可能导致0.16%的支出增长,2031-2040年开始节省0.98%。治疗仅降低病死率会造成前期支出增加,单纯提升缓解率则效果类似预防。OECD其他国家表现类似[page::1][page::2]。
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 研究回顾指出此前已有关于NCD死亡率下降的全球与区域性研究,但缺乏系统比较预防与治疗不同路径对医疗支出长期影响的模型。概括已有研究多数聚焦预防成本效益,少有对治疗路径及其支出动态的综合评估。
- 本研究突破点在于涵盖所有OECD国家,考虑竞争风险与长期多病共存情况,细致模拟两条主要路径对健康寿命和支出的复杂影响[page::3]。
研究意义与政策启示
- 实现SDG 3.4目标虽具有挑战性,但即使部分进展亦可带来显著的健康和经济效益。预防路径通常优于治疗路径,更能降低未来医疗支出。面对人口老龄化,需要综合考虑延长寿命与减少疾病负担及其经济效应的平衡与优化[page::4]。
研究方法
- 利用GBD数据(1990-2021年),估计各国NCD发病率、缓解率、病死率趋势。对澳大利亚和其他OECD国家分别模拟“照旧”与干预场景。
- 采用PMSLT模型,依据加速发病率下降(预防)或病死率下降与缓解率上升(治疗),预测2030年NCD死亡率以及随之影响的疾病患病率、寿命及医疗支出变化。
- 澳大利亚具体支出数据按疾病分期获得,假定类似模式适用其他OECD国家,通过OECD国家总卫生支出和GBD疾病负担估算其各阶段支出[page::6][page::7]。
结果详解
1)达标所需年增长率变动
- 澳大利亚现有趋势将使NCD死亡风险在2030年分别下降24-25%,未达33.3%目标。
- 预防路径需发病率下降年加速约2.5个百分点,治疗路径需病死率下降及缓解率上升年加速约1.4-1.6个百分点。
- 其他OECD国家,只有瑞典、爱尔兰、韩国(男女合计)当前趋势能够达标,平均需要更大的加速幅度(预防约3.6-4个百分点,治疗约2.2个百分点),墨西哥需要最大加速量(预防最高达16.8个百分点)[page::8][page::9]。
2)健康支出变化
- 澳大利亚2022-2030年基线卫生支出约1133亿美元,2031-2040年升至约1310亿美元。
- 预防路径对应分别节约0.72%和3.17%;治疗路径2022-2030年短期支出微增0.16%,2031-2040年转为节约0.98%。
- 仅降低病死率的治疗路径2022-2030年导致0.3%支出增加,缓解率提升路径节省效果类似预防,混合路径节省位于两者之间。
- 包括大多数OECD国家分析,预防路径普遍带来支出节省,治疗路径则在短期内通常会增加开支[page::9][page::10][page::22][page::23]。
3)以人年计的支出率变化
- 由于干预导致人口活得更长,简单总额支出不足以体现真实经济压力。采用分年龄段人年(25-64岁及按健康状态调整的工作年龄人年)校正后的支出率表明,预防路径节省效果更明显,治疗路径短期负担减轻,体现了人口结构变化下更合理的支出分摊[page::10][page::23][page::24]。
图表深度解读
图1:2030年30-70岁间NCD死亡风险(40q30)各国性别分布
- 条形图展示了38个OECD国家男女在2030年30至70岁之间NCD死亡风险的预期值(业务照旧),红线表示达到1/3下降目标的标杆。
- 仅少数国家(瑞典、爱尔兰、韩国等)达到或接近目标。澳大利亚处于中等水平,低于若干高死亡风险国家(如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而高于日本等国家。
- 该图直观反映出现行趋势难以满足SDG 3.4目标的现状及各国之间的差异[page::20]。
图2:2022-2040年OECD国家30岁以上人群卫生系统支出改变,预防与治疗路径
- 韩国、瑞典、爱尔兰因业务照旧即能达标,未建模干预场景。其他国家预防路径明显节省开支(2022-2030年均值约0.8%,2031-2040年增至3.3%),而治疗路径初期支出轻微增加,后期转为节省但幅度较小(<1%)。
- 美国等大国在预防路径下节省较显著(2022-2030年2.1%,2031-2040年6.8%)。
- 加速降低发病率与改善病死率与缓解率对长期节省具有关键作用,体现预防路径对减轻系统经济压力优势[page::21][page::22]。
图3:澳大利亚不同预防与治疗路径的多个支出表现维度
- a)总支出变化:预防路径实现较大节约,治疗路径短期增支,长远节约。
- b)全龄人年支出率调整:节省幅度较总额更明显,因人口延长寿命分摊成本。
- c)25-64岁工作年龄人年支出率:节省幅度居中。
- d)按成本等效于65岁上述较低疾病负担的工作年龄人年计算,节省进一步加强,显示病情改善对维持工作年龄阶段健康财务负担的积极影响。
- 五个对比场景(预防、治疗、治疗仅病死率、治疗仅缓解率、混合)细致展现了多维度经济效益差异[page::23][page::24]。
附表1:业务照旧参数数据来源
- 来源包括GBD数据库、澳大利亚卫生福祉研究院(AIHW)、新西兰相关数据及OECD国家卫生总支出公告,对各种疾病阶段的发病率、死亡率、缓解率、医疗支出进行详细统计,为模型输入提供基础[page::18]。
附表2:澳大利亚不同干预方案相较于BAU的健康支出变化(2022-2030及2031-2040)
- 明确量化了各路径不同时间段内的支出变化及节省率,验证了预防路径的成本节省最为显著,治疗路径短期存在支出增加风险。
- 混合方案介于预防、治疗之间,呈现折中效果[page::19]。
估值分析
本报告虽为公共卫生经济模型论文,不涉及传统金融资产估值,但其分析体系等同于一种基于“健康系统支出现金流预测”的估值,采用的核心技术为比例多状态生命表模型(PMSLT)。模型输入包括:未来发病率、缓解率和病死率的加速变化(预防和治疗路径各异),对应不同“现金流”(医疗支出)变化。PMSLT用于模拟人口疾病状态和生存时间,将支出按时间动态折算,但该研究未进行现实货币折现(不折现)。
主要假设包括:
- 疾病相关的单人支出在未来保持不变(但承认此假设存在不确定性,详见后文)[page::12]。
- OECD国家疾病支出相对模式与澳大利亚类似[page::7]。
- 干预引起的疾病率变化稳定实现,到2030后趋势恢复BAU[page::8]。
估值核心即比较不同路径下未来总支出及人均支出变化,反映其“经济价值”效应。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识别并讨论了以下主要风险与不确定性:
- 干预实现难度大:预防路径所需的发病率急速下降在现实中极难实现,受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制约,减缓烟草使用、不良饮食与缺乏体力活动等行为改变需要长期努力。
- 单人疾病成本假设:假设未来患病者支出不变,忽视技术进步或医疗资源价格变动可能显著影响未来支出结构。
- 模型方法局限:疾病共病情况下成本可能更复杂,模型虽调整共病但仍可能低估支出。
- 人口变动未纳入:未考虑出生率和移民对人口结构的长远影响[page::12][page::13]。
- 疾病分类不完全一致:疾病编码与SDG指标略有出入,部分罕见疾病可能未覆盖,但影响有限[page::13]。
报告强调上述风险可能使预测结果对决策支持时需审慎解读,建议未来研究完善参数估计和纳入更多动态因素。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观点审慎:报告明确指出预防路径虽然节省明显,但激进的发病率下降速度亟需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大力配合,否则难以实现,避免过度乐观期待[page::11][page::12]。
- 数据来源泛化问题:OECD国家的疾病支出数据均源于澳大利亚估计,无法体现各国复杂医疗体系和成本差异,可能影响某些国家结论的适用性[page::12]。
- 未纳入干预成本:报告未涉及具体策略实施成本,重点为长期支出趋势,实际成本效益分析需要后续结合策略费用数据。
- 人口预测限制:长期人口动态变化及其对卫生需求的影响未被建模,可能低估或高估未来支出。
- 模型不考虑未来医疗技术革命:技术进步可能大幅改变疾病管理成本。
结论性综合
本研究首次以生物统计及经济建模方式,系统评估了实现联合国SDG 3.4目标过程中,预防和治疗路径对澳大利亚及所有OECD国家未来医疗支出的截然不同影响。主要发现包括:
- 多数OECD国家业务照旧状态难以达标,急需更强政策干预。
- 预防路径(加速降低NCD发病率)对医疗系统具有更显著的长期经济节省效果,且推广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仍表现优越。
- 治疗路径虽然可提升生存质量,短期可能增加医疗系统支出,长期节省有限,治疗单一降低病死率甚至能导致支出增加。
- 预测表明实现目标的加速趋势需远高于过去趋势,这在政治和实践中面临显著障碍。
- 利用PMSLT模型分析支出总额和基于人年调整后的支出率,是理解人口老龄化、发病率变动、多病共存影响支出的重要工具。
- 未来卫生系统决策需综合考虑政策路径带来的存量和增量医疗支出变化,及其对财政可持续性和人口健康的平衡。
图表数据清晰展示:澳大利亚和其他OECD国家依托该模型得出,预防带来的节省具备一致优势,治疗路径效应复杂。人年调整完善分析视角,展示了人口结构对卫生经济负担的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报告为政策制定者、卫生经济学家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士提供了重要、实证的分析工具和视角,提示在推动NCD死亡率下降的同时,必须综合权衡路径选择对医疗支出的多维影响,切实推进既能延长生命又具经济可持续性的卫生策略。
---
参考文献与数据详列确保了研究方法的透明和可追溯性,为未来学术和政策研究提供基础[page::15-19]。
---
图片示意
以下两幅为图示示例,具体完整图表请参考页码链接。
- 图1: 2030年OECD各国30-70岁NCD死亡风险与SDG目标对比

- 图2: OECD国家2022-30和2031-40年健康支出相对BAU变化(预防与治疗路径)

---
以上为本报告的全面细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