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发金融工程】精选量化研究系列之十二:利率的量化研判与国债期货配置策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提升,提出基于估值因子、趋势因子和周期因子的利率量化预测模型,最终构建多维度国债期货配置策略,实现2015年以来年化收益3.06%,胜率100%,优于买入持有策略,体现国债期货在利率配置中的优势[page::0][page::1][page::2][page::3]。

速读内容


国债期货流动性显著提升 [page::0]




  • 2019年下半年以来,国债期货流动性提升明显,成交量及盘价差表明“十债期货>五债期货>二债期货”。

- 流动性改善提供了更优的交易执行环境,强调国债期货相较于现券更适合利率配置。

国债现券成交额及换手率持续上涨 [page::1]


  • 2008年以来,国债现券成交额和换手率显著上升,显示市场活跃度增强,为配置策略提供良好市场基础。


利率配置的三类量化因子及性能表现 [page::1][page::2]




  • 估值因子:通过国债收益率历史分位数判断利率走势,2002年以来预测胜率100%,累积收益7.15%。

- 趋势因子:基于低延迟趋势跟踪,预测胜率57%,累计收益2.86%。
  • 周期因子:依据经济与货币周期划分,预测胜率71%,累计收益5.64%。


多维度国债期货量化配置策略及回测表现 [page::3]



  • 将估值、趋势、周期三类因子信号结合,季度调仓时取多数信号方向作为最终判断。

- 自2015年十债期货上市以来,策略胜率达100%,年化收益3.06%,显著优于买入持有的2.17%。
  • 利用期货杠杆优化配置,增强收益风险比,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深度阅读

【广发金融工程】精选量化研究系列之十二:利率的量化研判与国债期货配置策略 — 深度解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精选量化研究系列之十二:利率的量化研判与国债期货配置策略

- 发布机构:广发证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广发金工”)
  •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3日

- 研究领域:利率市场、国债期货、量化投资策略
  • 核心主题:报告重点分析国债期货市场的流动性特征,探讨利用量化方法对利率走势进行研判,并基于利率的估值因子、趋势因子和周期因子构建多维度国债期货配置策略。

- 核心观点总结
- 国债期货流动性持续提升,尤其是10年期国债期货流动性最佳。
- 利用国债期货进行利率配置具有流动性优势、资金使用率高及双向交易灵活性。
- 通过历史数据构建估值、趋势、周期三个量化因子,并评估各自信号的利率预测效果。
- 多因子集成配置策略显著提升收益与胜率,风险调整后的表现优于单一因子策略。
- 风险提示明确指出模型具有统计性质,非绝对有效,投资需谨慎[page::0,1,2,3]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国债期货流动性及配置优势


  • 关键论点

- 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成交量增加、买卖盘价差缩小以及买卖盘深度加大。
- 10年期国债期货的流动性指标均优于5年期和2年期,具体流动性排序为:十债期货 > 五债期货 > 二债期货。
- 利用国债期货进行利率配置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流动性更好,便于快速进出市场。
2. 具备多空双向操作能力,策略更灵活。
3. 资金使用率高,杠杆效应明显,提升资本效率。
  • 数据与分析支撑

- 图1(每日成交量)显示10年期国债期货自2015年后成交量逐步增长,峰值超过10万手;5年期成交量次之,2年期品种在2020年起活跃度提升但总体低于前两者。
- 图2(买卖盘价差)体现价差持续收窄,尤其是10年期合约价差最低,表明交易成本降低,流动性提升。
- 图3(买卖盘深度)中10年期和5年期合约买卖盘深度显著增加,显示市场参与度更高。
  • 逻辑推理

- 增加流动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滑点,提高了期货作为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效率。
- 多空双向交易特性使得策略可以捕捉利率上升和下降的机会,增加收益空间。
- 资金使用率的提升来自保证金交易机制,降低了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page::0]

---

2.2 国债现券市场概况及估值策略


  • 国债现券市场走势


- 图4显示2008-2019年国债现券成交额由约3.5万亿元跃升至近35万亿元,明显放大,换手率也从60%-70%提升至超200%,体现市场活跃度显著上升。
  • 估值因子配置策略原理


- 依据国债收益率的历史分位数判断当前利率估值位置。
- 当估值分位数高(利率高于历史水平)时,预期利率可能下降,因此提出做多债券(利率下跌对应债券价格上涨)。
- 当估值分位数低时,则预期利率上升,适合做空债券。
- 该策略自2002年以来利率预测胜率接近100%,累计收益率约7.15%。
  • 图6解读


- 横轴为时间,蓝线代表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红色柱状条代表策略持仓信号(仓位)。
- 策略在利率较高时期开多仓(红柱出现)、利率较低时做空,成功捕捉利率回落趋势。
  • 推理与假设


- 利率存在均值回复特性,估值策略正确利用这一特征。
- 预测胜率高证明估值因子有效性,但需注意历史环境及市场结构变化可能影响策略表现。

[page::1]

---

2.3 趋势因子与周期因子配置策略


  • 趋势因子策略


- 通过低延迟趋势跟踪系统判断利率趋势方向,趋势延续概率较大。
- 胜率约57%,累计收益2.86%,次于估值策略。
- 图8显示,趋势因子仓位信号(红柱)与利率波动蓝线存在对应关系,反映政策趋势跟踪有效把握市场趋势。
  • 周期因子策略


- 基于利率与经济周期的共振,特指债券市场带有明显周期性特征,主要受货币政策周期驱动。
- 策略抓住经济周期转折点进行仓位调整,胜率71%,累计收益5.64%,优于趋势因子。
- 图11呈现周期因子信号及到期收益率波动,周期信号能较好捕捉利率波峰和谷底。
  • 逻辑分析


- 趋势跟踪适合市场单边走势,周期策略适合捕捉宏观调控周期,二者互为补充。
- 胜率与收益率数据体现了各自策略的有效性,且周期因子显得更稳定。

[page::2]

---

2.4 多维度国债期货量化配置模型


  • 构建背景


- 单一因子的配置具有局限性,如估值策略不适合趋势强烈单边时,趋势策略易错判震荡市。
- 结合估值、趋势和周期三因子,形成多维度预测模型,以期提高稳定性和收益。
  • 模型构建方法


- 采季度调仓,以第三方信号中多数支持方向为最终利率走势预测。
- 反向操作即为10年期国债期货交易信号。
  • 策略表现


- 图12多因子信号示意,颜色分别代表周期、趋势和估值因子,红线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
- 图13累积收益曲线显示,多维度配置模型(紫线)明显优于基准(轻蓝),以及单一周期(蓝)、趋势(红)、估值(绿)策略。
- 2015年十债期货上市后,该模型发出三次交易信号,均成功,胜率100%、年化收益3.06%,高于传统买入持有策略(2.17%)。
  • 资金利用效率分析


- 期货交易提供更高杠杆,保证金交易降低资金占用率。
-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收益风险比提升,增强资本回报率。

[page::2,3]

---

2.5 风险提示与法律声明


  • 报告采用历史数据建模,统计性质标注清晰。

- 明确市场不确定性及模型局限性,强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 法律声明强调内容版权归属,推送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应独立判断。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国债期货每日成交量(手)


  • 展现2013年至2020年间10年、5年、2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的每日成交量。

- 关键趋势:
- 10年期合约成交量显著增加,尤其2017起呈现较高流动性峰值。
- 5年期成交量在2015到2017年间活跃,后续有所回落。
- 2年期成交量自2019年开始逐渐活跃。
  • 数据揭示市场参与深度提升,尤其10年期合约持续主导市场流动性。


图2:国债期货买卖盘价差情况(元)


  • 价差为市场买卖双方报出价格差,反映市场摩擦成本。

- 10年期合约价差近乎持续低于其他品种,显示其市场流动性最好。
  • 2019年后2年期价差提升幅度更大,映射流动性不足差异。

- 价差收窄增强交易效率,降低策略执行成本。

图3:买卖盘深度(手)


  • 买卖盘深度反映市场挂单量,为流动性重要指标。

- 5年和10年合约盘口深度均明显提升,显示价格承载更多订单压力,市场更加成熟稳定。

图4:国债现券成交额及换手率


  • 强劲增长的成交额代表市场规模扩大,换手率提升意味着资金流动加快。

- 市场活跃程度及交易频率的提升为期货市场提供基础支撑。

图6、图8、图11:估值、趋势、周期因子择时信号


  • 三图均通过时间序列标明持仓信号期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关系。

- 估值因子显示均值回复特征的强信号。
  • 趋势因子体现市场价格走势的持续性。

- 周期因子结合宏观经济节奏对利率波动的把控能力。
  • 各策略均可捕捉不同市场阶段的主要转折点。


图12:多维度配置模型信号示意


  • 同期展示三个因子多空信号及国债收益率走势。

- 多因子信号相互强化时,策略决策更为坚定。
  • 展现策略动态和多因子整合优势。


图13:策略累积收益率比较


  • 多维度模型累积收益率最高,且整体曲线趋势更稳健。

- 基准、单因子策略收益波动较大,回撤明显。
  • 该图体现组合策略的风险分散与收益提升效应。


---

4. 估值分析


  • 估值方法:报告主要定量介绍利用国债收益率历史分位点进行估值判断,结合趋势与周期识别,建立量化择时信号,属于“因子投资”的范畴。

- 关键参数
- 估值因子参数 $q=4$ ,趋势因子参数 $d=4$,均通过历史数据回测选取最优。
- 仓位调整基于因子信号多数原则(多数信号判定方向)。
  • 收益推导

- 基于过去20年数据进行胜率和收益计算,模型出现多个信号周期均成功预测利率趋势方向。
  • 无传统DCF或市盈率估值,更注重市场行为模式和策略收益表现。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局限性风险

- 模型基于历史统计规律,未来市场条件可能发生结构性变化。
- 市场极端情况(黑天鹅事件)可能导致模型失效。
  • 执行风险

- 期货杠杆特性放大波动,资金管理不当风险加大。
  • 流动性风险

- 虽然期货流动性较好,但特殊时期仍有流动性枯竭风险。
  • 法律合规风险

- 明确本报告非投资建议,投资者需基于自身情况决策。
  • 缓释策略

- 通过多因子模型降低单一策略不稳定性。
- 采用季度调仓降低频繁操作风险。
- 合理保证金管理控制杠杆风险。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逻辑清晰,数据详实,但存在以下需注意之处:

- 历史数据依赖性强,策略胜率近乎完美(估值策略100%)或较高,实际操作可能受样本外风险影响。
- 模型更新与适应性未在报告明确讨论,利率环境变化可能弱化模型有效性。
- 策略胜率虽高,但年化收益率并不显著优异,提示收益的绝对水平有限,投资者期望管理需适当。
- 对不同宏观环境(如政策调整、外部冲击)对因子表现影响缺少深入定性分析。
  • 报告的风险提示较为简洁,未详细展望市场可能出现的极端波动或流动性危机情形对模型的冲击。

- 法律声明规范而全面,保证了内容合规性。

---

7. 结论性综合



广发证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发布的《利率的量化研判与国债期货配置策略》报告,系统分析了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及利用量化因子进行利率走势判断的有效性。报告基于三类核心因子——估值、趋势和周期,提出多维度融合的国债期货配置策略,旨在提升预测准确性和策略稳定性。

首先,国债期货尤其是10年期合约流动性显著改善,为利率风险管理和配置策略提供了良好市场环境。成交量增多、价差缩小及买卖盘深度增长三大指标共同显示市场活跃度与交易效率提升。

其次,单因子策略在不同市场背景下表现不一,估值因子具备极高的胜率和收益表现,体现了利率的均值回复特性;趋势因子和周期因子则分别体现价格动量和宏观周期的重要影响,胜率分别约为57%和71%。图表直观展示了各种因子在不同时间段的信号以及对应的市场反应。

最为重要的是,多维度因子模型有效整合不同维度信息,以多数信号原则决策,实证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该模型交易信号虽少但命中率100%,年化收益率3.06%,超越单因子及买持基准策略,并结合期货杠杆机制实现更优资金效率。

报告强调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模型存在固有限制,投资需注意风险控制。整体而言,该报告为国债期货利率配置提供了理论与实证的双重支持,展示量化策略在利率市场中的应用前景,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附:部分关键图表展示
  • 国债期货每日成交量(图1)



  • 国债现券成交额及换手率(图4)



  • 估值因子择时信号(图6)



  • 多维度配置模型信号示意(图12)



  • 策略累积收益率比较(图13)




---

综上,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及量化因子构建,为国债期货利率配置提供了系统化方法论,并以多维度量化模型提升了策略表现,适合关注利率资产与期货量化配置的投资及研究人员参考。

[page::0,1,2,3,4]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