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债/信用债ETF是如何“囤券”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入分析科创债及信用债ETF的“囤券”行为,系统探讨了现金与现券持有、久期管理、信用等级配置及期限结构偏好等四大配置策略,结合市场环境提出弹性久期与哑铃型配置为ETF主流策略,且扩容预期会推升永续科创债需求与新发债券挖掘空间[page::0].

速读内容


科创债/信用债ETF配置策略关键维度 [page::0]

  • 现金持有通常为短期现象,多发生在申购规模扩张或配债滞后阶段。

- 面对低利率/低利差环境,ETF倾向于拉长久期以寻求久期弹性,利率上涨时可选择静态策略。
  • 信用评级动态调整,高评级债券在震荡或弱市表现防御性强;债券期限结构偏向哑铃型,兼顾流动性和收益。


科创债ETF当前配置偏好与市场博弈 [page::0]

  • 科创债ETF久期普遍较长,偏好稳固久期结构,下阶段或延续高评级债券高仓位。

- 限于波动环境,偏好哑铃策略,平衡防御性与弹性,重点增配长端债券。
  • 扩容预期推动永续科创债(非次级)配置需求提升,成分券和新发债利差波动带来挖掘机会。


新发科创债市场动态与配置机遇 [page::0]

  • 7月以来周均新发科创债总量约427亿元,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均有利差优势时点。

- 永续债利差收窄幅度高于普通科创债,未来扩容对永续债需求有积极支撑。
  • 利差表现指向新发科创债部分发行利率甚至超过可比券,提供较好的择券潜力。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固收:科创债/信用债ETF是如何“囤券”的 详细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科创债/信用债ETF是如何“囤券”的》

- 作者:唐元懋(分析师),王宇辰(分析师)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日
  • 主题:探讨科创债及信用债ETF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囤券”行为——包括其配置策略、持仓结构、久期管理和风险偏好,及未来投资策略和市场预期的深度分析。

- 核心论点
- 科创债及信用债ETF在不同市场环境和行情变化下,展现出“囤券”即债券持仓配置的规律和策略差异,包括现金持有比例、久期调节与期限结构偏好、信用评级配置的动态变化等方面。
- 在扩容预期下,科创债ETF将继续保持高弹性的仓位策略,倾向于高评级及哑铃型期限结构,并重点关注永续(非次级)债券配置及一级新发券的挖掘空间。
- 未来市场环境中科创债ETF的久期可能趋于稳定,侧重于信用评级高位坚守,以平衡收益和流动性安全风险。
  • 主要信息传递:通过系统梳理科创债和信用债ETF在市场波动中的典型仓位调整策略和相关配置逻辑,帮助投资者理解ETF“囤券”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和风险提示,指导其在市场波动中把握投资节奏。[page::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研究导读部分


  • 总结核心观点

- ETF的“囤券”指的是其在二级市场和资产配置中对债券的偏好和持仓特征,形成特有的配置规律,具体体现在保留现金比例、久期水平、信用评级分布以及期限结构取向上。
- 具体关注四大维度:现金VS现券,弹性VS静态,久期VS票息,哑铃结构VS子弹结构。
  • 逻辑与推理

- ETF在申购规模扩张或配债不及时时短暂持有现金,但现金仓位一般不高。
- 利率环境影响久期配置:低利率和低利差环境下静态收益性价比低,ETF更倾向于拉长久期以寻求弹性;只有在利率快速上行时会采取静态策略。
- ETF久期普遍倾向于逐步提升,且无明显缩短阶段,提升速度依环境变化而定。
- 信用评级动态调整,高评级债券在债市强弱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震荡期适当信用下沉以提升收益,但牺牲流动性安全。
- 期限结构倾向于哑铃型(组合中长短期债券比例偏重),以应对波动期的流动性和收益平衡,特别是在震荡与修复期间哑铃结构趋势明显。
  • 关键数据与信息点

- 申购规模扩张与现金持有呈短期正相关,但现金占比总体不高。
- 久期提升无缩短趋势,依赖于利率行情。
- 信用评级在债市不同阶段表现截然不同,高评级债券提升市场流动性保障。
- 期限结构在波动期向“哑铃”转变,扩容期易形成哑铃,波动期或快速扩张期短中端债券配置有子弹化特征。
  • 预测与假设

-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科创债ETF预计保持高弹性、高评级和哑铃型配置,久期先稳后变。
- 永续债(非次级)配置需求可能随着扩容提升。
- 新发券的切入点和利差优势有待利用,尤其在债市调整期。
  • 风险提示

- ETF久期测算可能存在偏差影响配置准确性。
- 信用债可能因突发负面舆情打压市场风险偏好。[page::0]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正文中未直接提供详细图表,但第二页附带了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及品牌认证图。
  • 图示内容:二维码引导订阅平台,确保客户能够获得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的官方研究报告。该二维码保证报告数据的合法和权威来源,有助于读者追踪报告出处和传播渠道。

- 图示意义
- 确认所引内容为官方发布,增强内容的可信性和权威性。
- 体现机构对合规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重视,避免误导非签约客户。
  • 局限性

- 报告中的核心内容为文字分析,缺少可视化表格或图形的辅佐说明,略显单一,可能降低理解效率。

[page::1]

---

4. 估值分析


  • 报告主要聚焦于ETF的债券持仓策略和配置调整,未具体涉及估值模型或市盈率、EV/EBITDA等传统企业估值指标。

- 但关于债券收益的分析隐含对利率、利差以及久期调整的敏感性理解:
- 利率变化对久期策略有较大影响,利率快速上行时偏向静态持券锁定收益,利率震荡或下行则拉长久期以追求价格弹性。
- 信用评级调整涉及流动性与风险收益平衡,与风险溢价和估值密切相关。
  • 投资者理解本报告时,应关注利率市场对科创债和信用债ETF预期收益的影响,而非绝对估值水平。

- 未来若配合债券估值模型(如久期乘以利率变动,信用利差模型等),可更深入进行收益和风险定价分析。[page::0]

---

5. 风险因素评估


  • ETF久期测算偏差风险

- 久期是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敏感度的衡量,ETF久期测算若存在误差,可能导致久期配置失衡,影响收益和风险管理。
  • 信用债突发负面事件风险

- 信用债市场容易受负面舆情冲击,可能迅速抑制债券价格,降低风险偏好,引发资金流出,增强市场波动性。
  • 流动性风险

- 期限结构偏长较多的哑铃策略虽平衡了流动性与收益,但长端债券流动性较弱,可能存在赎回压力。
  • 市场环境依赖性风险

- 策略基于市场环境变化,若出现极端利率周期或信用事件,策略可能失效。
  • 缓解措施

- 高评级债券占比的维持提高组合的安全边际。
- 弹性策略有助于市场利率变动时降低组合风险。
- 哑铃结构期限分布灵活应对流动性需求。
  • 以上风险和缓解措施综合反映ETF持仓及管理策略的动态调整特征。[page::0]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

- 报告对高评级债券的偏好持较为积极的态度,可能低估了高评级债券在极端信用事件下的风险。
- 对久期提升的趋势描述较为肯定,缺少对快速缩短久期环境的讨论,可能存在周期性调整不足的考量。
  • 分析稳健性

- 报告基于历史回顾和当前市场环境分析,动态适配信用评级和期限结构,体现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 但依赖历史经验判断未来,若市场结构出现重大改变(如政策干预加剧、经济大幅波动),策略有效性存疑。
  • 信息矛盾或细节

- 报告中提及部分阶段ETF会持现金,但未完全明确现金持有具体比例和对收益影响的量化分析。
- 对于永续债配置需求提升,具体的风险收益权衡分析较少。
  • 综上,报告提供了系统思考框架,但在个别细节和极端情景模拟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page::0]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围绕科创债和信用债ETF的“囤券”行为进行了系统解析,重点阐述了现金持有、久期调节、信用评级动态适配及期限结构的演变规律,结合当前低利率低利差环境以及预期市场扩容,提出以下综合要点:
  • 科创债及信用债ETF在债券配置中展现明显的“囤券”特征,包括稳健现金管理和择机持券策略,体现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灵活应对能力。

- ETF久期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基金管理人在追求收益弹性与风险控制之间不断调节,未来久期可能趋于稳定,尤其是在当前科创债久期已较长的背景下。
  • 信用评级配置动态调整,当前及短期倾向于重视高评级债券(AAA及以上),以强化流动性安全边际,降低市场波动对组合的冲击。

- 期限结构以哑铃型为主,在震荡及修复期尤其明显,借此平衡流动性需求和收益水平,短期内或进一步增配长端债券。
  • 永续债(非次级)和新发一级科创债的配置需求以及挖掘潜力增强,伴随ETF扩容而备受关注,成为未来投资配置重点。

- 报告提示风险包括:ETF久期测算误差风险、信用债负面事件风险及流动性风险,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关指标变化,谨慎决策。

整体来看,报告为投资者理解科创债及信用债ETF的配置策略和市场行为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实用指引,特别是在当前低利率环境和市场调整阶段,通过分析历史与预期的“囤券”行为,揭示了ETF产品在资产配置中的动态管理模式和风险特征,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操指导意义。[page::0]

---

参考文献



-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科创债/信用债ETF是如何“囤券”的》,2025年9月1日,唐元懋、王宇辰[page::0][page::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