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通信、有色金属行业仓位占比提升,“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多空收益 18.98%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分析沪深300等主要指数估值处于较低分位以及股债收益差接近均值-2倍标准差,表明中长期投资价值。主动权益基金通信、有色金属行业仓位提升。方正金工多因子选股系列11个“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来多空组合收益18.98%,综合量价因子表现优异,具备较强选股能力。[page::0][page::1][page::6][page::7][page::8]
速读内容
市场估值与股债收益差分析 [page::1][page::2]

- 截至2025年9月5日,沪深300股债收益差达到5.33%,逼近均值下方2倍标准差,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 主要市场估值分位数显示上证50和沪深300的PE处于历史73%以上分位,创业板相对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配置创业板性价比较高。
主动权益基金行业仓位变化与基金发行情况 [page::4]

- 通信和有色金属行业仓位占比明显提高,显示资金布局趋于这两个板块。
- 上周新成立权益型基金243亿元,基金发行规模增长伴随股市回暖。
量化组合及风格因子表现 [page::5][page::6]

- 方正金工沪深300指数增强组合今年累计超额收益6.43%,中证1000增强组合超额收益6.97%。
- 今年以来市值、成长及分析师预期调整等风格因子多头超额收益分别达到13.25%、8.60%和7.43%。
高频因子低频化综合量价因子构建与表现及因子细节 [page::6][page::7][page::8]
| 因子名称 | RankIC | RankICIR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信息比率 | 月度胜率 | 最大回撤 |
|----------------|--------|----------|------------|-----------|--------|--------|---------|
| 综合量价因子 | -12.64% | -5.48 | 49.23% | 10.66% | 4.62 | 91.94% | -4.84% |
- 构建了11个高频量价因子,如“适度冒险”、“勇攀高峰”、“多空博弈”等,经过月度平滑低频化处理。
- 所有因子RankICIR绝对值均在4.0以上,因子相关性较低,适合集成构建组合。
- 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来多空组合实现18.98%收益,且多头组合超额收益为6.65%。


预期类因子表现稳健,保持强势反弹 [page::8][page::9]
- “预期惯性”、“真知灼见”两大预期类因子多空净值及多头超额净值走势平稳上升,表现稳定。
- 预期惯性因子目前累计超额收益表现良好,具备长期稳定的选股效力。


深度阅读
【方正金工】主动权益通信、有色金属行业仓位占比提升,“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多空收益18.98% ——详尽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名称:《主动权益通信、有色金属行业仓位占比提升,“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多空收益18.98%》
- 发布机构:方正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5年9月7日
- 分析师:曹春晓(S1220522030005)、陈泽鹏(S1220524100003)
- 研究领域:量化投资策略、股债估值、行业资金流动、因子投资及多因子模型表现
核心论点:
报告聚焦于当前市场估值水平、主动权益基金行业仓位变化及方正金工自有的量价因子和预期类因子的投资表现,重点揭示:
- 当前沪深300股债收益差逼近历史均值负两倍标准差,暗示市场中长期布局价值。
- 主动权益基金近期在通信、有色金属板块的仓位显著提升,体现结构性投资机会。
- 方正金工研发的11个特色量价因子(高频量价信息低频化处理)整体表现优异,综合量价因子今年全市场多空组合实现了18.98%的相对收益,表现突出。
- 预期类因子“预期惯性”同样保持强劲表现,说明分析师预期动量在量化选股中的有效性。
该篇报告兼具市场宏观估值研判与量化选股模型的绩效追踪,为投资者理解当前策略和市场环境提供客观数据支持。[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市场估值
- 股债收益差: 通过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倒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衡量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趋势具备均值回复特征。截至2025年9月5日,沪深300股债收益差高达5.33%,接近历史均值正负2倍标准差区间的下沿,意味着股票收益优势较高,具有中长期吸引力。中证500指数相同指标为1.20%,同样位于低位。
- 估值分位数分析: 报告引用多个大盘及中小盘指数历史估值位置,
- 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数PE分别处于历史77.79%、73.03%、66.82%、37.05%分位
- 创业板指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E仅2.98倍,处于23.4%历史分位,显示创业板相对低估。
- 分板块估值分位:
- 申万一级行业中,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属于估值低位行业(PE历史分位≤20%),而电子、通信、综合板块估值偏高,近乎历史高位。
逻辑与结论:
通过股债收益差与分级估值分位分析,报告提示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部分板块出现估值分散,为结构性投资布局提供空间。投资者中长期可关注估值修复及高成长行业,但也需谨慎关注高估板块风险。[page::0,1,2,3]
2.2 资金流动与行业仓位
- 主动权益基金数据:
- 新成立权益型基金基金份额243亿元,市场资金活跃度较高。
- 通信、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等行业仓位显著提升,表现出资金对这些板块的看好。
- 同时,部分传统刚需类板块如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等仓位下降。
图表显示,通信行业仓位增加6.55%,有色金属2.87%,体现近阶段机构对科技及资源类行业的偏好升级。
解读:
这反映了主动权益基金在当前阶段对价值成长兼备行业的偏好,具有一定的风格轮动信号。在中长期估值处于低位、政策利好及需求回升的背景下,这些行业仓位提升可能带来超额收益。[page::4]
2.3 量化组合表现
- 周度超额收益数据:
- 沪深300增强组合周超额0.16%;
- 中证500增强组合0.19%;
- 中证1000增强组合达到了1.33%,表现最为亮眼;
- 中证2000增强组合0.07%;
- 与此同时,“预期惯性”组合出现-2.32%的负面表现。
- 累计收益:
- 今年以来,“预期惯性”组合累计超额收益达18.80%,表现优于各指数增强组合。
- 近一年内,沪深300增强组合超额收益9.48%。
- 选股因子表现:
- 市值、成长、分析师预期调整因子今年以来多头超额收益分别为13.25%、8.60%、7.43%,盈利能力因子表现欠佳(-0.73%)。
- 基本面类风格因子开始回归市场,质量、预期相关因子表现稳定。
结论:
指数增强策略表现稳健,中小盘股(1000指数)的增强最具活力。整体量价因子与预期类因子保持强势,尤其“预期惯性”因子的显著累积收益验证了该因子的长期有效性。[page::4,5]
2.4 高频量价因子低频化及综合因子解读
- 方正金工开发了11个特色量价因子:
| 因子名 | 主题描述 |
|----------------|-----------------------------------------------|
| 适度冒险 | 成交量激增时刻的Alpha信号 |
| 完整潮汐 | 个股成交量的“潮汐”变化 |
| 勇攀高峰 | 个股波动率的变化 |
| 球队硬币 | 个股动量效应(基于日频数据) |
| 云开雾散 | 波动率的波动率与投资者模糊性厌恶 |
| 飞蛾扑火 | 个股价格跳跃与振幅的改进 |
| 草木皆兵 | 极端收益与显著效应 |
| 水中行舟 | 个股成交额的市场跟随性 |
| 花隐林间 | 个股价格变动的驱动力分解 |
| 待著而救 | 大单成交后的跟随效应 |
| 多空博弈 | 股票买卖双方博弈强度 |
- 高频数据通过月度平滑处理降低换手率,实现“高频因子低频化”。
- 这些因子均展现出较强的选股能力,所有因子的RankICIR绝对值均在4以上,说明因子稳定性较好。
- 因子间相关性虽有但总体较低,说明各因子捕捉的信号相对独立。
- 11个因子正交化加权后形成的“综合量价因子”,表现优于单个因子,年化收益率49.23%,信息比率4.62,月度胜率91.94%,最大回撤仅-4.84%。
- 今年以来,“综合量价因子”十分组多空组合实现18.98%相对收益,多头超额达到6.65%。
该因子组合具有显著的正向累积超额收益(图表21-22),体现量价信号在市场中的持续有效性。
解析:
该策略通过融合多个高频量价信息因子,降低了单一因子的偶然性风险,提升了组合稳定性和收益质量,同时兼顾收益与风险,是量化选股数据库中的重要创新。将高频信号低频应用是结合实战交易需求的重要设计,适合机构量化产品。[page::6,7,8]
2.5 预期类因子表现及延伸
- 预期类因子“预期惯性”与“真知灼见”通过对分析师预期和动量的深度解析构建。
- 预期惯性因子今年以来及近年表现均持续稳健,多空净值及多头超额净值均呈平稳上升轨迹,无明显大幅回撤。
- 同样,真知灼见因子表现显著,呈长期复合收益增长态势。
此类因子通过捕捉市场对未来业绩和成长的预期变化,补充了单纯基于价格或量价的因子,是市场情绪和预期动力的反映。
逻辑:
基本面预期的动量效应为量化因子研究中的重要突破,项目中预期惯性因子验证,强化了以分析师预期为核心的因子构建思路。[page::8,9]
2.6 风险提示
报告明确指出:
- 历史规律未来可能失效,因市场环境变幻莫测。
- 驱动因子根据环境变化可能阶段性失效,需动态调整和监测。
这种风险意识表明团队对量化研究和策略应用的审慎态度,提醒投资者综合考虑模型局限性。[page::1,9]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估值与股债收益差曲线(图表1-2)
- 股债收益差趋势图显示,沪深300和中证500均逼近历史均值负二倍标准差线的底部区域,历史上这些位置是市场吸引力较强的信号。
- 沪深300股债差的回归趋势辅助投资者判断市场阶段性低估风险。
3.2 估值分位数表格(图表3-4)
- 不同行业与指数分位数数据详细展示了当前估值在历史区间的位置。
- 例如,农林牧渔行业PE仅18.5,处于6.52%历史分位,显示极低估值。
- 而通信行业PE45.58,历史分位75.10%,表明估值较高。
- 创业板指相对沪深300的PE与PB走势图(图表5-8)表现明显下行趋势,处于历史低位,为创业板配置提供性价比支撑。
3.3 行业仓位变化与基金发行(图表10-11)
- 新成立基金规模与沪深300走势呈一定正相关,反映市场资金活跃。
- 行业仓位变化柱状图量化了基金重仓结构,通信、有色金属行业受热捧,仓位增加明显。
3.4 组合超额收益与因子表现(图表12-15)
- 多个增强组合表现图揭示中证1000增强表现领先,增强策略有效。
- 选股因子多头超额表现柱状图和历史曲线展现了因子效能的动态演变。
3.5 高频因子低频化系列因子统计与表现测试(图表16-19)
- 显示各因子RankIC及IR均超高,信息比率及收益率均显著。
- 因子相关性矩阵彰显多元性,综合因子更具稳定和高性价比。
- 综合量价因子呈现优异的年化收益率和稳健的回撤控制。
3.6 综合量价因子与预期类因子净值及超额收益曲线(图表21-26)
- 净值曲线持续上升,说明因子长期有效性。
- 多头超额净值曲线平滑且持续上升,超额收益稳定。
---
四、估值方法与假设
本报告主要通过相对估值(PE、PB)、历史分位数及股债收益差指标进行市场及板块估值判断。因子盈余测评基于因子的RankIC(排序相关系数)和RankICIR(信息比率)验证因子排序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 估值参考以市盈率TTM及PB_LF为核心
- 股债收益差通过市盈率倒数减去国债收益率表示股债相对吸引力
- 多因子综合通过线性加权(正交化后求均)合成,降低因子间冗余风险
- 高频数据低频化处理降低因子换手,提高投资可操作性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示风险包括:
- 历史规律可能失效:市场行情波动或政策变动导致因子失效。
- 市场超预期变化:突发宏观经济或地缘政治事件风险。
- 因子环境依赖:因子表现受市场环境影响,可能出现阶段性或周期性衰减。
尽管报告无明确缓解策略,但提醒投资者动态监控因子表现,结合市场环境调整仓位配置是隐含的风险管理方法。[page::1,9]
---
六、批判性视角与分析细节
- 报告高度依赖历史数据及相关分位排名进行估值判断,可能忽视了新兴行业可能出现的估值突破性变化。
- 因子构建虽强调低频平滑,降低换手,但未给出具体换手率及交易成本影响的详尽说明,可能存在交易实现难度。
- 部分因子相关系数达到0.6以上,提示因子间复合信息可能存在重叠,表面上的多因子优势可能部分被相关性抵消。
- 报告多处用了“较好”、“持续”等较为模糊措辞,缺失对极端市场情况如黑天鹅事件的深入剖析。
- 报告强调“预期惯性”因子表现优异,但其近期周度表现负收益显示短期波动,投资需警惕该因子阶段性波动风险。
- 估值分位数多以Pe的历史极值经验作为参照,极端年份权重未调整,或影响判断的稳健性。
总体上,报告内容详实丰富,逻辑自洽,风险意识到位,但投资策略的实操细节和部分前瞻性风险评估仍有提升空间。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依据详实的市场估值、资金流动、量价与预期类因子绩效数据,展示了当前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及量化策略运行效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市场估值特征:沪深300及中证500股债收益差处于历史低位反弹区间,PE及PB整体处于合理偏低分位,特别是创业板相对估值低,构成中长期结构性投资机遇。
- 资金流向与仓位布局:通信、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等周期与科技交叉行业仓位提升,体现了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精选偏好。
- 量价因子与组合表现:独创的11个高频量价因子低频化处理,在2025年以来实现多空组合相对收益18.98%,综合量价因子信息比率显著,体现高效的Alpha信号挖掘。这展示了量价信息中蕴含丰富的投资价值。
- 预期类因子稳定增长:预期惯性与真知灼见因子依托分析师预期,验证了基本面预期动量的市场有效性,为量化择时添补关键维度。
- 风险管理:报告重视历史规律失效风险及市场超预期变动影响,提示投资者审慎对待模型局限。
图表与数据充分支撑了主要论点,展示了量化多因子在A股多市场环境中的稳定驱动力,且因子组合方式减少单因子风险,提高投资组合鲁棒性。总体评估,方正金工团队呈现的分析体系科学严谨,量价因子研究具备高度实用性,能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选股参考与策略优化路径。
---
重要图表引用(部分示例)
- 沪深300指数股债收益差曲线(图表1)

- 主动权益基金行业仓位变化(图表10)

- 中证1000指数增强组合周超额收益(图表12)

- 综合量价因子多空对冲净值(图表21)

- 预期惯性因子多空对冲净值(图表23)

---
综上,报告详细阐释了当前市场估值逻辑、资金动态和多因子量价策略的表现特征,确认了“综合量价”因子的优异投资价值及其在主动权益基金策略中的运用前景,是对投资决策的有力参考资料。[page::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