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 · 晨报0912|固收、煤炭、电新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周报告涵盖固定收益、煤炭及电新三大主题,固定收益侧重点技术面分析国债期货的五浪行情及M顶调整形态,预测债市调整幅度与历史走势相似;煤炭部分从全球电力供需角度论证煤电作为电力系统“压舱石”的重要地位,发达国家煤电复苏态势明显;电新侧重固态电池产业链的技术进展及市场应用前景,指出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势带动行业持续景气向上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固收市场五浪周期与M顶调整 [page::0][page::1]
- 基于艾略特波浪理论,2023-2025年间国债期货经历完整的五浪驱动,包括2023年初的赎回潮结束后第一浪上涨与2024年底至2025年初的第五浪快速利率下行。
- 2025年2-3月开始第一轮调整浪,资金收紧和机构情绪转弱导致债市回调,形成M顶形态,具备较强回调压力。
- 历史相似行情(2015-2016及2006-2007年)显示,M顶后的调整幅度通常达前期涨幅的30%-35%。当前市场需警惕流动性收紧或经济修复超预期的风险。
全球电力供需结构与煤电重要性 [page::1][page::2]

- 全球电力需求增速持续提升,2024年达到4.4%,远超全球GDP增速,主要驱动力包括工业电气化、AI数据中心扩容及极端气候增加。
- 供给端结构性瓶颈未解决,虽然新能源装机扩张,但间歇性和电网基础设施限制供电稳定性。
- 煤电作为传统发电“压舱石”角色突出,特别是发达国家如美国2025年煤电发电同比大幅增长,保障电力供应安全。
- 存在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或储能技术突破等风险。
固态电池产业链蓬勃发展,布局前瞻业务 [page::2][page::3]

- 固态电池优势显著:使用固态电解质安全性高,能量密度提升明显,政策支持力度大,2024-2025年相关产业链迎来快速发展窗口。
- 产业演进经历“需求驱动”至“新技术驱动”阶段,半固态电池实现首次乘用车量产,企业加快全固态硫化物技术攻坚,预计2027年示范装车。
- 技术与成本降本进展为后续产业化关键,存在技术不及预期和产业推广迟缓风险。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晨报0912|固收、煤炭、电新 —— 深度解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 《从五浪到M顶调整:技术分析视角下的本轮回调》
- 《从全球视角看电力供需,煤电仍是压舱石》
- 《再读固态电池投资机会》
作者及发布机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研究运营组,分别由唐元懋(固收领域负责人)、黄涛(煤炭首席分析师)、徐强(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环保首席分析师)领衔撰写。
发布时间: 2025年9月11日、9月10日
主题涵盖: 固定收益市场技术面分析、煤炭行业全球电力供需视角分析及固态电池行业投资机会。
---
报告核心论点:
- 固定收益(债市)方面,用波浪理论解读2023年至2025年债市走势,指出国债期货正处于从第五浪完成向调整浪转换的“M顶”结构调整,预计调整幅度类似历史周期,存在较大调整风险。
- 煤炭行业分析认为全球电力需求高速增长且供给端结构性瓶颈未解决,煤电作为传统能源依然是全球电力系统的稳定压舱石,且发达国家能源转型有所回撤,煤炭需求未来向好。
- 固态电池方面强调其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势,在政策推动及产业链技术突破双重驱动下,固态电池产业景气度上行,特别是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领域前景广阔,风险主要是技术和成本进展不及预期。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固收板块:“从五浪到M顶调整:技术分析视角”解析
章节总结与论点:
报告基于波浪理论,分析2023年至2025年债市价格波动过程,认为债市经历了典型的“五浪驱动序列”发展,现正步入第一轮“三浪调整”阶段,即调整初期的“M顶”形态。详细划分各浪:
- 第1浪(2023年3月至8月): 国债期货在弱经济预期及资产荒背景下走强。
- 第2浪(2023年8月至10月): 利率调整及地方债供给压力导致震荡回调。
- 第3浪(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 利率下调预期和投机情绪推动债市持续走强。
- 第4浪(2024年9月至10月): 政策利好股市,短期风险偏好回升,债市情绪承压。
- 第5浪(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 降息预期、经济疲软推动利率快速下行,债市触顶。
进入2025年2-3月后,债市开启了第一轮调整浪,伴随资金紧缩,多头情绪减弱。7月再度展开新一轮调整,构成“M顶”双峰形态。该结构在历史上(2015年、2006年上证指数)回落幅度通常达前期涨幅的30%-35%[page::0,1]。
推理依据与关键数据:
- 波浪理论支持完整五浪的市场循环特征。
- 历史对比M顶形态确认大幅调整的可能性,首次和第二次下跌幅度分别达到10%-33%。
- 资金面收紧和多头情绪的变化成为调整触发因素。
风险提示:
历史模型可能失效,流动性紧缩超预期,经济复苏加速或债券供给大幅增加,均可能影响结论的准确性。
---
2.2 煤炭板块:“全球视角下的电力供需与煤电压舱作用”
章节总结与论点:
- 全球电力需求高速增长:过去10年电力需求中枢逐步抬升,2024年增长率高达4.4%,远超全球GDP 2.9%。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电力需求高增,发达国家也重新启动了增长周期。驱动力主要是工业深度电气化、AI带动的数据中心扩张及极端气候加剧等。
- 供给端结构性瓶颈:尽管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大增,新能源特有的间歇性、不稳定性和区域分布不均限制了其对电力需求的稳态支撑。电网、储能技术不足,导致电量增长和可用性间脱节。
- 煤电仍为压舱石:为保障稳定供电和应对极端负荷,煤电发挥了稳定电力系统的作用。2025年美国重启煤电趋势显著,电煤发电量同比增长15%,EIA预计煤炭消耗同比增6%。传统能源的退潮或已见底,尤其发展中国家需求维持强劲,发达国家也出现调整能源思路的迹象。
关键数据点:
- 2024年全球电力需求4.4%增长。
- 美国2025年煤电发电增长15%。
- 美国煤炭消耗预计增长6%。
- 当前煤电作为能源基石的市场地位与发展趋势。
风险提示: 全球用电需求增长低于预期,储能技术超预期提升可能削弱传统煤电需求。
---
2.3 电新板块:“固态电池投资机会解析”
章节总结与论点:
- 固态电池因安全性(不燃/少燃有机电解液)、能量密度高(支持更高活性材料)成为核心技术方向。政策推动与产业需求共同驱动产业发展。
- 政策方面,2024-2030年提出低空经济万亿市场,推进400Wh/kg航空级锂电量产;2025年发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强制标准(2026年实施)。
- 技术演进分两阶段:2024年前以半固态电池为主,由于规模小致成本高昂;2024年起因低空经济和企业研发加速,市场关注催化全固态技术突破。
- 2025年8月半固态电池首次进入10万元以内乘用车,商业化显著。全固态电池目标2027年示范装车,产业链加快布局。
关键数据点:
- 2024年3月工信部等推动航空级锂电池发展。
- 60亿元投入支持全固态电池研发。
- 半固态电池搭载车辆价格下探至9.98万元。
- 预计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示范装车。
风险提示: 技术突破和规模化降本进展不及预期将限制产业加速。
---
2.4 近期重要活动概览
列举多个宏观、行业深度调研电话会及论坛,反映国泰海通证券在研究交流方面的活跃度及多领域覆盖,增强研究质量和市场触达。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 - 湖南衡阳衡山晨曦景观图(页面0)
此图片作为晨报封面,彰显自然风光,象征报告视野宽广且立足基础资源。无直接数据含义,但象征着研报的“观察天下”之宏观视角。
图2 - 报告作者肖像(页面0-2)
三位核心分析师照片,体现专业权威性和研究人员背景,加强读者信任感。
图3 - 美国煤电增量图(页面1)
图表显示美国过去10年电煤发电变化趋势,突出21年疫情扰动后首次恢复增长,印证文本提及“25H1美国电煤发电同比增长15%”,强化煤电作为稳定电源的论据。
图4 - 固态电池发展时间线或技术路线图(页面2)
展示半固态与全固态技术发展阶段与时间节点,标明2024年至2027年关键技术节点,辅助解释产业链加速推进。
图5 - 报告来源与联系方式二维码(页面4)
QR码及LOGO设计方便读者获取更多报告与资源,体现数字化、便捷服务方向。
---
四、估值分析
本组晨报主内容偏重宏观及行业趋势分析,并未深入提供具体个股估值模型或明确目标价。核心通过技术分析、全球电力需求供给视角和产业技术趋势案例,指导行业投资主题关注,强调风险提示。估值层面尚未展开DCF、PE等定量分析模型。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固收领域:
- 历史波浪模型可能不适用。
- 资金流动性超预期紧缩。
- 经济复苏速度超预期。
- 债券供给增加。
- 煤炭领域:
- 全球用电需求不及预期。
- 储能技术突破超预期影响煤电需求。
- 固态电池领域:
- 技术研发未达预期。
- 规模化降本困难影响推广。
整体风险提示兼顾技术、市场和政策因素,结合产业链发展不确定性。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固收部分依赖波浪理论框架,虽然历史数据支持M顶调整幅度,但实际市场环境变量复杂多变,单一技术分析工具的局限需注意。资金面变化快速,可能打破历史规律。
- 煤炭板块对煤电作为压舱石持坚定正面看法,需持续关注新能源成本下降和储能技术进步对煤电替代压力的中长期影响。
- 固态电池板块乐观预期明显,尤其对技术路线时间节奏有较强假设,若企业/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产业投资回报。
- 注意各板块均有风险提示,显示分析师对未知变量持开放态度,克制过度乐观。
---
七、结论性综合
本份《国泰海通晨报0912》通过对固收、煤炭和电新的多视角深度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宏观及行业趋势研判:
- 固收市场正处于经典技术分析识别的调整周期转折点,历史经验及资金动向均暗示较大调整风险,提示投资者警惕回调行情。
- 煤炭行业在全球电力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伴随新能源供给受限和电力系统稳定性需求增加,煤电依然稳居全球电力系统的关键基石地位,尤其在发达国家出现煤电复苏迹象,此举强烈释放煤炭需求向好的信号。
- 固态电池产业链在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下加速迈向商业化及规模化应用,安全性和性能优势使其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的重点发展方向,特别是乘用车及低空经济领域,产业链相关企业值得关注。
- 三大板块均附有清晰的风险提示,表明研报综合了正反面因素,避免单一偏向。
图表数据有效映射市场趋势与技术发展节奏,辅助文本论断——如美国煤电发电增长曲线印证煤炭需求逻辑,上汽半固态电池车型价格数据展示技术商业化进展。整体来看,报告集宏观逻辑、技术分析、产业政策及技术迭代为一体,为投资者在当前复杂市场环境下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框架。
---
如果需要阅读报告全文及获取更多详细数据,读者可通过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官方渠道扫码关注,获取更全面的研报材料。[page::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