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 "9.24" 一周年,A股发生了哪些变化?——华西策略周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回顾2024年“9.24”行情一周年期间A股市场的变化,指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成交额大幅攀升,估值提升是指数主要涨幅来源,科技成长板块强势领涨;私募及融资资金活跃,居民资金偏好被动型产品,类平准基金及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共同支撑A股构筑慢牛行情,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市场展望。[page::0][page::1]
速读内容
A股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成交额显著提升 [page::0]

- “9.24”前日均成交额不足8000亿元,事件后最高至3.48万亿元,日均成交额整体上升。
- 风险溢价从4.6%降至2.6%,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转变,市场氛围由熊向牛转变。
估值提升为沪深300指数上涨主要驱动,盈利贡献有限 [page::0]
- 沪深300指数年内上涨约40%,其中有88%涨幅源于估值提升,盈利增长贡献仅12%。
- 当前处于ROE下行和PPI负增长区间,宏观政策支持股市表现领先经济基本面。
科技成长板块领先风格,细分赛道表现突出 [page::0][page::1]
- 科创50与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112%和102%,TMT、机械设备等成长板块领涨。
- 主题热点集中在光模块、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及AI算力,科技赛道景气度高。
- 相关行业市盈率位于历史高位87%分位数区间。
高风险偏好资金活跃推动市场,融资余额创新高 [page::1]
- 私募基金股票仓位达63.82%,为两年内最高。
- 融资余额自6月起突破2万亿元,融资买入占比约12%,交易热度处于相对合理区间。
居民资金更偏好被动型基金,指数化趋势明显 [page::1]
| 基金类型 | 规模(万亿元) | 同比增长 |
|--------------|--------------|--------------|
| 指数型基金 | 4.2 | +63% |
| 主动权益类基金 | 3.4 | 基本持平 |
- 指数型基金规模已连续三个季度超越主动权益类,反映居民资金入市结构转变。
中长期资金稳定市场,构筑慢牛行情基础 [page::1]
- 类平准基金(如汇金)2024年以来累计买入ETF约万亿元,关键时点稳定市场。
- 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持续入场,成为A股慢牛行情的重要支撑。
市场展望与风险提示 [page::1]
- 短期行情加速上涨存在阶段性震荡风险,资金分歧加剧,博弈意图明显。
- 中长期慢牛逻辑不变,科技创新、盈利改善和资本市场政策持续支持。
- 风险包括宏观经济波动、海外流动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及地缘政治冲击。
深度阅读
【华西策略】临近"9.24"一周年,A股发生了哪些变化?——华西策略周报 【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临近"9.24"一周年,A股发生了哪些变化?——华西策略周报》
- 发布机构:华西证券(华西研究)
- 作者:证券分析师 李立峰(执业编号:S1120520090003)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21日,报道时间为2025年9月24日
- 报告主题:回顾自2024年9月24日"9.24"行情开启以来,A股市场的变化、市场风格转变、资金结构变迁和未来市场走向判断
- 核心观点总结:
- 过去一年,中国市场成为全球表现最佳权益资产,上证指数上涨约40%,展现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和投资者思路的牛熊转换。
- 市场估值水平显著提高,估值扩张成为指数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基本面改善有限表现。
- 科技成长板块及高景气产业领涨,表现出强劲的产业趋势和主题投资活跃度。
- 私募基金、融资资金等高风险偏好资金活跃,居民资金更多通过被动指数型产品入市。
- 中长期资金入市趋势突出,慢牛行情构筑长期稳定市场基础。
-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波动、海外流动性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及地缘政治风险。
报告并未明确给出整体市场评级或具体个股目标价,但通过分析展望“慢牛”行情结构,体现出稳健积极的市场判断逻辑。[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摘要与总体市场表现
- 报告指出自“9.24”政策利好启动前,A股日均成交额低于8000亿元,后迅速放大至峰值3.48万亿元,体现出资金活跃度快速提升。
- 上证指数从2700点攀升至3900点附近,涨幅近40%。
- 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回升,风险溢价由4.6%降至2.6%,表明市场氛围从防御向进攻切换。
逻辑与依据:
- 政策利好刺激市场资金入场,估值修复带动指数上涨,而非基本面全面改善,表明短期市场风险偏好重塑。
- 成交额激增说明市场流动性充裕,市场参与度大幅提高,推动行情发展。[page::0]
2.2 估值扩张贡献主导指数上涨
- 报告以沪深300指数为例,40%指数涨幅中有88%归因于估值的提升,EPS的贡献相对有限,仅12%。
- 当前宏观经济层面,A股处于工业利润和制造业PPI连续负增长阶段,体现基本面低迷。
- 稳股市、反内卷等政策在提振市场预期层面作用明显,使市场先于经济基本面反应。
关键数据点:
- ROE持续下行且为历史最长阶段,显示公司盈利能力尚未根本性改善。
- 盈利与工业数据均萎靡,但估值弹性被政策与资金情绪激活。
推论:
- 市场涨幅主要靠估值修复,未来市场需要盈利改善配合,方可维持较高估值。
- 短期市场情绪怀抱乐观,但潜在调整风险存在。[page::0]
2.3 行业和风格轮动突出科技成长
- 科创50指数上涨112%,创业板指数上涨102%,远超大盘。
- 龙头行业为TMT(信息科技/通信)、机械设备、电力设备。
- 主题投资热点聚焦于人工智能(AI+)、机器人、AI算力及光模块等高科技领域。
- 计算机、汽车、电子行业TTM市盈率在2010年以来分位数超过87%。
分析:
- 行业涨幅集中在新技术驱动且处于产业升级周期的板块,反映资本市场聚焦未来增长。
- 科技成长板块高估值普遍存在,但因业绩强劲预期驱动,获得估值溢价。
- AI相关技术继续作为行情的核心催化剂。
说明:
- 市场风格由防守蓝筹向成长科技转变,投资者青睐高成长高创新企业,带动相关细分行业整体估值抬升。[page::0,1]
2.4 高风险偏好资金驱动市场
- 私募基金股票仓位达63.82%,为近两年最高。
- 融资余额自6月以来从1.8万亿元增至超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融资买入占比约12%。
- 资金活跃度和风险偏好提升,市场多空预期加大。
背景说明:
- 私募资金与两融资金占比较高,显示机构在当前牛市氛围中更愿意拿高风险头寸。
- 融资买入占比虽然处于高位,但距离极端过热水平尚有空间,整体处于合理区间。
- 这反映市场有强烈的资金推动力及活跃度支撑,助力行情延续。
推断:
- 资金结构更偏向积极,若政策或基本面突变,市场可能面临较大波动风险。
- 需关注融资资金杠杆风险管理。[page::1]
2.5 居民资金结构转变:被动化趋势明显
- 2024年10月A股新增开户数体现短期居民入市意愿,但持续性弱。
- 过去居民通过主动型基金入市比例较高,现被动型产品(指数型、增强指数型基金)规模迅速增长。
- 2025年中指数型基金规模达4.2万亿元,同比增长63%;主动权益基金规模3.4万亿元,基本持平。
- 指数型基金规模已连续3个季度超过主动权益基金。
分析:
- 居民资金结构正在向指数化、被动化转变,表明投资行为更为理性和分散风险。
- 被动基金的快速增长助力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指数表现持续。
- 主动型基金热度降温,说明短期选股能力或市场判断分歧,风险偏好回归理性。
结论:
- 指数化投资趋势将对市场风格产生长期影响,可能抑制短期波动且推动结构性机会挖掘。[page::1]
2.6 中长期资金驱动慢牛行情基础构建
- 以汇金为代表的“平准基金”持续在2024年以来市场波动时大手笔买入ETF,累计买入规模约万亿元。
- 2025年4月7日A股因中美对等关税冲击大幅回调时,汇金大规模增持ETF,起到了稳定市场情绪作用。
- 以险资、养老金为代表的长期资金规模增加,已成为市场重要特征。
推论:
- 中长期稳健资金为A股提供“托底”效应,降低市场剧烈波动概率。
- 这种资金结构有助于保持市场慢牛格局,平滑短期波动影响。
- 中长期资金的持续布局,是慢牛行情能转化为真正“长牛”的关键基础。
未来市场展望:
- 近期市场加速上涨与经济“弱现实”背离,科技主线资金分歧扩大,存在阶段性震荡风险。
- 美联储降息及中美贸易谈判落地带来兑现博弈情绪,短期可能出现波动调整。
- 但长期看,慢牛形态逻辑不变,企业创新能力、政策支持和消费内需持续优化提供支撑。
[page::1]
2.7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经济增长超预期放缓可能冲击市场信心。
- 海外流动性风险:全球流动性环境变化可能引发资本流动波动。
-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如稳股市政策不力或“反内卷”措施推行缓慢。
- 地缘政治风险:国际冲突加剧带来不确定性。
报告未详述具体缓解措施,但通过展示中长期资金稳定作用,隐含有调节市场的机制和政策执行的信心。[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封面图,images/dcc444947b8e3418dd68867c2628d976ffe137b141a1494f3073ae6b25576c81.jpg)
- 描述:封面图片展示了华西证券LOGO,背景为城市高楼与飞机象征投资视野的高远与拓展。
- 意义:强化华西证券品牌及研究价值主张“创造价值”,体现专业且具前瞻性的投资研究形象。
- 联系文本:与报告主旨呼应,凸显华西证券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入研究和价值创造逻辑。
图2(images/80b667f35b7f9dc7e353b0307ab9ae7880b9c4b8f989d8086712079c788079b9.jpg)
- 描述:华西研究口号“创造价值”标识,强调品牌理念。
- 作用:强化研究机构权威性和核心价值输出。
图3(images/947dd2544506d9a5199bf6192779553a5e5fd6e350bf13ce978907df97be8ae4.jpg)
- 描述:二维码,方便读者订阅和关注华西证券研究。
- 作用:增强客户互动及研究传播效率。
报告页码对应图表主要为品牌展示和联系方式,未含具体财务或市场数据图表。数据、趋势均以文中叙述为主。[page::0,2]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分析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未单独针对个股给出估值模型或目标价。
- 使用估值理念为市盈率(PE)扩张驱动指数上涨,轧紧了市场估值分位数。
- 沪深300指数涨幅中88%由估值提升贡献,表明市场价格被估值重塑推动。
- 相关行业(计算机、汽车、电子)TTM(滚动市盈率)市盈率分位数达到历史高位87%以上,指示估值偏高。
整体估值分析强调:
- 估值弹性依赖于宏观流动性、政策与业绩预期。
- 未来估值能否持续,取决于盈利改善的现实兑现。
报告通过估值分析提示市场存在一定调整风险,估值扩张很难单独长期维持。[page::0,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列出四大风险:
- 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
- 经济增速若显著低于预期,可能冲击投资者信心和企业盈利,导致估值修正。
- 海外流动性风险
- 全球货币政策变化、资本流动波动,将影响外资流入和市场流动性。
-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 若“稳股市”政策措施执行不到位,相关改革和反内卷政策效果欠佳,有可能削弱市场持续动力。
- 地缘政治风险
- 国际局势复杂,潜在的政治冲突可能带来市场短期剧烈波动。
报告无详细风险缓解方案,但建议投资者关注基本面变化及政策动态,审慎评估市场阶段性波动。[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向政策乐观:报告高度认可政府“稳股市”和“反内卷”政策的积极作用,潜在存在对于政策执行效率的乐观假设,若政策效果未达预期,风险可能被低估。
- 盈利改善假设相对弱:虽然报告反复强调盈利低位,但对盈利恢复的时点和力度未给出明确预测,估值扩张持续依赖于不确定的政策与资金推动。
- 资金活跃度隐含杠杆风险:融资余额创新高,虽然报告指出尚处合理区间,但未充分展开融资杠杆带来的潜在调整风险和市场波动性。
- 科技板块估值高位未严肃讨论风险:科技及AI相关板块估值显著提升,报告虽承认溢价存在,但对估值过高可能带来的调整风险探讨不足。
- 慢牛行情逻辑稳健但保守:慢牛逻辑基于中长期资金支持与产业升级,但短期市场波动性和博弈风险依旧被适当忽略。
总的来说,报告基调稳健中偏乐观,但对部分潜在调整因素和市场波动风险的深入分析略显不足。[page::0,1]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临近“9.24”一周年A股市场的演变及驱动因素,从风险偏好、资金结构、市场风格到估值逻辑均有丰富而细致的解析。报告指出:
- 过去一年A股经历了风险偏好显著回升、资金面活跃和估值抬升三大核心变化,
- 市场从基本面相对疲软的状态,通过政策信号和增量资金驱动实现牛市格局变迁,
- 科技成长及高景气赛道成为表现最为突出板块,反映产业升级趋势与未来成长逻辑,
- 私募、融资两融与被动基金等多元资金路径共同驱动市场活跃,尤其长线中长期资金介入为慢牛行情奠定基石,
- 风险因素涵盖经济波动、海外流动性、政策执行及地缘政治,投资者需保持警惕。
报告对“慢牛即长牛”市场格局表达明确信心,表明当前阶段市场估值修复为主要指数上涨动力,未来盈利改善仍需政策和产业转型持续验证支持。
图表虽然以品牌和二维码为主,未涵盖实证数据图形,但文中引用多项市场与资金层面数据,为研究结论提供充分依据。
整体而言,该华西策略周报清晰、严谨地总结了过去一年A股大势的转折与内生逻辑,发出理性乐观且趋稳的市场信号。
---
参考文献
- 华西证券研究报告《临近“9.24”一周年,A股发生了哪些变化?——华西策略周报》,2025年9月21日发布。[page::0,1,2]
---
附录:部分图片展示
>
