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西宏观】8月PMI 关键词:涨价与消费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8月中国制造业PMI轻微反弹但仍低于荣枯线,价格涨幅收窄,消费带动服务业回暖,建筑业受天气影响偏弱。外需小幅改善,经济环比有所修复但增速放缓,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资金流向科技、医药和稳健业绩板块。债市关注流动性与风险偏好变化,整体经济面对地产与外部不确定性挑战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制造业PMI环比小幅回升,生产和新订单为拉动主力 [page::0]

  • 2025年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前值49.3%微增,制造业生产指数回升至50.8%,新订单轻微上升至49.5%。

- 生产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新订单上升0.1个百分点,推动制造业PMI提升0.10个百分点,整体表现与往年同期相近。
  • 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涨幅放缓至53.3%,出厂价格上涨幅度减弱到49.1%,显示涨价压力虽持续但趋缓。


服务业和建筑业表现分化,消费推动服务业改善 [page::1]

  • 8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提升至50.5%,新订单回升至47.7%,供需改善但就业指标仍疲软,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下降至45.9%。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49.1%,新订单明显下滑至40.6%,受雨季及地产拖累影响,但建筑行业招工有所回升。
  • 暑期消费旺盛提升铁路、航空运输和住宿餐饮行业表现明显。


外需小幅反弹,全球制造业PMI普遍回暖 [page::1]

  • 出口订单指数略升至47.2%,较上半年持平,韩国8月出口同比增长7.6%,美国和欧元区制造业PMI均出现反弹。

- 全球需求韧性存在,但仍处于谨慎恢复阶段。

经济整体环比修复但放缓,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增强 [page::1]

  • 8月综合PMI由7月的50.2%微升至50.5%,但7-8月经济增速低于5-6月,新订单环比下降显示需求放缓。

- 货币政策或进一步降息、降准及结构性宽松,针对地产利率等工具预期将加强。
  • 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资金流向科技、医药及强业绩行业板块,但需关注市场隐含波动率和融资余额等情绪指标。


债市关注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多重因素影响长短端利率 [page::2]

  • 8月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抬升,长端利率承压调整。

- 宽货币预期(降准降息或央行买债)有望推动债市独立行情形成。
  • 资金面仍为债市稳定关键,短端利率约束长端利率上行幅度。

深度阅读

华西证券《8月PMI 关键词:涨价与消费》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8月PMI 关键词:涨价与消费》
发布机构:华西证券研究所
发布者/分析师:刘郁(执业编号:S1120524030003)
报告日期:2025年9月2日
报告主题:宏观经经济视角下2025年8月份制造业及服务业PMI数据解读,重点聚焦制造业价格变动与消费对服务业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宏观政策与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

核心论点:
  • 8月制造业PMI轻微反弹,主要由生产端驱动,涨价趋势延续但涨幅收窄,采购和库存改善,呈现有待进一步改善的特征。

- 服务业受益于暑期消费季,活动指数回升但就业恢复依然疲弱。
  • 建筑业因天气和地产需求疲弱出现下滑。

- 经济整体节奏较上月有所加快但较前期有所放缓,政策仍偏宽松,权益及债券市场均受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影响。
  • 未来关注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宽松、地产金融工具推出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


该报告以宏观PMI指标为切入点,结合其他内外经济数据,对当前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未来政策走向进行了详细解读,为投资者提供了对宏观经济阶段性特征及其对资本市场影响的综合判断。[page::0,1,2]

---

二、章节深度解读



1. PMI数据总体表现与制造业动态



报告开篇首先对8月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的发布数据进行准确披露:制造业PMI为49.4%,略低于预期的49.5%,但高于上月49.3%;非制造业PMI为50.3%,较前值50.1%上升。报告指出制造业PMI虽仍低于荣枯线50%,但生产分项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至50.8%,以及新订单轻微回升0.1个百分点至49.5%,成为促进整体制造业PMI反弹的主要因素。与2016-2024年剔除疫情年的同期数据相比,生产和新订单的增长幅度持平,说明今年制造业表现符合历史正常波动区间。

制造业价格方面,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反弹1.8个百分点至53.3%,而出厂价格涨幅较小反弹0.8个百分点至49.1%,测现制造业内部涨价压力仍在,但传导至终端价格的幅度有限,暗示中下游利润或被上游成本加价侵蚀。采购量与库存环比改善,反映部分企业已开始接受原材料涨价,通过拉升采购和备货行为应对成本压力。同时,产成品库存下滑0.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有库存去化迹象,但整体库存压力依然存在。

非制造业方面,建筑业和服务业价格虽然均有反弹(分别至49.7%和48.5%),但仍未突破荣枯线,提示价格端尚未完全摆脱下行压力。[page::0]

2. 外需与服务业表现



报告进一步探讨外需环境,8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错落微升至47.2%,与上半年接近,结合韩国等主要出口经济体出口数据及美欧制造业PMI回升,指向全球需求韧性。但整体出口仍在收缩区间,说明外部需求尚未实质性回暖。

服务业方面,暑期消费季带动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5%,新订单环比跃升1.4个百分点至47.7%,供需匹配有所改善(两者差值缩小至2.8%)。尤其铁路和航空运输表现强劲,住宿餐饮也出现显著反弹。然而,服务业用工市场依然疲软,从业人员分项指数跌至45.9%,为去年以来最低水平,显示企业对人员扩招谨慎。

建筑业则受到雨季影响及地产需求不振,活动指数跌破荣枯线至49.1%,新订单大幅下滑至40.6%。土木工程建筑虽延续回稳,表明基建项目对季节性影响低于房地产建设。建筑业用工指数反弹至43.6%,意味着行业正为即将到来的旺季蓄力招聘。[page::1]

3. 经济节奏与货币政策展望



报告总结指出,7-8月整体经济环比增速已低于5-6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加权新订单均下降,需求收缩大于生产收缩,空间有限。考虑到4月份遭遇美国关税冲击,前期经济数据较弱,7-8月综合PMI虽较5-6月有所放缓,但仍维持在扩张线上。

基于这一点,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宽松,特别是降准降息的空间仍然存在。报告还特别关注结构性货币政策放松的可能性,暗指未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出场支持地产融资,助推房地产市场回暖,尤其在“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中,房贷利率下调有望提振市场情绪。

资本市场方面,当前流动性环境利好权益市场,基本面改善助力机构和资金坚定做多逻辑。高增长的科技和医药板块仍具吸引力,同时业绩稳定或滞涨板块(如农牧、钢铁、有色、消费红利)吸引追求安全边际的资金配置。风险偏好指标则是观察市场风险情绪的重要工具。

债市方面,风险偏好提升抬升长端利率存在压力,但资金面依旧为利率上行设置边界,若货币宽松预期加强,债券市场或能形成独立行情。[page::1,2]

4. 风险评估



报告明确提示存在以下风险:
  • 国内财政及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可能引起经济节奏偏离预期。

- 美国对中国等贸易政策(如关税)有超预期调整风险,影响外需。

以上风险强调当前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及外部环境风险,提醒投资者需注意宏观政策及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因素对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干扰。[page::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开篇附带团队logo建筑意象图,象征华西证券宏观研究稳健发展的形象,没有直接数据信息。第2页二维码图展现研究机构的传播渠道,不涉及内容分析。

本报告核心数据均以文字形式呈现,缺少明显的数值图表或图形。但在文字中多次引用关键PMI分项指数,包括制造业生产、采购、价格指数及服务业、建筑业子项,均以数据比率(百分比形式)列明,呈现细致的节奏和品质指标。如:
  • 制造业生产指数50.8%,高于荣枯线,指示扩张。

- 新订单指数49.5%,虽低于50%,但通过提升较上月显示需求改善趋势。
  • 价格指数例如原材料购进价53.3%,明显高于荣枯线,反映成本端涨价压力。


这些数据间的对比与动态变化构成了报告的实证基础,令人直观理解制造业从生产到库存和价格的内外部联动情况。

值得注意,报告比照历年同期数据(剔除疫情年),使得今年8月表现处于历史正常波动区间,为结论的稳健性提供数据支撑。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经济分析,未涉及具体公司的股票估值或行业估值模型,因此无折现现金流(DCF)、市盈率倍数法(P/E)等估值方法的应用。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重点列举了两大宏观风险因素:
  • 政策风险:国内财政及货币政策的超预期调整,可能导致经济修复进度或资本市场预期变化。

- 外部贸易风险:美国关税等贸易政策可能出现超预期,直接影响中国出口和制造业新订单。

关于风险缓解,报告暗示市场流动性及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依然存在,货币政策可能继续宽松,以缓冲经济下行风险,显示出一定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政策弹性。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于制造业生产和新订单反弹表述较为谨慎,指出增长幅度未明显强于往年同期,体现了稳健客观的态度。

- 对价格上行的描述中也平衡了涨幅收窄与涨价持续的对立,未过度乐观强调价格传导,这表现出对制造业利润压缩逻辑的深刻理解。
  • 对服务业的积极与就业谨慎并存也体现了分析的细腻,有助于避免片面夸大经济改善。

- 但报告未详述某些潜在挑战,如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建筑业需求疲软可能带来的更广泛宏观影响,也未深入探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外需的更长线影响,建议后续报告加大风险情景模拟力度。
  • 宏观数据解释中,使用均值法对比历史同期是合理的,但考虑近几年经济结构变迁及政策周期特点,单一指标的参考价值有一定局限性,投资者应结合更多高频数据和产业链变化进行深度分析。


---

七、结论性综合



综上,华西证券8月PMI报告通过详尽的制造业、服务业及建筑业PMI分项数据解读,展现了经济结构当前的温和修复态势:
  • 制造业环比小幅回升,生产端带动整体反弹,但新订单仍低迷,涨价趋势持续但涨幅放缓,供应链恢复采购和库存相对积极。

- 服务业借助暑期消费季实现业务活动回升,供需匹配改善,然就业市场依旧疲软,招聘节奏谨慎。
  • 建筑业受雨季和地产市场拖累,业务和订单处于收缩,基建项目稍显支撑,但整体弱势。

- 经济增长节奏较5-6月有所放缓,需求端尤为明显,暗示短期内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宽松空间,尤其是结构性宽松政策可期。
  • 资本市场受益于宽松流动性环境,科技医药等高景气板块和业绩稳健板块均有资金青睐;债市则聚焦资金面和风险偏好的双重影响。

- 报告提醒需警惕国内外多重不确定性风险,尤其政策和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该报告数据与逻辑紧密结合,观点客观稳健,既积极指出就业及订单端压力,又把握到价格和消费的信号,兼顾短期的季节因素与长期的政策动向,为投资者宏观决策提供了翔实支持与理性判断。[page::0,1,2]

---

附录:公司及行业评级说明(制度说明页)



报告后附华西证券公司及行业评级说明标准,明确定义了“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等评级的相对区间基准标准,为理解后续报告打下制度基础,体现了华西研究的规范流程。[page::3]

---

综述



华西证券此份《8月PMI 关键词:涨价与消费》报告紧密围绕最新PMI数据,厘清经济当前表现与潜在政策方向,深入解析制造业价格传导机制、服务业消费回暖与就业疲软以及建筑业的季节拖累。在厘定经济复苏节奏放缓背景下,结合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互动,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全面视角和实用判断,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