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盈利预期因子的构建及选股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构建了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期的盈利预期因子,通过不同时间维度选股回测,发现四到五个月时间长度的因子表现最佳。经过股票池筛选和时间加权改进后,因子收益、稳定性显著提升,覆盖沪深300、中证500等不同板块均有效,且与传统因子相关性较低,具备良好的独立选股能力和超额收益潜力 [page::0][page::4][page::7][page::10][page::15][page::18][page::19]

速读内容


盈利预期因子构建与表现 [page::0][page::3][page::4]

  • 因子定义为近期分析师盈利预期与较远期间盈利预期的比值。

- 以五三三时间维度(当前3个月与前2-5个月均值比值)为主,分组选股表现超额收益14.37%,超额最大回撤20.41%,夏普比0.91,信息比1.36。
  • 不同时间维度测试显示4-5个月长度效果优于过大或过小时间长度,重叠区间越长效果越差。



股票池筛选改进 [page::7][page::8][page::9]

  • 采用分析师盈利预期覆盖条数限制筛选股票池,覆盖条数阈值增加会减小股票池规模但提升预期准确率。

- 在每月盈利预期数据3.5条左右作为阈值时,选股效果最好。
  • 筛选后因子表现提升,年化超额收益最高达18.25%,超额最大回撤13.6%,夏普比1.05,信息比1.62。



| 条件 | 年化收益 | 最大回撤 | 超额收益 | 超额最大回撤 | 夏普比 | 信息比 |
|------------------|---------|---------|---------|-------------|-------|-------|
| 五三三 14 条限制 | 31.09% | 69.12% | 17.75% | 12.77% | 1.03 | 1.66 |
| 五三三 16 条限制 | 31.38% | 69.11% | 17.95% | 12.48% | 1.04 | 1.64 |
| 五三三 18 条限制 | 31.79% | 68.33% | 18.25% | 13.6% | 1.05 | 1.62 |

时间维度加权改进 [page::10][page::11][page::12]

  • 采用月度和半月度两种频率划分时间区间,并给予不同权重进行加权平均。

- 加权因子相较于未加权因子提升明显,月度频率优于半月度,权重间隔不宜过大或过小。
  • 加权五三三维度因子年化超额收益最高达20.69%,超额最大回撤12%,夏普比1.13,信息比1.87。



| 加权方案 | 年化收益 | 最大回撤 | 超额收益 | 超额最大回撤 | 夏普比 | 信息比 |
|---------------------|---------|---------|---------|-------------|-------|-------|
| 五三三 月度 较大间隔 | 34.61% | 66.35% | 20.69% | 12% | 1.13 | 1.87 |
| 五三三 月度 较小间隔 | 33.01% | 65.81% | 19.28% | 11.18% | 1.09 | 1.76 |

不同板块覆盖与表现 [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9]

  • 盈利预期因子覆盖率稳定且具周期性,沪深300与创业板覆盖度较高,分别约30%-60%和40%-80%,中证500最低仅10%-30%。

- 改进后因子覆盖率下降但更稳定,各板块选股仍能产生显著超额收益。
  • 不同板块表现不同,沪深300、中证800增强效果较小,中证500和创业板增强效果突出,但波动性较大。

- 以改进五三三因子衡量,沪深300板块超额收益约15.62%,中证500约22.85%,中证800约16.52%,创业板指约20.28%。


| 板块 | 五三三超额收益 | 改进五三三超额收益 | 五三三超额最大回撤 | 改进五三三超额最大回撤 | 夏普比(改进因子) | 信息比(改进因子) |
|----------|----------------|---------------------|--------------------|-------------------------|------------------|-------------------|
| 沪深300 | 13.27% | 15.62% | 11.69% | 11.55% | 0.99 | 1.46 |
| 中证500 | 7.63% | 22.85% | 13.64% | 24.12% | 1.15 | 1.07 |
| 中证800 | 12.01% | 16.52% | 10.12% | 11.4% | 0.82 | 1.62 |
| 创业板指 | 14.99% | 20.28% | 15.94% | 23.01% | 0.81 | 1.09 |

与传统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page::18]

  • 盈利预期因子与传统估值、成长、反转、动量、市值因子相关性较低,说明因子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适合组合分散风险。

- 改进因子与创业板成长及动量因子正相关有所增强,但整体仍保持较低相关性。

深度阅读

长江证券研究所《基础因子研究(三):盈利预期因子的构建及选股》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基础因子研究(三):盈利预期因子的构建及选股》

- 作者及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联系人郑起等
  • 发布日期:2018年5月19日

- 研究主题:构建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期的量化选股因子,评估其在不同时间维度、股票池筛选、时间加权改进及各细分板块的表现,并与传统因子相关性对比。

核心论点与目标
  • 盈利预期因子基于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数据,克服财报数据滞后问题,具有较强的预测效力。

- 利用分析师覆盖度筛选及时间加权方法改进盈利预期因子,显著提升选股表现的稳定性和超额收益。
  • 盈利预期因子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及创业板均表现良好,且因子表现受股票池覆盖度和板块风格影响明显。

- 该因子与传统估值、成长、动量等因子相关性较低,具有良好的投资组合分散效果。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基本盈利预期因子构建与表现


  • 理念:分析师盈利预期数据更及时反映公司成长预期,避免财报滞后。

- 因子构造:以某时间段内分析师平均盈利预期比值:

\[
factorT = \frac{Earning\ PredictT}{Earning\ Predict_{T-1}}
\]
  • 股票池及回测区间

- 股票池包括全A股、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创业板指。
- 排除ST股及上市不足一年股票,回测区间2005年1月至2018年4月。
- 月度调仓,收盘价执行调仓,双边交易成本0.15%。
  • 时间维度参数设定

- 不同时间段划分方案(总长度与重合长度),包括“二一一”、“四二二”、“六三三”、“四三三”、“五四四”、“五三三”等方案(以“当前区间”和“较远区间”的月数统计)。
- 图1清晰展示了各时间段划分的视觉示意,体现出时间重叠与间隔的差异。
  • 表现总结

- 从图2-7回测曲线和表1风险指标可见:
- 总时间长度在4-5个月(如四二二、五三三)时因子表现最好,超额收益最大且较为平稳;
- 重合区间越长,选股效果越弱,滞后风险增大;
- 盈利预期因子整体表现稳定,每年均产生超额收益(2017年例外),信息比与夏普比均处于良好区间。

2.2 盈利预期因子的改进


  • 存在问题

1. 许多股票分析师覆盖数量少,导致一致预期估计偏差大,稳定性不足。
2. 时间区间内对分析师预期取平均未考虑信息时间差,部分时间区间重合信息损失。
  • 改进路径

1. 股票池筛选:设置分析师实际盈利预期覆盖条数阈值,过滤低覆盖度股票,减小偏差。平衡覆盖度与准确性,避免股票池过小引发风险集中。
2. 时间加权:对不同时间段的预期赋予不同权重,反映市场信息更新节奏,避免过度聚焦最近预期或平均稀释信息。
  • 筛选与加权效果

- 限制盈利预期数据条数(如每月平均3.5条)时表现最佳(图9-14、表3、表4)。
- 时间权重采用月度划分优于半月划分,合理权重间隔提升选股效果(图15-23、表5、表6)。
- 改进后的因子具备更高的超额收益(超过18%),更低的最大回撤(约13%),夏普比超1,信息比接近1.6~1.9,极大提升因子稳定性[page::0,4,6-12].

2.3 板块差异与覆盖度影响


  • 覆盖度分析(图24-28):

- 沪深300和创业板覆盖度较高(30%-60%,40%-80%),中证800次之(20%-40%),中证500最低(10%-30%)。
- 改进因子筛选后股票池稳定,覆盖度大幅降低,提示更严格筛选条件带来明显覆盖减少。
  • 因子表现差异(图29-36,表7,表8):

- 因子在各板块均有效,均实现超额收益。
- 超额回撤与波动在中证500和创业板最高,沪深300和中证800较低。
- 改进因子在中证500和创业板超额收益提升最明显,沪深300和中证800提升有限。
- 因子表现与覆盖度、板块风格密切相关,覆盖度越低,改进效果越显著。
- 分年数据展示因子在多数年份均稳定获益,个别年份超额收益下滑主要与市场波动相关[page::14-17,19].

2.4 与传统因子相关性


  • 研究证实盈利预期因子与传统Barra因子(估值EP、成长净利润增速、反转、动量、市值)相关性极低,支持其贡献独立的超额收益来源。

- 改进后相关性未显著变化,创业板中略有与成长、动量正相关,提示该板块因子动态更复杂(图37,图38)[page::18].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1:时间维度划分示意图(page 4)


  • 展示了多种时间段划分方案,时间轴上用色块区分“较远时间段”和“较近时间段”,及二者的重叠长度。

- 直观反映较远与较近时间段之间重合及跨度的不同,体现因子构建参数的关键调整点。

3.2 图2至图7:不同时间维度回测曲线(page 5)


  • 蓝色线(第1组)表现最佳,逐渐拉开与其他组差距,显示选股效果突出。

- “多空组合”线显示多空策略收益,明显优于基准(中证800橙色线)。
  • 四二二和五三三方案的累计收益和多空收益表现最佳,验证时间长度选择的合理性。


3.3 表1和表2:不同时间维度回测风险指标(page 6)


  • 时间长度4-5个月(四二二和五三三)时,年化超额收益最高(15.63%-14.37%)。

- 超额最大回撤处于20%左右,夏普比0.9以上,信息比1.3左右,风控表现稳定。
  • 分年指标显示绝大多数年份超额收益为正,2017年异常。


3.4 图8:股票池筛选示意图(page 7)


  • 明确展示了通过分析师盈利预期覆盖个数作为阈值筛选股票池的逻辑。

- 权衡准确性与覆盖度,控制因子估计偏差风险。

3.5 图9-14及表3-4:不同覆盖度阈值下筛选结果(page 8-9)


  • 描绘筛选条件严格度对五组选股收益曲线的影响。

- 表3显示月均3.5条盈利预期覆盖时表现最佳,年化超额收益达18.25%,最大回撤仅13.6%。

3.6 图15及图16-23及表5-6:时间加权示意与回测(page 10-12)


  • 图15清晰描绘时间加权框架,权重随距离调整。

- 回测曲线和风险指标表明,月度区间划分与合理权重分配提升选股表现。
  • 五三三半月加权效果稳定,夏普比提升至1.13,信息比1.87,最大回撤降至12%。


3.7 图24-28:各板块覆盖度(月度)趋势(page 14)


  • 不同板块覆盖度差异大,整体2007年后趋于稳定,且存在周期性波动。

- 改进因子覆盖度大幅减少,与筛选和加权筛出一致预期准确股票相符。

3.8 图29-36及表7-8:各板块因子表现对比及年化指标(page 15-17)


  • 各板块改进因子的分组收益曲线均明显优于原始因子。

- 中证500和创业板收益提升突出,但超额最大回撤较大。
  • 表7定量评估各项指标,改进因子夏普比最高1.15(中证500),信息比均有增长。


3.9 图37-38:相关矩阵热力图(page 18)


  • 盈利预期因子与其他传统因子的相关性数值低于0.1,多板块无明显相关性变化。

- 创业板稍微体现与成长、动量更高正相关,可能反映新兴成长股特性。

---

4. 估值分析


  • 本报告重点为因子构建与选股效力分析,未直接涉及传统估值模型DCF或P/E估值计算,不涉及具体个股估值。

- 报告强调因子的风险调整收益能力(夏普比、信息比)、超额收益及最大回撤,侧重策略绩效评估。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数据覆盖风险:分析师盈利预期覆盖不足导致因子计算偏差,股票池筛选方案即为对应缓解策略。

- 市场风格波动:中证500和创业板因子回撤较大,暗示波动性和结构风险。
  • 信息更新滞后与权重误设:时间加权设计用于平衡信息更新不连续性,以提高因子鲁棒性。

- 历史回测贴现未来风险:2017年等例外年份出现收益波动,提示单因子策略风险,需结合多因子与宏观环境监控。
  • 报告中明确给出风险指标(回撤、盈亏比等)确保投资者具备风险认知[page::4,6-7,13,17].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基于历史回测,因子的未来稳定性依赖于分析师预期数据质量及市场结构不变,存在模型过拟合风险隐患。

- 股票池筛选虽提升准确度但削减覆盖度,可能增加集中度风险,影响因子多样性。
  • 时间加权方法参数调整对结果影响较大,适用性需结合实务不断验证。

- 相关性分析仅为线性关系衡量,非线性、时序相关性未深入探讨。
  • 各板块表现差异表明因子并非适用所有市场环境,投资者需结合板块特点调整策略比重。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构建并改进了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期的选股因子,经过多维度验证,显示以下重要发现:
  • 盈利预期因子基于分析师对未来盈利的预测数据,避免了传统财报信息滞后问题,因子在A股全市场多阶段、不同板块均展现出持续的超额收益能力和稳健的多空收益表现。

- 时间维度的合理选择(总长度4-5个月,重合期短)关键提升因子的稳定性和表现,优化方案“五三三”表现优异。
  • 通过设置分析师覆盖度阈值筛选股票池,提高因子估计准确度,显著提升超额收益和风险调整指标,同时交易池覆盖率有所下降,体现准确性和覆盖度间的权衡。

- 时间加权方法进一步增强因子的反应速度与信息利用效率,优于简单均值处理,加权方案以月度划分及合理权重间隔为佳。
  • 改进后的盈利预期因子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和创业板均表现有效,但不同板块表现差异显著,尤其中证500和创业板因子波动较大,提示需关注板块波动风险。

- 该因子与传统估值、成长、动量等因子相关性均较低,具备良好的组合多样化和风险分散价值。
  • 持续的分年回测结果显示选股收益稳定且超额收益频繁出现,说明因子具有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整体来看,盈利预期因子尤其是结合分析师覆盖度筛选及时间加权改进的因子,成为一个有效且稳定的多空选股工具,具备重要的实战应用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值得量化投资实践中高度关注和持续优化[page::0-19].

---

附录:关键图表展示


  • 图1(第4页)时段划分示意图,阐释盈利预期因子的时间参数设计



  • 图7(第5页)五三三时间段回测收益曲线,显示因子表现稳定优异



  • 图8(第7页)股票池筛选流程示意,揭示分析师覆盖数阈值的权衡



  • 图12(第8页)五三三时间段14条限制筛选回测曲线,选股表现提升明显



  • 图15(第10页)时间加权示意图,反映基于信息时序的加权逻辑



  • 图20(第12页)五三三月度较大间隔加权回测曲线,因子表现突出



  • 图25(第14页)沪深300板块分析师盈利预期覆盖度走势



  • 图30(第15页)沪深300改进盈利预期因子选股曲线,超额收益明显提升



  • 图38(第18页)各板块改进盈利预期因子与传统因子相关性(热力图)




---

综上所述,本报告提出并验证了一个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期的量化选股因子及其多重改进方法,经实证回测展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和策略稳定性,同时因子具备与传统因子的低相关性,兼顾超额收益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务意义。[page::0-19]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