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市场周报:期货震荡回落,供需格局紧张,关注美联储降息影响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铜期货市场当前价格震荡回落、持仓量下降以及现货市场升水和基差走强的状况,结合矿端成本支撑供给受限,需求端疲软且旺季拉动不足,期权市场呈多头情绪。此外,美联储降息等宏观因素对铜价形成支撑,建议轻仓逢低短多,注意风险控制。[page::0]

速读内容


铜期货主力合约表现与持仓变化 [page::0]


  • 铜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震荡回落至7.962万元/吨,持仓量下降近2万手。

- 主力合约基差增强,现货市场升水明显,表明现货需求支撑尚存。
  • LME铜库存下降,注销仓单减少,库存紧张趋势显著。


铜市场供给端分析与价格支撑 [page::0]


| 指标 | 最新值 | 环比 |
|------------------|------------|----------|
| 铜精矿江西价格(元/吨) | 70,910 | -620↓ |
| 铜精矿云南价格(元/吨) | 71,610 | 无变化 |
| 精炼铜产量(月万吨) | 130.10 | +3.10↑ |
| 社会库存(万吨) | 41.82 | +0.43↑ |
| 废铜价格(元/吨) | 55,790 - 68,450 | 价格有所回落 |
  • 铜矿TC保持负值区间,精矿报价坚挺,对成本形成支撑。

- 废铜供应较紧,限制冶炼厂产能释放,供给侧显紧张特征。

宏观及需求端动态及操作建议 [page::0]

  • 美联储首次降息25个基点,市场预期后续降息进一步增加,利好金属价格支撑。

- 下游需求受高价铜抑制,现货成交冷清,旺季需求尚未显现复苏。
  • 铜期权隐含波动率略升,持仓购沽比达1.38,期权市场多头情绪明显。

- 技术指标显示短期趋势偏弱,建议轻仓逢低做多,控制节奏和风险。

深度阅读

瑞达期货铜市场周报分析报告详尽解读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信息:
  • 报告品类:市场数据与观点分析报告

- 发布时间:未明确标注,内容为最新期货与现货市场数据
  • 机构及作者: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研究员陈思嘉,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18799

- 研究主题:铜市场,涵盖期货市场、现货市场、上游供给、产业链动态、宏观及行业消息的综合分析
  • 报告核心论点

- 沪铜主力合约近期呈震荡回落趋势,持仓量显著减少。
- 现货铜价格保持升水状态,基差走强。
- 铜矿TC(Treatment Charge,冶炼费)指数持续负值,精矿价格坚挺,对铜价形成成本支撑。
- 废铜和铜精矿供应偏紧限制炼厂产能,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宏观因素,铜价维持高位。
- 下游需求表现平淡,终端消费恢复缓慢,旺季尚未明显提振需求。
- 期权市场表现多头情绪明显,隐含波动率略有上升。
- 技术指标显示短期压力,操作建议为“轻仓逢低短多”,强调风险控制。

本文旨在结合详尽的数据表和行业信息,深入解读铜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辅助投资者做出理性判断。[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期货市场综述


  • 价格变动:

- 沪铜主力合约收盘价为79,620元/吨,较前期暂无环比数据;
- LME三个月铜价格为9,966.5美元/吨,环比下降29.5美元。
两者价格均呈下跌趋势,但沪铜具体幅度因缺环比未显。
  • 持仓与价差:

- 主力合约隔月价差为-70元/吨,反映市场短期价差向贴水发展(负价差);
- 主力合约持仓量减少19,604手,意味着投机或套期参与降低,市场谨慎情绪显著。
- 期货前20名持仓量减少4,846手,进一步印证大型机构减仓信号。
  • 库存数据:

- LME铜库存减少1,675吨,现为150,950吨,体现库存紧张状态;
- 上期所阴极铜库存周度增加12,203吨至94,054吨,而日度仓单减少2,856吨至33,291吨,表明流通环节存量不一,可能存在供应端结构调整。

分析:价格回调叠加持仓显著减少表明市场短期获利回吐或观望情绪,库存数据则显示LME持续去库存,国内库存结构呈现分化,整体铜供应面依旧偏紧。[page::0]

2. 现货市场分析


  • 价格表现:

- SMM 1#铜现货价79,990元/吨,长江有色1#铜现货80,065元/吨,均较前期有所下滑(分别下降610元及555元)。
- 上海电解铜CIF(提单)价格保持56美元/吨未变,洋山铜均溢价小幅上涨3美元至53.5美元,体现进口铜市场溢价升温。
  • 基差与升贴水:

- CU主力合约基差为+370元/吨,环比大幅上升330元,这反映现货对期货的溢价增强,市场短期供应紧张感增强。
- LME铜升贴水下降11.87美元至-71.13美元,外盘表现依旧偏贴水,显示国内现货紧张优于国际市场。
  • 进口数据:

- 铜矿石及精矿进口量增加21.05万吨至256.01万吨,显示进口需求有所提升。
- 粗炼费(Treatment Charge)轻微下调0.45美元,至-41.3美元/干吨,表明精炼厂加工费维持低负值,冶炼盈利压力持续。

综述: 现货价格尽管短期回落但整体维持高位,现货升水走势强化,说明下游采购虽谨慎但供应紧张感仍支撑价格,进口铜增加则缓解部分供应压力。[page::0]

3. 上游供给状况


  • 精矿价格:

- 江西铜精矿报价70,910元/金属吨,云南铜精矿71,610元/金属吨,云南报价略高,均下调620元,供应成本仍维持高位。
  • 粗铜加工费:

- 南方及北方加工费均稳定在700元/吨,没有变动,表明地区间冶炼加工费用稳定。
  • 精炼铜产量:

- 月产量为130.1万吨,环比增长3.1万吨,反映冶炼产能略有提升。
  • 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

- 进口量下降5万吨至43万吨,表明精炼及铜产品进口环节波动。

总体来看,上游原料供应虽然精矿价格略降,但仍处于成本高位,产量小幅改善,粗加工费稳定,整体供给面偏紧而较为稳定。[page::0]

4. 产业及下游应用情况


  • 库存与废铜价格:

- 社会库存轻微增加0.43万吨至41.82万吨,库存环比略增,表明流通环节略有放松。
- 废铜1#光亮铜价为55,790元/吨,2#铜价为68,450元/吨,均有小幅下调,反映废铜供应压力。
  • 产量与投资数据:

- 铜材产量为222.19万吨,环比增长5.26万吨,铜加工行业产出逐步回暖。
- 电网建设投资累计达到3,314.97亿元,较前期增加404.31亿元,反映基础设施仍有较强支撑。
-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达60,309.19亿元,环比上涨6,729.42亿元,房地产依然是重要用铜行业。
- 集成电路产量为425.03万块,环比下降43.8万块,表明部分终端电子需求有所疲软。

综上,铜下游需求结构分化,传统用铜领域如基建和地产仍保持一定活跃度,而高技术领域如集成电路表现疲软,终端需求恢复较慢,旺季效应尚未充分显现。[page::0]

5. 期权及技术面


  • 期权市场:

- 平值期权持仓购沽比为1.38,环比小幅增加0.0514,显示市场多头情绪占优。
- 隐含波动率呈略微上升状态,反映投资者对价格波动预期上扬。
  • 技术指标:

- 60分钟MACD显示双线位于零轴下方,绿柱持续扩大,表明短线偏空震荡走势。

结合期权多头情绪与期货技术面偏空,表明市场存在分歧,操作风险和机会并存,建议谨慎轻仓操作。[page::0]

6. 行业与宏观消息解读


  • 美联储降息影响: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4.00%-4.25%,为年内首次降息,半年内经济放缓及通胀上升背景下启动。
- 10月再次降息概率超90%,表明宏观宽松预期强化,有助于商品价格支持。
  • 国内消费政策助力:

- 国新办发布扩大服务消费相关措施,推动新业态试点、人工智能应用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领域资金充裕度提升。
- 多场消费活动及补贴政策,有利于提升国内铜需求下游消费活力。

这些政策和货币环境驱动铜价需求端期待,有利于中长期铜价稳定支撑。[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析



| 图表描述 | 说明与解读 |
|-|-|
| 表格《沪铜及LME铜市场数据综合》 | 此表详实展示了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持仓量、库存、进口数量、现货价格及下游指标等,横跨期货、现货、上游精矿、产业及消费端多维度数据。 |
| 价格趋势 | - 沪铜主力合约79,620元/吨,较LME铜9,966.5美元/吨呼应,均有小幅回落,显示价格调整节奏一致。
- SMM现货报价79,990元/吨位于高位,表明供需结构偏紧。 |
| 持仓量变化 | 主力合约持仓量大幅减少19,604手,可能预示获利了结或不确定性加剧,短线投机氛围减弱。 |
| 基差升贴水 | CU基差370元/吨与LME贴水-71.13美元/吨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内外销铜价差异,国内供应相对紧缺。 |
| 进口与产量 | 铜矿石及精矿进口增加21.05万吨缓解供应压力,精炼铜产量增3.1万吨反映产能积极。进口未锻轧铜减少5万吨,说明进口结构出现调整。 |
| 库存数据的矛盾 | 上期所阴极铜库存周度大增12,203吨,而日度仓单减少2,856吨,暗示库存中流通与非流通库存可能存在结构差异。 |
| 其他指标 | 电网建设投资强劲推升基础设施用铜需求,而集成电路产量下降暗示部分高端电子需求承压。 |

整体图表呈现分明的铜市多层次动态,价格偏强但持仓与需求节奏存在不协调,提示市场短期有波动风险。[page::0]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属市场实时数据与短期行情分析性质,无明确估值模型如DCF或市盈率等财务估值展示。报告重点在于行情解读、供需研判以及宏观政策导向,对未来行情的预判基于综合供需矛盾与宏观基本面,不涉及估值区间计算或目标价设定。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价格波动风险:技术指标偏空且隐含波动率上升,显示短期铜价存回调风险。

- 需求不及预期:终端消费恢复缓慢,集成电路等关键电子领域需求下降,可能抑制价格上涨动力。
  • 供应波动:库存结构分化及进口量调整带来的供应不稳定,炼厂产能限制可能加剧短期供应紧张。

- 宏观政策变动:美联储降息后通胀风险偏上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对铜价产生影响。
  • 交易风险:持仓量快速下降预示投资者情绪波动,操作需谨慎。


报告提示轻仓操作并强调风险管理策略,暗示市场不确定性提升,投资者应控制仓位和节奏。[page::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虽然详尽涵盖市场多维数据,但缺少对中长期供需格局和成本曲线的深入阐释,分析更多集中于短期波动和资金面情绪。

- 期货持仓量大幅减少解释存在不确定性,可能是获利回吐,也可能是担忧美联储政策和下游需求疲软,因此结论应保持谨慎。
  • 上期所库存日增与仓单日减的矛盾提示库存数据口径与实际流通环节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统计口径差异,需关注进一步数据披露。

- 报告对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强调利好,但对地缘政治及全球供给链潜在扰动未提及,略显局限。

---

七、结论性综合



瑞达期货本报告通过详实数据展现了当前铜市场供需两端的复杂态势:虽然价格近期有所回落,期货持仓及成交表现趋于谨慎,但现货升水基差走强及库存持续紧张的事实表明,供应演绎仍对价格形成坚实支撑。下游需求端恢复乏力,结构上传统基建和房地产仍维持较好支撑,而高技术领域存在不确定因素。宏观环境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国内鼓励消费措施为铜价提供潜在动力。技术面显现短期压力,期权市场多头情绪与隐含波动率同步升温,表明市场预期分歧明显。

综合来看,报告总结铜价短期展望偏震荡回落,建议“轻仓逢低短多”,强调风险控制,体现出客观审慎的投资建议。该结论基于详尽的供需数据、价格及宏观政策分析,兼顾了市场情绪和技术指标,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page::0]

---

数据来源第三方,观点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研究员: 陈思嘉

---

注:本文所有数据、观点均来源于瑞达期货市场周报原文,供参考与学术分析之用。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