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盈利频率因子:9 月因子 IC 均值为-0.08——加权盈利频率因子 9 月跟踪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加权盈利频率因子系统,定期跟踪其2023年以来在沪深A股的表现。该因子反映股票过去一定期间内收益率超过阈值的加权天数和,采用半衰期指数给予近期日收益更大权重。2024年前9月因子IC均值为-0.08,且9月表现依然负相关,但多头组合当月收益率显著为22.02%。各行业因子表现呈现分化,钢铁、家电等行业因子收益更为正向。报告还详细列出组合中个股及风险提示,强调模型仅供参考,因子表现具备一定稳定性但存在风险[page::0][page::3][page::4][page::6][page::7]。
速读内容
因子定义与构造方法 [page::3]
- 因子基于投资者对股票正收益天数的计数启发式,加权近期日超额收益率高于2%的天数。
- 采用半衰期指数权重(半衰期取窗口期一半)给予近期数据更大影响力。
- 业绩数据经过申万行业中性化处理,残差作为最终因子值。
因子2023年以来整体表现 [page::4]
| 时间范围 | IC均值 | IC标准差 | t统计量 | IC胜率 | IR比率 |
|----------|---------|----------|---------|----------|--------|
| 2023年至今 | -0.10 | 0.11 | -18.67 | 82.63% | -0.93 |
| 2024年至今 | -0.08 | 0.11 | -9.48 | 81.37% | -0.75 |
- 2024年起该因子IC仍为负,且具有较高的IC胜率,显示出显著的负相关性。

行业表现差异明显 [page::5]
- 2024年9月,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13个行业表现出正IC,主要为钢铁、家用电器、石油石化、纺织服饰等。
- 其他18个行业IC均为负,国防军工、社会服务和食品饮料行业负相关度最高,且胜率均超过68%。


多头组合月度收益率分析 [page::6]
- 多头组合组1在9月实现22.02%收益,超额收益表现略负(-0.19%)。
- 2024年1-9月多个时间点出现月度超额收益回撤,累计超额收益-10.36%,累计收益1.27%。


量化因子应用场景与风险提示 [page::0][page::7]
- 加权盈利频率因子捕捉投资者的计数启发心理,适用于基于收益分布的选股。
- 因子在当前市场负相关表现显著,但组合仍能在部分月份获得正收益,表明因子具有一定套利空间。
- 报告强调因子结果基于历史公开数据,市场环境变化或数据误差可能影响未来表现,策略组合不构成投资建议。
深度阅读
研究报告详尽分析解构—《加权盈利频率因子:9 月因子 IC 均值为-0.08——加权盈利频率因子 9 月跟踪》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加权盈利频率因子:9 月因子 IC 均值为-0.08——加权盈利频率因子 9 月跟踪
- 出品机构: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 撰写分析师: 郑琳(执业证号:S1250522110001),盛宝丹(执业证号:S1250524070001)
- 报告发布日期: 2024年9月(结合内容及数据截止时间推断)
- 研究主题: 关注加权盈利频率因子的构建理念、特征及在中国沪深A股市场自2023年以来的表现跟踪,尤其重点跟踪2024年9月份的绩效数据。该因子设计基于投资者的行为金融学启发法,特别是计数启发法与二元思维的心理偏差。
核心论点与目标信息:
- 报告核心关注“加权盈利频率因子”,该因子度量股票最近一段时间内,收益率超过某阈值(2%)的加权天数比例。
- 2024年以来该因子在沪深A股体现出负的IC平均值(-0.08),表现出与未来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益率负相关。
- 因子在大部分行业表现偏弱,尤其国防军工、社会服务及食品饮料行业负相关性较强。
- 多头组合虽在部分月份实现正收益,但累计表现较市场基准超额收益为负,显示该因子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未能有效捕获收益。
- 研究提示投资者关注因子表现的历史依赖性及其局限性,非正式投资建议,仅供进一步因子效能验证和学术研究参考。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因子简介
- 因子设计背景: 投资者投资决策中常用的“计数启发法”(counting heuristic)和“二元思维”导致过度简化将收益分类为正负两类的心理偏误,影响其对未来股票表现预期。
- 因子定义:
- 盈利频率定义为:回望期内,日超额收益超过阈值(2%)的正收益天数比例。
- 加权盈利频率进一步引入半衰期指数权重,使得越近期的正收益天数权重越大,符合实际中投资者更看重近期事件的心理特征。
数学表达式为:
$$
f{i,t}^w = \frac{\sum{j=1}^{M{i,t}} wj \cdot 1{r{i,j} > u}}{M{i,t}}
$$
其中,$wj = 0.5^{\frac{t-j}{\lambda}}$,$\lambda = \frac{T}{2}$(T 是回望期长度,默认40天)。
- 行业中性化处理: 通过对申万一级行业哑变量线性回归消除行业效应,最终取残差做为行业中性化后的因子值,避免行业轮动对因子表现的干扰。
- 参数设定: 回望期40个交易日,超过的阈值为2%日超额收益。
此章节系统阐明了因子指标的来源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心理假设,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为后续分析其市场表现打下基础[page::0,3]。
---
2. 因子2023年以来表现
2.1 沪深A股信息系数(IC)分析
- IC表示因子值与未来股票收益率的相关性,是评价因子有效性的关键指标。
- 报告指出自2023年以来加权盈利频率因子的平均IC为-0.10(带显著性),2024年至今的IC均值为-0.08,ICIR(信息比率)均为负,分别为-0.93与-0.75。该数值表明因子与未来20个交易日收益率存在中度负相关性,且统计显著[table 1]。
- 同向比例(即因子值与收益方向一致的时间比例)高达81.37%,意味着多数时间因子方向与收益方向保持一致,但整体系数为负,体现的是负相关结构。
- 该负相关结构在2024年9月份继续延续,图1清晰展示了从2022年底至2024年8月期间,IC值多为负,累计IC逐步走低,验证了因子短期内稳定负相关的特征。
图1解读:
- 条形图显示各周期IC取值分布,多数条形为负,且多负幅度较大,显示因子预测效力多在负向。
- 黄色曲线为累计IC,持续向下趋势表明负相关性累积趋势明显。
此表现提示因子在当前市场周期不具传统预测正收益能力,反而可能指示反向机会[page::4]。
2.2 各行业成分股IC表现
- 2024年9月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13个行业IC均值为正,包括钢铁、家用电器、石油石化、纺织服饰等,余下18个行业IC均为负数。
- 从2024年全年看,钢铁、美容护理、煤炭、银行行业IC均值为正,其他均数为负,其中国防军工、社会服务、食品饮料行业IC的负值最大,接近-0.15至-0.14,且这些行业的IC胜率均较高(大致69%-78%),说明该负相关性不是偶然,具有一定连续性。
图2与图3解读:
- 图2通过柱状图明晰各行业IC值的正负与幅度差异,红色柱为2024年以来均值,多数行业在负区域,且幅度较大,黄色柱为上月(2024年8月)对应数据,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 图3呈现IC小于0的行业占比,整体大部分行业均超过60%,显示负相关比例较高。
行业分析层面显示因子效果存在明显分化,部分资源类及周期行业或金融相关行业表现相对优异,而防御性行业及消费类表现较弱,反映市场结构性效应[page::5].
2.3 多头组合月度收益率表现
- 因子对沪深A股进行分组测试,按当期因子值分为10组,研究组1(因子值最高)月度收益。
- 2024年9月组1收益率为22.02%,略低于Wind全A指数,超额收益为-0.19%,展现明显正收益能力但未超过基准。
- 从2024年1月到9月分析,多头组合总体呈现累积1.27%的正收益,但累计超额收益为-10.36%,显示相对基准表现较弱。
- 超额收益在1、2、5、6、9月份出现回撤,其他月份为正,表现波动明显。
图4图5解读:
- 图4展示不同月份组1组合收益与超额收益,颜色区分清晰,9月为单月突出高点。
- 图5分组收益明细,分为10个组展示收益差异,下层色块体现多组组合收益趋势,组1收益领先其他组,但收益波动显著。
此部分揭示因子虽能精选部分高因子值股票短期内获益,但其整体持续超额能力弱,或因市场环境变化导致预期效力下降[page::6]。
---
3. 分行业多头组合
- 报告罗列9月末多头第1组(即因子值最高组)部分成分股及对应所属行业及因子值,覆盖计算机、机械设备、房地产、传媒、家电、国防军工等多个行业。
- 股票因子值多为负数,如计算机行业中的“中国长城”及“海康威视”均为-4.03,机械设备“康尼机电”及“梅轮电梯”为-2.48,表明因子基准线为负。
- 行业分布较为分散,显示因子挑选股票并非集中于少数行业。
从微观视角可见,因子在股票层面具体到个股的因子值区间,结合行业分布给投资者考察个股提供了量化依据[page::7]。
---
4. 风险提示
报告严肃指出如下风险因素:
- 因子表现基于历史及公开数据,未来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因子有效性下降。
- 部分数据存在第三方不准确风险。
- 模型基于统计学工具,极端情况下解释力不足。
- 因子股票组合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仅是因子有效性的检验工具。
此风险揭示体现机构对模型适用边界的审慎认知,有效避免盲目解读[page::0,7]。
---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表1:2023年以来因子IC均值表
| 因子 | IC均值 | IC标准差 | t统计量 | IC胜率 | IR比率 |
|-------------|--------|----------|---------|-----------|---------|
| 2023年至今 | -0.10 | 0.11 | -18.67 | 82.63% | -0.93 |
| 2024年至今 | -0.08 | 0.11 | -9.48 | 81.37% | -0.75 |
- 该表清楚指出因子IC均值长期为负,且数值显著,IC胜率超过80%,显示因子方向稳定,但与未来收益呈负相关。
- IC标准差为0.11,表明因子随时间具有波动性。
- t统计量负值且绝对值很大,推断结果统计显著,非随机波动。
2. 图1:因子值与未来20交易日收益率IC趋势
- 图中的红色条代表每期IC值,绝大多数为负,数值波动区间在-0.4至0.2。
- 黄色曲线累计IC持续下行,说明越往后预测准确度或信号强度反向增强。
- 该图强化表明因子对于未来收益率存在负向预测信号。
3. 图2和图3:行业成分股IC值及负向占比
- 图2显示2024年9月多个行业IC分布,除部分周期性行业外多为负值,尤以国防军工、食品饮料行业负IC最为显著。
- 图3显示多数行业IC小于零的股票比例超过60%,排除了少数行业的正向预测倾向。
4. 图4:多头组合月度收益率
- 显示2024年1月至9月不同月份多头组合组1收益变化,9月收益跃升至22.02%。
- 超额收益波动明显,尤其在1、2、5、6及9月出现明显负超额,表明策略表现不稳定。
5. 图5:分组检验月度收益率
- 分红柱显示10组月度收益,从组1至组10,表现差异显著。
- 组1表现突出但波动较大,其他组收益趋近于零或负区域。
6. 表2:部分高因子值个股名单
- 报告列出了多个行业中部分组1股票及对应因子数值,负数居多,但相对行业内部具有较高因子排名。
- 明确向投资者展示因子选股在个股层面的体现,便于实操参考。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涉及具体公司估值方法和目标价格设定,更侧重于因子统计分析、表现跟踪和行为金融学验证,因此没有应用DCF、PE等传统估值模型。报告中以信息系数(IC)和超额收益率指标为核心评价因子有效性的量化手段。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中对此高强调,体现作为量化研究产品的合规严谨[page::0,7]。
---
六、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针对加权盈利频率因子从理论构建、统计表现、行业分布、多头组合绩效及风险识别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核心结论包括:
总体上,报告提出的加权盈利频率因子并非传统意义上捕获正向收益的因子,但其稳定的负IC值为进一步探索反向交易策略提供了价值指引。投资者应结合市场环境谨慎运用,且不可忽视因子潜在的时变性和行业差异性。[page::0-7]
---
图片索引
- 图1:当期因子值与股票未来20个交易日收益率的IC值

- 图2:各申万一级行业成分股中IC值

- 图3:各申万一级行业成分股中IC小于0占比

- 图4:多头组合和多空组合月度收益率

- 图5:分组检验月度收益率

---
以上为本篇报告的全面深度分析,覆盖因子构建、表现跟踪、行业区分、组合表现、风险提示及批判性视角,综合呈现因子量化研究体系及实证分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