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929)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煤炭行业扩储行为研究及煤炭进口数据分析,指出新建煤矿周期较长且单位投资成本持续上升,新矿投产将推高煤炭成本,煤价具备支撑。进口煤量收缩趋势放缓,价格呈环比小幅回落但部分煤种有回升,未来进口需求受国内供需缺口和政策影响持续改善。同时新能源领域关注多晶硅能耗新标准收紧及光伏组件价格上涨,结合机器人行业技术进展和融资动态,提出分行业投资建议,并提示相关风险。[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
速读内容
煤炭扩储周期与成本分析 [page::0][page::1]
- 煤矿新建周期一般为5-8年,探转采环节为建矿前提条件。
- 2024年新建矿井单位投资成本显著上升,平均投资约697.4元/吨,部分区域和露天开采成本较低。
- 投资回报模型显示新矿盈亏平衡点普遍提高,扩储成本推高未来煤价支撑。
- 投资重点公司包括山煤国际、晋控煤业、华阳股份、陕西煤业等。
- 风险包括煤价大幅下跌和建矿高资本开支。
煤炭进口数据拆解与市场趋势 [page::1][page::2]
- 2025年前8月进口煤累计同比下降12.2%,但8月环比增长20.02%,进口降速趋缓。
- 各煤种进口量环比均增长,动力煤主要来源印尼澳大利亚,炼焦煤来自蒙古。
- 进口煤价8月环比下降0.84美元/吨,但部分煤种如炼焦煤环比小幅回升。
- 国内缺口拉动进口需求,预计进口量回暖动力持续。
- 重点关注相关煤企股和海外价格走势。

新能源及机器人行业动态观察 [page::2][page::3][page::4]
- 宇树科技发布通用机器人开源世界模型,Figure AI获超10亿美元融资,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 多晶硅能耗国家标准收紧,2024年行业电耗预期降低,供应面去产能明显。
- 多晶硅价、硅片价上涨,短期供应紧张支撑价格维持高位。
- 光伏组件价格震荡企稳,拓展海外及市场化渠道,产业链存在价格波动风险。
- 推荐新能源领域重点上市公司布局,机器人相关标的亦有关注价值。
深度阅读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929)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研究早观点(20250929)》
- 作者及机构: 彭皓辰,山西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9日 08:51(广东时间)
- 覆盖主题: 主要涉及煤炭行业扩储行为及周期研究,煤炭进口数据拆解,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动态,重点聚焦煤炭、光伏及机器人产业链动态。
- 核心论点:
- 煤炭行业: 通过煤矿扩储行为研究,特别是新建矿井的流程、成本分析及盈利模型,探索煤炭扩储周期及未来盈利空间。
- 煤炭进口: 2025年8月进口煤持续复苏,关注海外价格反弹趋势。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关注多晶硅能耗标准收紧及机器人技术开源事件,有望推动产业链调整和结构优化。
- 投资观点: 对煤炭行业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关注相关标的矿企;新能源领域推荐重点关注多晶硅及机器人相关企业。
- 风险提示重点: 煤价暴跌风险;新矿建设资本压力;内外供应风险及产业链价格波动等。
此报告是山西证券推出的早间观点集合,聚合多个细分行业的平行深度观察,为投资人提供多维度的行业脉络梳理及布局建议。[page::0,1,2,3,4]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煤炭扩储周期研判(报告第一部分)
- 核心论点:
煤矿新建周期较长,一般为5-8年甚至更久。扩储方式分为常规扩储与收购扩储,各有优势。近期煤炭企业扩储趋势明显,2024年尤为活跃。
探转采是新矿建设的关键前置环节,即从矿产探查阶段转向开采阶段。勘查阶段的要求高于探矿阶段,是资源确认的重要桥梁。
- 建矿成本:
- 单位产能投资平均水平约为697.4元/吨,近年来呈递增趋势。
- 不同地区间成本差异显著,晋陕蒙新4省区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 开采方式对成本影响大,露天开采成本最低,立井井工开采最高。
- 设计产能大的煤矿具备规模经济优势,单位投资成本较低。
- 新矿建设将推动煤炭生产整体成本上升。
- 推理说明:
统计和测算大量样本矿建设案例,结合区域资源禀赋、技术及产能差异,形成了细致的成本差异分析。探转采制度解释矿业权过渡对建矿流程和时间的影响,强调矿权法定程序的重要性。
- 结论: 投资新矿需考虑长周期、资金密集、区域差异及技术路径,对企业资本和盈利能力带来持续压力。[page::0]
---
2.2 煤矿投资回报模型及投资建议
- 模拟测算:
- 不同新建矿的盈亏平衡点差异明显,反映矿种、质量及成本各异。
- 矿产资源有限,矿山非永续经营,服务年限覆盖从投产到矿山关闭全周期。
- 投资回收期长,且建矿成本逐年上升,提升了新矿盈利门槛。
- 投资建议:
- 未来矿业权价格及建矿成本可能持续上涨,扩储成本堪忧但煤价存在支撑。
- 建议关注有较强资本实力和区域优势的企业,如【山煤国际】、【晋控煤业】、【华阳股份】等。
- 风险提示:
- 煤价大幅下跌将压缩矿企利润空间。
- 新矿资本开支庞大,可能影响财务健康。
- 环境政策等扩储阻力。
- 中小矿企扩储意愿或落入“红利陷阱”,后期收益难以保障。
该章节通过严谨的财务模拟和政策环境考量,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全面的风险收益评估。[page::1]
---
2.3 煤炭进口数据拆解与分析
- 数据核心:
- 2025年1-8月进口煤累计同比下降12.2%,整体仍处于收缩阶段。
- 8月当月同比降6.76%,但环比增长20.02%,呈现复苏迹象。
- 各煤种环比均为正增长,动力煤进口主要来自印尼、澳澳、俄罗斯;炼焦煤来自外蒙古。
- 8月全煤种进口价格整体同比下降,进口价录得66美元/吨,环比下降0.84美元/吨。炼焦煤价格环比微涨。
- 市场解析:
- 国内产量小幅上升,但同比仍收缩,国内缺口推动进口需求。
- 国内市场“反内卷”政策强化,供应收缩,价差带动进口配比恢复。
- 分煤种需求与供给差异体现进口结构分化。
- 投资建议:
- 动力煤短期受益于长协价格倒挂化解及产销结构改善,关注龙头矿企。
- 炼焦煤受季节性需求及供应扰动影响,存在价格反弹可能,值得布局行业核心标的。
- 风险提示: 国内需求不达预期、供应过剩、国际煤价暴跌均可能冲击市场恢复动力。
综上,煤炭进口数据反映出市场结构调整中的动态复苏,内外部因素交织复杂。[page::1,2]
---
2.4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动态
- 技术进展:
- 宇树科技开源了通用机器人世界模型UnifoLM-WMA-0,重点在“机器人-环境交互”模拟及策略增强,提高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推动机器人仿真和决策能力。
- 机器人领域资金活跃,Figure AI获超1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390亿美元,加速通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
- 能源标准升级:
- 国家标准委公开征求多晶硅及锗产品能耗限额,硅料能耗标准显著收紧(1-3级分别5、5.5、6.4kgce/kg),2024年行业平均电耗为6.69kgce/kg,标准趋严促使部分产能压缩。
- 产业数据与价格趋势:
- 8月份工业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15.9%,风电增长更快达到20.2%。
- 多晶硅价格上涨2%至51元/kg,主要因供应端紧张及政策驱动。
- 硅片、组件价格均普涨,硅片最高涨至1.7元/片(210mm),组件价格保持稳定但预期受上游成本支撑将小幅上行。
- 电池片产量环比小幅提升,价格维持稳态。
- 平板玻璃价格保持稳定,为光伏玻璃核心原料。
- 投资建议:
推荐关注多晶硅技术和供给链提升(爱旭股份、隆基绿能)、光伏组件及储能(大全能源、阳光电源),机器人相关上市企业(优必选、中大力德等)。
- 风险因素: 新增光伏装机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波动、海外政策及机器人进展不达预期。[page::2,3,4]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中核心图表涉及煤矿投资成本、进口煤数据及新能源价格趋势表述,具体如下:
3.1 煤矿单位投资成本对比图(隐含于文本)
- 描述:报告详细列明单位投资成本697.4元/吨,涵盖露天与井工开采不同方式,4省区成本较低,及规模经济效应。
- 解读:图表展示单位产能投入呈上涨趋势,显示煤矿建矿资金强度增加;经济规模效应可压缩单位成本,鼓励大规模矿井投资。
- 联系文本:成本上升推高行业整体生产成本,影响煤价和利润空间。
- 局限:不同区域成本数据可能受地质条件、技术工艺差异影响,需关注隐含的异质性风险。
3.2 进口煤量及价格趋势数据(文字与数据)
- 描述:1-8月累计同比下降12.2%,8月环比增20.02%,进口价格同比下降,8月价格66美元/吨。
- 解读:数据反映进口煤收缩放缓,价格暂未因增量上升而大幅回落,预示复苏初显。煤种价格分化体现市场需求转向动力煤与炼焦煤。
- 联系文本:与国内市场缺口对应,价差驱动进口动力增强。
- 局限:进口数据属于滞后指标,未来价格波动仍存不确定性。
3.3 多晶硅及光伏组件价格走势
- 描述:多晶硅价格51元/kg上涨2%;硅片210mm为1.7元/片涨3%;组件价格稳定或微涨。
- 解读:价格反映上游成本上升及产能收缩导致供应偏紧,光伏产业链供需趋紧局面显现。组件价格虽稳定,受成本支撑揣测将小幅回升。
- 联系文本:政策收紧与供给端调整协同促进光伏整体产业链优化升级。
- 局限:短期价格受库存与季节性影响显著,长期走势尚需关注下游终端需求。
3.4 机器人行业融资图片(文本补充)
- 描述:Figure AI获超10亿美元融资,估值390亿美元。
- 意义:体现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高度认可,推动智能制造进程。
- 联系文本:开源模型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融资形成利好叠加。
以上图表揭示出煤炭产业投资与价格波动的结构性特征,同步反映新能源及智能产业的技术及市场发展态势。[page::0-4]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早观点,未提供具体公司估值模型或目标价。但通过以下分析可见投资逻辑与估值暗示:
- 煤炭扩储测算模型:通过盈利测算、盈亏平衡点分析,隐含对未来现金流的估计及资本回收期推断,侧重成本与售价关系的财务稳定性检验。
- 新能源价格与政策的估值影响:多晶硅及组件价格上涨反映成本压力与产能调整,将影响相关标的毛利率和盈利预测。
- 机器人行业融资与估值:Figure AI高额融资及高估值表明行业成长性被资本高度认可,估值基于市场预期而非直接财务数据。
尽管缺乏细节估值模型,报告中的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均基于严密的财务与市场逻辑推演。[page::1,3,4]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煤炭行业风险:
- 煤价大幅下行导致盈利下降。
- 资本开支大,新矿建设带来财务压力。
- 环境、政策而形成扩储阻力。
- 中小矿企扩储可能陷入“红利陷阱”。
- 进口煤风险:
- 国内需求不及预期,抑制进口复苏。
- 国内供应大幅增加,进口竞争压力。
- 国际煤价大幅波动风险。
- 新能源行业风险:
- 光伏新增装机低于预期,影响需求端。
- 产业链价格波动,成本上涨冲击利润。
- 海外政策风险及贸易壁垒。
- 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技术不确定性。
报告严密列明风险,对投资者提示了相关可能冲击及应关注点,增强风险管理意识。[page::1,2,4]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煤炭行业假设稳健度:新矿建设周期及成本数据详实,但实际项目推进中存在不可控因素(如行政审批、环境影响),可能导致建设延期或成本偏离。报告未明确具体敏感性分析,投资者应警惕。
- 进口煤数据解读:进口复苏被强调,但长期趋势仍是负增长,部分数据可能短期波动导致误判。海外价格回升假设需紧密监控国外供需及国际政治形势。
- 新能源价格趋势:价格上行推断基于政策驱动,但市场需求及技术进步可能逆转价格走势。高度依赖政策环境,政策不及预期将造成较大影响。
- 机器人行业乐观评估:信心来自融资和技术突破,但机器人实际应用和盈利路径尚处于早期,存较大不确定性,投资需谨慎。
- 报告整体:报告视角较为宏观,受益标的偏向龙头及行业核心企业,中小企业风险提示不足,稍显偏颇。
这些细节提示有助投资者更全面理解和使用报告结论。[page::0-5]
---
七、结论性综合
报告系统分析了当前煤炭行业扩储的新周期及其成本结构,揭示新建矿井长周期及高资金投入正推高行业整体成本与盈亏平衡点,建议精选资本实力雄厚、区位成本优势明显的矿企进行关注。进口煤数据虽总体处于收缩,但环比数据及价格走势显示进口煤正在逐步复苏,国内缺口和价差成为进口恢复的重要动力。
新能源和光伏产业链受能耗标准收紧和技术进步影响,供应端逐步调整优化,产业链价格趋于回升,积极推荐多晶硅、硅片及组件相关龙头企业,同时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新技术与巨额资本投入为行业创造了新的成长驱动力。
报告细致披露了多个风险因素,涵盖煤炭价格波动、资本支出风险、政策及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凸显投资策略的动态匹配和风险控制必要性。
总的来说,山西证券本期研究早观点为投资者提供了结构性行业洞察和趋势预判,结合详实的数据和风险判断,为产业链上下游投资决策提供务实参考,评级倾向于结构性机会精选,强调资本实力和技术创新双重驱动。
---
附:图表及二维码展示

(山西证券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数据科技背景图示意)
---
结束语
本次研究早观点凭借系统的煤矿建造与扩储周期分析、煤炭进口趋势洞察及新能源产业链前瞻,兼顾机器人智能化领域最新进展,形成一份全面、专业、富有洞察力的多行业报告,具备较大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page::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