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银河ESG】“十四五”期间的绿色政策变迁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系统回顾了我国自“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间绿色政策的演进与深化,强调“十四五”期间绿色转型的全面推进与碳市场体系逐步完善,ESG信息披露体系快速体系化,推动ESG主题产品快速爆发,披露率和存续规模显著增长,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绿色政策持续深化和细化 [page::0]

  • “十二五”规划构建绿色发展基础框架,涵盖气候变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 “十三五”规划提出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化制度保障。
  • “十四五”规划注重绿色全面转型,以绿色生态约束性指标替代资源环境,强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十五五”关键攻坚期及国际合作展望 [page::0]

  • 预计“十五五”优化顶层设计,细化目标与路径,强化协同推进“双碳”政策落地。

- 深入履行《巴黎协定》,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开发。

碳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与绿色金融融合 [page::0]


  • 2020年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搭建基础框架。

- 绿色金融工具创新及多部门协同推动碳市场与气候金融深度融合。
  • 2024年出台美丽中国建设意见,明确三阶段目标,指引绿色低碳发展方向。


ESG信息披露标准快速体系化,披露率提升显著 [page::0][page::1]

  • ESG信息披露趋向强制化、体系化,上交所、深交所等推动信息全流程披露制度建设。

- 截至2025年8月,银行、非银金融、钢铁板块ESG报告披露率超过80%。
  • A股温室气体排放披露率约30.19%,主要集中于中证1000和深证A股板块,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分化。


ESG主题产品持续快速发展 [page::1]


  • ESG策略基金存续规模达5000亿,环保与社会责任主题基金规模超2000亿。

- 纯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超过500只,自2024年美丽中国政策发布后产品规模和数量显著增长。

深度阅读

【中国银河ESG】“十四五”期间的绿色政策变迁——详尽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中国银河ESG】“十四五”期间的绿色政策变迁》

- 作者团队:马宗明、王新月(中国银河证券研究),研究助理方嘉成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0日 08:06,北京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主题:解析中国“十二五”至“十四五”绿色发展政策的变迁,重点关注碳市场体系完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标准发展及ESG主题投资产品规模扩张

- 核心信息:报告旨在展示中国绿色政策在三个五年规划中的阶段性演进,强调“十四五”期间绿色转型的全面推进及碳市场和ESG投资体系的快速发展,进一步驱动绿色经济布局,为投资者提供对绿色金融与ESG机会的深度洞察。

报告没有直接给出具体投资评级或目标价,但通过细致分析政策背景、市场动态与产品规模,传达了绿色转型和ESG投资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隐含看好中国绿色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page::0,1]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



关键论点:


  • 绿色政策由“十二五”至“十四五”呈现出逐步完善、深化、细化的发展态势,体现出从基础框架搭建到绿色发展全面转型的质的飞跃。

- “十四五”聚焦绿色转型的全面性、协同性,强化绿色生态指标的约束性,对减污降碳协同提出更高要求。
  • 预计“十五五”将成为绿色发展关键攻坚期,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双碳”战略落地,深化国际绿色合作。

- 碳市场逐步完善,形成多部门协同配合下的碳金融体系,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提供制度支撑。
  • ESG信息披露标准体系化、强制化推进,推动上市公司和投资产品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 ESG主题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爆发式增长,反映资本市场对绿色投资的认可。

推理依据:


  • 三个五年规划的政策文件环环相扣,从“十二五”奠基绿色发展体系,到“十三五”加码制度保障,再到“十四五”强化绿色约束指标。

- 政策层面“三阶段任务”明确分解,旨在保证绿色经济低碳步伐持续推进。
  • 碳市场试点和管理办法为市场机制构建基础,绿色金融工具被逐步创新并融入国家战略。

- ESG信息披露报告强制化通过监管平台逐步落地,银行、非银及钢铁等板块高披露率体现行业响应度。
  • 资本市场数据明确展示ESG投资产品规模大幅增长,资金向绿色主题灌注。


关键数据点: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银行、非银金融、钢铁板块ESG报告披露率均超过80%。

- A股1625家上市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披露率达30.19%。
  • ESG策略基金存续规模达5000亿,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主题基金规模均达2000亿。

- 纯ESG主题银行理财存续产品超过500只。

这些数据体现中国资本市场绿色信息披露的重要进展及资金对ESG领域的热情投入。[page::0,1]

---

2. 2010-2025年三个五年规划绿色政策变迁(未完整展开,但在目录可见)


  • 通过目录可见内容涵盖:绿色转型深化过程、“双碳”政策落实、碳市场与ESG披露体系建设

- 预期报告后续章节应对各五年计划阶段内绿色政策的具体措施、成效及挑战做细致梳理

---

3. 研究团队介绍与评级体系说明


  • 研究团队由经济学及金融分析背景强、具有丰富ESG及产业链研究经验的分析师组成,保证报告的专业性与深度。

- 评级体系采用沪深300、三板成指、北交所50、恒生指数等为基准,设定行业及公司不同细分推荐评级,侧重6-12个月相对表现评估。
  • 报告主题主要为政策与市场趋势研究,未直接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评级,但提供政策环境基础数据支撑投资决策。


---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封面图片(页0)


  • 设计简洁,表现科技感和未来感,隐喻中国在“十四五”绿色转型与ESG发展中的高科技驱动和战略前瞻。


2.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页面的相关图标与数据排版(页0)


  • 多幅图标辅助展示报告的主要亮点,如政策递进、碳市场、ESG披露、产品爆发,配合简洁数字突显政策实施和市场响应程度。

- 图示逻辑清晰,支持文字说明的政策演进及资本市场数据,有助于快速理解绿色政策与经济之间的动态关联。

3. 目录画像及团队照片(页1-2)


  • 视觉元素增强报告权威感,图示分析师的专业背景,促进报告的可信度,反映银河证券在ESG领域的持续投入。


---

四、估值分析


  • 本报告并无涉及具体估值模型、方法论或目标价,主要关注政策环境、行业动态和市场规模的定性与定量描述。

- 通过披露率和产品规模的动态,间接映射出绿色经济和ESG投资的潜在价值增长机遇。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提及的风险:


  • 政策理解不到位风险:市场参与者、企业或投资者可能对绿色政策的内涵和具体实施细节理解不准确,导致策略失误。

- 政策落实不及预期风险:即使政策制定明确,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行政效率低下、地方执行力度不够或经济波动影响,影响政策效果。

影响评估:


  • 这两类风险都可能减缓绿色政策带来的市场转型速度,影响企业合规成本和投资回报周期。

- 政策落地的充足性直接决定碳市场和ESG信息披露的实际效果,是绿色金融体系健全的关键。

缓解策略:


  • 报告无明确提出具体缓解措施,但通过强调政策细化和多部门协同,体现出政策体系持续完善的趋势,具备一定的制度保障。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逻辑严密,数据详实,但主要基于政策文件和市场数据,存在一定的政策导向色彩。

- 对于政策执行的挑战仅作简要提示,未深入探讨地方差异、监管挑战和市场非理性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ESG信息披露率与产品规模快速增长,与实际绿色转型的质量和深度可能存在滞后,报告未深入剖析披露数据的质量问题。

- 缺乏对国际绿色竞争态势及潜在贸易壁垒的详细分析,略显局限于国内政策视角。
  • 尽管披露了披露率数据,但具体行业间、企业间差异及原因分析尚显不足。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深刻揭示了中国绿色发展政策自“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间的显著演进,体现为由政策构架的搭建、理念的深化,到绿色生态指标的严格约束与全面转型的过程,表明国家高度重视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报告多次强调“十四五”期间绿色转型的协同性与系统性提升,以及即将到来的“十五五”关键攻坚期,为未来绿色经济发展描绘了清晰愿景。

在碳市场方面,报告展现了从2020年起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制度构建,促进碳交易市场与气候金融紧密结合,支持国家碳减排战略的落地。环保政策的顶层设计《美丽中国》相关意见明确了不同阶段目标,强化绿色生态指标的约束力和指标体系的导向性。

ESG方面,报告重点指出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制化和体系化趋势,包括上交所、深交所等多主体监管举措推动上市公司尤其是银行、非银金融和钢铁行业的披露率超过80%。A股上市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披露率达到30.19%,碳排放量和强度在深证A股和中证1000板块显著高企。资本市场中,ESG策略基金以及纯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急剧扩展,彰显ESG投资主题下的巨大资金涌入与市场活跃度。

风险方面,报告提示政策认知与落地的不确定风险,但整体维持政策连续性与执行力度预期。综合全文,中国银河证券团队利用扎实的数据与政策解读,呈现了中国绿色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和资本市场绿色转型的快速适应,两者共同驱动“十四五”期间绿色经济的跃进。

---

主要表格与图表说明



报告主体页面中图表多为主题性数据展示与政策节点图示:
  • 政策演进时间线与绿色指标体系变化图:清晰展示“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间绿色发展重点从环境保护扩大至减污降碳的综合指标体系变迁。

- ESG信息披露覆盖率统计图:反映不同行业ESG报告披露率的递增趋势,突出金融与重工业披露率领先的现状。
  • ESG基金及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曲线:图示2024年后ESG主题产品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印证政策引导效果和市场热情。

- 碳排放数据披露行业分布图:深证A股与中证1000板块居高不下的排放强度与总量,提示政策针对重点排放行业定向发力的必要性。

这些图表不仅支撑了文本论点,还直观呈现了绿色政策与市场响应的互动,为政策评估和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数据依据。[page::0,1]

---

总结



中国银河证券《“十四五”期间的绿色政策变迁》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近年来绿色政策的迭代演进,解析了碳市场与ESG信息披露的快速发展动态,充分揭示绿色经济从政策驱动到市场响应的内在逻辑及外在表现。报告的数据详实、逻辑清晰、分析深刻,为研究者及投资者理解中国绿色政策环境及其资本市场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印证“十四五”绿色转型的战略高度和“十五五”绿色发展的关键节点定位。尽管报告对政策落实风险有所提示,但整体持积极预期,强调绿色金融工具和ESG投资产品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愿景。[page::0,1,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