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llable Options Pricing with Integration-Based Exponential Amplitude Loading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积分指数幅度加载的量子算法,用于自动赎回期权定价。算法实现包括电路设计和高性能计算机上的仿真验证,显著降低了关键子模块的电路深度,实现了针对复杂金融衍生品定价的量子计算实用性关键步骤。[page::0][page::3][page::4][page::8]

速读内容


量子自动赎回期权定价背景与挑战 [page::0][page::1]

  • 自动赎回(Autocallable)期权为路径依赖型复杂衍生品,包含多个观测期、二元期权及短期敲入卖权结构,定价计算复杂,适合量子加速研究。

- 传统定价多依赖蒙特卡洛模拟,收敛率为$1/\sqrt{M}$;量子幅度估计算法(QAE)则可实现$1/N$的平方加速。

积分指数幅度加载算法改进方法 [page::3][page::4]

  • 利用积分幅度加载技术,将指数函数形式的幅度有效载入到量子态中,减小归一化因子带来的误差,提升幅度映射精度。

- 设计部分区间指数状态准备与精确振幅放大,优化电路深度与准确性,支持单资产及多资产组合定价。

电路复杂度与T深度优化分析 [page::5][page::7][page::8]


| 模块 | 主要功能 | T-depth表现 |
|-------------------|--------------------------|--------------------------------|
| Gaussian准备 | 多维高斯分布量子状态准备 | 依赖精度,分层结构旋转门与算术模块的组合 |
| 算术及条件判断模块 | 累积对数收益率、判断障碍 | 由多控制Toffoli门和比较器构成 |
| 积分幅度加载模块 | 指数幅度加载与积分比较器 | 大幅减少T深度 (~40) 相较传统 QSP的2000+ |
  • 与采用量子信号处理(QSP)方法相比,本算法在幅度加载子模块上 T 深度降低约50倍,提升算法整体实用性。


量子仿真实验及验证 [page::8][page::9]


  • 设计含3个时间步、2个二元期权的单资产自动赎回期权案例。

- 采用Classiq平台合成量子电路,在不同仿真器(Classiq默认、Nvidia GPU、LEONARDO超算)上执行,验证电路准确性与收敛趋势。
  • 结果显示:随着高精度位数增加,量子算法输出逐渐趋近传统蒙特卡洛闭式解,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


  • 多个经典模型对比图,表明量子模型在增加精度和离散化时能有效逼近传统结果。


量子算法完整流程及结构概要 [page::6]

  • 逐步量子加载高斯分布并计算各时间步累计对数收益率。

- 辅助寄存器追踪障碍穿越与二元期权触发状态。
  • 通过控制旋转门将不同支付映射至幅度目标比特。

- 利用积分指数幅度加载映射非零卖权支付。
  • 迭代量子幅度估计(IQAE)给出期权价格估计。


未来展望与挑战 [page::9]

  • 当前量子硬件受制于量子比特数量及误差率,难以执行大规模电路,需继续优化电路规模与门数。

- 期待后续针对更复杂波动率模型的推广及真实硬件误差缓解技术的应用。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Autocallable Options Pricing with Integration-Based Exponential Amplitude Loading》

- 作者:Francesca Cibrario等(来自意大利Intesa Sanpaolo、以色列Classiq Technologies、Torino LINKS Foundation和Politecnico di Torino等多机构合作)
  • 发布时间:2024年

- 主题:基于量子计算的自动赎回期权(Autocallable Options,路径依赖型衍生品)定价方法,聚焦于一种改进的积分型指数振幅加载方法,以提升量子算法效率。
  • 核心论点

- 提出一种新颖的量子算法,基于改进的积分式指数振幅加载,能显著降低量子电路深度,尤其是与期权支付部分相关的T门深度降低约50倍。
- 对算法进行了高性能计算机上的仿真验证,表现出与经典估值方法的收敛性。
- 性能改进的贡献推动了复杂衍生品用量子技术定价的实用性进步,有望实现量子计算的实际优势。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引言(Section I)


  • 论点

- 量子计算潜力巨大,特别适合计算密集型任务,如金融衍生品定价。
- 现有量子定价方法多聚焦于路径无关衍生品(如欧式期权),实用价值有限。
- 自动赎回期权作为路径依赖产品,因其结构复杂更适合展示量子优势。
- 文中介绍的方法基于已有文献改进,提出通过积分型指数振幅加载减少电路深度。
  • 支撑与假设

- 自动赎回期权曾被用作量子优势测试基准[5,6]。
- 本文的创新在于振幅加载技术提升,具体通过降低电路深度和逻辑门资源需求。
  • 结构概览

- 接下来的各章节包括定价背景与量子方法综述、算法实现细节、复杂度分析以及仿真结果等。

2. 量子衍生品定价(Section II)


  • 关键论点

- 介绍衍生品和期权定价的基本金融知识,强调路径依赖性增加定价复杂度。
- 经典方法如蒙特卡洛模拟受限于$1/\sqrt{M}$收敛率,量子方法(QAE)拥有$1/N$的理论收敛加速。
  • 逻辑支撑

- 经典资产价格模型采用Black-Scholes随机微分方程及其离散模型建立资产路径分布。
- 量子计算利用QAE算法加速蒙特卡洛模拟,利用子模块如概率分布态加载和支撑按路径支付映射的振幅编码。
  • 自动赎回期权特点

- 多资产路径依赖,设置有多条观察点检测条件触发提前赎回。
- 多个二元支付组成,设定多步触发支付机制。
- 含短期击穿式卖权,作为期权未提前赎回时的保护机制。

3. 积分型指数振幅加载方法(Section III)


  • 积分振幅加载技术介绍

- 用$|x\rangle$寄存器结合一个加载$g(r)$分布的另$n$个量子比特寄存器构造量子态。
- 使用比较器实现积分运算,将积分结果编码于辅助量子比特的概率振幅。
  • 优化创新

- 传统做法加载整个指数函数分布,导致归一化因子过大,后期精度受损。
- 本文提出限制积分区间,只加载区间内的指数态,归一化因子更精准,减少不必要的振幅压缩误差。
  • 具体实现

- 若区间长度为2的幂,可用简化操作(图2a)。
- 否则,采用一次精确幅度放大(Amplitude Amplification)方案解决区间非幂次制问题(图2b)。

4. 自动赎回期权定价算法(Section III-C)


  • 算法框图

- 采用重参数化方法加载多步多资产标准正态分布。
- 对每步的对数收益累积并检测期权触发条件。
- 用积分幅度加载技术将最终未提前赎回的卖权支付映射到量子振幅。
- 结合指示函数(indicator functions)以处理多个互斥支付事件的复合结构。
  • 关键假设与映射

- 所有支付值标准化到$[0,1]$区间,允许用幅度编码。
- 零支付映射到幅度大于0,确保映射连续性和算法稳定性。

5. 复杂度和资源需求分析(Section IV)


  • T深度聚焦

- T深度(T-gate的电路深度)是量子容错实现的关键成本指标。
- 通过详细分解:
- 高斯分布加载深度$DG$
- 算术计算深度$D
{\mathrm{arith}}$
- 部分指数态加载(积分部分)深度$D{\mathrm{exp}}$
- 振幅加载控制深度$D
{\mathrm{AL}}$
- 总深度公式:
$D{\mathrm{tot}} = (1 + 2 N{\mathrm{IQAE}}) \cdot \max(DG + D{\mathrm{arith}}, D{\mathrm{exp}}) + D{\mathrm{AL}}$
  • 归一化放大因子(Rescaling)影响

- 支付误差的映射放大因子显著影响算法总误差门槛。
- 优化积分区间加载,减少过度归一化对误差的影响,节省深度开销。
  • 具体构件复杂度表(表I)

- 罗列各基础逻辑门和复合门的T门深度,为后续总计提供精确基础。
  • 比较视角

- 与基于量子信号处理(QSP)的现有技术相比,积分幅度加载减少了支付部分约50倍T深度,显著提升实用性。

6. 实验结果(Section V)


  • 实验设计与参数

- 模拟单资产,三个时间步,两个提前赎回二元期权。
- 参数详见表II,含年化波动率、风险率、支付条款等。
  • 仿真工具和平台

- 使用Classiq语言与平台进行电路设计与综合。
- 测试通过Classiq默认模拟器,Nvidia GPU模拟器,到LEONARDO超算集群的多GPU模拟器扩展。
  • 挑战与验证

- 目前量子硬件无法直接运行此复杂电路,限于仿真资源。
- 构建与量子算法等价的经典模型,在Gaussian离散和固定点精度限制下验证收敛性。
- 结果显示,随着量子电路近似精度提高(更多比特用于高斯分布和算术),模拟输出趋近经典蒙特卡洛结果(图3、图4)。
  • 收敛性分析

- 多种经典模型和量子模拟结果的相符性,表明该量子方案理论和仿真上一致且有效。

7. 结论(Section VI)


  • 总结论点

- 本文首次提出积分式指数振幅加载在自动赎回期权定价中的完整实现及仿真验证。
- 在量子资源消耗方面实现近50倍T深度减少,是量子金融领域的重要技术进展。
- 仿真结果确认该方法精度优良,提供了走向实用的量子定价算法参考。
  • 未来方向

- 持续缩减电路规模,优化资源消耗,面向硬件实现的误差缓解技术探讨。
- 方法拓展至更复杂波动率模型,提升实际金融建模能力。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第2页)


  • 内容描述

- (a) 展示了积分幅度加载的量子电路框图。输入一准备好函数$g(r)$状态的寄存器,和存放积分上限的$x$寄存器,连同一个辅助量子比特和比较器构成整体。
- (b) 指数函数特定的积分幅度加载子模块,由多个平行的$Ry$旋转门构成,旋转角度通过公式决定,实现指数态准备。
  • 数据与趋势分析

- 逻辑上表明积分通过比较器完成,将积分结果映射到辅助qubit的振幅。
- 指数函数加载效率高,只需平行多个$R
y$,电路深度低。
  • 文本联系

- 支撑了积分幅度加载技术的核心实现,是减少总电路深度的关键模块。

图2(第4页)


  • 内容描述

- (a) 区间大小为2的幂的部分指数态加载电路示意。包括指数准备模块和原地加法模块,实现区间偏移。
- (b) 当区间非幂时,使用一次精确幅度放大,包含扩展决策块和扩散操作,控制辅助$Ry$旋转实现精确区间加载。
  • 趋势解释

- 显示了如何灵活高效加载指数态,降低归一化误差,提升积分加载精度。
  • 文本联系

- 是本文提出积分幅度加载改进方案的具体实现体现。

图3(第9页)


  • 内容描述

- 沿$x$轴为用于小数部分的比特数$p$,$y$轴为期权支付的预期值。
- 曲线表示不同经典模型和量子电路模拟的支付估计结果。
  • 解读

- 随着小数比特数$p$增加,模拟结果趋近理论闭式解。
- 不同模拟平台支持不同规模比特配置,显示高比特数下的收敛和一致性。
  • 文本联系

- 验证了本文量子算法及其模拟的有效性,表明量子电路在不断精度更新时,支付结果与经典方法一致。

图4(第9页)


  • 内容描述

- 比较传统蒙特卡洛、离散高斯蒙特卡洛以及对应离散高斯的闭式计算的支付预期随高斯比特数变化。
  • 趋势解析

- 随着高斯比特数增加,离散化误差减少,离散蒙特卡洛和闭式解一致。
- 表明离散化设置对结果影响可控,支持量子算法采用相同离散标准。
  • 文本联系

- 进一步验证了量子算法设计的基础数据假设合理,且仿真设计严谨。

---

四、估值分析


  • 本文不直接给出传统的估值目标价,而是构建了量子算法为支持“期权预期支付估计”的技术方法。

- 使用量子幅度估计(QAE),理论相较经典蒙特卡洛有二次收敛提升(复杂度从$1/\epsilon^2$降为$1/\epsilon$)。
  • 归一化和振幅映射策略保证支付函数范围符合$[0,1]$,方法的精度和资源需求与归一化常数息息相关。

- 深度分析指出积分幅度加载降低了振幅组成的电路深度,从而提高算法整体效率。
  • 估值基于量子模拟结果与经典计算结果对比验证,证明量子算法估值方法的正确性。

- 结合误差分析和复合指示函数,可实现在量子算法中完整且准确的自动赎回期权定价。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技术挑战

- 当前量子硬件能力有限,电路深度和宽度均难以支持实际运行,依赖大型模拟器。
- 电路复杂度及所需的量子资源规模巨大,阻碍软硬件衔接。
  • 算法风险

- 归一化因子若处理不当,将导致估值误差与深度大幅上升。
- 细节实现如幅度放大需高度精确,误操作可能导致算法失真。
  • 缓解措施

- 提出部分指数区间加载作为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归一化误差。
- 分析各模块误差边界,确保全算法误差受控。
  • 实验中风险

- 模拟器资源限制影响了高维模拟精度,仿真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

- 作者团队同时参与过相关方法(如参考文献[7]),可能对改进方式持正面预期。
- 当前结果基于仿真,缺乏真实量子硬件实测验证,存在现实应用不确定性。
  • 分析假设

- 假设资产价格服从标椎正态分布或近似处理,而实际市场波动性更复杂。
- 振幅映射函数的选取和区间限制的连续性假设可能在更复杂产品时失效。
  • 内部微妙之处

- 积分范围限制虽提升归一化精度,但引入了状态准备复杂度提升的折中。
- 量子算法中算术模块深度尚占较大比重,整体优势面临实际电路架构挑战。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文针对复杂路径依赖金融工具——自动赎回期权,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式指数振幅加载的量子计价算法。该算法核心创新为:
  • 利用部分区间指数态加载,优化量子态归一化,极大降低电路振幅加载子模块的T门深度,实现约50倍于前沿技术的深度节约。

- 集成了多资产多步路径的收益计算与触发条件判断机制,构建完整的路径依赖权利支付模型,兼容量子幅度估计,理论具备量子加速潜力。
  • 通过高性能计算机上的量子模拟多阶段验证,展示了算法对经典蒙特卡洛方法的收敛,增强了方案的理论可靠性。

- 详细的复杂度分析体系明显体现了T深度、误差门限与归一化因子间的权衡,为后续硬件友好型量子金融算法设计提供了参考。
  • 尽管存在硬件限制和实际市场建模上的复杂风险,本方法在量子金融衍生品定价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意义,为量子技术走向金融实务提供坚实基础。


---

参考关键图表



图1a
图1a展示积分幅度加载的核心电路结构,包括函数状态制备和比较器两部分。

图1b
图1b为指数函数特化状态制备电路,由多路平行的$Ry$旋转门完成高效准备。


图2a
图2a针对区间长度为2的幂时的部分指数态加载实现。

图2b
图2b展示非幂区间时的精确幅度放大方法,控制高效且精度提升。

图3
图3显示算法数值模拟与经典模型的支付估计对比,随精度提升渐近一致。

图4
图4对比了经典蒙特卡洛与其离散版本及闭式计算结果,验证仿真基础数据合理性。

---

# 综上,本报告全面解读并分析了该篇量子金融领域重要研究,细致详实地揭示了其算法原理、技术创新、模拟验证和复杂度收益,为今后量子衍生品定价及量子金融应用提供了宝贵范式。[page::0,1,2,3,4,5,6,7,8,9]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