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1:石破首相辞职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日本首相石破辞职背景及对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影响,评估潜在新首相候选人的政策倾向及其对日本金融市场的边际影响,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将带来日股上行与日元贬值压力,同时探讨自民党内部权力结构与选举流程细节,为投资者关注日本政局变动提供参考 [page::0][page::1][page::2][page::4]

速读内容


石破辞职背景与原因分析 [page::0]

  • 2025年9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宣布辞职,主要因7月20日自民党参议院选举失利引发党内不满。

- 党内对是否提前选举存在分裂,103名国会议员支持提前选举,支持者人数压倒反对者。
  • 石破辞职避免党内分裂,重要党内人士对其进行劝导促成决定。


自民党总裁选举的重要性及流程 [page::1][page::4]

  • 自民党为日本众议院最大党派,党内总裁选举直接决定新首相人选。

- 选举分为两种模式:“完整流程型”包括国会议员与党员票,周期较长;“简易型”仅以党支部3票加国会议员票,周期较短但权重较重,选举方式9月8日后确认。
  • 预计新任总裁或首相将在9月下旬之后产生。


主要候选人分析及政策倾向 [page::1][page::2]

  • 2024年选举中,高市早苗与小泉进次郎得票领先,分别主张边际不同财政货币政策。

- 高市早苗偏向“安倍经济学”,推动货币宽松、日元贬值、财政扩张,近期有所弱化。
  • 小泉进次郎重视结构性改革,主张放松解雇管制,旨在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政策对资本市场具一定吸引力。


石破辞职对金融市场潜在影响 [page::2]

  • 石破推崇财政健全和货币正常化的政策被视作压制股市因素,即“石破折价”。

- 其辞职可能导致财政政策更积极、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市场可能出现日股上涨、日元贬值、日债长端利率上升趋势。
  • 但市场对辞职已有一定定价,实际影响幅度或受限。


日本议会党派结构及其对政治生态的影响 [page::3][page::4]



  • 众议院465席位中自民党占196席,占最大席位,参议院中自民党占100席。

- 该结构使自民党在政权掌控中处于强势地位,但党内矛盾和选举动态决定未来政局走势。

深度阅读

中金2025年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2025年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1:石破首相辞职》

- 作者及团队: 丁瑞(CFA)、杨鑫(CFA)、陈健恒、李刘阳(CFA)、魏儒镝(CFA)、施杰,中金公司研究团队
  • 发布时间: 2025年9月9日

- 发布机构: 中金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主题: 聚焦日本政治焦点——自民党总裁选举及其引发的日本政治变局,重点分析石破首相辞职背后的原因,及未来潜在自民党党内候选人对日本经济金融政策的影响。

- 核心论点: 石破于2025年9月7日提出辞职,这一政治事件引发自民党内部总裁选举,标志着日本政治“政权交替”进程开启。潜在新任领导人相对石破有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倾向与更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预计将带来日股上行、日元贬值以及日债利率上行的市场边际反应。报告开启“25年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系列持续跟踪分析。[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石破辞职与背景


  • 核心论点: 石破于2025年9月7日宣布辞去首相职务,理由包括其认为美日贸易谈判告一段落,该时机适当交棒。他亦回避了可能因参议院选举失利而被罢免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辞职。

- 逻辑支撑: 7月20日自民党参议院选举大幅失利(失去过半优势),以往此种情况会导致首相辞职负责。但石破最初决定留任引发党内不满,甚至出现四大要职官员辞呈,党内围绕是否提前进行总裁选举的氛围升温,最终石破选择主动辞职以避免党内分裂。
  • 关键数据点:

- 2025年9月5日,国会议员中已有103/295人支持提前总裁选举,明显倾向于对石破“不信任”(支持提前投票),仅22人反对提前选举。
- 19个地方党支部支持提前选举,仅9个反对。
  • 推断: 石破辞职是对党内信任危机的回应,也是避免自民党分裂的策略性选择。前首相菅义伟与农业大臣小泉进次郎到访劝辞,对辞职决策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 说明: “是否提前进行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投票机制包含国会议员与地方党支部票的合计决定,且这也成为当时党内权力斗争的焦点。[page::0]

2.2 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政治意义与结构


  • 核心论点: 日本为议会内阁制,众议院占多数党领袖通常担任首相,自民党为当前众议院最大党,本次总裁选举大的意义等同于政权交替,因当选人将成为未来首相。

- “椭圆的理论”解释: 自民党成立逾七十年,却包容左右两翼政治力量,兼具保守与进步立场,由此形成独特的“椭圆理论”。因此,预计新首相政策方向不会偏离自民党传统框架,结构性政治大变革概率低。
  • 选举流程模式:

- 完整流程型: 含国会议员票(295票)+党员票(295票),共计590票,反映全体党员意志,耗时约12日+
- 简易型: 国会议员票(295票)+地方党支部票(141票),共计436票,权重倾向国会议员,耗时短约2-3周
  • 现状推测: 鉴于时效性及内部压力,选举模式将在9月8日后决定,新领袖预计9月下旬产生。[page::1,4]


2.3 主要潜在人选及其政策倾向


  • 2024年总裁选举得票排名参考(首轮):

- 高市早苗 181票(第一)
- 小泉进次郎 136票(第二)
- 另有林芳正、小林鹰之、茂木敏充等多位候选人得票
  • 2025年8月民调支持率:

- 高市早苗 15.9%
- 小泉进次郎 14.6%
  • 高市早苗分析:

- “安倍经济学”的坚定继承者,支持货币宽松、财政扩张、日元贬值。
- 边际上近几个月有所修正对宽松的偏好,或因迎合中间派选民。
- 市场预期其当选将推动日股上涨、日元贬值、日债利率轻微下行,但强度不及2012-2013的安倍时代。
  • 小泉进次郎分析:

- 政策重心在结构性改革,如解雇管制放松,提升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以“小政府主义”促进私有化。
- 此类改革可能促进资本市场效率提升,但也可能扩大贫富差距。
  • 石破的政策特点:

- 主张财政健全化(反对减税)和货币正常化(支持日本央行加息),在通胀背景下导致居民购买力下降,“石破折价”抑制了股票表现。
  • 市场影响预判:

- 石破辞职后,预期新领导人更偏积极财政扩张、货币宽松,可能产生日股上行压力、日元贬值压力及日债长端利率上行压力。
- 但因市场已对辞职消息有所消化,边际影响有可能被部分弱化。[page::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表1:日本众议院党派分布


  • 内容描述: 日本众议院共有465席位,自民党占196席,为最大党派,立宪民主党148席,国民民主党27席,日本维新会38席等。

- 趋势与意义: 自民党席位虽为最大党,但未过半(>233席),显示其议席优势有限,可能需要依赖合作党派维稳执政。
  • 对报告意义: 强调自民党权力基础,为总裁选举胜者成为首相奠定现实基础,体现选举背后权力平衡格局。[page::3]


3.2 图表2:日本参议院党派分布


  • 内容描述: 参议院总计248席,自民党占100席,立宪民主党42席,国民民主党25席,日本维新会18席等。

- 趋势与意义: 自民党在参议院失去半数以上控制,反映上议院权力较弱,支持石破在参议院选举失利背景下面临政治压力。
  • 对报告意义: 佐证石破辞职的制度和党内动因基础,强化整体政治生态分析。[page::4]


3.3 图表3:自民党总裁选举类型


  • 内容说明: 详细列明“完整流程型”与“简易型”选举的票数构成及大致时间周期。

- 含义解析: 说明党内权力结构中,基层党员与国会议员的票权比重变动对选举结果潜在影响,也揭示了选举方式选择可能带来的政治策略考量。
  • 局限性: 简易型虽时间短但可能加大国会议员影响力,影响选举公正性与代表性。

- 对报告作用: 帮助读者理解选举规则对潜在领导人胜选战略的影响及紧迫的政治时间表。[page::4]

---

四、估值和金融政策展望



本报告侧重政治分析,但亦结合日本金融市场表现及未来预期。
  • 石破辞职的金融市场影响:

- 石破倾向财政紧缩与货币正常化政策造成“石破折价”,限制股票表现。
- 其辞职被视为释放宽松预期信号,潜在带来股市上行、日元贬值和长期债券收益率上行压力。
  • 政策驱动假设:

- 未来自民党总裁若更支持财政扩张、货币宽松,则推动的资产价格趋势较明确。
- 关键假设在于继任人选的政策偏好与执政力度。
  • 不确定性及风险:

- 市场已经部分消化石破辞职消息,边际影响程度仍存不确定。
- 选举进程及新首相政策走向可能受权力斗争、党内派系博弈影响,风险仍不容忽视。[page::2]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政治风险: 自民党内部党派分裂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在选举方式选择及候选人支持的博弈中,可能影响政策稳定性。

- 政策实施风险: 新任首相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受制于自民党在众参两院的议席分布,尤其是参议院的弱势可能阻碍政府立法推进。
  • 市场情绪风险: 投资者对政治变动预期可能快速变化,短期内行情可能存在波动。

- 国际外交风险: 日本与美国间的贸易与安全关系如何调整将影响其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
  • 风险缓解: 报告指出自民党历来具有“椭圆的理论”,新政权大概率延续既有政治结构,降低剧变风险;劝导辞职事件亦表明党内有一定凝聚力。[page::0,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见识别: 报告明显使用了较为乐观的基调,尤其在预判继任领导人会更积极宽松时,未详细评估潜在继任者政策施行中遇到的现实阻力。

- 假设稳健性: 市场边际反应基于高市和小泉的偏好推断,但实际政策影响取决于自民党和国会的实际合作情况,报告对此未详细展开。
  • 内部潜在矛盾: 既强调自民党“椭圆理论”的稳定性,也期待新领导带来明显边际宽松,这似乎存在一定张力,反映政治连续性与政策调整间的平衡不易拿捏。

- 建议: 对于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需关注后续报告更新,尤其选举的完整流程和候选人动态,理性评估市场反馈与现实政治改革的差距。[page::1,2]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围绕日本2025年自民党总裁选举开启,重点解析石破首相辞职的政治内因与外因,清晰描绘了党内动荡背景和选举流程可能的两种模式。通过对自民党基本构成(包括众、参议院党派分布)和选举历史的“椭圆理论”框架描述,报告断言此次选举将体现政权交替,但结构性政治大变动可能性不大。

报告详细分析了主要潜在人选高市早苗与小泉进次郎的政治经济倾向,前者继承“安倍经济学”支持财政扩张与货币宽松,后者着重结构性改革,反映出两种未来发展路径。石破时期的政策相对紧缩,导致“石破折价”现象,这也间接推动其辞职决策形成。

图表部分通过众、参议院党派比例的图示,加强了自民党政治地位和面临的制衡局面理解,选举类型表则解析了选举流程的复杂权力博弈,本报告因此具备较高的系统性和逻辑连贯性。

预计此次选举及其结果将对日本金融市场产生明显边际效应,尤其是股市上行、日元贬值及长端债券利率上行的预期,但受当前市场价格提前反映影响,其短期冲击可能有限。同时须谨慎考虑政治稳定性与政策执行的多重风险。

总体而言,报告基于详实数据和历史经验,以严谨的逻辑构建了对日本未来政治格局及其金融市场影响的前瞻性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参考框架。

---

图片列表


  1. — 石破辞职系列插图

2. — 石破首相照片
  1. — 日本众议院党派分布图

4. — 日本参议院党派分布图

---

参考来源



报告原文及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均已列于全文末尾[page::5]

---

本分析基于《25年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1:石破首相辞职》原文内容,所有结论均围绕报告所示事实和推断展开,未注入非报告内独立观点。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