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盘成长业绩占优,科技景气加速扩散——2025二季财报及中报分析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全A非金融两非板块业绩增速放缓,但中盘成长股表现突出,科技硬件受益海外AI资本开支及国产替代需求增长,制造业出海驱动产能扩张。顺周期结构分化明显,周期品供给偏紧且部分新消费行业增长亮眼,非银板块业绩向好。产能运行方面,新兴产业及新材料保持扩张,传统周期和装备制造产能出清加速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Q2整体业绩表现及结构分化 [page::0]
- 2025H1全A两非净利润累计同比上涨1.59%,营收累计同比增长0.66%,业绩修复放缓但韧性明显。
- 板块层面,主板、创业板与北证业绩增速放缓,科创板则实现较大回升。
- 风格分化明显,中盘成长股业绩增速最为突出,大盘表现稳健,小盘增速回落。
- 杜邦分析显示全A两非ROE边际回落,毛利率下降是主要原因,大盘ROE降幅较小受净利率改善支撑,小盘降幅更大。
科技成长与制造业景气线索 [page::0]
- 科技硬件领域(光学光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保持高景气,受海外AI投资与国产替代推动。
- 科技制造行业(航海、轨交、工程机械、电机、电池)增速领先,受出口抢单与国内设备更新投资驱动。
- TMT应用(影视、游戏、IT、软件)持续回暖,科技成长板块整体业绩向好。
顺周期与消费分化趋势 [page::0]
- 周期方面,上游承压但贵金属和小金属增长较快,中游钢铁建材借低基数和成本回落增长,中下游航空机场表现相对占优。
- 消费行业中必选消费承压,养殖、饲料、动保增长明显,可选消费汽车家电增速下滑,补贴效应减弱。
- 大金融领域证券业绩高增长,银行保持韧性,地产降幅收窄,地产服务贡献突出。
产能利用与扩张趋势分析 [page::0]
- 传统周期资源(化工、建筑、钢铁)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家电)产能出清明显,固定资产周转率下降,资本开支延续低位。
- 新兴科技硬件及部分消费行业产能利用率高且边际改善,资本开支意愿较强。
- 主要产能扩张行业集中在半导体、通信设备、航海、新消费(动保、化妆品)及部分周期材料(玻纤、非金属材料)。
风险提示与研究人员信息 [page::1]
- 历史数据对未来指引不确定,数据统计口径及测算存误差。
- 报告由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方奕、陶前陈及田开轩撰写,报告日期为2025年9月2日。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策略报告详尽分析
——中盘成长业绩占优,科技景气加速扩散——2025二季财报及中报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中盘成长业绩占优,科技景气加速扩散——2025二季财报及中报分析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
-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日,发布时间节点夜间21:57
- 主要撰写人:方奕(分析师)、陶前陈(研究助理)、田开轩(分析师)
- 分析主题:聚焦中国资本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的业绩修复情况,尤其对中盘成长股表现突出、科技板块动态、以及周期和消费行业分化等多维度深度解读
核心论点与目标信息
报告核心强调2025年二季度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全A两非)板块业绩增速修复有所减缓,但中盘成长股表现强劲,尤其体现在科技成长领域景气度加速扩散,受益于全球AI产业联动和制造业“出海”策略。报告还揭示顺周期行业呈现明显分化,供给偏紧的周期品及新消费板块依然保持较高增长动能。总体来看,行业结构性复苏特征明显,且新兴产业和科技行业成为拉动市场的主导力量[page::0]。
---
2. 报告主要章节深度解读
2.1 总体业绩与行业结构(导读与策略)
- 主要观点:
2025年第二季度虽然全A两非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59%,但增速较第一季度有所收窄,营收增速0.66%,显示总体业绩修复放缓。负面因素主要是营业成本上升导致毛利润增幅局限,从而限制了净利润增长潜力。
- 行业分化显著:
主板、创业板及北证的业绩增速均放缓,科创板则实现显著反弹。风格表现上,中盘成长股领跑,大盘股表现稳定,小盘股增速明显回落。成长板块中的金融行业增速有所改善,而周期性消费品则减缓,指出市场结构正在发生显著转变。
- 杜邦分析洞察:
报告利用杜邦分解解析ROE变化,指出25Q2(TTM)全A两非ROE下降主要因毛利率降低,应收账款周转放缓及存货周转改善减弱。成长风格中固定资产周转率持稳,反映相关板块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对利润驱动具支持作用。
- 逻辑依据和假设:
报告基于行业周期性因素、资本流动、海外AI投资增速和国产替代,得出当前结构性复苏但总量增速趋缓的结论。假设未来海外新兴市场拓展和资本市场改革将持续影响市场表现[page::0]。
2.2 细分行业景气分析
- 科技成长领域:
光学光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等核心科技硬件继续受惠海外AI投资带来的资本支出增长,以及国产替代需求强劲,保持高景气度。同时TMT(影视、游戏、IT、软件)领域持续复苏,全面推动科技板块业绩提升。
制造业子行业如航海、轨交、工程机械、电池等,表现出较强增长,受益于出口抢单和国内设备更新。
- 周期性行业:
总体上游周期板块承压,但贵金属及小金属维持较快增长,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海外降息预期及部分供给偏紧。中游板块钢铁、建材因原料成本回落和基数效应影响,保持稳健增长,化工中非金属材料表现亮眼,得益于高端应用需求。下游航空和机场板块相对优异。
- 消费板块:
必选消费行业整体承压,唯独养殖、饲料及动保板块增长明显,动力源自产能去化及宠物经济扩张。可选消费(汽车、家电、轻工等)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主要反映补贴政策效果边际减弱。
- 金融行业:
证券行业表现亮眼,受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带动,银行业务保持韧性,净息差相对稳定;房地产和地产服务降幅收窄,后者贡献集中[page::0]。
2.3 产能运行及资本开支趋势
- 产能周期特征:
传统周期资源及装备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明显,行业固定资产周转率边际下行,大部分行业资本开支仍处于低位,产能去化持续。新兴科技硬件及部分新消费行业产能利用率高且边际改善,资本开支意愿表现分化提升。
- 重点行业:
处于产能扩张阶段的行业集中分布在半导体、通信设备、航海、新消费(动保、化妆品)以及部分高端周期材料(如玻纤、非金属材料),显示新兴产业扩张趋势明显,传统周期性行业产能去库存压力较大[page::0]。
---
3. 图表深度解读
本稿中未提供具体数值图表,仅附一个二维码图片用于关注官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报告与研究内容。尽管如此,报告文本对数据本身的解读和细节阐述异常详尽,且多角度结构分析为理解提供了丰富的定量与定性基础。
- 二维码图片意义:该二维码为国泰海通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入口,方便读者获取更多对应研究报告全文及后续深度分析[page::1]。

---
4. 估值分析
报告文段未直接披露具体估值方法、估值倍数或目标价,主要聚焦行业业绩表现、结构性景气度变化及产能周期动态。因此,估值分析部分未被明确展开,推测作者更侧重于基本面结构复苏判断和周期性行业变化的分析视角。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后附简短风险提示:
- 历史数据对未来的指引不明确
- 数据统计口径存在潜在偏差
- 测算过程中有误差可能性
这表明作者对数据分析结果保留谨慎态度,强调投资决策应注意历史数据的局限性和研究中不可避免的统计误差,提示读者警惕因基础数据问题带来的推断风险[page::1]。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节洞察
- 数据依赖与假设限定:报告大量依赖当前二季度及上半年数据结合宏观产业环境推断中后续趋势,假设全球海外AI投入和国产替代将持续拉动相关行业发展,这些假设对未来市场变化极为关键,但可能因地缘政治变化、国际贸易风险或技术更新速度差异而面临调整风险。
- 周期行业分化风险:顺周期行业贡献分化明显,报告强调供给偏紧品种景气,但传统周期产能去化压力仍存,资本开支低位,若宏观环境发生剧烈波动,可能影响行业复苏信心。
- 成长股风格与市场情绪:中盘成长股表现突出,但小盘股增速回落明显,提示市场或存在资金结构调整和风险偏好变化,这种风格轮动具不确定性。
综合来看,报告基调积极偏中性,承认业绩修复放缓同时仍看好科技成长和新兴产业扩张,但缺乏具体估值支撑需要结合后续更完整财务模型和市场情绪判断。
---
7. 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全面梳理了2025年二季度及上半年中国资本市场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的业绩表现和结构性景气特征,明确指出:
- 业绩修复放缓:整体净利润、营收增速虽保持正增长,但较一季度增速减弱,成本压力提升影响盈利表现,反映经济环境调整阶段的不确定性。
- 中盘成长领跑:中盘成长股业绩增长显著优于大盘和小盘,科创板反弹突出,科技成长行业受益于全球AI投资扩张和国产替代需求,成为景气扩散的核心驱动力。
- 顺周期结构分化:周期上游承压但供给偏紧品种表现亮眼,中游及下游周期与消费领域呈现分化,消费板块整体承压但部分细分领域表现坚挺。
- 产能动态差异明显:传统周期行业产能去化继续,资本开支保持低迷,而新兴科技和部分消费细分产业保持高产能利用率及扩张态势。
该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细致的行业业绩结构解析和景气趋势判断,凸显以科技成长为核心的中盘成长板块的风格优势,指向未来科技及出口驱动的持续景气预期,风险提示谨慎对冲统计口径和测算误差带来的不确定性。整体观点科学严谨,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投资布局提供了有力参考依据[page::0] [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