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主题指数量化配置价值分析 - 2023 年中期量化策略报告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中证国新央企综合指数,深入分析央国企主题的市场定价逻辑,结合15个行业权重股的估值与业绩动态,揭示指数整体配置价值。报告指出,除建筑、通信和地产板块权重股估值接近2025年基本面价值外,其余行业仍具显著配置空间,且龙头股组合能够很好地跟踪该指数,显示中长期配置价值突出,指数当前价格透支2024年基本面,存在较好的中期投资机会[page::0][page::3][page::6][page::26]。
速读内容
央企主题指数结构及行业覆盖充分 [page::3][page::4][page::5]

- 中证国新央企综合指数包含365只沪深市场央企国资控制上市公司,覆盖28个一级行业。
- 公用事业、国防军工和建筑材料为前三大权重行业,总行业权重占比达近34%。
国新央企综指行业权重股定价分析 [page::6][page::7][page::8][page::10][page::12][page::14][page::16][page::17][page::18][page::20][page::21][page::22][page::23]
- 公用事业龙头长江电力在4.6bp每日稳健涨幅区间波动,接近波动下沿,体现类固收属性,显著配置价值。
- 航发动力作为军工龙头,自2021年以来股价波动稳定于70倍PE下的基本面区间,定价合理。
- 建筑装饰龙头中国建筑经历PE估值阶梯式调整,目前估值企稳于3.55倍PE,股价接近2025年基本面价值,定价不便宜。
- 计算机行业权重股海康威视业绩透支今明两年基本面,估值合理。
- 通信板块中国联通因“ChatGPT”概念上涨已透支至2025年基本面,估值处于高位;中国移动估值显著提升至15倍PE。
- 交通运输股中远海控受运价指数CCFI影响,当前处于低分位,股价企稳。
- 电力设备龙头国电南瑞估值调整完成,当前估值21倍PE,股价位于2023、2024年基本面间,未来具备配置价值。
- 机械设备龙头中国中车2022年前三季度负增长后业绩超预期,估值为15倍PE,股价接近2024年基本面。
- 地产、商贸零售等行业估值透支较多,需关注业绩波动风险。
- 其他行业如医药、生物、非银金融、电子、汽车与建材等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配置价值。
15个行业权重股整体表现与配置价值 [page::25]


- 15只行业权重股构建的组合表现优异,能高度跟踪国新央企综指。
- 基本面价值预测显示指数2022-2025年对应点位为1223、1565、1848和2182点,2023年4月14日市值1774.51点,价格已透支2024年基本面,显示指数具较强中长期配置性价比。
结论与风险提示 [page::26]
- 报告确认央国企主题长期投资价值,当前阶段部分行业透支业绩带来配置机会。
- 风险主要来自行业基本面不确定性及宏观政策和流动性波动。[page::26]
深度阅读
央企主题指数量化配置价值分析报告深度解析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央企主题指数量化配置价值分析——2023年中期量化策略报告》
- 作者与机构:分析师王红兵,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 发布日期:2023年4月,报告主要数据截止2023年4月14日
- 研究主题:基于中证国新央企综合指数,深入解析央企和国企主题指数的市场定价逻辑,评估其当前及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核心论点总结:
- 央企主题指数(如中证国新央企综合指数)因“中特估”政策首次提出,获得了市场认同。
- 该指数涵盖了沪深市场主要国资央企的365只上市公司,且行业覆盖较广。
- 本报告聚焦15个权重行业的龙头股,对其定价逻辑进行深度研究,揭示其估值与业绩的匹配状态。
- 通过估值-业绩框架进行预期收益率分析,整体国新央企综指当前价格已透支至2024年基本面价值,但鉴于未来3年多行业基本面向好,中长期配置价值依然显著。
- 报告对不同细分行业和权重股的估值水平和业绩透支状况进行了详细剖析。
- 风险提示主要涉及行业基本面不确定性及宏观政策和流动性的影响。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国新央企综指行业覆盖充分([page::3][page::4])
- 指数代码为932004.CSI,样本为国务院国资委及其下属中央企业控制的沪深上市公司,共365只成份股。
- 涉及28个一级行业,行业分布较为分散,权重最高为公用事业(12.25%),其次为国防军工(11.23%)、建筑装饰(9.87%)等。
- 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14日期间,国新央企综指涨幅16.43%,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的7.55%涨幅,表现优异。
- 其他相关央企主题指数及基金产品丰富,表现出这一领域的市场活跃度和机构关注度。(详见表2)[page::3][page::4][page::5]
2.2 国新央企综指子行业权重股定价分析([page::6]-[page::24])
本节为报告主干,详细逐行业、逐权重股分析其估值和基本面匹配度,核心框架是“估值-业绩”模型,强调估值锚定和业绩透支:
- 预期收益率分析依据:估值多以PE及部分PB为核心,底部估值参考历史市场底部或景气起点,股价短期波动多因业绩预期调整和流动性条件变化。
各行业龙头股定价与业绩透支亮点
- 公用事业(长江电力):
- 权重最大(4.35%),整体行业占12.25%。
- ROE稳定(多年维持16%左右),分红率高(平均70%左右),体现类固收资产特征。
- 股价以日均4.6bp的稳健上涨波动,股价位于历史波动区间下沿附近,配置价值突出。
- 图4-8直观展示了长江电力ROE稳定及其股价波动下沿的推演,辅助支持“类固收”股价波动模型。([page::6][page::7])
- 国防军工(航发动力):
- 权重1.04%,行业权重11.23%。
- 业务自2020年Q3开始明显改善,估值切换至70倍PE水平。
- 股价自2021年起在70倍PE下的T-1至T+2年业绩区间波动。2022年因基本面不及预期,股价经历调整,当前接近经过下调盈利预测的2023年基本面价值。
- 图9-12展示主营增速变化、PE估值下限,以及基本面和股价的互动验证定价合理。([page::8][page::9])
- 建筑装饰(中国建筑):
- 权重2.46%,行业9.87%。
- 与基建投资增速高度相关,2018年后基建投资增速快速下滑导致业绩增速下台阶,估值从2016年约6倍PE逐步降至3.55倍PE。
- 2021年下半年稳增长政策开启后,估值企稳,2023年股价接近2025年基本面价值,定价不再便宜。
- 图13-17清楚描绘了基建投资与行业指数走势的联动,及中国建筑估值逐步下调的PE轨迹。([page::10][page::11])
- 计算机(海康威视):
- 权重3.79%,行业8.42%。
- 历史底部估值约20倍PE,2022年底估值依然保持此水平。
- 4月14日股价已稍微超过2024年基本面价值,体现业绩透支合理但不便宜趋势。
- 图18-19展示股价与2022-2024年基本面价值的匹配关系。([page::12])
- 通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
- 权重约8.14%(联通2%,移动未知合计约6%以上)。
- 中国联通因“ChatGPT”概念推动,近期股价已透支至2025年基本面。估值基于16.3倍PE。
- 中国移动2022底部估值为10倍PE,进入2023年估值已大幅提升至15倍PE。
- 图20-22揭示两者估值动态及股价波动趋势与基本面的对应关系。([page::13][page::14])
- 交通运输(中远海控):
- 权重1.28%,行业5.51%。
- 股价与交通部发布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高度同步。
- 2023年4月14日,CCFI达历史较低分位值,指数恢复企稳,表明板块底部或已形成。
- 图23-25展示CCFI与股价的相关走势及分位统计。([page::14][page::15])
- 电力设备(国电南瑞):
- 权重1.62%,行业4.58%。
- 盈利预测平稳,估值由2021年初乐观的26倍PE回调至适用21倍PE,股价处于2023-2024年基本面价值中枢,配置价值良好。
- 图26-27直观呈现估值波动及股价匹配情况。([page::16])
- 机械设备(中国中车):
- 权重1.5%,行业4.19%。
- 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负增长,年报业绩超预期推动股价反弹。
- 底部估值15倍PE,目前股价接近2024年基本面价值,未来成长为预期方向。
- 图28-29详细描绘净利润增速及股价与估值匹配情况。([page::17])
- 房地产(保利发展):
- 权重1.95%,行业3.57%。
- 估值维持7倍PE,2022年净利润大幅下滑,股价高点难突破当时的未来2年基本面。
- 近期股价高于2024年基本面但低于2025年基本面,定价偏高,业绩趋势负面。
- 图30-32展示净利润增速、估值调整及股价对应关系。([page::18])
- 商贸零售(中国中免):
- 权重3.08%,行业3.32%。
- 长期估值稳定于30倍PE,业绩大幅波动但估值未发生显著调整,股价接近2023年基本面价值,配置合理。
- 图33说明估值与股价稳定性。([page::19])
- 其他行业(医药生物、非银金融、电子、汽车、建筑材料):
- 重点关注东阿阿胶、招商证券、华润微、长安汽车、北新建材。
- 东阿阿胶2022年基本面高增长,市场估值26倍PE,高估值透支至2025年基本面。
- 招商证券PB估值约1.08倍,股价与2023年基本面匹配。
- 华润微估值23倍PE,股价在业绩区间波动,接近2024年基本面价值。
- 长安汽车2022年业绩高增长,估值从2021年23倍PE降至2023年13倍PE,股价贴近2023年基本面。
- 北新建材估值10.5倍PE,2022年基本面负增长,现股价接近2024年基本面预期。(图34-41)
- 总结:权重股组合在4月14日的市场价格已部分透支部分行业2025年基本面,除建筑、通信和地产外,其他行业仍具较高预期收益率。(表3详细数据)[page::19]-[page::24]
2.3 国新央企综指整体配置价值([page::25])
- 基于15只行业权重股构建组合,整个组合表现与国新央企综指高度一致,说明权重股是指数表现的主要驱动力。
- 通过组合基本面价值加权,计算得出2022-2025年对应指数点位分别为1223、1565、1848、2182点。
- 4月14日指数收盘1774.51点,明显高于2023年和2024年的基本面价值,体现了市场短期对未来业绩的透支,但中长期配置价值依然显著。
- 图42-43展示了权重股组合与指数走势的高一致性及各年基本面价值点位比较分析。[page::25]
---
3. 图表深度解读
在报告中,图表作为视觉支撑工具,清晰展现了各个行业及权重股的估值与基本面动态关系:
- 图1-2:展示国新央企综指较沪深300优异表现及行业权重分布,直观体现行业覆盖的广度及集中度。
- 图3-8:长江电力稳定ROE及高分红的类固收特征,及其股价波动通道和关键价格水平,突出其价格行为与业绩的稳定契合。
- 图9-12:航发动力主营增速跃升及PE估值底部界定,说明军工领域的高估值逻辑及业绩波动对股价的直接反应。
- 图13-17:建筑装饰行业与基建投资同步,关键公司中国建筑估值的逐步调整过程及其与基本面的匹配,展示周期性行业的特性。
- 图18-22:海康威视及通信行业股价与未来业绩价值的平衡共振,分析数字化领域的估值弹性。
- 图23-25:中远海控股价与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同步变化,结合宏观物流周期识别板块底部。
- 图26-29:国电南瑞及中国中车的估值波动,体现传统制造业核心资产的业绩周期及估值调整。
- 图30-32:房地产估值的下滑与基本面走势解读,揭示地产行业面临的持续压制。
- 图33-43:涉及商贸零售、医药、非银、电子、汽车和建筑材料等多个行业核心权重股,从业绩增长、估值支撑及股价表现角度全面评估定价合理性和配置潜力。
所有图表均有标明数据来源(Wind,西部证券研发中心),数据严谨,视觉清晰,逻辑紧凑,极大增强报告结论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
4. 估值分析
报告核心估值方法体现在:
- 估值-业绩框架:以历史市场底部估值水平作为“锚定估值”,结合不同年份预期业绩,计算基本面价值。
- PE估值法:为主流估值参照,多数央企权重股基于行业特性选取20倍/15倍/10倍或更低PE,部分行业(如非银用PB)亦采用市净率。
- 估值区间:通过对标历史重大市场节点(2016熔断底、2018贸易摩擦底、2022年疫情底等)确定估值低位。估值调整体现了经济周期及行业景气度影响。
- 盈余透支:市场价格部分时间内会透支未来1-3年业绩,股价波动亦受到流动性、政策及市场情绪影响。
- 组合估值加权:通过按行业及公司权重加权,推算国新央企综指整体发挥的基本面价值点位。
报告未直接采用传统DCF模型,而是结合市场估值数据与业绩预期,体现基于市场实际表现的量化估值分析思路。
---
5. 风险因素评估([page::0][page::26])
报告识别的主要风险包括:
- 行业基本面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变化可能影响权重股业绩表现,进而导致估值调整。
2. 政策和流动性变化:资金面宽松或紧缩、货币政策风向、监管政策调整均会对央企估值和股价造成波动。
- 风险提示部分虽列出关键风险,但未详述风险缓释策略及量化风险概率,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决策。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立足于已公布数据及政策环境,注重历史估值与业绩对应,体现较强的客观性。
- 对于部分行业如房地产、通信和建筑装饰,存在明显的业绩透支和估值压力,报告给予提示但整体态度偏向长期看好,或反映研究机构对央企改革和政策支持的积极预期。
- 部分估值倍数(如军工70倍PE)较高,依赖于较强的成长预期和政策支持,存在一定乐观风险。
- 中国联通因“ChatGPT”概念导致价格快速透支至2025年业绩,短期或存在回调风险。
- 报告中行业划分和行业权重清晰,权重股选择符合理想配置标准,但未涉及非权重股潜在机会,或行业内部的分化风险。
- 整体逻辑严谨,图表数据支撑充分,但对宏观层面重大黑天鹅风险无过多展开讨论。
- 报告强调中长期配置价值,短期面临的市场波动和外部冲击风险需投资者特别关注。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深入聚焦中国央企主题量化配置价值,基于中证国新央企综合指数及其核心15个行业权重龙头股的估值与业绩预期进行系统解析,得出如下关键结论:
- 央企主题指数具备显著的市场表现优势,2020年至今累计收益大幅优于沪深300,显示央企改革及国家战略加持下的稳健成长特征。
- 多行业权重股分化明显:
- 公用事业类固收属性显著,股价处于波动下沿,配置价值优异。
- 国防军工虽估值较高,但符合业绩预期调整,合理可高配。
- 建筑材料、通信与房地产业绩透支明显,估值较高或贴近未来业绩边际,存在配置风险。
- 计算机、交通运输、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商贸零售等行业仍有较大合理预期空间。
- 权重股组合有效追踪指数走势,带来良好的配置潜力。
- 目前指数价格透支至2024年基本面价值,然而中长期来看,结合宏观政策和行业基本面,多行业仍存在业绩向好驱动,投资价值突出。
图表详实地展示了各个权重股的ROE、分红、估值倍数及股价波动区间,为投资者提供了量化与视觉双重依据,辅助理解央企主题指数长期稳健的配置价值。
---
综上所述,本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份基于广泛行业覆盖、精细估值框架和丰富数据支持的央企主题指数配置指南,明确指出了配置的长期价值和短期风险,适合关注中国国资改革及战略主题的中长期投资者参考与决策依据。[page::0][page::1][page::3]-[page::26]
---
附录及联系方式
- 报告由西部证券专业团队完成,分析师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格。
- 报告含免责声明和评级说明,投资者需自觉结合个人情况审慎投资。
- 联系邮箱与电话公开,便于进一步沟通与服务。[page::0][page::27]
---
总体评价
该报告结构严密,视角专业,数据详实,对央企主题指数的投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结合多行业权重股的深度量化估值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基础和投资参考。其核心创新在于通过量化方法精确描绘行业及重点公司的预期收益与价格透支,紧扣国家政策动态与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
如需针对具体内容做进一步纵深解析,欢迎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