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回撤 FOF 投资策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提出了一种以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为基础的低回撤FOF投资策略,通过最大回撤控制方法动态调节两类基金的权重,实现最大回撤控制在2%以内。研究发现货币基金业绩持续性较强,债券基金需基于利率和信用环境判断选择合适期限和评级基金。回撤控制方法回测显示有效降低最大回撤并平滑组合业绩,策略在2010年至2017年期间实现累计39.25%的收益,最大回撤控制在2%,年化收益率4.41% [page::2][page::4][page::6][page::8][page::9]。

速读内容


采用货币和债券基金构建低风险投资组合 [page::0][page::2]

  • 各选取10只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采用等权配置,债券基金同等权配置。

- 货币市场基金业绩持续性强,使用过去6个月收益率排名选择优质货币基金。
  • 债券基金选择基于重仓债券的平均评级和剩余期限,考虑利率走势及信用风险判断调整配置。


债券基金配置及推荐基金一览 [page::4][page::5][page::6]


| 基金代码 | 名称 | 重仓债券平均评级 | 平均剩余期限(年) | 今年以来收益率(%) | 基金规模(亿) |
|------------|-----------------|-----------------|-----------------|-----------------|--------------|
| 002969.OF | 易方达丰和 | 2.87 | 1.03 | 6.10 | 35.99 |
| 003155.OF | 中加丰尚纯债 | 3.00 | 3.13 | 3.33 | 34.51 |
| 110017.OF | 易方达增强回报A | 2.82 | 1.71 | 2.89 | 42.90 |
| 003445.OF | 中加丰享纯债 | 3.00 | 1.51 | 2.86 | 61.08 |
| ... | ... | ... | ... | ... | ... |
  • 推荐债券基金普遍评级较高,期限倾向于中短期,适应当前利率稳中上行的趋势。


最大回撤控制方法及回测效果 [page::6][page::7][page::8]

  • 目标最大回撤设置为2%,每日计算当前最大回撤,运用公式动态计算仓位比例。

- 回测显示该方法有效将最大回撤控制在设定目标范围内,降低波动性,提升组合稳定性。



策略业绩表现统计 [page::8][page::9]


| 指标 | 纯债券组合 | 本策略组合 |
|---------------|------------|------------|
| 总收益率 | 53.06% | 39.25% |
| 最大回撤 | -13.69% | -2.00% |
| 年化收益率 | 5.70% | 4.41% |
| 年化波动率 | 5.73% | 1.58% |
| 最高净值 | 1.587 | 1.393 |
| 最低净值 | 0.981 | 0.998 |
  • 本策略显著降低最大回撤和波动率,尽管年化收益稍低,但整体更稳健。


当前投资组合权重分布 [page::9]

  • 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分别权重集中,单只基金权重多在2%-7.9%区间。

- 组合调仓周期为半年,债券头寸按日调整保持动态风险控制。

风险提示 [page::10]

  • 本策略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规律,可能无法准确预测市场未来表现,投资者需谨慎参考。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分析——《低回撤 FOF 投资策略》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基本信息

  • 标题: 低回撤 FOF 投资策略

- 主题: 设计最大回撤目标控制在2%以内的低风险投资策略,主要关注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组合及回撤控制技术。
  • 作者及机构: 朱人木(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证券分析师)

- 联系方式: 电话010-83574063,邮箱zhurenmu@chinastock.com.cn
  • 发布时间与具体日期未明确,文中引用历史数据区间至2017年9月。

- 主要目的: 构建一个最大回撤不超过2%的低风险FOF(Fund of Funds,基金中的基金)投资策略,应用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组合,通过动态调整资产配比来控制投资组合的最大回撤。

核心论点与信息传递

  • 理论和实证均表明货币基金业绩具有持续性,可通过挑选近期表现最优基金提升组合收益。

- 债券基金选择更依赖于债券的评级和剩余期限、宏观利率及信用环境预判,而非单纯依赖历史表现。
  • 采用最大回撤控制方法动态调整货币和债券基金的配比,实现严格的最大回撤控制。

- 经过实证回测,该策略在2010年至2017年间表现良好,最大回撤控制在2%以内,同时获得年化4.41%的收益。
  • 风险提示强调了市场政策变动和统计规律失效的可能性,提醒投资者谨慎使用该策略结论。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整体框架

  • 设计以10只货币基金和10只债券基金组成投资组合,均等权重配置同类资产。

- 通过动态调整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的大类配比,达到最大回撤≤2%的风险控制目标。
  • 资产选择和回撤控制方法将于随后的章节详细描述。

- 设立这一框架意在利用货币基金低风险和债券基金较稳健收益的特性,实现稳健的资本保全。

2. 货币市场基金选择方法



(一)业绩持续性分析

  • 使用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衡量基金业绩,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业绩持续性。

- 表1至表3分别分析了2012年至2014年7月前成立的货币市场基金,显示连续年份之间的收益排名有较强相关性,相关系数普遍在0.47至0.78之间,其中0.78的相关性尤为明显,显示过去表现好的基金未来仍有可能保持优异表现。
  • 结论:货币市场基金的业绩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允许策略以近期收益表现为基准,直接选择表现最好的基金。


(二)选择方法

  • 简单粗暴地以过去6个月收益率排序,选出表现最佳的货币基金,规避了复杂模型的需求。


3. 债券型基金选择方法



(一)基于组合的分析

  • 利用基金季报披露的重仓债券数据,例如嘉实增强信用基金,分析其债券资产的信用评级和剩余期限。

- 评级分为AAA、AA+、AA、A+等用计分制度(表5),AAA为3分,表中嘉实增强信用基金的平均评级为2.72,剩余期限约1.87年。
  • 图4的散点图显示公开债券基金普遍偏好高评级和短期债券(右下角密集),说明基金管理人风险偏好较为保守。

- 由于季度报告数据披露存在滞后且债券交易较少,组合风格由此推断具有一定局限性,但仍具参考价值。

(二)选择方法

  • 债券基金缺乏业绩持续性,不适合仅基于历史业绩进行选择。

- 投资决策需结合未来利率走势和信用风险判断:
- 利率上升预期下,宜选短久期债券基金以降低利率风险。
- 信用风险增加则宜选择高评级债券基金。
  • 当前市场预判为利率稳中有升,建议投资短期高评级债券基金。

- 根据上述条件筛选的优选基金列表详见表7-8,细分为大资金和中小资金基金推荐,选择时综合考虑评级(≥2.7分)、期限(≤5年)和今年以来收益率排序。

4. 最大回撤控制方法



(一)方法介绍

  • 设置目标最大回撤数值 ($\varphi$),实时计算当前组合最大回撤 ($\mu$)。

- 利用函数 $F(\mu, \varphi, \sigma)$ 计算调整仓位比例 $∅$,其中$\sigma$为组合波动率。
  • 提出简易公式:


$$
∅ = \min \left( \max \left(1 - \frac{\mu}{\varphi}, 0 \right), 1 \right)
$$

该公式含义是,最大回撤越接近目标阈值,仓位调减越多,一旦回撤达到目标,仓位降至0。
  • 目标是通过动态仓位调整避免超过预定的回撤限制。


(二)回溯测试

  • 以沪深300指数为测试标的,应用该回撤控制方法调仓,回撤被有效限制在设定的20%以下。

- 图1显示蓝线(策略净值)相较于红线(原组合净值)更为平稳,最大回撤显著减少。
  • 表9定量显示原组合最大回撤46.7%,经策略控制后减少至19.4%,波动率显著降低从24.9%降至8.8%。

- 说明该回撤控制方法在实际市场中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实用价值。

5. 业绩及组合


  • 投资期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模拟组合含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其中债券基金赎回费按0.3%计,货币基金无申购赎回费用。

- 最大回撤目标为2%,组合换仓周期半年,债券基金仓位根据每日最大回撤动态调整。
  • 图2净值图显示策略组合净值(蓝线)比纯债券组合净值(红线)波动性更小,回撤更低,体现更稳健的风险控制能力。

- 表10显示:
- 本策略总体收益39.25%,最大回撤2%,年化收益4.41%,年化波动率仅1.58%。
- 相比纯债券组合:收益更低(53.06% vs 39.25%),但回撤大幅缩小(13.69% vs 2%),波动率显著降低(5.73% vs 1.58%)。
  • 表11给出分年度收益情况,2010年至2017年间收益稳定,尤其2014年达到约8.9%的年收益较高。

- 表12展示最新持仓组合,包括多只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权重均衡,体现组合多样化。

6. 风险提示


  • 报告明确强调依赖历史价格和统计规律的结论,市场受政策和突发事件影响,行为可能偏离历史模式。

- 投资者需谨慎使用本策略,意识到模型局限性和未来不可预测性。

---

三、图表深度解读



表1-表3: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的秩相关系数

  • 这三张表系统展示了不同时期成立的货币基金收益率排名的持续相关性,均高于0,最高达0.78,反映强业绩持续性。

- 为直接选择表现优异货币基金提供了坚实统计基础。

表4:示例基金“嘉实增强信用”重仓债券信息

  • 展示了重仓债券品种及占基金资产比例,显现金融资产的分散和债券品种多样性。

- 举例说明信用评级和持仓结构的具体计算方法。

表5:债券评级对应计分表

  • 体现评级体系定量化方法,为平均评级打分提供基础。

- 评级3分最高(AAA),1分为最低(A),简便而有效。

图4:债券型基金重仓评级与期限分布散点图

  • 右下角密集,表明基金重仓的债券多为短期高评级品种,显示现阶段债券基金保守风格。

- 视觉上反映了基金管理人对风险控制的重视。

表7-8:当前推荐债券基金列表

  • 列出符合短期限高评级组合标准的基金,并附今年以来收益率与基金规模。

- 分类明确,方便投资者按资金量选择。

图1:最大回撤控制效果(20%目标回撤)

  • 策略净值(蓝线)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原组合,说明动态调仓有效抑制了大幅回撤。

- 最大回撤由46.7%降低至19.4%,波动率从24.9%降至8.8%。
  • 充分体现回撤控制策略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图2:策略组合净值表现图

  • 策略组合净值曲线趋稳,年化波动率小且业绩稳健。

- 与纯债券组合在收益和波动机制上形成对比,体现了风险收益权衡。

表9-12:交易绩效数据

  • 详细说明收益率、回撤、波动率和组合成分,增加策略透明度。

- 分年度收益率平稳,进一步佐证策略的稳定性与持续绩效。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侧重于投资策略构建、组合管理及风险控制,并未涉及传统意义上对单一证券或行业的估值分析,也未使用自由现金流折现、P/E等估值模型。其“估值”更多体现在对基金评级和信用评级的定量处理及对组合风险和回撤的控制,属于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范畴。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中风险提示明确指出:

- 依赖历史价格信息和统计规律,存在未来走势难以预测的风险。
- 市场短期受政策等非经济基本面因素影响较大,可能导致策略失效。
  • 风险提示未具体列出缓解措施,强调投资者需自我判断提高警惕。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货币基金选择过程中,尽管业绩持续性分析数据充分,但只依据过去六个月收益率作选择过于简单,可能忽视了突发事件或流动性风险。

- 债券基金选择依赖于未来利率和信用风险判断,但报告并未详述利率和信用风险的具体预测模型和参数,决定较主观。
  • 最大回撤控制方法虽简单有效,但仓位调整公式假设线性关系,可能低估了市场极端波动情境对策略的影响。

- 报告回测时间截至2017年,现实市场环境和波动模式近年来可能发生变化,策略实际效果需动态验证。
  • 组合选基权重固定为等权配置,未考虑基金规模、流动性等因素,可能存在优化空间。

- 风险提示内容较简略,未涵盖信用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等具体要素。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构建了以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为主的FOF低回撤投资策略,目标最大回撤严格控制在2%以内,体现了高度的风险约束性。基金选择方面:
  • 利用货币基金业绩持续性,简单选取近半年表现优异的基金,凸显低风险稳健收益;

- 债券基金则结合信用评级和剩余期限,强调短期限和高评级,适应当前利率稳中趋升的环境,有效降低利率和信用风险。

最大回撤控制方法采用每日动态计算当前最大回撤,调整组合仓位,通过简单而有效的函数公式,实现组合在极端下跌时自动降仓,保障资本安全。回测覆盖2010年至2017年,策略累计收益39.25%,年化4.41%,与纯债券组合相比,在减少最大回撤(13.69%降至2%)和年化波动率(5.73%降至1.58%)的前提下,虽回报有所降低,但策略整体风险收益表现更为均衡,符合低风险投资者需求。

图表和数据全面支持上述结论:
  • 表1-3的秩相关系数明确货币基金的选择逻辑基础;

- 表4-5及图4提供债券基金评级量化依据和组合结构特征;
  • 图1验证回撤方法的有效性,显著降低波动和回撤;

- 图2与表10的策略净值及业绩统计,则具体体现策略稳健表现及组合优势。

综合来看,该报告提出的策略具备高度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良好的实操性,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但投资者使用时需注意其基于历史统计规律,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可能导致策略效果偏离预期,建议结合其他宏观和微观因素审慎投资。

---

参考及溯源


本分析中所有数据皆源自报告的相关页码,引用示例为:[page::2],[page::4],[page::7],[page::8],[page::9],[page::10],具体数据详情见相应段落。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