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面量化研究之建材行业择时与选股策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针对建筑材料行业构建了基于宏观特征的择时策略及基于财务因子的选股策略。择时模型选取7个关键宏观因子,通过线性回归预测行业收益,累计收益达242.02%,年化超额收益6.51%。选股模型结合季度总资产周转率与毛利率变动因子,与成长、盈利类因子加权组合,显著提升超额收益至7.59%。最新股票池涵盖水泥、玻璃等行业龙头,显示策略有效提升资产轮动和选股表现 [page::0][page::3][page::8][page::10][page::11]

速读内容


建材行业市场表现及行业周期特征 [page::3][page::4]


  • 建筑材料行业股价弹性大,波动方向与银行行业一致但幅度更大。

- 2014年后建材表现明显优于有色金属、钢铁等传统周期行业,显示成长性。

建材行业择时策略构建与效果分析 [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


  • 择时策略采用国房景气指数、10年期国债收益率、PMI等7个宏观特征,基于线性回归预测下月行业收益率。

- 收益率预测方向准确率56.63%,参数调优显示策略稳定且具超额收益。
| 开仓参数 | 平仓参数 | 超额收益 |
|----------|----------|----------|
| 0.0225 | -0.0066 | 206.81% |
| 0.0225 | -0.03 | 178.65% |
  • 策略累计收益242.02%,同期申万行业指数为25.32%;年化超额收益6.51%。


选股策略中的关键因子测试与组合优化 [page::9][page::10][page::11]





| 策略 | 累计收益 | 基准收益 | 年度收益 | 最大回撤 | 夏普比率 | 年化超额收益 |
|-----------------------|----------|----------|----------|----------|---------|--------------|
| 盈利+成长 | 828.34% | 128.98% | 22.08% | 43.44% | 0.53 | 4.75% |
| 盈利+成长+议价能力因子 | 1118.47% | 128.98% | 25.09% | 39.92% | 0.63 | 7.59% |
  • 季度总资产周转率和季度毛利率变动因子显著提升选股效果,贡献更高的年化超额收益和更低的回撤风险。


最新股票池及行业龙头配置 [page::11]


| 股票池 |
|------------------------|
| 万年青 海螺水泥 中航三鑫 濮耐股份 塔牌集团 |
| 北京利尔 开尔新材 凯伦股份 上峰水泥 福莱特 |
  • 涵盖水泥、玻璃、耐火材料及光伏玻璃等多个建材细分领域的优质龙头企业。

- 福莱特同时符合ROE选股策略标准,表现突出。

深度阅读

报告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基本面量化研究之建材行业择时与选股策略》

- 分析师: 郝倞
  • 发布机构: 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0日
  • 研究主题: 建筑材料行业的量化择时与选股策略研究


核心观点总结:
报告基于建筑材料行业的宏观经济特征和行业特性,运用金融工程量化技术构建了行业择时和选股模型。择时模型基于七个宏观经济因子,构建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月度行业收益率,实现了累计收益242.02%,大幅超过基准指数。选股策略则在传统盈利与成长因子的基础上,结合了行业特色的资产周转率与毛利率变动因子,复合因子权重比例调整后,超额收益由4.75%提升到7.59%。最新股票池包括万年青、海螺水泥、福莱特等行业龙头标的。报告提出了模型可能存在的过度优化和失效风险。[page::0]

---

深度解读



1. 行业介绍



报告首先将建筑材料行业与其它周期行业(银行、有色金属、钢铁、采掘)作对比分析。通过图1(建筑材料与银行走势对比,显示建材行业股价弹性较大,趋势与银行行业基本一致但波动幅度更高)以及图2(建材与传统周期行业走势对比,显示2014年前波动性较低,但自2014年起显著优于其他周期股)表明建筑材料行业具备强周期性和一定成长性。报告指出,自2014年以来供给侧改革压制新增产能,同时行业内部通过并购提高集中度及毛利率,尤其以水泥制造为代表的板块表现突出,毛利率明显高于钢铁和有色金属,展现行业特有的竞争优势。如表1显示,华新水泥2019年主营毛利率达41.6%,远高于宝钢(10.7%)和云南铜业(5.62%),凸显行业盈利能力强。[page::3][page::4]

2. 择时策略



2.1 特征选择



基于银行行业择时研究逻辑,建筑材料行业择时同样采用宏观经济数据,例:国房景气指数、国债收益率、PMI、房地产投资数据等。首先对多维数据做预处理(时间对齐、标准化)。用基于树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特征重要度排序(表2),发现国房景气指数、社会融资规模、PMI、中债国债收益率(10年)、房屋竣工面积等因子分数较高,结合相关系数热力图(图3)确认特征之间低多重共线性,确定最终使用7个重要特征(表3)。该方法相较单纯相关系数法,更能捕捉非线性效应,但未纠正特征共线性。[page::4][page::5][page::6]

2.2 收益率回归模型



采用滚动回归方法,用过去24个月数据预测下月行业收益率。简单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收益率方向准确率达到56.63%。通过设定买入/卖出阈值(BuyRate=0.02,SellRate=-0.005)构建择时交易策略。多组参数的超额收益率稳定且绝大部分为正,体现模型表现稳健(表4)。择时策略净值曲线(图4)明显高于持有全部建材股票,累计收益率达242.02%,远超申万行业指数25.32%,年化超额收益6.51%(表5),说明择时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有效的收益提升潜力。[page::7][page::8]

3. 选股策略



3.1 因子测试



结合传统盈利(ROA、ROE)与成长因子,报告针对建材行业补充了两个行业相关的特色财务因子:季度总资产周转率(assetturnoverq)和季度毛利率变动(grossprofitmargindiff)。资产周转率反映运营效率、库存管理水平,毛利率变动代表盈利能力及议价能力,两因子分层收益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指示能够有效区分优质公司(图5、图6)。缺少产能利用率数据情况下,这两个因子能较好代表行业特性。[page::9][page::10]

3.2 与原始策略结合



将行业议价能力因子(资产周转率与毛利率变动等权合成)构筑为第三类大类因子,分别与成长因子、盈利因子按30%、35%、35%权重合成复合选股模型。该组合策略在历史回测中累积收益率达1118.47%,远超单纯盈利成长策略的828.34%(图7、图8)。年度收益和夏普比率均显著提升,且最大回撤有所降低(表6),证明引入行业特化因子提高了模型识别优质标的的能力。最终综合各因子打分,构成新的股票池(表7),包括海螺水泥、福莱特等行业龙头,其中福莱特、万年青等多家股票同时被ROE策略选出,验证模型一致性。[page::10][page::11]

---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建筑材料与银行走势对比)

展示2006年至2020年间,建筑材料行业与银行行业指数走势。曲线显示两者整体趋势一致但建材股价波动更大,反映出建材行业作为强周期性行业的高弹性特征,支持报告论述的行业弹性与业绩关联强。[page::3]
  • 图2(建筑材料与传统周期行业走势对比)

多行业对比图显示2014年之前建材行业波动性低于有色金属、钢铁、采掘,2014年后表现优于其他周期性行业,凸显建材板块受供给侧改革影响产能受限及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成长性。[page::3]
  • 表1(代表公司主营毛利率)

华新水泥远高于钢铁和有色行业毛利率,强化建材行业盈利能力强的行业特性,支持策略中选股因子设计的行业盈利特性考虑。[page::4]
  • 表2(特征重要性得分)与图3(相关系数)

核心宏观因子得分最高,且相关性矩阵显示同类别因子之间高相关,跨类别因子相关较低,合理选取7个重要特征降低共线性影响,确保模型稳定性。[page::5][page::6]
  • 图4(择时策略净值走势)与表5(策略超额收益)

净值线明显超越基准,伴随年化超额收益6.51%,表明择时选入时机有效提升收益且模型稳健。[page::8]
  • 图5、图6(资产周转率与毛利率变动因子分层回测)

两因子分层收益均呈持续上升趋势,证明该行业特色因子具备稳定的选股能力,是补充传统盈利成长因子的有效手段。[page::9][page::10]
  • 图7、图8(原策略与结合行业议价能力策略净值对比)及表6(策略评价指标)

融合行业议价能力因子的组合策略明显优于传统策略,累计收益和夏普比率更高且最大回撤更低,显示组合策略的风险调整后效果更佳。[page::10][page::11]
  • 表7(最新股票池)

展示多样化结构的优质标的,涵盖高分红水泥、耐材、光伏和特种玻璃领域,体现策略的行业深度和广度覆盖能力。[page::11]

---

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详细披露具体估值模型,如DCF或市盈率倍数法,主要集中在量化择时和选股策略构造,通过因子回测和超额收益验证策略有效性,没有涉及传统估值测算的细节描述,因此不适用估值分析章节。[page::0-12]

---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两大风险:
  1. 模型过度优化风险:因参数遍历可能在样本内出现过拟合,导致外部环境变化时模型失去预测能力。

2. 模型失效风险:包括宏观经济突变、行业结构变化或数据异常导致模型预测准确率下降,投资建议失效。

报告未详述具体缓解措施,但参数遍历结果显示模型在多数参数下稳健,且逻辑符合行业实际,暗含对模型稳定性的信心。[page::0][page::12]

---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方法论层面

采用线性回归及机器学习特征重要性排序时,未充分解决变量共线性问题,可能引入多重共线性风险,影响模型稳定性。基于模型的特征排序虽识别非线性关系,但也可能引入偏差,报告对此没有深入讨论。
  • 数据和样本限制

样本期较限(如24个月滚动窗口),可能限制模型长期适应性。部分因子(如产能利用率)缺失,虽然用资产周转率和毛利率变动代替,但仍为代理变量,存在代表性不足风险。
  • 策略细节披露不足

缺乏对交易成本、资金规模限制等实操因素的考虑,可能导致回测结果优于真实执行效果。
  • 风险提示较为笼统

虽提到过度优化和失效风险,但缺少具体概率评估或缓解框架,建议后续报告补充此部分内容。[page::0][page::7][page::12]

---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以建筑材料行业为对象,构建并验证量化的择时与选股策略。择时策略基于7个精选宏观因子构建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月度收益方向,回测期间累计收益242.02%,大幅领先申万行业指数,体现较强的时机捕捉能力。选股部分创新结合季度总资产周转率与毛利率变动两大行业特有因子,与传统盈利成长因子组合,形成复合因子体系,使策略回测累计收益提升至1118.47%,年化超额收益7.59%,表现优异。

图表分析全面支持论点:特征选择数据(表2、图3)突显宏观驱动因素重要性;择时净值曲线(图4)显示超额收益稳健;资产周转率与毛利率因子分层(图5、图6)确认行业新因子的有效细分功能;组合选股策略净值(图8)与绩效指标表(表6)明确说明了行业特色因子带来的显著绩效提升。最新股票池涵盖多个建材子行业龙头,兼顾稳定分红与成长性。

报告结构严密、逻辑清晰,结合定量模型和行业基本面定性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建材行业量化投资框架,同时客观提示了模型风险。建议投资者关注模型适用条件和模型监控,规避可能的过度拟合和市场结构变化风险。

综上,报告展现了渤海证券研究所团队在建材行业金融工程领域的专业度和创新能力,为行业投资提供了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策略工具和研究示范。[page::0-12]

---

重要引用页码



主内容均来自报告原文第0至12页,额外元数据及免责声明见13-15页。[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

---

附图(部分)


  • 图1:建筑材料与银行走势对比


  • 图2:建筑材料与传统周期类行业走势对比


  • 图3:特征相关系数热力图


  • 图4:择时策略净值对比


  • 图5:季度总资产周转率因子分层收益


  • 图6:季度毛利率变动因子分层收益


  • 图7:传统盈利+成长选股策略净值表现


  • 图8:结合行业议价能力的改进选股策略净值表现



---

综上所述,本报告是行业基本面量化研究中的典范,详实的数据与精心的策略设计为投资者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风险提示,值得深度研读并关注后续策略跟踪更新。[page::0-1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