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TF与指数产品周观察84期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2025年9月中旬ETF与指数产品市场表现,涵盖权益类、商品类、债券类等主要资产规模和估值变动,分析公募基金代销机构重点布局与资金流向,披露热点主题股票型ETF的资金净流入和净流出情况,以及ETF发行、上市和融资融券动态,指出股票指数基金成为机构关注焦点,券商渠道占据主导权,基金管理规模集中度高且产品发行活跃,对投资者风险提示及行业动态作了详细阐述 [page::0][page::1][page::6][page::7][page::8][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速读内容


公募基金代销机构市场动态 [page::0][page::1][page::2]

  • 2025年上半年非货币基金代销百强机构保有规模达10.2万亿元,权益类基金5.14万亿元。

- 银行权益类基金占比40%以上有所下降,券商市占率升至27.41%,三方平台占28.54%。
  • 股票指数基金券商渠道份额约55%,银行份额13.66%,银行相关产品规模同比增99.2%。

- 费率改革政策对代销机构收入及产品策略产生影响,证监会修订分类评价纳入权益基金销售规模。

主要大类资产市场表现和估值变化 [page::2][page::3][page::4][page::5]



  • 创业板指、科创50、中证500上涨,沪深300、上证50小幅调整。

- 港股科技及纳斯达克表现突出,恒生科技涨5.09%,纳斯达克涨2.21%。
  • 申万行业中煤炭、电力设备、电子涨幅居前,银行、有色金属、非银金融跌幅显著。

- 宽基指数PE估值整体涨势分化,创业板指和中证500估值分位提升,沪深300、上证50估值下滑。
  • 行业估值变化中,汽车、家电、电力设备估值上升,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估值下降。


ETF规模变动与资金流向 [page::5][page::6][page::7][page::8]


  • 本周非货币ETF规模增加248.89亿元,整体净流出31.39亿元。

- 股票型ETF规模略增,商品型、债券型ETF规模缩水明显。
  • 跨境港股、非港股ETF规模和资金净流入均领先。

- 权益类ETF中恒生科技主题基金规模增幅最大,沪深300主题规模减少最多。
  • 科技、证券、机器人、港股互联网主题资金流入显著,科创50、人工智能、沪深300等主题资金净流出。


ETF资金净流入与净流出前十名单与成交量变化 [page::8][page::9][page::10]


| 基金简称 | 资金净流入(亿元) | 上周涨跌幅(%) | 日均成交额(亿元) |
|-----------------------------|-----------------|--------------|----------------|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 | 47.6 | -3.55 | 199.83 |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 45.51 | 2.54 | 230.86 |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 | 27.59 | 3.98 | 69.11 |
| 华夏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 | 3.68 | 7.83 | 2.15 |
| 易方达黄金ETF | -248.26 | -0.65 | 38.63 |
  • ETF成交额显著提升,跨境非港股ETF华泰柏瑞中证韩交所半导体ETF日均成交额增长达16.94亿元,港股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ETF增长28.89亿元。

- 融资买入总额较上周微增,融资卖出量下降,反映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

当前ETF市场规模与产品布局 [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 市场1289只ETF,规模合计52659.18亿元。

- 股票型ETF为最大品类,规模35285亿元。
  • A股科技和大金融领域ETF规模最大,分别超3700亿元和1900亿元。

- 沪深300、证A500主题ETF规模领先,分别11670亿和1874亿元。
  • 53家基金公司管理ETF,前十管理规模占比近79%。

- 9月以来新发ETF23只,发行规模159亿元,指数型基金为主。

深度阅读

西南金工《ETF与指数产品周观察》第84期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ETF与指数产品周观察84期》

-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 作者: 郑琳琳(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及团队

- 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2日
  • 研究主题: 广泛覆盖ETF及指数产品市场动态,包含市场规模变动、估值情况、产品发行与上市、交易情况、业绩表现、行业轮动及风险评估等

- 核心信息摘要: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代销百强机构非货币基金规模达10.2万亿元,权益基金规模5.14万亿元,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增幅显著达14.57%,接近2万亿元。
- 机构销售格局变化,券商权益基金市占升至27.41%,三方平台28.54%,银行权益基金略下降但在指数产品代销规模同比增长99.2%。
- 美联储首次降息25个基点,导致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科技板块领涨。
- 国内市场创业板指、科创50表现较好,上证50及沪深300则承压。
- ETF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活跃,热点资金流向轮动明显,科技和大金融板块规模领先。

该报告意图提供一周ETF及指数产品市场全景及深度洞察,帮助投资者理解市场风向与资金动态,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page::0,1,2]

---

2. 逐章节深度解读



2.1 ETF与指数产品关注热点


  • 要点总结

- 2025年上半年非货币基金代销规模10.2万亿元,权益基金规模5.14万亿。
- 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增速显著,达14.57%,规模近2万亿元。
- 主要代销机构的市场份额变化:银行权益基金份额降至40%+,券商与三方平台份额提升。
- 券商渠道在股票指数基金代销占比高达55%,银行比例只有13.66%,但银行指数产品代销同比增长99.2%。
- 头部代销机构的非货基保有规模优势明显,券商和部分三方平台发展提速。
- 费率改革及监管如《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的政策变更将对机构代销收入结构及产品策略有重要影响。
  • 推理与逻辑

- 报告分析了基金代销行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呈现机构间竞争态势和产品渠道偏好。
- 费率改革预期影响,反映了监管政策对市场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
  • 关键数据点

- 指数基金增长14.57%,规模近2万亿。
- 券商渠道份额55%,银行13.66%,银行代销指数产品同比增99.2%。
- 权益类基金市占率:银行40%+,券商27.41%,三方28.54%。
  • 市场与宏观视角

- 美联储降息25bp促使美股科技板块走强(苹果涨3.2%,特斯拉涨2.2%),令全球市场情绪积极。
- 国内差异化表现,创业板等成长板块表现优于蓝筹宽基。

该节开篇明确ETF尤其是股票指数基金市场规模扩张与结构变化,以及美联储政策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映射投资环境变化全貌。[page::0,2]

---

2.2 市场回顾:大类资产与行业表现


  • 境内权益指数

- 创业板指数涨2.34%,科创50涨1.84%,中证500微涨0.32%。
- 沪深300、上证50分别跌0.44%、1.98%。
  • 境内债券资产

- 中债3-5年净涨0.11%,中短期债券涨0.05%。
- 国债和长期债券指数均微跌。
  • 境外权益

- 除德国DAX (-0.25%)外,其他均上涨,恒生科技涨5.09%,纳指涨2.21%,标普500涨1.22%。
  • 商品类资产

- COMEX白银、黄金小幅上涨,WTI和布油下跌。
  • 行业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煤炭、电力设备、电子行业涨幅居前。
- 银行、有色金属、非银金融跌幅居前。
  • 图表解读

- 图1清晰显示了上述各类别资产与指数的具体涨跌幅,直观体现了资金流向。
- 图2补充了行业分化,技术及资源类行业表现优于金融与传统行业。

该部分揭示了市场风格和资金偏好的微妙分化,体现了投资者更青睐科技成长与资源等板块,同时蓝筹金融板块承压。[page::2,3]

---

2.3 估值情况分析


  • 指数估值位次

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分位数变化:
- 创业板指上升3.13个百分点
- 中证500、小幅上升
- 万得全A、沪深300等主流指数估值分位数均有所下降,其中上证50降幅显著-5.64个百分点。
  • 行业估值变动

- 行业估值上涨前三为汽车、家电、电力设备,估值回升显著。
- 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估值回落最大,分别下跌12.13pp、10.51pp、5.24pp。
  • 图表深度

- 图3/4展示各宽基指数当前估值(PE)及其变动,显示创业板估值明显反弹,主流蓝筹估值承压。
- 图5/6对应行情和资金流动的估值表现印证了资金追逐成长板块的倾向。
  • 解读

- 创业板和中证500等成长板块估值提升映射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 估值变化反映资金重新配置,且银行板块的估值大幅回撤与其板块跌幅相呼应。

该节形象体现了市场资金动向及投资风格的转变,为理解ETF资金流向提供估值视角支持。[page::3,4,5]

---

2.4 ETF规模变动与成交情况


  • 整体规模与资金流入

- 非货币ETF整体规模新增248.89亿元,资金净流出31.39亿元。
- 股票型ETF规模小增8.84亿元,但净流入达到86.36亿元。
- 商品ETF与债券ETF规模均下降且资金流出明显。
- 跨境港股ETF与非港股ETF规模及资金净流入亮眼,分别增加206.13亿和106.91亿。
  • 具体板块

- 恒生科技主题ETF规模增幅最大(75.58亿),资金净流入9.18亿元。
- 沪深300主题ETF规模下降显著(-112.48亿),科创50主题ETF资金净流出最多(-67.67亿)。
  • 资金流向分析

- A股科技板块ETF规模增长107.74亿元,大金融ETF资金净流入127.61亿元,显示技术及金融板块受资金青睐。
- 医药生物ETF资金净流出较大,规模减小22.7亿元。
- 主题层面,证券公司、机器人、港股互联网及键信息科技相关主题连续资金净流入,人工智能、科创50及沪深300主题连续资金流出。
  • 具体ETF表现

- 资金净流入TOP为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47.6亿)。
- 净流出TOP为易方达黄金ETF(-248.26亿)。
  • 交易活跃度

- 华泰柏瑞中证韩交所中韩半导体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等跨境ETF成交额提升显著。
- 债券型ETF中,招商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成交量显著上升。
  • 图表支持

- 图7至图11详细展现了不同ETF分类与主题的规模变化和资金流向。
- 资金流动数据的区域分布及主题轮动显著,连续两周净流入/流出主题突显投资热点与冷点。

该章节详尽呈现ETF市场资金结构和投资偏好的动态,凸显跨境ETF和科技主题ETF受青睐的现象,反映投资者追求成长与创新资产配置的市场趋势。[page::1,4,5,6,7,8]

---

2.5 ETF业绩表现


  • 表现最佳ETF

- 跨境非港股ETF表现最优为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涨4.97%)。
- 跨境港股ETF博时恒生科技ETF表现优异(涨4.79%)。
- 股票型ETF华夏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涨幅最高(7.83%)。
- 商品型ETF表现较弱,以建信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期货ETF为佳,轻微下跌-0.39%。
- 债券型ETF招商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表现最好,微涨0.13%。
  • 多只科技主题ETF表现优异,但且资金流入表现分化明显。
  • 图表与表格:

- 表3集中列示了各ETF涨幅及资金数据,提供定量依据方便资金动向与业绩同步检视。

显示部分细分领域主题ETF仍具较高投资吸引力,尤其以半导体、科技为主导,且跨境ETF流动性和表现抢眼。[page::9]

---

2.6 ETF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买入与卖出量

- 本周融资买入总额1225.12亿元,较上周增长24.46亿元。
- 融资卖出总量2.4亿份,较上周减少1.69亿份。
  • 成交活跃ETF

- 融资买入额最高的为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达16.01亿元。
- 融资卖出量最大的为南方中证500ETF,464.94万份。

显示出ETF市场交易活跃,融资融券活跃度较高,资金杠杆使用现象显著,反映市场的流动性和投机情绪状况。[page::10]

---

2.7 当前ETF市场规模与结构


  • 总体规模:

- 市场共有1289只上市ETF,总规模达52659.18亿元。
  • 分类规模

- 股票型ETF规模领先,达到35285.05亿元。
- 细分中,规模指数ETF最大(24012.38亿元),其次是主题指数ETF(7114.11亿元)。
- 其他类型ETF包括债券型、跨境港股/非港股ETF均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 板块及主题细分

- A股科技及大金融板块规模最大,分别为3715.56亿元与1938.17亿元。
- 主题层面上述沪深300、中证A500主题ETF领先,规模分别达11670.68亿元和1874.61亿元。
  • 管理基金公司集中度高

- 53家基金公司管理ETF资产,管理规模前十占比78.85%,前20占95.72%。
- 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等五大公司管理规模合计超2.9万亿元,占市场规模超56%。
  • 图表支持

- 图12至图16展示规模分布和公司集中程度,直观表现ETF生态格局。

显示ETF市场规模持续壮大,产品多样化不断深化,行业高度集中,龙头机构掌控市场核心资源。[page::10,11]

---

2.8 ETF发行与上市情况


  • 发行动态

- 本周8只ETF新品上市。
- 上周共成立29只被动指数型ETF。
  • 新产品特征

- 主要为被动指数型,涵盖创业板、港股科技、人工智能、科创板、自由现金流等主题。
- 9月份共发行23只,规模159亿元,力度较大。
  • 图表辅助

- 表5列示最新ETF产品,帮助掌握产品种类趋势。
- 图17展示近三年ETF月发行数量及规模走势,显示发行节奏和瞄准主题趋势。

如期发行的多样性和持续活跃支持ETF市场的成长与创新,预示细分投资主题和被动管理策略的继续扩张。[page::11,12,13]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主要大类资产指数上周表现

展示境内外权益类、债券、商品资产的周度涨跌幅。数据体现境内成长板块表现优异,境外股市涨多跌少,商品分化。此图支持了文字对市场整体风格的观察。[page::3]
  • 图2:申万一级行业表现

直观体现行业涨跌幅分布,煤炭、电子等上涨显著,银行及有色金属显著下跌。解释行业分化和资金流入方向。[page::3]
  • 图3、图4:宽基指数估值PE及变化

分析了主要指数的相对估值水平及趋势,发现创业板估值回升,而沪深300等传统指数回落,体现市场风格切换变化。[page::4]
  • 图5、图6:申万一级行业估值PE及其变化

细化行业估值层面,行业估值提升或下降明显,与行业表现形成对照,凸显银行、非银金融行业估值调整幅度大。[page::5]
  • 图7、图8:ETF规模及资金净流入变化

显示不同ETF类型的资金动态。跨境ETF规模增长明显,股票型ETF资金整体流入,商品及债券型资金流出显著,体现市场对风险偏好的态度。[page::6]
  • 图9、图10:细分行业及主题ETF资金净流入前后五名

进一步反映主题投资活跃与资金流入热点,证券公司、机器人等连续两周净流入领先,人工智能及半导体芯片等部分主题流出,说明热点轮动过程。[page::6]
  • 图11:连续两周净流入及流出主题总量

显示投资者资金持续偏好和厌恶的主题,帮助捕捉主流投资趋势。[page::7]
  • 图12-15:ETF规模结构分布

全面展示不同ETF一级分类、细分类、板块和主题的市场规模分布,直观表现了市场规模集中度及重点领域。科技及大金融板块ETF规模突出。[page::10]
  • 图16:非货币ETF管理规模前十基金公司

表明市场集中度高,5家公司已掌控超50%份额,显示行业集中趋势。[page::11]
  • 图17:近三年月发行规模及产品个数

反映ETF发行活跃度和规模波动趋势,体现市场持续关注基金产品创新及供给能力。[page::13]

综上,图表系统支撑文字分析,通过多维度数据信息洞见ETF市场结构与态势,揭示市场资金流向与投资机会。

---

4. 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以市盈率(PE)估值分位数为指标,动态反映主要宽基指数及申万行业的估值水平与变动。采用的PE为动态市盈率(TTM),结合分位数反映当前估值在历史区间的位置。
  • 创业板指数估值分位数回升3.13个百分点,表明成长板块估值从低位修复,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回暖。

- 传统大盘如沪深300、上证50估值分位数下滑,指市场对传统大盘股未来盈利趋势持谨慎态度或资金撤离。
  • 行业层面,汽车、家电、电力设备估值提升,反映市场对周期股部分板块的偏好恢复。

- 银行业估值大幅下降,彰显资金撤出或对板块不确定性加大。

本报告未提供DCF或复杂模型估值,核心采用动态PE和历史估值分位对比,适合快速捕捉市场估值趋势和量化择时的需求。[page::3,4,5]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数据滞后和准确性风险:报告数据基于历史和第三方数据,存在时效性和准确性限制。

- 宏观及市场环境风险:报告强调宏观经济、行业基本面和市场风格切换对ETF表现的影响,投资可能受突发事件影响波动。
  • 基金表现不确定性:历史表现和分析结论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资金可能面临损失。

- 风险提示部分详细指出投资者应评估个人风险偏好及承受能力,避免盲目跟风投资。

风险评估反映了对市场不确定因素的理性认知,为投资者提供风险自辨的必要提醒。[page::13]

---

6. 批判性视角


  • 偏向成长与科技主题基金的突出:虽然报告充分展示资金流入科技及成长板块,但对资金大幅撤出的板块如银行、医药的原因未有深层探讨,存在潜在偏重积极方向的阐述倾向。

- 估值分析局限:估值仅以PE及分位数呈现,未辅以盈利预期、宏观经济变量等多维度综合估值模型,可能对复杂情形缺乏充分揭示。
  • 政策影响评述较简:费率改革及监管政策的重要性被提及,但对具体影响机制及未来趋势的解析较为简略,可深化。

- 缺少对海外市场深度影响的解读:报告中有境外市场涨跌表现,但缺少对跨境ETF资金流量和政策影响含义的系统分析。

整体而言,报告信息详尽严谨,但部分观点尚显表面,深入逻辑和未来情境预测部分尚待强化。[page::0-13]

---

7. 结论性综合



这份《ETF与指数产品周观察84期》报告深入剖析了国内外ETF及指数产品市场的最新动态,结合市场规模、资金流向、估值、产品发行和业绩表现,达成以下结论:
  • ETF市场持续快速发展,非货币ETF规模超过5万亿元,机构销售渠道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股票指数基金特别是主题指数获得显著认可和资金支持。

- 资金流向明显偏好科技成长和创新主题ETF,跨境港股及非港股ETF规模和资金流入突出。连锁热点主题如证券公司、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持续获得资金青睐。
  • 估值层面,成长板块估值提升,而传统大盘及金融板块估值承压。这种风格切换符合资金流入数据,反映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市场情绪。

- ETF产品发行活跃,9月产品数和发行规模均处于较高水平,重点集中于被动指数型科技创新ETF,表明市场创新和投资需求增长。
  • 市场风险需注意:宏观环境变动、政策调整和市场波动可能对基金表现产生影响,投资者需理性评估。

- 监管与政策变化(如费率改革、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将深刻影响机构代销策略和基金市场生态。

图表和数据分析细致丰富,全面支撑以上结论。此报告为理解当前ETF市场热点及趋势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视野和量化依据,适合专业机构投资者和量化策略制定参考。[page::0-13]

---

综合点评


  • 报告逻辑清晰、数据详实、图表丰富,是当前中国ETF市场的典型周度跟踪分析产品。

- 聚焦市场结构变动与资金流动,特别是细分主题ETF的动态,适应当前市场投资风格变化和监管环境。
  • 缺乏更深层政策解读和多维估值模型分析是潜在改进点。


整体而言,报告专业严谨,信息量大,能够为ETF投资者、市场研究者提供有效的市场动态参考与决策支持。

---

(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