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澳亚冯玺祥: “HI+AI” 量化框架兼顾深度广度,“指数+”对标中证 500 增厚 Alpha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重点介绍信达澳亚基金经理冯玺祥基于“HI+AI”量化框架的投资理念及其管理的信澳量化多因子基金。该基金自冯经理任职以来,策略逐步切换至对标中证500指数的“指数+”模式,实现选股和行业配置的平衡,资产配置显著提升,基金规模大幅增长。基金表现出优异抗回撤能力及稳定的超额收益,重仓股加权平均超额收益显著提升,持股抱团度下降,体现优秀选股和调仓能力,为投资者提供较好持有体验 [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速读内容
基金经理与量化框架介绍 [page::0][page::3]
- 冯玺祥博士背景,专注风险模型、多因子Alpha模型与指数增强策略。
- “HI+AI”量化框架结合人类洞察(深度)与人工智能(广度),采用SPACA体系保障因子合理性和稳定性。
- 管理产品信澳量化多因子,采取“指数+”策略,允许个股偏离基准中证500以获取超额收益。
基金规模及资产配置变化 [page::4][page::5][page::7][page::8]

- 基金规模自2023年Q1的0.14亿元迅速增加至2023年Q2的2.96亿元。

- 股票仓位由2023年Q1的40.01%升至2023年Q2的69.89%,显著提高股票配置。
业绩表现与抗回撤能力 [page::5][page::6][page::7]


- 截至2023年7月21日,今年以来收益1.60%,同类排名优异(前17.37%)。
- 相对沪深300年化超额收益达到12.8%,与基准年化超额收益1.44%。
- 最大回撤仅4.09%,远低于同类12.14%,显示抗风险能力强。

- 日度正收益交易日比例54.02%,持有3个月盈利概率100%,平均收益2.07%。
个股表现及组合抱团变化 [page::8][page::9]

- 重仓股季度加权平均超额收益从2023Q1的-3.63%提升到2023Q2的2.13%,体现强选股能力。
| 报告期 | 中证800涨跌幅 | 股票代码 | 重仓股涨跌幅 | 股票简称 | 占比(%) | 重仓股季度超额收益(%) |
|--------------|---------------|--------------|--------------|-----------|--------|---------------------|
| 2023-03-31 | 5.51 | 601699.SH | 30.21 | 潞安环能 | 2.30 | 24.69 |
| 2023-03-31 | 5.51 | 688777.SH | 14.33 | 中控技术 | 2.08 | 8.82 |
| 2023-03-31 | 5.51 | 300101.SZ | 19.96 | 振芯科技 | 1.84 | 14.44 |
| 2023-03-31 | 5.51 | 300532.SZ | 27.00 | 今天国际 | 1.83 | 21.49 |
| 2023-06-30 | -5.21 | 002422.SZ | 6.56 | 科伦药业 | 1.38 | 11.77 |
| 2023-06-30 | -5.21 | 600060.SH | 25.44 | 海信视像 | 1.28 | 30.65 |
| 2023-06-30 | -5.21 | 002966.SZ | -1.27 | 苏州银行 | 1.25 | 3.94 |
| 2023-06-30 | -5.21 | 002244.SZ | -3.61 | 滨江集团 | 1.12 | 1.60 |
- 基金持股抱团度明显减弱,冷门股占比显著上升,提升组合的分散性。


投资交易与调仓能力 [page::9][page::10]

- 基金实际净值走势优于模拟组合,显示基金经理具备一定主动调仓换股的能力。
深度阅读
详尽分析报告:《信达澳亚冯玺祥: “HI+AI” 量化框架兼顾深度广度,“指数+”对标中证 500 增厚 Alpha》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信达澳亚冯玺祥:“HI+AI” 量化框架兼顾深度广度,“指数+”对标中证 500 增厚 Alpha
- 作者/机构: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郑琳(执业证号:S1250522110001)
- 发布日期: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7月21日,且文中提及基金经理冯玺祥自2023年3月15日接手管理信澳量化多因子基金。
- 研究主题:聚焦基金经理冯玺祥及其管理的“信澳量化多因子A”基金,重点剖析该基金的量化模型、投资业绩、资产配置、个股选取及风险等,着重介绍其“HI+AI”量化框架及从传统指数增强到“指数+”的转变。
核心论点与评级:
- 冯玺祥构建了结合“Human Insights(HI)”与“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量化框架,既有深度的人类投资洞察,也借助AI扩展广度,实现对上市公司全面覆盖和分析。
- 管理的信澳量化多因子策略逐步从跟踪沪深300转向以中证500为基准,采用“指数+”增强策略,放宽指数成分股权重限制,追求超额收益。
- 基金在2023年Q2基金规模显著增长,业绩持续稳健,具有较强抗回撤能力,且持有体验良好,体现出基金经理优秀的选股和调仓能力。
- 风险提示明确,强调基金业绩受市场多因素影响,投资需谨慎,不保证未来表现。
总体来看,报告展现对基金经理能力的认可和对其量化策略优势的肯定,产品绩效表现较为突出,基金规模呈快速成长态势,呈现中性偏积极的投资建议态度。[page::0,3,4]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基金经理冯玺祥简介和投资理念
- 基本信息:冯玺祥,北京大学理学硕士,2015年起从事智能算法研究,历任不同基金管理职位,自2023年3月起管理信澳量化多因子基金,管理规模约2.96亿元。
- 投资理念核心:
- “HI+AI”量化框架:
- HI(Human Insights)代表投资者基于经济学、主动投资原理的深度理解,包括利用专业行业模型及“5+4”行业配置体系。
- AI代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扩展模型广度,覆盖更多上市公司,确保量化因子科学合理。
- 採用SPACA体系(合理性、预测能力、辅助检测、稳定性、叠加性)甄选因子,突出因子逻辑合理性,提升策略容量。
- 基于该框架,策略将对标指数从沪深300调整至中证500,采用“指数+”策略,不刻意严格跟踪指数成分股权重,而选择更优个股组合以提高Alpha收益。
- 风格上保持行业中性,允许个股权重偏离基准但控制整体跟踪误差,力求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扩展收益空间。
- 产品管理信息:2023年3月15日接任信澳量化多因子基金经理,任职以来业绩稳步提升。[page::0,3]
2.2 代表基金——信澳量化多因子A(166107.OF)
2.2.1 基本信息
- 基金成立时间:2019年11月6日
- 管理人:冯玺祥自2023年3月15日起管理,规模2.96亿元(截至2023年Q2)
- 基金类型:偏股混合型,投资标的以中证500指数收益率95%加上银行活期存款利率5%作为业绩比较基准
- 赎回状态:开放申购和赎回
- 业绩表现:
- 今年以来收益1.60%,同类排名前17.37%
- 任职总回报1.16%,任职回报排名前10%
- 相对沪深300年化超额收益12.80%,相对比较基准(中证500组合)年化超额收益1.44%
- 最大回撤4.09%,明显优于同类基金,体现较强抗风险能力
- 基金规模增长迅速:2023年Q1基金规模仅0.14亿元,至2023年Q2快速增至2.96亿元,显示市场受认可且资金大量流入
- 基金持有人结构:2022年下半年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占比较少,体现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吸引力[page::4,5]
2.2.2 业绩表现及抗回撤
- 基金累计收益整体呈现波动向上态势,最大回撤区间出现于2023年4月19日至4月25日,回撤幅度为4.09%,恢复周期约51天,低于同类12.14%最大回撤,显示优秀的抗跌表现。
- 相较于中证500指数,基金自5月中旬以来超额收益显著增长,体现出基金经理在调整后期策略取得优异回报。
- 与同类偏股混合基金相比,业绩超过多数竞争对手,尤其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具备较高的防守能力。
- 日度正收益概率为54.02%,显示基金具有持续稳定盈利能力。
- 从市场涨跌区间来看,基金在牛市与熊市中保持相对稳定表现,下跌行情中明显优于同类基准,展现出优秀的风险控制能力。[page::5,6]
2.2.3 持有体验
- 持有3个月盈利概率高达100%,平均收益2.07%,合理体现基金业绩稳定。
- 额度回撤管理优秀,表明该基金适合中短期持有,风险控制能力保证了投资者持有安全边际。
- 历史数据显示,基金每年正收益交易日占比维持在54.02%,较高的正收益频率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page::7]
2.2.4 资产配置和仓位
- 在冯玺祥管理之初,股票持仓率较低,2023年Q1仅40.01%,显现较为谨慎的投资态度。
- 到2023年Q2,股票仓位大幅提升至69.89%,表明基金经理依据市场环境调整主动增仓以捕捉潜在收益机会。
- 这种灵活的仓位调整策略显示基金兼顾风险控制与收益增长,具备较强的策略适应能力。[page::7,8]
2.2.5 选股表现与抱团程度
- 重仓股的季度加权平均超额收益从负值(-3.63%)显著提升至正值(2.13%),反映基金选股能力稳步增强。
- 具体重仓个股如潞安环能、中控技术、振芯科技、今天国际、科伦药业及海信视像等均表现优异,其中部分个股季度涨幅超过20%,为基金业绩贡献显著。
- 由图12和图13可见,基金持股的“抱团”现象明显减弱。抱团核心股数量逐季减少,冷门股比例显著提升,表明基金策略更加侧重于分散布局和选取潜力股,避免了传统抱团效应中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 冯玺祥基金经理明显优先于“冷门股”挖掘Alpha,减少抱团股票配置比例,提高了基金收益的差异化和弹性。
- 该现象也反映出基金经理在把控行业配置和个股投选中的独立判断能力,避免盲目追随市场热点。[page::8,9]
2.2.6 投资交易能力
- 通过对比基金实际净值和基于半年报持仓构建的模拟组合净值,实际基金净值在大部分时间段均超过模拟组合,体现基金经理积极调仓换股带来的增值效果。
- 这种行为说明基金经理不仅依赖量化模型选股,还结合市场环境、基本面或消息面调整持仓,增强了策略动态调整能力和收益稳定性。[page::10]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1-2(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与基金规模变化)
- 图1和图2均呈现出冯玺祥接任后基金规模的爆发式增长,2023Q1仅约0.14亿元骤增至2023Q2约2.96亿元,规模扩大21倍左右,资金流入迅猛。
- 这一变化反映市场对基金经理及其“HI+AI”框架运用效果的认可,增强了基金影响力和客户基础。
- 资金增长也可能为策略扩展提供更高容量,但在规模扩大过程中,基金经理须兼顾流动性及仓位管理难度。[page::4,5]
3.2 图4(累计收益与滚动回撤)
- 累计收益曲线显示,基金收益整体波动中向上,最大回撤发生在2023年4月下旬,约4.09%,恢复快,反映优秀的风险控制管理。
- 滚动回撤随时间波动,未见极端下行,印证基金在市场震荡期有效削减亏损,展现抗风险能力。[page::5]
3.3 图5-6(基金相对中证500及偏股混合超额收益)
- 2013年3月至7月基金相对中证500整体呈上行趋势,特别是5月以后,超额收益显著。
- 与偏股混合基金整体超额收益对比,同期稳步领先,说明基金业绩在同行业基金中有竞争力。
- 这支持基金经理对中证500指数增强调整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page::6]
3.4 图7(基金与中证500在不同涨跌区间走势)
- 降低仓位初期(Q1低于40%时),基金表现较中证500波动;
- 在下跌区间显著优于中证500(区间收益1.16% vs -6.04%),同类排名8.66%;
- 体现基金具有显著抗跌优势,有效规避了市场下行风险。[page::6]
3.5 图8-9(正收益交易日占比与持有收益概率)
- 日度正收益比例54.02%,表现较为稳定;
- 持有3个月盈利概率高达100%,平均收益2.07%,显示较好的短期持有回报。
- 该指标对投资者的持有信心具有正面促进作用。[page::7]
3.6 图10(股票仓位变化)
- 股票仓位由40.01%提升至69.89%,反映基金经理根据市场判断灵活调仓,从初期的观望逐步转向积极押注。
- 显示基金策略对市场阶段的敏感调整能力,有助于收益的持续实现。[page::8]
3.7 图11(重仓股加权平均超额收益)
- Q1负3.63%提升至Q2正2.13%,大幅改善反映选股模型升级效果和严选因子策略的成功。
- 选股质量的提升对基金整体业绩贡献显著。[page::8]
3.8 图12-13(重仓股抱团广度和深度)
- 核心抱团股数量和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冷门股比例显著增加。
- 这意味着基金不盲目跟随热门股票抱团,而是挖掘更多潜力股,增强组合分散化,降低系统性风险。
- 也反映“HI+AI”框架的多元因子选股和主题合成策略的有效性。[page::9]
3.9 图14(实际净值与模拟组合对比)
- 大部分时间基金实际净值优于模拟组合走势,说明主动调仓和择时能力为基金增加了超额收益。
- 表明基金经理具备结合量化框架外的市场判断及个股研究的实力。[page::10]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具体涉及估值模型或目标价格,因其为基金经理及基金业绩评述型报告,重点突出投资理念、策略框架及历史表现,未涉及对单一资产的估值分析。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
- 历史数据局限性:依据公开历史数据统计,数据存在滞后性,以及第三方数据可能不准确的风险。
- 未来表现不可保证:研究分析不构成未来业绩保证,投资风险需投资者自行承担。
- 市场与宏观政策风险:基金表现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基本面预期变动、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不可预见的波动风险。
- 适合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建议投资者结合个人风险偏好,谨慎决策。
报告并未详细给出风险缓释策略或概率预估,但强烈提示投资者风险意识为首要。[page::0,10]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积极视角:
- 报告对基金经理专业能力及量化框架高度认可,强调“HI+AI”框架结合人类洞察与AI技术,既具深度亦有广度,保障了组合的科学与系统。
- 产品的“指数+”策略区别于传统指数增强,灵活性强且超越基准表现突出。
- 潜在隐忧/不足:
- 虽然基金规模快速增长,但报告中未具体说明基金规模变化对策略容量和流动性的具体影响,潜在大规模资金或造成仓位调整难度。
- 报告未提及关于“HI+AI”框架具体因子构成细节,缺乏透明度,外部投资者难评估因子风险及适应性。
- 过去表现优良,未必代表未来,尤其在量化模型可能遭遇极端市场变动时,如何动态调整值得关注。
- 风险提示较为概括,未对特定市场环境下的风险暴露做深入分析。
- 报告结构上:
- 报告整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但在估值分析部分缺乏深度,表明其关注点为基金经理和产品的管理与业绩评述,而非具体个股。
---
7. 结论性综合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对信达澳亚基金经理冯玺祥及其管理的信澳量化多因子A基金进行了系统研究,报告明确阐释了基金经理独特的“HI+AI”量化策略,结合人类深度洞察和AI广泛识别能力,构建科学严谨的选股和风格管理体系。
基金自2023年3月冯玺祥接手管理以来,规模经历近21倍大幅扩张,基金表现突出:
- 近期收益率超过同类并具较强抗跌性,最大回撤低于同类一倍以上;
- 持有体验优越,3个月盈利概率高达100%;
- 资产配置灵活,从谨慎低仓位转向积极增持股票,显示对行情准确判断;
- 选股表现卓越,重仓股超额收益由负转正,且基金持股广度分散,降低抱团风险;
- 具有明确的超额收益来源—“指数+”策略,不拘泥于传统指数权重限制,通过主题合成精选因子实现Alpha挖掘;
- 基金经理具备有效调仓换股能力,进一步提升净值表现。
报告同时强调投资风险,提示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且受多重外部因素影响,投资者应谨慎。
整体而言,报告展现对冯玺祥基金经理能力的认可及其量化策略框架的创新优势,信澳量化多因子基金具备良好的业绩韧性和风险管理能力。通过严选因子、风格中性与灵活交易策略,该基金在中证500指数增强中体现了较强的Alpha获取能力。
该报告适合投资者了解量化多因子基金的管理理念、基金业绩表现及风险管理,传递出稳健积极的投资信号,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操作指导意义。[page::0-10]
---
附:部分关键图表示例
- 图1 与 图2 显示基金规模近半年内飞速增长。
- 图4 体现基金累计回报稳定,最大回撤控制良好。
- 图5-6显现基金相对中证500和同类偏股混合基金的持续超额收益。
- 图7反映基金在调整期表现更优于基准指数。
- 图11展示重仓股从超额收益负转正的明显改进。
- 图12-13强调基金持股分散度提升,抱团现象减弱。
- 图14反映主动调仓带来的净值领先优势。
以上图表均来自报告内具体页面,可进一步参考确认数据细节。[page::4-10]
---
总结
本报告为基金经理冯玺祥量化多因子基金的专业评述报告,详细解读了其“HI+AI”投资框架、产品转型策略、历史业绩和风险提示。报告客观反映了基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稳健运行状态和超额收益能力,是投资者评估该量化策略及基金经理能力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