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证可转债】REITs专题报告:大类资产配置方兴未艾,冉冉升起新兴市场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全面梳理了我国沪深REITs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潜力,指出市场在政策推动和利率下行背景下初具规模,且空间广阔。文中详细分析REITs的独特资产属性和多样底层资产类型,介绍了权益和债性属性以及估值方法,结合国内外市场比较,系统评估REITs风险收益特性。投资建议侧重新发REITs认购,强调流动性风险和政策风险需关注[page::0][page::1][page::4][page::7][page::26][page::31]
速读内容
我国REITs市场发展概览与政策支持[page::0][page::1][page::2]

- 截至2025年6月末,沪深REITs共68只,总市值2055亿元,日均成交6.23亿元。
- 2024年以来发行节奏加快,国家发改委精简审批流程,推动REITs常态化发行。
- 资产类型扩展至基础设施、园区、消费、数据中心、清洁能源等多领域。
市场空间潜力及机构投资者布局[page::5][page::6]

- 我国单只REITs市值低于国际水平,市场总市值有望提升至2.2万亿元,增长近11倍。
- 证券公司成为最大机构持仓,信托和公私募资金也持续加仓。
- 利率下行环境提升REITs吸引力,适合配置以对抗机构资产荒。
REITs资产属性与估值方法解析[page::7][page::26][page::28]

- REITs兼具债券的强制分红特征和股权的价格波动与资产运营依赖。
- 超长期限(10-99年)带来长期收益潜力与估值挑战。
- 核心估值方法为收益法(DCF),PNAV适用于所有REITs,PFFO更适合产权类,
特许经营权类重视现金分派率和IRR指标。
- 不同资产类型REITs估值明显差异,如保租房、消费类PNAV较高,交通类较低。
| 资产类型 | 平均PNAV |
| -------- | -------- |
| 保租房 | 1.55 |
| 消费 | 1.54 |
| 数据中心 | 1.38 |
| 仓储 | 1.25 |
| 园区 | 1.13 |
| 民生市政 | 1.44 |
| 能源 | 1.42 |
| 交通 | 1.12 |
REITs市场风险与投资策略建议[page::31][page::33]

- 流动性不足制约二级市场发展,60%个券日均成交额不足千万元。
- 当前整体市场估值偏高,不宜大规模配置。
- 认购网下新发REITs仍具备较好收益机会,预计2025年年化收益5.1-6.4%,容量1.5-2亿元。
- 重点推荐普洛斯、张江产业园、苏州恒泰、广州广河等具吸引力标的。
深度阅读
【山证可转债】REITs专题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山证可转债】REITs专题报告:大类资产配置方兴未艾,冉冉升起新兴市场
- 作者及机构:崔晓雁,山西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7日
- 主题范围:聚焦中国沪深REITs市场发展、资产属性、估值方法、市场表现及未来投资建议
- 核心论点及评级:
- 中国公募REITs市场已具规模且空间广阔,政策和利率双轮驱动下发行节奏加快。
- REITs兼具债券和权益属性,呈现超长久期独特特性,资产类型多元。
- 估值方法以收益法(DCF)为基石,PNAV、PFFO、IRR及现金分派率为相对估值指标。
- 投资建议注重新发REITs网下认购,组合推荐普洛斯等四个具有吸引力的个券,风险提示运营、政策及流动性风险[page::0][page::34]。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沪深REITs市场规模与发行节奏
- 市场现状:
- 2025年上半年,沪深上市REITs共68只,总市值2055亿元,流通市值约959亿元,日均成交6.23亿元,市场规模已与北交所2021年下半年及2018年中国可转债市场相当。
- 发行节奏明显加快,2024年下半年以来多项政策释放红利,取消前期辅导环节,国家发改委与证券监管部门联动,发改委引入快速退回机制,扩展资产类型到清洁能源、养老设施等,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发行[page::1][page::2][page::3]。
- 政策措施影响:
- 2024新“国九条”体现对REITs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支持,7月政策简化申报流程及收益率限制,6部门联合推动发行。
- 两大交易所2025年6月启动REITs扩募业务,细化定向发售和非定向扩募,提高市场活跃度及资金灵活运作。
- 储备项目丰富:
- 表1列示了涵盖保障性租赁住房、园区基础设施、消费基础设施、能源等多类型的储备项目,标明项目进度,反映市场发展潜力。
2.2 资产属性解析
- 债券属性:
- REITs采取强制分红机制,通常保证90%以上盈余现金分配,部分REITs实际分红支付率均保持99%以上,且分红频率多为年度一次至四次,确保稳定现金流回报。
- 底层资产多为经营性基础设施,稳定的租金收入和政策支持构成债券特征。
- 权益属性:
- REITs受底层资产运营状况影响显著,资产价值波动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
- 市场价格呈现升贴水变化,反映市场情绪和供需关系,从而赋予REITs权益类证券价格波动特征。
- 例如香港领展、中国中金普洛斯REIT与对应市场指数呈现较高相关性,具有股票市场属性[page::7][page::8][page::9][page::10]。
- 期限超长:
- 我国REITs以契约型封闭式基金为主,存续期限多为10-99年,80%以上剩余期限集中在10-50年,10%以上超过50年。
- 超长久期带来估值难度高、运营管理更复杂和政策风险,权衡长期稳定和波动性之间的资产特性。
- 底层资产多样化:
- 包括交通、能源、市政、园区、消费、仓储、保租房、数据中心等八大类,市值结构均衡,资产间表现及可分配金额完成度差异显著。
- 近年消费和保租房表现优异,交通和园区相对疲软[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
2.3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结构
- 利率下行背景:
- 2024年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标志长达十数年的利率下行阶段继续,为REITs及固收类资金提供低利率环境刺激,资金积极加仓REITs。
- 投资者结构:
- 公私募基金、证券公司、信托成为最大持有人,其中证券机构持仓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达到11.82%,保险、信托和公私募均有显著比重。
- 海外对照:
- 中国REITs数量已超日本、新加坡,但单只规模远逊美国(4.2亿美元vs 77.3亿美元),若发展至美国水平数量和市值,中国市场潜在增长空间达10倍以上。
- 按GDP和上市总市值估计,潜在规模为当前的5-17倍。
- 收益稳定性对比:
- 中国公募REITs收益分配比例显著低于美国,例如美国平均超过2%,中国约0.4%;美国REITs具备较好的抗周期性和多样资产抗风险表现。
- 波动率:
- 中国REITs价格波动接近股票,波动率高于普通债券,特许经营权类资产波动亦显著,符合权益类资产特征[page::4][page::5][page::6][page::11]。
2.4 估值方法
- 绝对估值:
- 以底层资产内在价值为核心,主要选用收益法(DCF),能反映资产未来现金流和估值合理性。
- 其他如比较法受限于市场可比案例少,成本法不适用于收益性物业,假设开发法适合开发潜力资产少用。
- 相对估值:
- PNAV反映市价与公允净值偏离,涵盖所有REITs种类,适合横向比较。
- PFFO衡量市值相对经营现金流,适合产权类REITs,对现金流变化反应敏感。
- IRR代表项目内部收益率,适合长期视角,特许经营权类REITs重点关注。
- 现金分派率衡量分红收益与价格关系,短期决策关键指标。
- 细分应用:
- 产权类REITs更偏好PFFO估值,关注现金流与运营效率。
- 特许经营权类含本金返还,强调现金分派率和IRR,真实派息率细调后较低,部分依然具吸引力。
- PNAV长期波动显著,不同资产类型PNAV有显著差异,保租房和消费类估值较高,交通和园区较低[page::25][page::26][page::27][page::28][page::29][page::30].
2.5 风险因素分析
- 政策风险:
- REITs市场尚处起步阶段,政策调整可能导致市场发展受限或节奏改变。
- 运营风险:
- 底层资产运营和现金流完成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估值、分红能力下降。
- 流动性风险:
- 市场整体流动性不足,2025年多数REITs日均成交低,可能导致交易折价及策略容量受限。
- 数据风险:
- 统计和估算偏差可能影响投资决策和估值判断。
- 缓解机制:
- 尽管报告未明确针对风险提出细化缓解策略,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底层资产运营报告和政策动态[page::34].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规模和发行节奏(图1-3)
- 图1 显示我国公募REITs数量和总市值稳步增长,2021-2025年间从10余只增长至68只,总市值从300亿级增长至2055亿,表明市场快速扩容。
- 图2 对比产权类(红色)和经营权类(灰色)REITs交易额,显示后者交易额整体较高且波动大,反映经营权类可能流动性相对更强。
- 图3 发行金额与数量波动,2024年下半年发行金额及数量跳升,体现政策红利带来发行加速效应。
3.2 投资者结构及利率趋势(图4-6)
- 图4 长期债券收益率稳步下行,尤其10年国债跌破2%,为REITs投资创造利率环境。
- 图5 展现证券、信托及保险等机构对REITs持仓比例提升趋势,证券机构占比最高,反映机构资本积极加仓。
- 图6 2025年中期投资者构成,原始权益人占比最大(38.6%),证券持仓次之,显示市场以机构为主导。
3.3 海外对比(图7-9)
- 图7 美国REITs市值遥遥领先,单只规模巨大,亚洲其他市场与中国差距明显。
- 图8-9 美国REITs总市值占GDP和股票市值比率远超中国,意味着中国市场空间充足,存在估值及结构性成长机会。
3.4 资产特性及市场表现(图10-16)
- 图10 中国REITs分配比例远低于美国,反映中国REITs盈利分配起步阶段。
- 图11-13 不同地区/指数REITs价格走势与大盘指数高度相关,体现REITs权益属性和市场波动影响。
- 图14-15 REITs升贴水及年化波动率中位数高于国债ETF,符合权益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
- 图16 美国数据中心、电信塔、医疗设备REITs抗周期特征明显,表现平稳,波动率适中。
3.5 存续期限及资产类型分布(图17-22)
- 图17-18 存续期限分布显示大部分REITs剩余期限10-50年,资产存续期超长,市值结构均衡。
- 图20-21 资产类型涵盖交通18%、园区26%、消费12%等,结构分布合理,二级市场表现差异明显(图22),消费及保租房表现优于交通等。
3.6 运营指标跟踪(图23-35)
- 图23 2024年部分REITs资产估值同比大幅下降,源于运营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 图24-30 保租房、园区、仓储、消费和交通类REITs年度出租率和租金收入呈现个别波动,体现底层运营差异与现金流稳定性。
- 图31-35 净利润向可分配金额的调整、月度运营数据发布(以浙商沪杭甬为例)增强对现金流状况的追踪和预判能力。
3.7 估值指标动态(图39-47)
- 图39 PNAV中位数维持近期高位,表明市场整体估值偏高。
- 图40-41 不同资产类型PNAV有显著差异,保租房和消费类估值较高。
- 图42 产权类REITs PFFO走势反映经营现金流,显示类型间现金流水平差异。
- 图43-44 特许经营权类REITs派息率剔除本金后普遍低于4%,产权类派息率多数维持2-4%区间。
- 图45-47 初始IRR保持6%-8%稳定,不同资产类型变化不大,运营期IRR部分REITs有显著波动。
3.8 流动性与交易结构(图48-53)
- 图48 REITs市场整体流动性不足,日均成交6.27亿元,中证REITs成分股4.55亿元,二级市场活跃度有限。
- 图49-50 60%个券日均成交不足千万元,仅少数券种成交量较高,流动性差制约投资灵活性。
- 图51-52 新发REITs发行溢价率提高,首日涨幅高达30%,次日普遍上涨,适合打新策略。
- 图53 网下询价配售流程详尽,提示了可能的打新时间窗口和规模限制。
---
4. 估值分析综述
- 估值框架:
- 底层资产采用收益法(DCF)估值;相对估值指标PNAV可全类型适用,PFFO主要适合产权类,IRR及现金分派率适合特许经营权类。
- PNAV:市场对REITs的整体价格与净资产偏离反映了投资者情绪,近期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暗示投资需谨慎。
- PFFO:作为经营现金流倍率,快速反映运营状况,适合产权类REITs投资短期决策。
- IRR:项目生命周期收益率,评估长期投资价值,常用于特许经营权类REITs。
- 现金分派率:分红收益对应现金回报率指标,剔除本金返还后更准确反应真实派息能力。
- 调整与多样化:
- 不同资产类型根据运营特点和期限采用不同估值指标,体现估值技术的细致差异化。
---
5. 风险因素详解
- 政策风险:新兴市场特性,政策变动可能影响发行节奏和市场接受度。
- 运营风险:现金流和收入完成度不如预期可能导致收益和估值下滑。
- 流动性风险: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不足,可能造成买卖折价和策略限制。
- 统计风险:数据和模型估算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误判。
- 缺少明确缓解策略,投资者需依靠持续监控政策与运营动态以做风险管理。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客观详实,但部分策略明显倾向新发REITs打新,强调溢价率和首日涨幅,可能高估短期收益机会。
- 对流动性风险的反复强调也暗示二级市场限制较大,未来活跃度提升仍需政策配合和成交量支持。
- 估值方法高度依赖假设和运营指标,实际资产表现波动大,极端事件风险不容忽视。
- 报告兼顾中美市场对比,但因结构差异,估值和投资逻辑并不完全可比,应谨慎迁移海外经验。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全面系统梳理了中国沪深REITs市场自2021年起的发展历程,政策支持及利率环境驱动发行节奏显著加快,市场规模和资产类型逐渐丰富。REITs兼具债性与股性,超长久期成为独特资产属性,导致估值复杂、多维。底层资产及运营情况差异,造成市场表现和估值指标差异显著。中国REITs市场流动性仍偏低,限制二级市场表现和投资策略灵活度。估值以收益法为基础,PNAV、PFFO、IRR和现金分派率为核心指标,各资产类型适用侧重点不同。投资建议侧重精选具有吸引力的产权类与经营权类REITs,以及积极参与新发基金网下认购,预计年化收益率区间5.1%-6.4%。风险主要包括政策、运营风险与流动性制约,数据统计偏差亦需关注。
图表深度解读显示发行规模迅猛扩张、投资者结构优化、海外市场对比优势明显、资产期限长及多样化丰富、运营及财务指标差异显著、估值指标趋于合理高位、市场流动性持续瓶颈,并揭示新发基金打新盈利空间持续,具备较强参考价值[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
图表示例:我国公募REITs市场上市数量与总市值

该图显示2021年6月至2025年6月,沪深REITs市场上市数量(灰色折线)和总市值(红色曲线)稳步增长。上市数量从10余只增至68只,总市值从约300亿元增长至2055亿元,反映市场持续扩张。
---
综上,作者以翔实数据、政策解读和多维估值为支撑,判断我国REITs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关键阶段,投资机会丰富但流动性限制明显,建议关注新发基金认购机会并精选优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