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观察——本月聚焦:新版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发布,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形成统一标准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2025年7月全球及中国绿色金融和ESG领域的最新政策动态,重点解析了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发布的《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体现绿色金融产品适用标准进一步统一。报告涵盖多个绿色信托、新能源绿证的应用指引及零碳园区建设通知,解读国际欧盟、英国、美国等地区气候政策新进展。同时,跟踪了境内外ESG基金的成立及规模变化,显示国内ESG基金累计规模达8563亿元,海外主动权益型ESG基金规模约2.79万亿美元,主动管理基金收益表现优于被动型。[page::0][page::1][page::11][page::15]
速读内容
政策层面重大更新: 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发布 [page::1][page::2]
- 目录统一适用于多类绿色金融产品,新增绿色贸易、绿色消费领域,删除煤炭相关活动,突出绿色产业支持。
- 目录从节能降碳产业到绿色服务、贸易全面覆盖八大类绿色支持项目。
- 实施时间定于2025年10月1日,助力资金精准流向绿色低碳产业。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绿证核发方案推进绿色能源市场化 [page::4]
- 浙江、河南、广东三省探索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完善数据归集和核发机制,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 绿证分为可交易与不可交易,电量计量精确支持核证。
- 建立信息系统数据交互机制确保多方协同。
绿色信托与ESG披露指南完善行业治理规范 [page::5]
- 中国信托业协会印发《绿色信托指引(I)》及《信托行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披露指南》。
- 明确绿色信托定义、业务范围及管理要求,规范信息披露与风险控制。
- 强调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责任,推动绿色理念融入企业文化。
国际气候政策动态集中:欧盟碳减排目标强化,英国纳入碳清除技术,美国推进气候投资立法 [page::7][page::8][page::9]
- 修订欧洲气候法,升级2040减排目标至90%,引入国际碳信用额度和碳清除技术。
- 英国允许工程类碳清除纳入强制碳市场,采取事后授予配额机制维护市场稳定。
- 美国俄勒冈州立法要求公共雇员退休基金投资纳入气候风险评估,推动绿色投资。
国内外ESG基金市场活跃,规模和产品数量持续增长 [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5]
- 7月境内新成立5只ESG基金,含2只ESG REIT基金,规模超55亿元。
- 截至7月底,国内ESG基金规模约8563亿元,海外主动权益型ESG基金规模约2.79万亿美元。
- 国内ESG基金中,被动管理型基金规模领先,但主动型收益表现优异。
- 海外市场以卢森堡、美国、爱尔兰为主要基金发行地,近月希腊、中国香港地区基金收益最好。

ESG指数表现与市场分布 [page::16]
- 沪深300、500、800系列ESG指数与主流指数走势基本同步。
- MSCI USA ESG指数表现良好,领先传统指数。
- 不同区域的ESG基金表现差异显著,希腊和中国香港表现尤为突出。

深度阅读
兴业证券ESG观察系列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ESG观察——本月聚焦:新版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发布,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形成统一标准》
作者/团队:兴证金工团队(XYQuantResearch)
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年8月5日
报告主题:本报告聚焦2025年7月国内外绿色金融及ESG相关政策的最新动态、市场表现、产品动态及基金市场概况。主要内容包括新版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的发布,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形成统一标准,国内外政策声音、产品动态及市场数据,尤其针对绿色金融政策和ESG基金市场展开详尽观察和分析。
核心论点和目标:
- 通过追踪2025年7月内重要的绿色金融政策与ESG产品动态,帮助投资者把握ESG投资前沿信息,适应“双碳”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投资趋势。
- 推介新版《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版)》的统一标准作用,以及绿色金融债券创新(如“固息$^+$浮息”绿色债券)的市场意义。
- 集中分析国内外ESG基金产品的发行情况、规模分布、收益表现及市场发展态势。
- 引导投资者理解绿色金融政策对产业及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以及ESG投资的最新进展与机会。
报告内容为整体ESG领域动态的综合观察,非个股研究报告,无明确投资评级和目标价,但对政策及市场趋势具有战略指导意义[page::0][page::1][page::2][page::9][page::1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政策声音分析
2.1.1 国内政策回顾
- 《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的发布
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重点是统一绿色金融产品认定标准,明确八大绿色产业类别(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增绿色贸易和绿色消费,剔除煤炭及石化领域相关活动,增强政策精准支持力度。
目录适用范围涵盖各类绿色金融产品,但不适用于股票发行相关业务,实施时间为2025年10月1日起。新目录的实施有望提升资金精准投向绿色产业的效率,降低识别成本,促进经济绿色转型[page::1][page::2].
目录的八大一级分类及细分二级类别详见报告表1,覆盖从节能降碳装备制造到绿色服务及贸易全产业链,体现政策对多个产业维度的支持。
-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绿证核发方案
国家能源局发布浙江、河南、广东三省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绿证核发实施方案,推动电网企业和能源主管部门打通数据接口,实现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全覆盖,推动2025年底前实现省级推广样板,促进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和技术应用[page::4].
- 信托行业ESG披露与绿色信托指引
中国信托业协会修订并发布《绿色信托指引》和《信托行业ESG披露指南》,明确绿色信托业务分类、组织管理、流程规范及信息披露框架,推动信托行业绿色转型标准化发展,强化透明度和治理能力[page::5].
- 零碳园区建设通知
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零碳园区建设重点任务包括能源结构优化、节能降碳、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基础设施升级和技术应用等,提出资金、服务和要素保障措施,促进园区在绿色转型中发挥示范作用[page::5][page::6].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
国家发改委颁布新办法,取代旧节能审查规则,强化节能审查与碳排放评价的合规性与执行力,规定节能审查为项目建设关键前置条件,细化审查权限和动态调整机制,防止高耗能低效项目盲目投资,确保各级审查严格。[page::6][page::7]
- 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深圳、东莞、惠州联合发布《深圳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5—2030年)》,提出18项指标和七大任务,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控及绿色生活方式培育,体现区域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要求[page::7].
2.1.2 国际政策趋势
- 欧盟修订《欧洲气候法》
设定204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较1990年减少90%的新目标,推出国际碳信用额度机制和将碳清除技术纳入碳交易体系,增强跨部门减排灵活性,推动2050年气候中和路线加速实施[page::7][page::8].
- 欧盟简化《欧盟分类法》
为减轻企业披露负担,规避非实质性活动的一部分一致性评估,压缩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披露数据点,旨在在保持环保目标和推动经济竞争力间取得平衡,2026年实施[page::8].
- 英国纳入碳清除技术至碳排放交易体系
英国推出分阶段计划,于2028年前完成立法,逐步纳入工程类和自然类碳清除技术,强化市场配额激励,推动碳清除产业发展和形塑企业净零路径,成为全球首批将工程类碳清除纳入强制碳交易体系国家之一[page::8].
- 美国俄勒冈州要求公共退休基金纳入气候因素
法规要求公募退休基金系统性引入气候风险与机遇评价,偏重低碳优质投资,加强其投资组合脱碳进展透明度,示范绿色投资路径[page::8][page::9].
---
2.2 市场前沿及产品动态
2.2.1 国内市场动向
- 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双方强调维护《巴黎协定》核心地位,支持COP30举办,加强可再生能源部署与合作,推动2035年中国国家自主贡献(NDC)提交,强化能源转型、碳市场和绿色低碳技术合作[page::9].
- 建设银行“固息$^+$浮息”绿色金融债券创新发行
打破传统单一利率结构,首次发行300亿元规模的双利率结构债券(含固定利率和绑定参考利率浮动部分),募集资金专用于清洁能源和绿色基础设施,代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并推动市场发展[page::9].
2.2.2 国际市场动向
- ISSB修订SASB标准与IFRS S2对接
着眼于9大优先行业和41个其他行业,调整披露指标,简化信息需求,强调降低企业合规负担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决策效用,推动全球统一ESG披露标准[page::10].
- 联合国2025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
指出仅35%目标按计划推进,强调粮食系统、能源获取、数字联通、教育、就业、气候变化等优先领域需加快行动,敦促多边金融改革和资金支持,强调发展中国家资本可获得性问题[page::10].
2.2.3 国内产品动态及市场概况
- 新增5只境内ESG基金
含2只ESG REIT类基金,合计规模55亿元,分别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及能源基础设施,展现ESG基金品类多元化及基础设施绿色化趋势[page::10][page::11].
- 整体基金规模及结构
截至2025年7月底,境内ESG基金资产总规模8563亿元,产品数量741只。被动管理型基金占据主导规模(约4400多亿),主动管理基金规模近1900亿。2025年主动管理型ESG基金收益整体优于被动型,尤其是权益混合类基金表现更好,显示基金主动经理在ESG方向的超额收益潜力[page::11][page::12][page::13].
- 基金规模与收益
权益混合类基金规模远大于债券类(6441亿元 vs 1545亿元),且权益混合型ESG基金在今年以来的收益较债券类明显较高,显示权益类ESG投资为当前主要增长和表现驱动力[page::12][page::13].
- 高收益ESG基金主题
近月ESG基金收益TOP10均聚焦创新药主题基金,收益率高达25%-28%,反映创新药领域具备较大成长潜力及市场追捧[page::13].
2.2.4 海外产品动态及市场概况
- 新增44只境外ESG基金
包括股票型、混合配置型、固定收益型等多种类别,基金注册地主要在美国、欧洲(卢森堡、爱尔兰、法国、意大利等),展示全球ESG基金多元化布局与区域差异[page::14][page::15].
- 海外主动权益型ESG基金规模与分布
截至7月底,海外主动权益ESG基金规模约2.79万亿美元,产品数4745只。地域上卢森堡、美国和爱尔兰占据主导地位,表明全球ESG投资主要发源地与募集中心分布[page::15].
- 海外ESG基金收益表现
近一月希腊、中国香港等ESG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较好,展示区域策略的差异性和机会[page::15][page::16].
---
2.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国内ESG基金市场规模与产品数量变化)
蓝色柱状图反映基金规模总体稳步增长,2024年底及2025初基金规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带动资金规模大幅增加。红色线条显示基金只数也稳步上升,暗示ESG主题基金数量不断扩充。反映国内ESG投资市场逐渐成熟并持续吸引资金。[page::11]
- 图2与图3(管理类型分布与收益)
图2显示被动管理型基金数量稍多且规模较大,但图3揭示主动管理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优于被动,暗示主动选股和策略在ESG投资中提供了表现优势。[page::12]
- 图4与图5(资产类别分布与收益)
权益混合类基金占主导,规模超6千亿,远超债券类,且表现出明显超额收益。强化权益类ESG基金在当前市场的主导作用和收益贡献。[page::13]
- 表3(境内新成立ESG基金清单)
显示了中海科技创新A等偏股混合基金和创金合信首农REIT等大型基金成立,特别是REITs在绿色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反映资金向绿色基础设施集聚的新趋势。[page::11]
- 图6-9(海外ESG基金规模、分布及收益)
海外市场ESG基金规模以股票类和混合配置为主,重点集中在卢森堡、美国、爱尔兰等地。近一月收益表现显示希腊、中国香港等地区表现较优,体现不同市场和地区的机会差异。[page::15][page::16]
- 图10-13(ESG相关指数表现)
国内沪深300、500、800系列ESG指数与对应非ESG指数走势相近,显示目前ESG因子尚未完全成为独立驱动因素。美国MSCI USA SRI指数略优于MSCI USA指数,体现美国主流ESG指数表现优势[page::16].
---
3.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为政策与市场观察报告,无涉及具体企业或证券的估值分析,故未包含DCF、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模型的细节。
---
4.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在开头及末尾均提示:
- 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 披露数据和信息来源力求客观准确,但不保证完全正确。
- 市场和政策风险存在,投资者应独立判断。
- ESG投资及产品政策、标准仍在完善中,标准差异和监管变动带来不确定性。
整体来说,风险提醒贯穿全文,尤其强调政策变动、市场波动、产品合规性等方面可能引致的投资风险[page::0][page::16][page::17].
---
5. 审慎视角与细节
- 报告整体立足政策与市场数据,立场客观全面,系统梳理了区间内ESG相关政策法规及市场动态。
- 更新的绿色金融目录虽推进绿色产业细化和精准支持,但对煤炭彻底剔除可能引起部分传统产业的调整压力和转型挑战。
- “固息$^+$浮息”绿色债券创新或提升融资灵活性,但市场接受度和利率弹性仍需观察。
- 国际ESG披露标准的修订对中长期全球资本市场透明度提升有重要意义,但短期过渡期中企业合规难度仍存。
- 国内ESG基金虽然数量增长,收益表现分化明显,主动管理表现较好,显示行业成熟度和投资策略多样化,未来主动权和选股能力挑战仍存。
- 海外ESG产品规模遥遥领先国内,反映起步较早,监管和市场环境更成熟,国内后续发展仍需持续政策支持与国际对接。
- 图表细节中,指数表现虽趋稳但未与传统指数大幅分离,提示ESG仍处于融合整合阶段。
- 该报告未深入探讨绿色金融相关的潜在监管风险或行业负面事件冲击,建议投资者结合其他研究多维度判断。
---
6. 结论性综合
兴业证券本次《ESG观察》报告通过全景式展示2025年7月绿色金融及ESG领域的政策推动、市场应用和产品动态,体现了绿色金融制度建设的快速推进和资本市场积极响应的趋势。
新版《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明确细分了支持产业领域,既增强了政策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也推动金融资源更加精准有效地流向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绿证推广与信托行业ESG披露指引,显示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和信息披露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如“固息$^+$浮息”绿色债券)为金融市场带来新活力。
国内外ESG基金产品持续涌现,规模稳步攀升。国内ESG基金市场以被动型基金占比居多,但主动型基金自年初以来取得较优收益,尤其是强调权益混合类基金,反映ESG投资活跃度和专业管理能力提升。海外市场ESG基金规模远大于国内,且地区分布具有高度集中特点,展现领先国家和地区在ESG投资领域的优势。基金季度表现及指数走势进一步验证了ESG投资正在逐步深化市场影响力和投资价值,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
政策层面,国内“双碳”战略的落地细化和国际气候目标的提升,驱动着绿色金融和ESG投资的持续演进;同时,国际ESG披露标准和碳交易机制的成熟为全球投资者带来了更多透明度和合规基础。整体而言,本报告为投资者呈现了丰富的政策梳理和市场动态,用数据与监管解读指明ESG投资新路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战略导向意义。
本期报告强调,尽管历史业绩与当前市场趋势积极,但投资者需关注政策波动、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结合自身情况谨慎布局,积极参与中国及全球绿色金融生态构建[page::0][page::1][page::2][page::9][page::10][page::11][page::15][page::16].
---
附录:主要图表及其解读(部分精选)
| 图表名称 | 描述 | 解读要点 |
| -------- | -------- | -------- |
| 表1:《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结构 | 分列八大绿色产业主体分类及二级子类 | 明确产业支持范围,突出节能降碳、环保产业、绿色贸易和绿色消费,指导资金精确配置 |
| 表3:境内新成立ESG基金一览 | 本月新增5只ESG基金详情,包括REITs | REITs基金彰显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新趋势,偏股混合型基金体现市场多元投资策略发展 |
| 图1:国内ESG基金市场规模与数量趋势 | 2020-2025年基金规模与数量趋势图 | 规模和数量稳步攀升,2024年底突破1万亿元,市场快速增长 |
| 图2-3:基金管理类型规模及收益对比 | 被动型规模领先,主动型收益更优 | 主动管理基金因选股与主动调仓实现收益超越,未来空间广阔 |
| 图6-7:海外ESG基金规模与地域分布 | 海外基金规模远大,卢森堡、美国领先 | 指示海外ESG市场成熟,规模与产品集中度高 |
| 图10-13:国内外主要ESG指数表现 | 显示ESG指数与传统指数走势相近,MSCI USA SRI略优 | ESG因子逐步被市场纳入估值参考,尚处于成长阶段 |
---
以上为兴业证券《ESG观察——本月聚焦》系列报告本期内容的全面解析,阐释政策导向、市场脉动及产品趋势,力求为ESG领域投资者及研究者提供精准且多维度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