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汽车石金漫】公司点评丨长城汽车 (601633):Q2盈利能力回升,新车强周期带来成长新动能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点评了长城汽车2025年半年报,指出Q2盈利能力明显回升,单季净利润创历史新高;公司高端化和新能源突破带动收入提升,规模效应促使费用率下降,提升经营韧性;新品强周期及智能化技术进步为公司注入成长新动力,短期出口销量回升及毛利率环比改善,整体经营质量提升明显[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回顾 [page::0]

- 2025H1营收923.35亿元,同比增长0.99%。
- 归母净利润63.69亿元,同比下降10.48%,但Q2归母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09%,环比增长161.87%,创单季度新高。
- 2025Q2销量31.3万辆,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21.9%,单车平均指导价环比增长6.3%至17.54万元。
- 毛利率Q2环比增加0.96pct至18.80%,受规模效应和高端品牌销量驱动盈利能力回升。
高端化和新能源销售增长推动营收质量提升 [page::0]
- 新能源销量Q2达到9.79万辆,同比大增38.69%,插混车型渗透率快速提升。
- 品牌高端化成效良好,单车平均指导价同比增长2.1%。
- 出口销量占比为34.7%,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环比回升17.5%。
期间费用率的优化与公司经营韧性增强 [page::0]
- 2025H1研发、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59%、5.45%、2.05%和-1.83%。
- Q2费用率环比明显下降,研发费率降低0.30pct,销售及管理费率分别降低0.50pct和0.52pct,财务费用率略上升。
- 规模效应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和经营韧性。
新品强周期及智能化技术赋能带来成长动能 [page::1]

- 2025年以来发布多款新品,包括高山8、高山9、全新坦克500系列,销售表现优异。
- 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逐渐覆盖新车,OTA升级完善智能化体验。
- 智能座舱平台Coffee OS3连续12个月车机跑分榜第一,智能化增强产品竞争力。
- 下半年继续推出多款重点车型,支撑成长动力持续释放。
风险提示 [page::1]
- 产品销量不及预期风险。
- 智能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 市场竞争格局加剧风险。
深度阅读
【银河汽车石金漫】公司点评报告详尽分析——长城汽车 (601633)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标题:《【银河汽车石金漫】公司点评丨长城汽车 (601633):Q2盈利能力回升,新车强周期带来成长新动能》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2日
- 作者:石金漫、秦智坤
- 研究主题:长城汽车2025年半年报及Q2财务业绩解读与公司未来成长性分析
- 核心论点:
- 2025年Q2长城汽车盈利能力显著回升,创历史单季度净利润新高;
- 高端化、智能化及新能源车型的持续突破驱动公司成长新动能;
- 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期间费用率,提升盈利韧性;
- 公司进入强劲新品周期,多款明星车型热销,智能驾驶系统迎来升级。
该报告针对长城汽车2025年半年度表现进行了深度评估,分析公司在面对市场竞争加剧时,如何依托技术进步和新车周期实现盈利能力恢复,并指出未来增长潜力,给投资者提供了全面且详实的参考视角。[page::0][page::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公司业绩摘要与核心观点
- 营业收入与利润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23.35亿元,同比增长0.99%;
- 归母净利润63.69亿元,同比下降10.48%;
- 扣非归母净利润35.8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6.63%;
- 每股收益0.74元。
- Q2业绩亮点:
- 营收523.16亿元,同比增长7.71%,环比大增30.73%;
- 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09%,环比暴增161.87%,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 扣非净利润21.12亿元,同比下降41.76%,环比增长43.79%。
- 盈利能力表现:
- 2025年H1毛利率为18.38%,较去年同期下降1.56个百分点,主要因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及出口增速放缓影响;
- Q2毛利率回升至18.80%,环比提升0.96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 销量与单车收入:
- 2025年H1销量57万辆,同比增长1.8%,单车收入16.2万元,同比微减0.8%;
- 出口销量19.8万辆,占比34.7%,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显示出口压力;
- Q2单季销量31.3万辆,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21.9%。
这一节清晰反映出,尽管上半年整体利润同比下降,但第二季度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销量提升和规模效应促进成本控制,显示公司盈利韧性的恢复趋势。[page::0]
2. 高端化与新能源突破
- 单车指导价提升(Q2达17.54万元,同比增长2.1%,环比增6.3%),证明品牌向高端化转型成效明显;
- 新能源销量表现抢眼,Q2达到9.79万辆,同比增长38.69%;
- 插电混动车型因“全场景适配”快速提升市场渗透率;
- 热门车型持续贡献:
- 魏牌高山MPV上市后热销;
- 山海炮Hi4-T混动皮卡首月订单超5,000辆;
- 坦克500 Hi4-Z订单量大。
公司长期研发投入显著,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42.39亿元,支持坦克700、魏牌高山等高端产品布局,并借助全球化战略实现出海发展。高端化及新能源率先突破不仅强化价格优势,更为公司抵御价格战提供了稳固基础。[page::0][page::1]
3. 期间费用率与经营韧性分析
- 2025年H1期间费用率表现如下:
- 研发费用率4.59%,同比基本持平;
- 销售费用率5.45%,同比提升2.08个百分点,主要由直营渠道建设和终端促销拉动;
- 管理费用率2.05%,微幅下降0.14个百分点;
- 财务费用率-1.83%,明显降低1.66个百分点,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
- Q2单季期间费用率较H1均有所下降,具体环比变化为:
- 研发费用4.46%(下降0.30个百分点);
- 销售费用5.24%(下降0.50个百分点);
- 管理费用1.83%(下降0.52个百分点);
- 财务费用-1.27%(上升1.30个百分点)。
费用率降低,尤其是研发和销售费用率的环比下降,反映了规模效应的显著发挥,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盈利的韧性和持续盈利能力,为未来业绩稳定增长奠定基础。[page::0]
4. 新品强周期与智能化技术进步
- 2025年进入新品强周期,发布多款新车:
- 高山8、高山9(上市首月销量均超6,000辆);
- 全新坦克500(上市后两小时锁单超12,000辆);
- 坦克300Hi4-T、二代枭龙MAX、混动重卡G1050等车型表现优异;
- 下半年新品计划丰富,包括高山7、全新坦克400、700,蓝山中大型SUV、欧拉纯电平台新品等多个重磅产品;
- 智能化系统升级:
- Coffee Pilot Ultra智驾系统搭载新车,8月实现车位到车位自动泊车OTA升级;
- Coffee Pilot Plus系统装载于二代枭龙MAX,提高自动驾驶能力;
- Coffee OS3的V4智能座舱平台连续12个月在安兔兔车机跑分中名列第一。
综合来看,强新品周期与智能化技术进步协同,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成长动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响应速度。这不仅能推动销量增长,也将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利于长期业务拓展与品牌力积累。[page::1]
5. 风险提示
报告明确指出主要风险包括:
- 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 智能化技术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 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的风险。
风险提示体现了对行业不确定性的谨慎考虑,尤其是智能化技术与新品表现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关注后续产品交付及市场反应变化。[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封面图(图片路径:images/14de1788dc21491ca8df764920a308fa0b245087bde9e480297c54918d91baf4.jpg?page=0):封面设计简洁,彰显科技感,突显报告主题“盈利能力回升与新车周期”,强化专业研究文本氛围。
- 高端化与新能源发展相关数据图表(图片路径:images/1fe5f84d8a24a333041f383c00187da61c29a92ab9cee7b10a4e741d8247640e.jpg?page=0):此图显示了报告中多项核心数据指标明细,如营业收入同比微增,Q2环比暴增,净利润增长数据等。色彩对比鲜明,突出利润及毛利率变化趋势,辅助理解公司盈利能力趋势。
- 新品与智能化系统相关展示图(图片路径:images/f642e6cc84da6333e2966cfe75659b7ee264bef9f43feda55e7a683dbb7fb7f9.jpg?page=1):图示或展示公司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的演示画面,强化技术革新形象,佐证文中智能化升级论点。
- 分析师团队照片(多个图片路径,如images/1ec5bb4f1680043c2b948646e7e2dbae7a9e4af466feef75897f77923fbec69b.jpg?page=1):配合研究权威性声明,体现专业性。
以上图表配合文本呈现了从业绩数字到技术创新的全面论证,形象化支撑核心观点,有助于用户直观理解公司业绩和发展态势。[page::0][page::1]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中并未披露具体估值模型及目标价格,但从业务和盈利分析可推断,公司核心估值逻辑可能依赖于:
- 规模效应与利润增长的影响;
- 新能源及智能化产品带来的溢价能力;
- 研发投资带来的未来技术护城河;
- 全球化生态与出口市场贡献。
此外,基于报告中提及的沪深300指数相对表现评判标准,公司评级体系(详见第2页)或引导投资者参考相对市场表现进行投资判断。[page::2]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销量波动风险:新品尽管表现亮眼,但市场接受度尚有不确定,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收入和盈利。
- 智能化技术研发风险: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更新换代快速,研发未达预期将影响产品竞争力。
- 市场竞争风险:国内外竞争加剧,尤其新能源和高端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可能压缩利润率。
报告未详细提出具体缓解策略,偏重于提示投资者关注行业竞争与技术路径变数。[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呈现的数据和分析多为积极面,强调高端化、研发和规模效应的积极影响。对上半年利润下降原因的讨论较为简略,未详细剖析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内在结构性问题;
- 对出口销量占比下降所带来的潜在挑战仅略作说明,未展开对海外市场政策、贸易环境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深入分析;
- 风险提示涵盖面较窄,未提及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链风险等可能对制造业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
- 智能化升级虽获赞誉,但技术和市场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报告中未体现换代风险和竞争对手动态。
整体看,报告措辞审慎专业,但在负面因素的深度剖析和多角度平衡方面略显不足,投资者应结合更多外部信息做综合判断。
---
七、结论性综合
中国银河证券石金漫与秦智坤合著的该点评报告,从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Q2季报入手,全面解读长城汽车盈利能力的回升动力及未来成长潜力。报告显著强调: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尤其Q2净利润达到历史高点,体现了公司面对激烈竞争环境有效利用规模效应和费用管理的能力。
- 新产品推出进入强劲周期,多款明星车型市场反响优异,新品销量爆发带动整体销售增长,同时高端化战略见效,单车售价环比显著提升。
- 智能驾驶及座舱技术进步,通过Coffee系列技术迭代,强化产品竞争力,为企业未来技术壁垒和客户吸引力提供有力支持。
- 经营效率提升,费用率环比下降明显,聚焦研发、销售及管理费用控制,实现盈利的韧性增强。
图表和数据层面,报告精准呈现出营收、利润、费用率和销量的动态变化,上下半年比较鲜明,表达了公司下半年有望借新品和技术驱动继续增长的逻辑。尽管存在出口压力及净利润同比下降的隐忧,公司通过高端化和智能化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总体而言,报告对长城汽车持乐观中性偏积极态度,重点放在第二季度盈利突破和未来新品智能化驱动增长上。投资者应关注产品市场表现和竞争环境演变,结合外部信息可信验证报告推论。
---
总结
本报告以详实财务数据和产品技术布局为支撑,系统揭示了长城汽车2025年盈利回升的核心驱动,解析了高端化与新能源战略与智能驾驶技术升级对未来成长的增益作用,强调了经营费用率优化助力的盈利韧性提升,同时提醒产品销量、技术研发及市场竞争风险。是理解长城汽车2025年中期至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研究参考。[page::0][page::1][page::2]
---
> 声明:以上内容均基于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2025年9月2日发布的公开研究报告,所有数据均来源于该报告原文,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综合、严谨、客观的分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