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收】震荡偏强趋势下,继续选择高等级拉久期 信用债8月投资策略展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分析了2025年7月信用债市场情况,信用债发行利率整体下行,净融资额结构分化且二级市场成交规模增长。基于利率债走势及资金面环境,建议继续配置高等级品种并拉长久期以增厚收益,同时关注房地产及城投债风险和配置机会,强调顺应震荡行情的动态调整策略及关注政策和资金面的变化影响。[page::0][page::1]

速读内容


7月信用债市场整体表现及融资结构 [page::0]

  • 7月各期限发行指导利率大幅下行,幅度介于-20BP至-1BP。

- 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小幅下降,公司债、中期票据等品种发行减少,短融、企业债增加。
  • 信用债净融资额环比增加,中期票据净融资额减少,公司债、短融净融资额为正,企业债及定向工具净融资额为负。

- 7月信用债二级市场成交规模环比增长,企业债、定向工具成交减少,其他品种成交增加。
  • 收益率呈先下后上再下的波动态势,月度均值较6月整体下行,信用利差整体先收窄后走阔再收窄。

- AAA级信用利差处于相对较高的10%-14%分位区间,尚有压缩空间,尤其5年期品种。[page::0]

房地产债风险与配置策略 [page::1]

  • 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转型中,政策托举效果开始显现,销售回暖或提升地产债估值。

- 推荐关注业绩优异央企、国企及强担保优质民企债,拉长久期增厚收益。
  • 可适度参与超跌房地产企业债券的估值修复交易机会。

- 稳楼市及城市更新政策支撑房地产市场趋势向好。[page::1]

城投债策略及风险提示 [page::1]

  • 城投债信用风险较低,是信用债重要配置品种,短期内稳增长政策稳定信用。

- 关注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和转型过程可能带来的估值波动风险。
  • 政策推动力度不及预期及违约风险是主要潜在风险因素。

- 强调动态调整配置策略,顺应震荡行情开展交易。[page::1]

深度阅读

渤海证券信用债8月投资策略展望报告详尽分析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固收】震荡偏强趋势下,继续选择高等级拉久期 信用债8月投资策略展望》

-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 作者:固收团队(李济安、王哲语 证券分析师)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6日
  • 报告主题:围绕信用债市场的发行、交易、收益率、信用利差及配置策略,尤其针对2025年8月份信用债投资策略的展望与建议。


核心观点总结

7月份信用债整体发行指导利率下行,市场呈现震荡偏强的趋势。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小幅减少,但净融资额整体增加。二级市场成交活跃,信用债收益率呈现先下后上再下的波动走势,信用利差随收益率同向变动且多数品种处于历史低位。策略建议继续重点配置高等级品种以拉长久期增厚收益,同时关注利率债走向和个券票息价值。鉴于信用利差普遍处于历史低位,短期高等级品种仍具补涨空间,信用债ETF成分券估值波动也带来交易机会。需关注政策效果及资金面和供需格局变化对债市的影响,适时调整配置与交易策略。[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核心观点与市场概要


  • 发行指导利率走势:7月各期限发行指导利率均下行,幅度在-20bp至-1bp,说明官方引导融资成本整体下降,反映稳健宽松的政策环境。

- 发行规模及净融资分析:公司债、中期票据、定向工具发行资金减少,企业债和短融发行增加,表明市场资金配置偏好有所调整。信用债总体净融资额增加,但中期票据净融资减少,显示部分品种需求分化。
  • 二级市场表现:成交规模环比上涨,主流品种如企业债定向工具成交金额减少,其他品种增加。收益率波动体现行情较为震荡,但整体处于下行趋势,信用利差先收窄后走阔再收窄,表明风险偏好有所变化,投资者情绪整体向好。

- 信用利差分位数解读:各品种处于历史较低位,显示信用债风险溢价不高,市场整体情绪乐观;但AAA级别5年期品种利差分位较高(10%-14%),存在少量压缩空间,暗示高等级品种仍有投资价值。
  • 投资策略逻辑:供给不足与需求旺盛共振,使信用债收益保持稳定;资金面边际趋松有利于修复行情;建议逢调整增配高等级品种,关注利率债走势及个券票息优势。此外,信用利差压缩限制信用下沉效果,短期内高等级信用债更具补涨潜力,拉长久期成为增厚收益的手段。信用债ETF成分券的波动性也带来套利机会。


总体策略:顺应市场震荡偏强趋势,灵活运用配置与交易策略,关注政策效应及资金面变化的潜在影响。[page::0]

2. 房地产债券市场分析


  • 政策环境与市场走势: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变化下,中央及地方政府积极优化和加码托举政策,有助市场止跌回稳。尽管市场处于调整转型期,但稳楼市政策的显效推动行业整体复苏,未来“高质量城市更新”配套政策将是利好方向。

- 地产债投资建议:销售回暖是房地产债估值的关键变量,市场企稳预期提升风险偏好高的资金提前布局。投资重点推荐业绩优异、估值稳定的央企、国企和含强力担保的优质民企债券,凭借稳定现金流和保障增强久期收益;同时可以适度博弈超跌房企债券的估值修复交易机会。

3. 城投债市场策略


  • 市场态势与信用风险:在稳增长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政策背景下,城投债违约可能性较低,信用风险短期可控。城投债的发展趋势由化债和平台发展两方面力量主导,表现较为积极。

- 风险提示:需密切关注政治局“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政策执行,城投平台加快出清和转型可能导致估值波动,未来关注“实体类”融资平台改革与转型机会。

4. 风险提示


  • 可能存在政策推动力度不足

- 违约风险高于预期
  • 统计口径可能偏差

- 本报告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像1:报告封面及固收团队展示



该图主要为视觉引导和品牌宣传,内容显示“君临渤海 诚挚相伴”,表达渤海证券固收团队的专业与诚信,强调“独立诚信 细研深究”的研究理念。虽无实质数据,但体现研究团队对投资者的责任感与研究深度承诺。[page::0]

图像2:渤海证券研究标志及内容推介(第3页)



该图展示渤海证券研究所LOGO及宣传,体现渤海证券作为专业机构的品牌形象及研究能力,说明该策略报告属于较大规模、连续性的研究输出,与其它1402篇原创内容中之一,增加报告权威性与参考价值。[page::3]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并未详细展开信用债具体估值模型参数,但从核心观点中可推断估值逻辑:
  • 估值基础:信用债估值主要基于收益率曲线、信用利差及票息价值。报告强调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特别是某些AAA等级品种还有微弱压缩空间,说明利差压缩对估值起关键影响。

- 久期管理:拉长久期以锁定较高票息带来的收益,策略中提及“拉久期增厚收益”,暗示投资组合构建中,久期风险与收益平衡被重点考量。
  • 相对价值策略:建议优先配置高等级品种,避免信用下沉带来的边际收益降低;关注ETF成分券估值波动,体现一种基于市场波动交易的机会识别。

- 风险调整:报告注重风险与收益平衡,认为在政策效应和资金面轮动中,信用债仍有配置价值,但需灵活调整仓位和品种组合。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政策落地风险:如果稳增长和房地产稳市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债券市场风险偏好回落,信用债价格波动加大。

- 违约风险:信用债违约率若超出预期,尤其是地产债和中低评级城投债,可能引发价格调整和信用利差快速走阔,影响整体收益。
  • 统计口径误差:数据统计存在偏差可能影响市场判断,投资决策需警惕数据准确性的局限。

- 市场流动性风险:震荡行情中流动性波动可能加剧价格跌宕,交易策略需兼顾流动性风险。
  • 平台风险:“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加速,城投债部分主体风险提升,估值及交易面临不确定因素。


报告未对缓解策略进行详述,但通过强调高等级债及强担保债券优先配置,降低投资组合整体风险,间接形成风险缓释措施。[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较为乐观,以高等级信用债为核心配置,风险提示较为简洁,未深入讨论宏观经济突变(如突发政策逆转或金融风险爆发)对信用债市场的冲击。

- 对短端信用利差“逼仄”的描述,表明潜在的信用利差下行空间有限,但未对中长期信用利差变化给出较为细致的敏感性分析。
  • 报告强调“逢调整则增配”策略,适合震荡市场,但未详尽探讨若市场出现持续大幅波动时的应对方案。

- 在地产债配置建议上,虽然提及超跌房企债券的估值修复交易机会,但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筛选标准未明确,存在不确定性。
  • 对城投债的“短期信用风险无虞”判断较为乐观,预期平台出清过程中的估值波动风险可能有所低估。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从发行利率、融资规模、市场成交、收益率及信用利差等多维度剖析中国信用债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整体判断信用债市场处于震荡偏强的运行阶段。7月份发行指导利率下行和信用利差的波动趋势显示政策与资金面的宽松支持,同时供需结构及风险偏好影响信用债表现。

房地产业政策的积极优化正在推动地产债止跌回稳,推荐配置央企、国企及优质民企债券,适度关注估值修复机会。城投债方面,短期内信用风险低,但平台出清加速带来的估值波动不容忽视。

报告图表主要以封面、品牌LOGO等方式呈现,体现研究机构专业性,但缺乏具体数值型图表,可见文章分析更偏重于宏观策略和定性研究。

估值方面,投资建议强调信用利差低位风险和拉长久期以锁定收益,同时主张高等级品种优先配置,信用债ETF波动带来短期交易机会。风险提示简明但覆盖了关键影响因素,整体策略稳健,强调顺应趋势,动态调整配置和交易节奏。

综上,报告在充分利用市场数据和政策信息基础上,提出合理且细致的信用债投资逻辑,符合当前信用债市场震荡偏强格局。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高等级债券的信用利差压缩空间与久期配置,通过灵活交易与配置应对震荡行情,警惕政策执行和城投平台出清带来的潜在风险。[page::0,1,3]

---

重要图片展示



封面图片

渤海证券研究所标志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