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能买什么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通过对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和上证50指数的多周期走势分析,指出当前市场处于构建新中枢的阶段,建议把握回调买点。报告结合成交量与历史高点对比,认为当前成交量不构成做顶信号,周期股主升浪已过,次新股冲劲强劲,券商板块可能驱动最后一段上涨,为投资者提供操作参考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
速读内容
多周期走势分析与买点判断 [page::1][page::2]

- 上证指数从3016点起经过两个上涨中枢,现已站上3331点高位,具备第三类买点条件。
- 创业板指日线尚缺回踩确认,但后续回调视为加仓窗口。
- 上证50调整止于2566点,高于前中枢顶部,后续走势存在走出第五上涨中枢或激烈反弹见顶的两种可能。
成交量与历史高点对比分析 [page::3][page::4]

| 日期 | 最高价 | 成交额(亿元) | 比值(5日均) | 比值(10日均) | 比值(20日均) |
|------------|--------|------------|------------|-------------|-------------|
| 2010/4/15 | 3182 | 1368.13 | 0.89 | 0.92 | 1.04 |
| … | … | … | … | … | … |
| 2017/8/25 | 3332 | 2271.41 | 1.08 | 1.08 | 0.97 |
- 统计显示绝大多数历史高点伴随成交放量,当前3332点成交额相较5、10日均为放量,20日均为缩量,不符合典型顶点成交特征,短期市场尚无明显做顶信号。
市场板块与投资策略建议 [page::4]
- 周期股主升浪结束,当前仅为反弹阶段,不宜集中追涨。
- 混改板块缺乏板块性行情支撑。
- 次新股行情强劲且有持续空间,适合布局。
- 上证50中的券商板块舆情升温,可能带动指数最后一波上涨。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点评报告《现在还能买什么》——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现在还能买什么
- 发表日期:2017年8月27日
- 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 作者:金融工程点评团队(联系方式及执业证书编号详见页尾)
- 报告主题:本报告主要围绕中国资本市场中,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和上证50三个关键指数的技术走势及影响因素展开,兼顾行业板块的短期机会分析,给出投资逻辑和操作建议。
核心论点与信息提炼
- 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在日线级别上正在构筑新的更高中枢,短期回调是机会,回调筑底后仍具备上涨潜力。
- 上证50走势与2015年6月份创业板类似,但上涨力度弱,未来可能用小级别背驰转换至大级别下跌顶点。
- 周期股主升浪结束,近期表现仅为反弹,混改板块缺乏板块性行情。次新股板块上行动力最强,且板块行情预期持续至少半个月。
- 券商板块近期舆情升温,可能成为驱动上证50上涨的主要动力。
- 报告以技术分析框架为主,结合详细图表及成交量统计,支撑对大盘走势和板块轮动的判断。
[page::0,1,2,3,4]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要点章节解读
报告开篇即点明大盘技术走势格局:
- 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日线级别构建更高新区间(“新中枢”),意味着价格运行达到新的关键支撑/阻力区,短期回调实际上为买点。
- 上证50板块走势类比2015年6月的创业板,但强度较弱,最终可能以小级别趋势背驰转向大级别下跌。
- 板块方面,周期股主升浪已过,近期行情是反弹性质,混改板块无明确板块行情爆发迹象,次新股动能最强,且短期行情持续时间至少半月,券商板块舆情活跃,有望成为带动上证50上涨的核心动力。
叙述紧扣市场结构和板块轮动逻辑,突显短线及中期趋势分歧。结合技术形态与舆情分析,做出多空兼顾但偏乐观的短线回调买点判断。[page::0]
2. 核心技术分析部分
2.1 上证指数一小时和日线周期走势
- 上证指数从3016点起已有两段明显的上涨中枢,目前处于第三类买点阶段,回调不跌破3230位置则技术面仍有支撑。
- 日线图显示,前期回调低点3220高于上涨趋势中枢上沿3140点,强调多头趋势不破,形成技术意义的买点。不存在趋势背驰风险,后续可能形成新的上涨中枢。
此处“中枢”指价格在一定时间内反复震荡形成的价格区间,是结构分析中的关键概念,代表支撑/阻力区域;“第三类买点”是基于结构分析确定的买入时机,通常指回调筑底确认后的顺势买入点。背驰是指新高或新低未能伴随技术指标同步发力,暗示趋势可能反转。[page::1]
2.2 创业板指走势
- 缺少回踩确认前期最低点,尚未构筑完整的第二类买点,但后续回调意味着加仓机会。
- 指出创业板尚未完成结构性确认阶段,即调整尚未充分到位,尚有买入空间。
此处“第二类买点”指调整确认了底部后的回升买入机会,属于较早介入准备的买点,暗示操作上需要耐心等待确认。创业板作为较高风险高成长板块,技术结构仍处于修复期。[page::2]
2.3 上证50走势
- 上证50在初始回调止于2566,虽低于起点,但高于第三上涨中枢最高点2560,意味着这段调整依然位于第四上涨中枢之内。
- 从2566起快速反弹至2706,排除了趋势背驰,后市有两种可能:
1. 形成第五上涨中枢;
2. 快速拒绝回调,类似2015年5月创业板走势,但幅度有限,最终以小级别趋势背驰转大级别下跌结束。
此段逻辑表明,上证50行情偏强且短期仍有力量,但中长期存在显著调整压力,特别是背驰风险构成警示。上证50作为蓝筹权重股集合体,其走势对整体市场影响大且具代表性。[page::2]
3. 成交量分析及历史数据统计
- 对比2010年以来上证指数高点当日成交额与5、10、20日均值成交额的比值,统计得出绝大多数高点都伴随放量(成交额明显高于历史均值),只有少数情况下伴随缩量。
- 今年8月25日新高3331点,当日成交额相较5、10日均值放量,但相较20日均值则略有缩量,表现出“无量涨”特点,不符合典型顶部“成交量萎缩”模式。
此处通过量价分析,推断当前成交量特征并不具备见顶警示信号,支撑短线后续仍有操作空间。成交量是技术分析中的关键指标,通常“量价背离”提示价格趋势可能失真。通过历年大量历史数据验证提升判断的科学性与客观度。[page::3,4]
4. 板块策略与操作建议
根据技术走势和舆情分析,报告指出:
- 周期股主升阶段已过,趋势转弱,短期为反弹,投资者需谨慎。
- 混改板块缺乏整体持续性行情,难以形成规模化收益。
- 次新股板块冲劲最强,短期仍有较强活跃机会,建议关注,行情时间窗口估计至少半个月。
- 券商板块舆情氛围逐步升温,或成为鼓舞上证50后半段上涨的关键力量。
- 综上,本报告对市场“还能买什么?”给出较为明确的操作指引:控制仓位,重点关注次新和券商板块,警惕周期股回调风险。[page::0,4]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上证指数一小时周期走势

- 图示上证指数从3016点起逐步形成了两个上涨中枢(蓝色矩形框),表现为价格反复在区间内震荡后向上突破。
- 近期指数走势突破到3331点,MACD指标显示多头动能增强,且未出现背驰迹象。
- 价格在3210-3230区间构筑支撑区域,若未跌破此处回调则技术形态仍属健康。
技术逻辑:中枢构建及突破是确认趋势延续的重要信号,当前一小时图确认多段上涨趋势,MACD动能支持继续上扬。支撑区域未被击穿,是确认买点的关键。[page::1]
---
图2:上证指数日线周期走势

- 日线图显示连续两个上涨中枢,构筑于2638点起点至3100多点,近期回调3220点依然高于前一上涨中枢上沿3140点,趋势无明显破坏。
- MACD为多头排列,表明整体仍处于主升趋势中。
- 预示后市可能形成更高的第三个上涨中枢,保持中长期结构性看多。
图中蓝框凸显中枢阶段,价格在中枢区间震荡反复,反映市场多空较量与主力建仓洗盘现象。[page::1]
---
图3:创业板指日线周期走势

- 创业板指日线显示较早的下跌确认,但缺少回踩确认,尚未形成典型的第二类买点。
- 回调阶段未完全确认反弹基础,后续的技术调整期是“加仓机会”。
- MACD指标多头梯度逐步增强,预示潜在的回升行情。
表现结构相对脆弱,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确认性信号。[page::2]
---
图4:上证50指数一小时周期走势

- 上证50经过数个上涨中枢阶段,近期反弹至2706点,MACD显示多头趋势稳定。
- 2566点的调整并未破坏整体趋势框架,形成第四个上涨中枢。
- 后市走势可能成两极:延续上涨或小级别背驰带来大级别回调。
技术节奏与上证指数有相似结构,但幅度和力度明显低于创业板对应阶段。[page::2]
---
图5:上证指数日线高低点识别

- 图中通过算法识别了2010年以来的所有日线周期高低点,用以分析成交量和价格峰谷的关系。
- 有助于理解成交量在顶部形成中的变化规律,支撑报告后续的成交量统计分析。[page::3]
---
表1:上证指数日线顶的成交量对比
- 统计近21次明显高点当天的成交额与不同时间窗口(5日、10日、20日)的均值比例。
- 结果显示大多数顶部伴随明显放量,只有少数顶部前成交量出现缩量。
- 2017年8月25日的最新高点成交额相较5、10日均值为1.08倍,属小幅放量;但相较20日均值为0.97,轻度缩量,状态独特。
- 由此可推断当前成交量特征并未典型呈现顶部“缩量”,支持后市延续的可能。
成交量的统计验证,增强了技术判断的可靠度,也为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提供了实证支持。[page::4]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市场策略与行情点评,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估值模型(如DCF或市盈率等),故无估值报告章节。报告重点在于技术走势及板块动态分析,为投资节奏和仓位管理提供逻辑基础。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识别的风险主要隐含于技术走势可能的转折信号和板块活跃度变化:
- 上证50可能出现小级别背驰而触发大级别下跌。若趋势背驰出现未能及时发现,则损失风险加大。
- 周期股虽呈反弹,但主升浪已过,逆势追涨风险高。
- 混改板块缺乏持续上涨动力,盲目介入风险较大。
- 次新股和券商板块虽短期强劲,但估值可能偏高,存在回调风险。
- 成交量不典型放大可能预示市场多头力度不足,潜藏调整可能。
报告未详细定量风险出现概率,但通过技术形态和舆情分析提出明确风险预警。并辅以成交量统计和历史对比数据,帮助投资者理性衡量交易风险。[page::0,2,4]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在技术分析框架内判断市场趋势,重点放在中枢构建和趋势背驰,假设结构化走势对未来行情的解释力完全有效,但未深入讨论宏观环境变化、政策突发等非技术面因素对市场的干扰。
- 报告对成交量的分析基于历史统计,但未系统分析成交量为何表现异于以往,是否存在结构性变化,如投资者结构改变、交易方式革新等问题。
- 报告对次新股和券商板块给予较积极看法,但未详述板块内具体公司基本面状况及其支撑持续炒作的深层逻辑,存在一定主观判断风险。
- 虽然提及上证50可能“类似2015年6月创业板”走势,但也强调‘力度弱很多’,表明周期和市场环境不同,暗含谨慎信号,但未进一步说明风险缓释措施。
- 报告未明确全市场估值水平,缺少对估值安全边际的系统讨论,限制了判断行情持续性的整体深度。
整体来看,报告技术面研判严谨,实证分析充分,逻辑清晰;但对环境变量及公司基本面兼顾不足,短期操作判断较为依赖技术走势的稳定性,投资者应结合宏观和微观因素综合分析。[page::0-5]
---
七、结论性综合
通过本报告的详实数据分析与技术图表解读,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关键洞见:
- 技术走势层面: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及上证50均在日线和小时线级别完成了多个上涨中枢的构筑,迎来结构性上涨阶段;特别是上证指数与创业板指数的日线级别存在多个买点信号,表明近期调整为筑底买点,后续行情仍具活力。
- 成交量分析:通过历史数据统计,指数高点多数伴成交量放大,当前最新高点处于放量与缩量之间,表明市场力道尚未达到顶峰,有一定空间支撑行情延续。
- 板块表现:周期股主升浪结束,风险明显;混改板块缺少爆发动力;次新股及券商板块短期表现最活跃,是今后投资的重点方向。
- 风险提示:存在小级别背驰转大级别回调的风险,尤其是上证50板块,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技术形态演变。
- 操作建议:可在大盘和创业板适度回调时积极布局次新股和券商板块,控制仓位风险,同时警惕周期股反弹的局限性。
- 总体结论:报告倾向于在短中期侧重技术面信号捕捉,给予市场结构性机会肯定,但同时体现一定谨慎,避免盲目追涨。上证50走势类似2015年创业板,但力度弱且结局可能为背驰见顶,提醒投资者市场仍存在反转风险。
此结论基于详尽技术分析与量能统计,结构化解析市场关键走势及板块轮动,为投资者提供了科学的交易节奏建议和风险识别框架,极具参考价值。[page::0-5]
---
总结
长江证券发布的《现在还能买什么》报告,基于市场中枢理论和趋势背驰概念,结合详细的技术图表和成交量统计,清晰描绘了2017年8月底中国股市的中短期技术面格局。报告系统识别了日线及小时级别买点、趋势强弱、以及不同板块的驱动力,指出上证指数与创业板指存在上涨机会,且成交量结构尚未提示趋势反转风险。同时分析上证50板块走势可能面临的调整风险。报告的结论理性且结论清晰,通过图表与数据提供了充分的逻辑支撑,有助于投资者优化配置和风险管理。最后,报告附带系统的投资评级说明和权责声明,提升了研究成果的专业性与规范性。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