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电新曾韬】行业点评丨CPIA上调装机预期,光伏反内卷持续发酵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2025年光伏行业供应链大会和CPIA数据,分析光伏制造端产量下滑与装机容量增长的矛盾,指出CPIA上调2025年全球及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期,强调政策支持与行业自律推动光伏行业“反内卷”现象,尤其低于成本价销售被禁止,预计未来供给端出清将改善景气,硅料价格上涨先行反映行业触底信号,短期供需矛盾与长期稳健增长并存,为光伏板块估值修复提供支撑[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光伏行业产能与装机趋势分析 [page::0]


  • 上游多晶硅产量同比下降43.8%,硅片产量同比下降21.4%,但下游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7.7%和14.4%。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为212.2GW,同比增长107.1%;6月新增装机14.38GW,同比下降38.4%,主要因抢装潮结束及政策衔接文件未发布。
  • CPIA上调全年中国光伏装机预测至270GW-300GW,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更预期2025年新增装机达到380GW,预计装机需求将保持强劲[page::0].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与供给端驱动 [page::0][page::1]

  • 政策层面强调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光伏产品,重点治理无序低价竞争,推动供给端优胜劣汰,促进落后产能退出。

- 2025年《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强化成本监审及低价倾销认定标准,依法规范行业价格秩序。
  • 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拟从≤7.5降至≤5,显示技术升级推动行业效率提升及产能优化。

- 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与企业行动推动供需矛盾边际改善,产业链将逐步回归理性竞争[page::0][page::1].

硅料价格走势及行业估值修复潜力 [page::1]


  • 硅料价格由月初35元/kg上涨至现货均价约42元/kg,卖方报价达到50-52元/kg,硅片及下游产品价格同步上涨。

- 硅料位于光伏产业链上游,化工属性导致产能弹性低,价格反映周期波动,当前价格上涨被视为行业触底反弹信号。
  • 长期来看,尽管当前供给端产能过剩,光伏行业依然保持稳健增长趋势,政策和技术迭代有望加快落后产能出清,提升整体板块估值[page::1].


风险提示及团队介绍 [page::1][page::2]

  • 主要风险包括行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进展不足、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

- 报告由银河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团队撰写,核心成员曾多次获得行业顶级分析师荣誉[page::2].

深度阅读

【银河电新曾韬】行业点评丨CPIA上调装机预期,光伏反内卷持续发酵——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引言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银河电新曾韬】行业点评丨CPIA上调装机预期,光伏反内卷持续发酵》
作者:曾韬、黄林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日期:2025年7月29日07:54(北京时间)
主题:光伏行业供应链的发展态势,特别关注中国光伏装机预期调整及行业反内卷政策趋严背景下行业供需及价格动态。

核心论点及主要信息
报告基于2025年7月大同光伏行业供应链研讨会内容,结合CPIA(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最新数据和政策动向,整体呈现出以下核心论点:
  • 虽然制造端产能整体供过于求,2025上半年制造端产量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光伏行业经历抢装潮结束带来的波动,但需求基础及宏观装机预期持续向好。

- CPIA大幅上调2025年度全球及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期,预期中国全年新增装机将达270GW-300GW,较之前预测提升显著。
  • 各地分布式光伏管理细则陆续出台且执行,拓展多样化应用场景,支持长期装机需求。

-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发酵,核心是防止低于成本价的恶性价格战,促进优质产能加速出清及行业健康发展。
  • 从硅料开始的价格触底反弹已初现,行业供需双底确立,行业估值具备修复潜力。


报告旨在全面揭示中国光伏行业2025年供需结构的变化、政策引导对行业整顿的深远影响,以及产业链价格走势的关键节点,提供投资者对行业未来的理性预期与策略参考。[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行业基本面与供应链产能变化



关键内容总结
2025年上半年,光伏制造端产能过剩状况依旧明显,但供给端产量增速整体放缓,且上游原材料如多晶硅产量骤减,同比下降43.8%,硅片同比下降21.4%,而下游电池片和组件虽保持正增长,分别为7.7%和14.4%。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光伏累计装机增长107.1%至212.2GW,但6月新增装机规模大幅下降38.4%(同比),环比72.38%下降,主要因“531”抢装潮结束及136号文政策衔接文件尚未出台。

逻辑与推理依据
2024年末开始的搶装潮推动装机量激增,为2025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光伏需求提供了支撑;但抢装过后,市场需求短期出现调整和推迟,尤其政策不确定性使部分项目建设延期,形成短暂的供需失衡。

关键数据点与意义
  • 多晶硅产量59.6万吨,同比下降43.8%

- 硅片产量316GW,同比下降21.4%
  • 电池片产量334GW,同比增长7.7%

- 组件产量310GW,同比增长14.4%
  • 全国累计光伏装机212.2GW,同比增长107.1%

- 6月新增装机仅14.38GW,同比下降38.4%,环比下降84.6%

该数据反映产业链上游产能调整明显,行业供给端负增长,显示出产业链中的产能出清开始进行,而中下游需求仍保持一定韧性,产量较去年同期仍有所增长,支持了行业结构调整动能。[page::0]

---

2.2 装机预期调整与市场需求分析



关键内容总结
CPIA上调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预期至570GW-630GW(此前为531GW-583GW),中国新增装机预期上调至270GW-300GW(此前215GW-255GW),同比增长约2.52%。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预测更为乐观,预计新增装机达380GW。

推理依据
  • 中国光伏并网基础扎实,装机增长确定性较强。

- 风光大基地受新政策影响较小,项目稳定推进。
  • 新疆、甘肃、青海等省份市场化交易成熟,保障装机需求稳定。

- “十四五”规划项目及136号文推动政策逐步落实,确保增量平稳释放。

关键点
  • 尽管短期观望情绪存在,但底层需求依托大型基地和政策支持具备坚实基础。

- 预计2025年中国新增装机可望保持在280GW以上,超过2024年水平。

此节论述展示了光伏行业的“韧性”及中长期增长潜力,特别强调各地政策细则、产业政策和市场化交易对装机的顶层支撑作用。[page::0]

---

2.3 分布式光伏管理政策及场景拓展



内容总结
126号文配套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加快落地,多个省份如广东、江苏、安徽等经济发达地区鼓励自发自用电量比率不设下限,支持厂区就地消纳;部分省份如重庆、宁夏等保留30‰最低自用比例。绿色电力消费及绿证强制消纳政策不断加强,推动高耗能企业及特定行业绿电直供。

逻辑依据
该政策体现政府从“稳存量,扩增量”两方面统筹推进,既规范分布式光伏管理,又拓展市场消费场景,促进装机需求的空间扩充及多元化消费模式引导。

政策落地幅度和执行力度将直接影响分布式光伏的增长潜力和装机质量。

本节理论上表明,政策体系和用电市场机制创新是持续拉动光伏装机需求的重要抓手,为行业结构改善和装机规模提升提供政策保障。[page::0]

---

2.4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及行业自律发展



内容总结
  • 自2024年起,光伏协会及政府多轮会议强调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防止行业无序恶性竞争。

- 7月24日发改委与市监局发布的《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强化成本监审,规范价格行为,严格防止价格倾销。
  • 多晶硅单耗标准拟调整降低,以促使落后产能退出。


推理及意义
“反内卷”核心是规范行业价格秩序,保障合理利润,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政策和协会联合调控减少无效恶性竞争,推动资源合理分配,提升全行业竞争力和健康发展水平。

从产业链角度看,多晶硅作为上游关键环节,产能调节和能耗管控更为严格,有助于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

本节指出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加快,促进供给平衡和供给质量提升,推动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page::0]

---

2.5 价格引导与光伏产业链价格反弹信号



内容总结
  • 硅料价格从月初35元/公斤上涨至42元/公斤,卖方报价提升至50-52元/公斤,体现价格自底部反弹。

- 硅片183N/210RN/210N主流价格均有明显上扬。
  • 下游电池片、组件价格亦出现上涨趋势。


逻辑与假设
硅料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其化工属性决定了扩产周期长、切换难度高,产能弹性低,是供给调节的关键。收储、限价政策配合价格实际调整提高成本底线,促使价格反弹。

价格反弹反映产能继续出清,亏损依赖逐步降低,显示行业供需两端均有触底转机,板块整体估值存在修复动力。

本节强调价格作为信号,反映行业“反内卷”进程中的供需调整效果,有助于坚定投资者对板块的信心。 [page::1]

---

2.6 风险提示



报告指出主要风险包括:
  • 行业政策落实不及预期风险。

- 新技术进展缓慢,可能影响成本和效率。
  •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引发企业经营困难。

- 海外地缘政治及贸易环境恶化。

风险部分较为简洁,体现行业发展仍面临政策与市场环境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注意外部冲击及行业技术创新节奏。[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一:光伏制造端各环节产量同比变化(页面0首图)



该图表直观展示了2025年上半年光伏制造链条不同环节的产量同比变化:
  • 多晶硅产量大幅下降43.8%。

- 硅片产量同比下降21.4%。
  • 电池片产量同比增长7.7%。

- 组件产量同比增长14.4%。

解读
图表显现产业链上下游分化明显,上游过剩产能在调整,下游需求保持增长态势。特别是组件及电池片稳健增长反映终端需求转强,为产业链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与文本呼应,图示佐证了行业面临的产能调整压力及需求韧性,直观说明了制造端产能压力和装机需求结构的双重因素。[page::0]

---

图表二:硅料及硅片现货价格趋势图(页面1)



该图表呈现2025年7月硅料与硅片价格变化趋势,数据由Infolink提供。
  • 硅料价格从约35元/公斤快速上涨至约42元/公斤,卖方报价进一步提升至50-52元/公斤水平。

- 主要硅片型号183N、210RN、210N价格分别上涨至1.1元、1.25元、1.45元/片,显著高于月初价格。

解读
价格曲线明显抬升,表现出市场价格触底后的反弹态势。产业链上游硅料价格的回升,带动下游硅片和其他环节同步回暖,表明行业产能调整和政策引导正逐步缓解行业长期亏损困境。

图表支持文本观点,说明硅料价格具有导向作用,是行业“反内卷”价格机制调整的起点。未来价格维持在成本以上,将推动产能退出及结构优化。

此价格走势是产业链健康回归供需基本面的信号,有利于投资者研判行业估值修复窗口。 [page::1]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专门展开具体估值模型计算,但通过对行业基本面、价格走势、供需变化及政策面的分析,暗示了估值有较大修复空间:
  • 行业供给结构优化、价格反弹带动盈利预期改善,将提升光伏板块整体估值水平。

- 政策“反内卷”及成本管控将压缩低效产能,强化竞争优势企业估值支撑。
  • 从短期看,行业存在“筹码与基本面双底”,意味着估值底部已显现,阶段性布局价值较大。


细节中提及,政策引导和法规完善强化了价格约束和防止恶性竞争,将使得低于成本价恶性价格战减少,企业盈利能力改善,估值体系朝合理化回归。[page::0,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识别的风险主要包括:
  • 政策风险:政府对行业监管方式、节奏可能出现调整,若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行业结构优化进程。

- 技术风险:新技术研发推广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成本持续下降和市场竞争力。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硅料等关键原料价格暴涨可能增加成本压力,影响企业盈利。

- 国际风险:海外政治动荡及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影响出口及跨国项目进展。

风险提示虽简短,但涵盖了产业链政策、技术、成本、及外部环境等核心维度,显示分析师对行业发展中的多重不确定性持谨慎态度。[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供需矛盾与预期调整:报告强调当前主要矛盾在于供给端,而非需求端,但也提及项目建设受“531”及136号文政策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反映短期需求有波动风险。此点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装机数据背后的政策驱动因素。

- 政策导向与价格监管的双刃剑效应:政策约束价格竞争,推动行业出清,但若政策执行不力可能限制市场活力。报告中对政策作用持积极正面评价,略显乐观,未来落地与执行细节仍需关注。
  • 价格回升的持久性:硅料及下游价格回暖虽明显,但目前涨价幅度阶段性,是否能持续稳步回升还需观察市场供需及政策环境,不排除存在阶段性反复。

- 估值修复空间描绘较为笼统,报告未给出具体目标价或估值模型,缺少量化的财务预测和估值区间,投资者需结合其它研究补充判断。

总体来看,报告围绕政策驱动与供需调整为核心逻辑,观点严谨但政策乐观预期色彩较浓,须关注后续市场和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page::0,1]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2025年中国光伏行业供需现状、装机预期动态及政策环境变化,重点如下:
  • 2025年上半年光伏制造端产能过剩压力明显,尤其上游多晶硅与硅片产能同比大幅下滑,反映产能出清压力加剧。中下游电池片及组件产量保持正增长,显示需求端韧性良好。

- CPIA将中国全年新增光伏装机预期调整至270GW-300GW,较此前大幅上调。大基地项目、市场化成熟省份及政策推动是装机增长的坚实基础。
  • 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及136号文细则加快落地,聚焦鼓励自用与绿电消纳,进一步拓展装机场景。

- 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逐步升温,重点在于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防止恶性价格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行业价格迎来底部反弹迹象。
  • 硅料价格自低位大幅回升,上游价格引领产业链整体走势,有望助力行业供需改善及估值修复。

- 风险主要集中在政策执行、技术进步、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国际局势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报告立场积极,认为光伏行业经过抢装潮及“内卷”调整,即将步入稳健增长新阶段,政策引导和市场自律将共同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光伏板块具备较强投资价值和估值修复潜力。

---

附图展示



以下是报告中关键图表示例:
  • 光伏制造端各环节产量同比变化图

光伏制造端产量同比变化
  • 2025年7月硅料和硅片价格趋势图

硅料硅片价格走势

---

综上,报告内容全面丰富,数据翔实,政策及价格分析深入,对投资者理解当前光伏行业形势、配置策略具有较高参考价值。[page::0,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